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亦晴也知道, 她微微点了点头。毕竟康熙都走了,这些蒙古王公肯定也不会过多停留了。
“今日一别, 再见便是明年了。”班底认真地看着亦晴,眼睛里流露出了不舍,“我……会给公主写信的。”
亦晴一笑:“当然,我也会给你写的。”
收到亦晴会回信这个承诺, 班底明显高兴了不少,他浅浅绽放了一个笑:“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突然听到这句诗,亦晴还略有些诧异,班底平日里在她面前的时候并不是喜欢念诗的人。随即她便脸一红,这是委婉表示想要早些成婚的意思了。
想到这,亦晴微微笑了笑回了他一句:“两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班底叹了口气,又道:“回京路远,还望公主能一路顺风。接下来便是一年不得相见,愿公主这一年能日日开颜。”
“你也是,”亦晴道,“听汗阿玛说过,你要领了台吉的爵位,便要开始跟着你阿布处理旗务了。事务繁杂,还是莫要忘了保重身体。”
又说了几句,班底即便心中依旧不舍,但也只能看着亦晴的背影慢慢回了营地。他心中想道,过两三年便能和公主成婚了,届时便当真能如星如月,夜夜相伴了。
从木兰围场回到京城,似乎刚好步入了紫禁城的深秋。亦晴在赶路的时候便将夏日里做出的秋衫翻出来穿了,刚回紫禁城便朝着宁寿宫赶去。
从前也是这样的,只要从外面归来总要先去给两位长辈请安,如今只剩下皇玛嬷了,她也还是习惯出远门后先去见皇玛嬷。
宁寿宫中太后正含笑看着五公主被姑姑教着认字,这姑姑还是之前教亦晴的孙先生。这些年来,孙姑姑教了亦晴和胤祺,还教了一阵子胤禛,如今已经开始教图门珠了。
听说皇上的圣驾已经回了紫禁城,太后的眼神就亮了起来:“皇帝和亦晴回来了?”
“皇玛嬷,”亦晴在殿外的时候就听到了这声,当即笑嘻嘻出了声,“我回来了。”
进来后对着太后行礼,马上便被太后拉了起来。
图门珠带着好奇看着大姐姐,虽然她住到了宁寿宫,但和大姐姐相处的机会没有那么多。平日里见到大姐姐大多都是稳重的,还很少见到这么活泼的一面了。
亦晴嬉笑着扑到了太后的怀里撒娇:“我这回出去了一个月,皇玛嬷想我了没有呀?”
“想了想了,”太后将亦晴上下都打量了一遍,见她面色红润带笑,身子也不见消瘦,这才放心下来意味深长笑道,“木兰围场好不好玩呀?”
“当然好玩了。”亦晴假装没有听出太后话中的意思,对着图门珠笑道,“五妹妹,许久不见了。”
图门珠站起来给亦晴行礼:“见过大姐姐。”
“不必多礼了。”亦晴挥了挥手,又看向了太后,“皇玛嬷,孙女这一天都没有用东西呢,可有点心给我垫垫?”
太后一听便急了,皱着眉不高兴道:“今日一日都没有用过东西吗?这跟出去的人是怎么伺候的,怎么能让你不吃东西呢?塔娜,快叫小厨房将点心端上来,再做几个菜上来。”
“不用做菜了,”亦晴叫住了塔娜,“上几碟子点心就是了,等会儿便是用晚膳的时候了,我现在垫垫就是了,等会用晚膳好好吃就是了。”
塔娜看了眼太后,见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含笑出去吩咐小厨房了。
小厨房里备着的点心不少,太后的份例是后宫之中最多的,平日里内务府有什么好东西也必然会往这里送一份。
听闻是纯禧公主要吃,连忙捡了几碟子平日里纯禧公主爱吃的点心出来,满脸堆笑地送了上去。
亦晴喝了一口茶,执起一双筷子随意地夹着点心来吃。
这些点心都做得很精致,块头都不大,正好是一口能吃下去的大小。亦晴吃了两块后便觉得肚子里的饥饿少了许多,端起茶抿了两口。
太后全程笑眯眯看着亦晴吃东西,图门珠偶尔吃一块点心,大多数时候在观察大姐姐。
额娘说大姐姐能得皇玛嬷和汗阿玛的宠爱,必然是很聪慧的。要她在宁寿宫的时候,多多学大姐姐做事。可她看着,大姐姐只是很温柔呀,对弟弟妹妹很好,会和长辈撒娇。
吃过了点心,亦晴便开始绘声绘色与太后还有图门珠说起了路上的见闻。
皇玛嬷出不去,亦晴便想要多多和皇玛嬷说些外面的事情。至少在她还在的时候,愿意做皇玛嬷的眼睛,将见到的美景和听闻的奇闻异事都分享给皇玛嬷。
图门珠听得嘴巴微微张大,她听着大姐姐的描述心中升起了些许的向往。原来外面这么美吗,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的朝阳和落日,她光是听大姐姐描述似乎眼前就升起了这个画面。
她心中不由期待了起来,日后等她长大了,也能像大姐姐一样走出去吗?或许她也能去草原瞧瞧,过几年汗阿玛去木兰秋狝的时候说不定也会带上她呢。
而太后则是眼中流露出了些许的怀念,从前她还在草原的时候,这些都是亲眼见过的。但如今她回草原的日子遥遥无期,但养大的孙女已经看过了这些风景了。
一下午的时间,亦晴都用来和五妹妹还有太后讲述一路上的见闻了,直到天色渐暗,才从慈宁宫之中告退回了乾东五所。
深秋的紫禁城也别有一番韵味,落叶从树上飘落,许多树已经变得光秃秃的了。宫里的宫女和太监也裹上了厚厚的衣裳,早上天刚亮的时候偶尔也能见到植物上结了一层薄薄的霜。
亦晴听说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汗阿玛已经定下了明年正月便要再次南巡,听闻主要是为了检阅河工。
这让亦晴很高兴,汗阿玛去南巡的话她有很大的可能性能跟着去。上次去南巡已经是三四年前了,她依旧还清楚地记得江南之地的繁华,还有一路上看到的各色山河。
果不其然,亦晴有次去乾清宫的时候,康熙语气自然地问道。
“明年正月便要去南巡,亦晴可想去?”
