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想想:“我看附近公社的孩子,冬天穿得衣服不大好,全都挂着鼻涕,这要是把下脚料利用上,孩子们也能穿得暖和些。”
“一件毛呢大衣太贵了。”
孟师傅点头:“这要是能做出仿毛呢,这种面料成本不到毛呢的三分之一,非常便宜实惠呢。”
秦想想:“以后化纤料更多了,价格能更加便宜,以前一件的确良衣服供不应求要连夜排队,以后的确良面料可比棉布便宜多了。”
再等个几年,曾经一尺难求的布票都取消了,市面上供应的服装越来越多。
孟师傅擅长织造,立刻就想出了一个混纺方案,在工厂里试验起来,她们飞燕纺织厂原本就有大量混纺以及化纤混纺的经验,很快出了成品。
孟师傅:“这化纤混纺仿粗毛呢,可比仿真丝技术简单多了,只不过以前化纤料难得,都没想到还能仿毛呢。”
秦想想:“这做出来的仿粗毛呢样子不大好看,但也厚重挺括,保暖性好……
秦想想努力地想这个仿粗毛呢的好处,想来想去,也就是“价格便宜,保暖性好”。
秦想想:“虽然技术简单,但是孟师傅还是得带着工人们改良下技术,尽量不要让这粗毛呢看起来像是抹布。”
孟师傅笑出声,“最开始做出来的那一批,更像是抹布!这已经是改良过的。”
“工艺还有进步空间。”
沈教授是高分子材料方面的专家,更是化纤方面的专家,得知厂里利用化纤做仿毛呢,吸引了他的兴趣,就像孟师傅说得,化纤仿粗毛呢技术并不难,但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并且,沈教授并不觉得只能仿毛呢。
“可以试试用涤纶和腈纶之类的边角料,经过起毛机反复拉绒,应该也能形成类似的蓬松绒面。”
秦想想:“……可以试试。”
最后成品倒是出来了,就有点像是那种“使用很久的毛巾”,还是摆脱不了一股“抹布”的感觉。
这简直就是做一块抹布往身上穿,难评。
秦想想带着这种一言难尽的面料回家,让自家死鬼男人来长长见识,“你说化纤仿真丝还挺漂亮的,这仿毛呢怎么都跟抹布一样,还是那种起码用了一年的抹布!”
“比你们男人用过的毛巾还丑!”
黎剑知:“可别冤枉我,我毛巾好着呢,不过有些男人,那毛巾才用几个月,能破好几个洞……这是你们厂里生产的’抹布‘?”
秦想想:“大概是仿呢料?”
黎剑知:“邪恶摇粒绒?”
这不就是……摇粒绒?
第241章 静电 内心有火!衣服都带电!
秦想想厂里做出来的这种“抹布型”布料, 已经有了摇粒绒的雏形,摇粒绒是九十年代开始流行的面料,现在还没有, 技术也很粗糙。
“这个有发展前途, 你们再多深化改良改良。”黎剑知支持自家老婆纺织厂把摇粒绒给弄出来, 如果将来再技术进步点, 整出珊瑚绒更好了!
秦想想捏着那块“抹布”,“就这?这还能有发展前途?”
黎剑知:“再做得柔软些, 应该会是很好的冬季面料。”
然后就只有一个缺点, 那就是“抗静电”能力,这种初代的摇粒绒, 在冬天保暖是保暖,但绝对是个静电之王。
特别是这类的化纤面料,没有经过抗静电处理, 那就是一场灾难。
黎剑知曾经见朋友买过这种化纤绒的冬季被套, 冬天都不敢双手抬起来“抖被子”, 这种面料的被套,双手拿起来轻轻一抖,就能感受到皮卡丘的十万伏特,噼里啪啦,双手都被电麻了。
“爸, 我妈带旧毛巾回家啦?”黎小胖见了纺织厂新面料,小嘴儿不留情。
因为他担心这是他妈带回家给他小胖哥做衣服的。
要说苦, 还是他小胖哥苦,家里除了他之外,全是妹妹,爸爸又可以穿军装, 那么这……失败的面料,明显用在他身上,给他做衣服。
黎剑知黑心道:“这是给你做外套的。”
秦想想:“?”
她只是想让家里人长长见识,他们厂研究新面料失败了耶。
这抹布一样的面料,她才不会拿来给儿子做外套,辣眼睛!
黎小胖嗷呜一声,“我不要这么丑的外套!”
“你别看丑,很保暖,还是摇粒绒呢,包你穿上去脱不下来,爸爸来亲自踩缝纫机给你做衣服!”黎剑知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普通的好面料,他不舍得浪费,但是这种失败的抹布,正好拿来给他练手。
黎剑知:“儿砸,爸爸要对你展现父爱!”
“妈!救命啊!”
“我每次都会被我爸爸的父爱如山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有妈的孩子才像块宝,要不然我跟了这死鬼男人,来岛上都得喝西北风。”
秦想想:“既然是爸爸的爱,那还是接受吧。”
黎剑知:“儿子,咱们来一起做衣服,这面料做坏了也没关系,锻炼动手能力。”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们试生产出来的“摇粒绒”——秦想想征用了这个名字,终于不再像抹布,蓬松的绒面,有点像是羊绒。
“至少不是块抹布了。”
“价格便宜,保暖耐穿……这化纤料不仅可以仿真丝,还可以仿羊绒,仿毛呢,将来的面料五花八门啊!”
