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又是和二月天以往所有小说都不一样的风格,不过一样好看就是了。
她尤其喜欢那些穿插在主角生活中时代民俗方面的描写,写得太过淳朴真实,仿佛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似的。
这是二月天的独特天赋。
她早就发现了,二月天似乎不论写什么题材的小说,都能写得无比真实,光是这一点,就值得她被无数作者艳羡了。
......
【曹弘静顺利入学,成为附近学堂的正式学子。
他在学堂如鱼得水。
面对严肃刻板的中年夫子,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惧怕,反而越挫越勇,书本经义有任何不理解的地方,他都直接举手提问,甚至后还要纠缠夫子好久,让他一一给予解答。
夫子对他很是喜欢。
而他超强的领悟天赋和记忆天赋,也被夫子和众多学子看在眼中,大家一传十十传百,如今曹弘静在曹家村俨然成了一颗闪亮亮的未来之星。
“大郎以后说不定能去紫阳书院读书!”
紫阳书院是他们婺源当地鼎鼎有名的书院,元时称晦庵书院,后为了祭祀朱熹,取朱熹别号紫阳为名,改为紫阳书院,县中学子无不以入中读书为荣。】
......
宋伊莲莫名看得有点激动,或许是因为她也是读书人吧,谁还没做过回到过去大杀四方得美梦呢。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二月天写得太好了。
她平时除了二月天的小说,其他小说是基本不看的,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觉得太假了,根本看不进去。
二月天的小说就不会给她这种感觉。
最简单的,就拿她刚刚看过的紫阳书院来说,这么一个在主角家人口中一笔带过的书院,在小说中二月天竟然给它一个典故,一段故事。
原来这座书院是元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后来为了纪念大家朱熹,于是改成了朱熹的别号相称。
二月天对于紫阳书院寥寥几笔的描述,看似简单,却为书院赋予了深厚的历史沉淀,瞬间让人体悟到这座矗立在婺源县中的书院,为何会被历代学子心驰神往。
还有丝绢案,这起轰动全国的大案,由来、过程、结果书中都没有特别详细的描述,可是就是这半掀未掀的故事一角,让读者们见识了时代洪流下百姓的热血和官场的残酷。
那个最初提出疑点,为歙县百姓请命的帅嘉谟,在一切尘埃落定后,竟然被判处充军流放,而那个为婺源百姓出头,占据书院充当议事局的书生程以卿,竟然判处了死缓。
官府的威严不容挑衅。
在百姓看来,这些人是在为民请命,在朝廷看来,这些人却是在藐视权威,必须重重罚过,以儆效尤。
程以卿是这起案件中唯一判处死刑的人。
好在婺源百姓都记得程以卿的功劳,县中无数乡绅官宦伸出援手暗中运作,将死缓硬生生缓了二十多年,程以卿就这么在大牢里好吃好喝的活着......
这些都是后话,在文中是被一笔带过的事情,宋伊莲读来却感慨万千,这就是二月天写出来的故事,残酷中又带着希望。
第101章
《穿越明朝考科举》的口碑在踏雪论坛口风逆转了。
随着二月天连载字数的增加, 随着男主一步步参加县试、府试、院试,成为童生又成为秀才,网友们对这本书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金榜贴出来的那一刻, 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呼声。
“曹弘静是案首, 案首是曹弘静!”
此话一出,挤挤挨挨围成一团看榜的学子们顿时一片哗然。
“什么?!”
徽州府城的学子们经过这段时间的备考,已经差不多将各地的优秀生源了解个遍,曹弘静的大名他们自然是知道的。
婺源县人人都说这是个少年天才。
文人相轻。
或许这个名叫曹弘静的小童却是有几分才气, 但是天才之名却有些吹过头了吧, 这是众多学子心中的想法。
可是现在,他们没有办法再自欺欺人了, 曹弘静小小年纪考中秀才不说, 还是头名,他们一群人都赶不上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
“老天不公啊”,一位站在榜前头发半白的老者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顿时老泪纵横再也忍不住情绪崩溃了。
他已年过四十,儿子都成家了他还没有考中秀才, 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了, 他又没有上榜,而曹弘静, 他今年才十五岁啊!
十五岁,甚至没有他儿子的年纪大。】
【曹弘静小小年纪竟然取得头名, 有的是人不服气,这些人冲到官府张贴的试卷面前, 对着曹弘静的文章就开始一字一句详读,一副誓要找出错漏的模样。
只是根本找不到。
曹鸿景的整张试卷毫无涂抹痕迹,字迹方正, 是当下科举考试标准的台阁体,至于文章内容,更是引经据典,读来令人酣畅淋漓。
这是一个十五岁少年能够写出来的文章?
那些本来气势汹汹的人顿时卸了肩膀,垂着脑袋,缓缓走出了人群。
“案首之能,吾不如也!”】
【茶楼内。
有官差敲锣打鼓上二楼报喜。
“恭喜婺源曹弘静曹老爷考中头名!”
随着官差的鼓声和祝福声,茶楼众人的目光顿时落在了二楼靠窗位置的少年身上。
这少年头戴四角硬巾,穿着圆领青袍,脚穿黑色布鞋,一身上下是时下再普通不过的清贫学生打扮,只是他稚嫩秀气的脸庞和尚且纤细的身量,无一不在昭示这他过分年轻的年纪。
他考中了头名......