亦晴猛地点了点头,脸上笑开了花:“当然想去了,汗阿玛,我可以跟着去了?”
“自然是可以的。”康熙含笑点头,“上回你们姐妹三人不就跟着去了,不过这回除了你们姐妹之外,胤禔和胤礽也到岁数能跟着去了。”
“那汗阿玛这次预备着去多久?”亦晴问道。
“暂定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亦晴想到了上次是去了两个月。不过虽说都是南巡,但路线不一定和上次一致。
突然的,亦晴想到了太后。
其实太后的岁数并不算太大的,她今年不过才四十二三岁,身体也一直不错。如果能带着皇玛嬷,或许也能让皇玛嬷高兴些。
况且有了这次之后,说不定日后去木兰秋狝的时候汗阿玛也能带着皇玛嬷。
亦晴试着提了一下:“汗阿玛,此去南巡,时间并不紧张,或许可以带上皇玛嬷?一来是给天下人看一看汗阿玛的孝心,让天下人知道汗阿玛是孝顺的圣明天子。二来则是皇玛嬷久居深宫,倘若能偶尔出去走动走动,对身心也是很好的。”
康熙一愣,他从未想过将皇额娘带着出去。
但细细一想,似乎是可行的。南巡的时候有不少走的是水路,而水路相对平稳,只要不晕船的话并不会有太多的不适。况且皇额娘如今年岁并不算大,只要放缓些速度,这些路途上的颠簸还是能承受得住的。
况且带着嫡母出巡,天下人便皆知晓他的孝名了。
康熙越想越觉得可行,当即便将这件事敲定了。
等太后知道的时候,已经是冬天了,离明年开春还不到两个月。她在宁寿宫怔愣了片刻,原来她竟然还能从紫禁城走出去瞧瞧外面的世界吗?
想到这,除却激动外心中还有一股说不清的恐慌。在宫里这么久了,她连京城都没有去过,如今竟然能一下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吗。
不过看了看正在喝茶的亦晴,她的心情又平静了下来。亦晴这孩子会一起前去的,她不用担忧太多。
恰逢年关的时候,德妃腹中的这一胎生了,序齿十四阿哥,康熙欣喜取名胤祯。
与此同时,慈宁宫也翻修好了。
慈宁宫刚翻修好,太后便迫不及待想要搬回去了。
宁寿宫自然很好,但慈宁宫才是她住了几十年的地方。况且宁寿宫虽然已经是康熙下令让内务府好好摆设,但在太后看来,这地方比不得慈宁宫地方大,也比不得慈宁宫更让她住得舒服。
本来太后是想要让亦晴也搬回来一起住的,但亦晴在乾东五所住得很快乐,和两个妹妹一起日子也舒服便婉拒了。
太后也没有强求,只是摇头脑袋嘀咕了这孩子几句。孩子大了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也没什么,只要是还在宫内,来慈宁宫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年关将至,今日是太后迁宫,亦晴早早地就从乾东五所去了宁寿宫。
这里倒是没什么需要她帮忙的,毕竟塔娜还有其他人早就将东西整理的井井有条,甚至有些东西已经送回慈宁宫了。今日不过是钦天监给出的适宜搬家的好日子,太后和宁寿宫伺候的人一起搬回慈宁宫罢了。
扶着皇玛嬷慢慢走回了慈宁宫,外面雪花飘飘,慈宁宫中温暖如春,亦晴恍然想到了那个自己还在襁褓的下午。
当时是襁褓裹着送到了慈宁宫,似乎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
-----------------------
作者有话说:正文就到这里完结了,接下来就是番外了[垂耳兔头]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