沈教授点头:“未来大有可为!等到五六年后,化纤料每年的产量更加惊人!普通人都能穿上这样的衣服。”
“这个摇粒绒,哎哟,又厚又保暖。”
……
很快,秦想想她们又发现了摇粒绒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容易起静电。
衣服穿在身上,秦想想被电到炸毛:“这布料会咬人!”
沈教授:“起静电的问题的确是要再想想办法,增加面料的抗静电能力,但这样又会增加成本。”
“保暖倒是很保暖。”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化纤料子不透气,不吸水,容易起静电……但是诸多方面的缺点,都抵不过一个——便宜。
便宜又保暖,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飞燕纺织厂里制作出了一批工农款式的双排扣短大衣,用仿毛呢面料制作,大翻领,仿毛呢面料做外衬,内衬用可拆卸的人造摇粒绒。
这么一套大衣,便宜,朴实,保暖,又耐穿!
何助理:“这衣服看起来好,价格也实惠,要不和地方商业部门联系?在地方供销社售卖?”
这种看起来就很朴实的工农风格双排扣大衣,物美价廉,保暖性佳,在国内应该会很受欢迎。
七块钱的猪皮皮鞋,不耐穿,容易变形,但很多人宁愿买七块钱的猪皮皮鞋,也舍不得花钱买十几二十块钱的皮鞋,还不就是穷嘛。
这么便宜的价格,哪怕有明显的缺点也能忍。
“这个行!厂里的工人也能买,成本价出售,可以给亲朋好友带几件。”
……
虽然容易起静电,但飞燕纺织厂的人都不嫌弃这大衣,穿起来保暖漂亮,价格还实惠,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厂长,我觉得这衣服得供不应求啊!”
“要不要扩大产能?光是咱们内部,还有附近村镇,都能买光咱们的。”
秦想想打了个哈欠:“不用着急,要多少,咱们就做多少,反正是下脚料做的。”
何助理:“就怕我们厂里下脚料不够了。”
秦想想:“?”
“不至于吧,走一步看一步。”
何助理:“还有就是谢导演刚才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想要给剧组采购几件鸭绒背心,他们冬天拍戏太冷,演员们都受不了,但是拍摄剧组没钱,买不起多少鸭绒背心,他们还想借,我就跟谢导演推荐了我们厂里这款新大衣——物美价廉!”
“还是厂长您亲自设计的。”
何助理:“先送过去让谢导演验验货,虽然这衣服容易起静电,但是保暖方面没得说!”
“而且还是这种工农风格的,人人都喜欢。”
秦想想:“何助理,你可真是个大聪明。”
人怕出名猪怕壮,总感觉有一点点不妙呢,她只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咸鱼,不想出太多风头,要不然又天天交流先进生产经验——曾经得劳模的阴影降临在秦想想的头上。
她这个厂长又得到处作宣讲?
北边早已是冰寒刺骨的冬天,谢导演率领《钢铁之歌》的剧组,拍摄钢铁工人在寒风冰雪中生产搞建设的重头戏。
他们低估了今年冬天的寒冷,原计划准备的棉袄,根本抵抗不住刺骨的寒冷,演员们台词说得牙齿打颤,呼出的白气浓郁,像是冬日里掀开的包子蒸笼,白气升天。
为了防止演员说话的白气影响镜头,很多时候嘴里开口时,还要含一块冰,很多演员冻得受不了。
“导演,太冷了,要加衣服!”
谢导演想起了飞燕纺织厂的鸭绒背心,说这个穿在戏服里面保暖,而制片主任则是哭丧着一张脸:“预算见底,咱们买不起多少鸭绒背心。”
谢导演叹了一口气:“演员也不是金刚铁人,买几件给主要演员。”
他打电话给飞燕纺织厂,想购买一批鸭绒背心,还想趁机杀杀价,而那边的何助理接到了他的电话,给他推荐了厂里的工农新大衣,物美价廉还保暖。
谢导演既惊且疑:“这衣服真保暖吗?这种价格的大衣?”
“导演,要不先送一批过去给你们试试,你们先穿一件,看看效果,再考虑要不要,如果不需要,就把衣服退回来,这样不影响你们的拍摄。”
“好好好!”谢导演只能应承住了,死马当活马医。
很快,一批货加紧送到了《钢铁之歌》的剧组,谢导演让演员们去领衣服,演员们都不太开心。
“这衣服能行吗?导演之前还说给我们弄来鸭绒背心,我听沪市的亲戚说过,这鸭绒背心可保暖了!”
“现在变成了一款短大衣,价格特别便宜!这这这……这不漏风吗?”
剧组的演员们都当这一批冬大衣是便宜货,是剧组预算有限的无奈之举。
而等他们卸下一个帆布打包的包裹,将其拆开,内里是一件件藏青色,质地厚实的双排扣短大衣,大翻领,黄铜扣子,服装版型挺括漂亮,更有工农风格。
“衣服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