众人先是一静,紧接着嗡嗡嗡的讨论声响起。
曹弘静不为所动,他从怀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封递过去,两位官差喜笑颜开接过,又说了几句吉祥话,这才离开去通知其他上榜学子。】
......
男主一步步往上科考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升级流的套路,没有人能够拒绝苦尽甘来功成名就的辉煌时刻,即使是读者们也不能。
这不,男主刚考上秀才,以十五岁的年龄名扬徽州府,踏雪论坛的网友们就坐不住了。
-为我之前的大言不惭道歉,这个明朝好啊,这个明朝妙啊,还以为二月天江郎才尽,准备新瓶装旧酒,原来是我太狭隘了,果然我等屁民怎么能跟得上大神的构思和脑回路!!!
-吹太过了。
-男主考中秀才我比他还激动,尤其是看到男主在茶楼淡定装逼,周围人投来艳羡目光的那一刻,我实在没忍住下楼跑了个圈。
-笑死了,我大半夜在宿舍鬼嚎被室友制裁了,给室友们讲了前因后果,然后室友们被我种草准备看这本小说了[摊手]。
-哈哈哈哈哈这样都能安利到!
-二月天牛逼,她之前的书我都看过,但是一直没有粉丝说的那种心动感觉,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我只是没有遇到专属于我的杀猪盘。。。。
-妈呀好激动,官差居然还会去县里去老家报喜,这下子我们大郎成了全村全县的骄傲了[叉腰]
-只想跪下来求大大快点更,秀才已经这么燃了,后面当官了该有多好看啊!!!
《穿越明朝考科举》男主成为案首只是剧情的一个小高/潮点,这段剧情发出去,读者们还在为男主的成就而狂欢,许莺已经开始接着构思下一段剧情了。
科考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秀才不过是敲门砖而已,这之后男主还需要参加乡试,只有参加乡试考中了举人才算是踏入官场第一步。
*
周巡事件牵扯出了不少人,这些人随着舆论的曝光,一个个坐牢的坐牢,逃出国的逃出国,总之在路人眼中,这件事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只有周巡的某些极端粉丝不满意。
粉丝对偶像的爱是炙热的,也是盲目的,很多时候别人即使没有坏心,她们尚且会怀疑自家哥哥受了委屈,更何况这次是真实存在的天大的委屈,她们更是为其鸣不平。
追着杀说得就是她们这群人。
那些没有少数因为家中的权势而没有受到处罚的人,躲得过法律的制裁,却躲不掉这些狂热粉丝的报复。
粉丝们开盒手段层出不求,各种快递也是寄了又寄,逼得这群人发视频自证清白,极力表明自己跟这件事没有关系。
根本不管用。
这群狂热粉丝只相信自己查到的东西,被她们缠上,不扒了你一层皮休想摆脱她们,这或许是另类的恶人自有恶人磨吧。
而周巡另一批较为正常的粉丝,她们在欢呼鼓舞的同时,突然发现那个名叫‘紫色薰衣草’的博主又发视频了。
紫色薰衣草发视频了?!
听到这个消息,无论是粉丝还是路人都为之一震,毕竟当初就是她一条视频,将周巡和二月天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联系在了一起,这才引发了后续那么多事。
尽管后续发生的种种根本跟她没关系,可是看到她发新视频,大家还是不由自主在心底问了一句,这次她又想干什么?
王奕心没想干什么。
她只是单纯为自家哥哥沉冤昭雪,从此以后又能活跃大荧幕而高兴。
她一高兴就给二月天打赏了不少钱,说起来周巡的事能曝光还要感谢二月天给她回了消息,所以她现在对二月天的好感直线上升。
她后面其实又去私信了二月天好几条,都是表达感谢,顺便问问定之到底是谁,只可惜二月天再也没有回复过她。
不回复没关系,她还是会看她的小说的,就当是支持她了。
二月天的《穿越明朝考科举》,当初她断定这本书不适合自家哥哥后,就没有再多关注了,这次为了感谢二月天,她又重新将这本书捡了回来。
订阅打赏一条龙后,她从第一章慢慢看了起来。
这一看不得了。
《穿越明朝考科举》最新章节中,男主小小年纪考中案首,婺源当地知县欣喜不已,得知男主还未取字,他大手一挥为他拟了定之二字。
定之.......定之......
原来曹弘静就是二月天口中的定之,原来二月天早就属意周巡做男主。
意识到这一点的王奕心,再也抑制不住唇角的弧度,她自己在房间乐呵好半天,才将这惊人的发现发到了网上。
熟悉的文字加截图加配乐的模式,网友们一点开紫色薰衣草的视频,就被屏幕上硕大文字传递出来的信息给惊住了。
紫色薰衣草:如果你知道定之是谁,你也会觉得我家哥哥好命哈哈哈哈哈![截图][截图][截图]
为了防止第一次刷到的网友不明所以,王奕心特意把她和二月天的私信截图又发了一遍,至于剩下两张截图,一张是《穿越明朝考科举》的封面,一张是小说里知县为男主取名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