想到“章邯降楚之后,被项羽封为治咸阳以西,定都废丘的雍王”,项梁更是惊恐。
【刘邦:朕犹喜此言!】
刘邦自是知道,秦念此言,应是欲断项羽反秦之路。
无容人之心,则谋臣武将不会去投靠项羽。
对百姓残虐,则民心尽失。
正如此刻刘邦再度上升的民心——
有项羽作对比,社稷归汉便是华夏之幸!
【秦念:只是朕现在都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相信你入关后秋毫无犯、登记户口、查封仓库是为了等他,派将守关是防盗贼这种鬼话?】
【刘邦:因为传达这些话的人是项伯。项羽太信任项氏一族的族人,却不愿意相信谋士范增,这就是他的缺点了。】
项籍再次怒视项伯。
项伯:“……”
【秦念:更绝的是你问他谁告密导致他怀疑你,他居然反手就把曹无伤卖了,帮你肃清叛徒。】
刻意提及曹无伤的事,当然是秦念在为“项羽不可能反”铺砖加瓦。
按照项羽在历史上的人设,那叫一个恨秦入骨。
最重要的是项羽又不在群里,秦念不可能说服他不要反秦。
要想让项羽降秦,那就只剩下一个选择:
断项羽反秦的一切后路。
无容人之心、对百姓残虐无度、轻信刘邦之言。
甚至连叛徒都会被项羽出卖。
【刘邦:哈哈哈,吾也没想到项羽竟会如此坦诚!】
【秦念:还是读书读太少了。】
少年项籍面红耳赤。
伯父项梁教导他读书,他没学成就不学了,现在是在学剑。
【秦念:由于楚怀王熊心想要按约定封你为关中王,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范增劝他将你封在巴蜀,结果又是项伯,收了张良的财物后就劝项羽将汉中也封给你。】
秦念看楚汉之争的历史时,都不得不感慨刘邦能赢,运气是真的逆天。
但凡张良没救过项伯,但凡项伯不那么吃里扒外,但凡项羽政治智商再高一点——
刘邦怎么可能那么顺利地成为最后的赢家?
………
范增摇摇头。
他原本亦有反秦之志,可当看到项羽如此轻信族人,项梁又死于骄兵,他还是决定继续隐居。
只看项羽听信项伯的谗言,范增就知道这就不是他应该去效忠的人。
项氏一族看着“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并架空他分封,十八路诸侯王”,皆瞠目结舌。
不是惊于项籍竟然有如此权势。
而是惊于项羽“架空”楚王,有如此谋逆之举,项氏一族如何在六国遗民中立足?
【刘邦:这些财物是吾赐给子房的金百镒、珠二斗。可惜子房助吾获取汉中、又劝吾烧毁栈道之后,就回到韩国事韩王,吾与子房再遇,已是吾还定三秦之后。】
韩信兵仙之称,在秦念讲述他的功绩时已为各朝各代之人认可。
张良谋圣之说,则在刘邦的不断提及间,也逐渐变得清晰。
当然,秦念之前那句“名不副实”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大多数黔首都不能像刘邦那般看出那句话里的“不能谋其国”是文字游戏。
囚车里的刘季看得出来。
只能摇着头暗叹,可惜了。
天幕一出,他不会再得谋圣辅佐。
【秦念:张良那是身在韩王侧而心在汉。】
【秦念:你平定三秦后,张良写信给项羽说你只是占据关中不打算东出,以齐赵反楚为由骗项羽北进攻齐。项羽大概是越想越不对劲,就将韩成杀了,封郑昌为韩王来阻挡汉军,张良逃亡归汉。】
【秦念:韩王成的死,算无遗策的张良算不到吗?】
史书刻意没写韩王成之死与张良之举的关联,但看前后顺序,不难看出其中的蹊跷。
秦念还是嘴下留情了。
否则这时候她就该嘲讽韩成的死是张良故意为之。
她其实很喜欢张良,故意贬低只是想让祖龙剧本里的张良入秦。
反正只是扮演类聊天群,又不是舞到正主眼前。
………
“秦皇这是要引出项羽杀义帝,并非是要指责子房啊。”
刘邦笑道,他早就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张良当然也看出了秦念的目的。
虽不喜秦念这三段话还暗藏着迫使他入秦的祸心,但张良不得不感叹秦念极似嬴政。
秦始皇“没有辜负任何一个功臣”。
这秦念如此煞费苦心,显然也是极为重视助他复秦的大将军。
【刘邦:并非如此。当时项羽杀义帝,又将韩王成囚在彭城。子房就算不写那封信,项羽也不会放过韩成。韩成虽死,吾承诺以韩宗室信为韩王,再度复韩。】
这么说倒也解释得通。
但韩王信建都晋阳以后,也没见张良再去辅佐韩王信。
不过秦念又不是杠精。
就韩王信那个投降匈奴的废物,也不配得张良的辅佐。
秦念也知道刘邦既是以这段话为张良开脱,也是在帮她铺设保项羽的台阶。
虽然她并不需要刘邦的帮忙。
她已经想好这个小话题结束,就以”项羽杀熊心“引出楚汉之争。
但帮了就是帮了,秦念当然领情。
………
熊心看着自己的死,不知该作何表情。
先前他见项梁拥立他为楚王,还以为项氏一族忠心耿耿。
结果项羽先架空他,又将他杀死。
项燕知道他会有这么一个后人吗?!
此时的韩成同样心有戚戚焉。
甚至熊心好歹还有约定关中这样被秦念称赞的举动,而他就一直被秦念讥讽。
被囚于彭城再被杀死,真就是一事无成。
项梁本就动摇的反秦复楚之心彻底死了。
“项羽杀义帝”。
这个义帝是楚怀王熊心。
至此以后,项氏一族再也没有资格声称复楚。
【秦念:之后就是你借熊心之死号召各诸侯王攻楚,正式开启楚汉之争。】
【刘邦:知义帝之死,吾袒而大哭,亲为发丧,临三日。】
刘邦可不想认“借熊心之死”这种说法。
但他也不敢直接否认。
于是直接说出当时自己的作为,假装他就是真心为义帝之死悲痛不平。
好消息是秦念并没有继续追问这件事。
坏消息是——
【秦念:随后你趁着项羽攻齐,带着五十六万联军攻入楚都彭城,然后就志得意满日日笙歌?】
【刘邦:……】
【秦念:张良这时候都在你身边吧,他没能劝住你,是不是也觉得五十六万联军,优势在你?】
【刘邦:咳。】
张良默然。
正如秦念所言,由于军力差距过大,陛下认为胜券在握。
他虽进行了劝说,但到底不像初入关时那般汉弱于楚,陛下并不在意他的劝说。
他也没再劝。
【秦念:项羽以三万精兵击溃五十六万联军,近二十倍的兵力差,你居然可以输得一败涂地。】
第47章
【刘邦:唉。】
以三万击溃五十六万?!
“羽之神勇, 千古无二”之说竟是因此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