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故事!”
秦想想无奈叹气:“那都是别人编的,妈妈的故事,妈妈亲自讲给你们听。”
小禾苗:“妈妈, 我想听《秦厂长智斗刘满福》。”
“妈妈, 我也想听。”
秦想想:“……”
儿女都是债啊!
“爸, 我们学校里也有秦厂长的手抄本,我拿回来了几本,咱们交换着看。”黎小胖同志上中学,而中学生是看小说的主力,他们班级里好多秦厂长手抄本故事。
其他人知道黎小胖是秦厂长的儿子, 还问他:
“这写的真是你妈?”
“你妈见过千年女尸?”
“黎青峰,你学习成绩那么好, 是不是你妈找大师给你脑袋开过光?”
黎小胖:“????”
“我妈没管过我学习,都是我爸,从我写数学。”
又有人问:“你爸是军官,是不是经常不回家啊?我家里都是我爸烧菜, 因为我妈在纺织厂上班,比较忙,青峰,你是不是从来没吃过你爸爸亲手做的饭菜?我爸爸亲手做的饭菜可好吃了。”
黎青峰含泪:“我爸十几年老海军,从小就给我做鲫鱼豆腐汤。”
“别说我妈的故事,就连我黎青峰,从小都不一般,我小时候见过香江船王,他吃过我亲手做的东西!他都掉眼泪了,哭得稀里哗啦啊!”
“为什么?黎青峰你别是骗人的吧?怎么可能有什么香江船王?以前不是没开放吗?”
“我们黎家,有家传的手艺!我爸传给了我一本《黎式菜谱》。”
“啊?!”
黎小胖同志从学校里摸回来了几本《秦厂长故事》,发现亲爹手里的,是他没看过的,意欲交换。
黎剑知抽了一本过来,打开一看:“秦厂长误入马王堆?你们学校学生也在看?”
“看,每个班的学生都看,成绩第一名也在看。”
黎剑知:“……你们班成绩第一不就是你黎小胖。”
“他们还说,我妈和千年女尸交流过,还问我,是不是我妈请大师来给我脑袋开过光。”
黎剑知差点被口水呛到:“咳咳——”
“这本你妈都变成男的了??”
黎小胖暗搓搓道:“而且他们说千年女尸很漂亮,秦厂长和女鬼谈对象,说不定还生孩子呢。”
“这些同人作者太野了吧!”
秦想想生无可恋,跑到自己的大床上躺倒当咸鱼,闭目安详。
只要她不去想,事情就没发生过。
“黎剑知,你说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书给禁掉!”
“放宽心,随着时代洪流,应该会逐渐消失吧。”
“真的吗?”
“……应该吧。”
“这秦厂长的故事,真有意思啊,这么多?”
“这都是群众的智慧!当初那《西游记》,还有那《三国演义》,都是这类零散故事逐渐发展而成的吧……有点意思。”
谢导演此时看着一本本《秦厂长》手抄小说,感慨:“当年就想把这秦厂长的故事拍成电影,现在看来,秦厂长的生命宽度如海,她的故事太长,可不能早早完结。”
“去沪市之后,她竟然还有这么多精彩的事情,不得了的人物,不平凡的一位厂长。”
谢导演沉吟片刻,“再看看这群众的智慧,等到将来,把《秦厂长》的故事拍成电视连续剧。”
谢导演被上面赋予了任务,要拍电视剧,要反应人们生活,他觉得,一部电影装不下秦厂长的人生,而一部电视连续剧,能描写秦厂长十年波澜壮阔的经历。
北京大学,中文系。
年轻的学生都在讨论最近风靡全国的《马厂长上任记》,以及各种手抄本《秦厂长》故事。
“我喜欢马厂长铁血手腕改革!真男人!豁得出去,我们国家就应该再多一点这种勇于刚强改革斗争的男人,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秦厂长的故事更有意思,而且秦厂长是个真实人物,她改革成功了,真了不起,这个秦厂长还是个女人,她的改革如水一样,老子说,上善若水……”
“还是马厂长写得好,这秦厂长的故事参差不齐。”
“我觉得都不好,无论是什么马厂长还是秦厂长,全都没有文学性!”
……
薛建军坐在桌前,他并没有参与周围人的聊天,也没有跟人争论,而是闷不吭声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当年,他写出了《论养猪与哲学思辨》,而就在这时,他还在完成自己的作品《云杉木的回响》。
这天,秦想想收到了一封署名“马光良”的信,是小说《马厂长上任记》中主角马厂长的名字。这封信是一位东北重机厂的厂长写来的,他是马厂长的现实原型之一。
他在信中写道:
“秦想想同志,拜读了关于你的报道,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当一名合格的厂长?我们还能带给工人什么?生产效率应该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你的工厂,让我看到了些许答案:
一种有尊严有滋味的生活。
……
无论是劈山开路,还是润物无声,无论是热情似火,还是上善若水,我们所要追寻的目标是一致的。期盼有一天,能南下与你交流,看看工人们脸上快乐的笑容。”
秦想想:“……”
合上信,秦想想整个人都麻了。
她的目标:咸鱼生活。
她不知道这马厂长看的是什么报道?有没有看过秦厂长和千年女尸的一段情。
真羡慕这马厂长,好歹就一本小说,不像她“秦厂长”,故事都泛滥如海了,再继续衍生下去,她秦厂长都要成秦大仙了。
秦想想擦了擦额头上莫须有的汗水,决定把这件事情抛开到一边去,咸鱼的人生,应该选择快乐。
西北毛纺厂送来了一批羊毛,还有一批骆驼毛,其中有普通羊毛,也有优质纯羊绒原料,这姓赵的,给她来了个五花八门,量大管饱。
“厂长,我们找兄弟工厂’协调‘来了几台苏式老机器,史师傅跟人调整了一下机器,还能用。”
飞燕二厂利用改良后的苏式梳毛机,将骆驼毛和羊毛进行混纺,意外搞出来了一种蓬松而充满异域风情的新面料,也叫驼羊毛面料。
“这样制出来的料子,成本不高,但是却能媲美高端面料。”
秦想想:“……我们厂不转行当毛纺厂。”
“这些就当成咱们厂里内部福利,这个驼羊毛,蓬松漂亮,好。”
而西北毛纺厂的人看见飞燕二厂制作出来的驼羊毛混纺,登时惊为天人:
“这是咱们厂羊毛弄出来的?”
“整出了这么好的东西?”
“我们是来学技术的吗?厂长没提前说啊!”
……
秦想想无言以对,她心想你们这西北毛纺厂真是害人不浅啊。
让赵厂长送些好羊毛过来,还给塞一些骆驼毛和普通羊毛,各种乱糟糟的东西都加一点点,就跟探亲时候,人家偏往你手上塞东西一样。
……你们原厂管理到底有多粗放呀?
不过送来的优质纯羊绒原料真没的说。
“厂长,这些羊绒好呀!再加上缂丝苏绣手艺,咱们能制作一批顶级的羊绒围巾和披肩。”
秦想想努力压下上扬的嘴角,这话说到她心坎里去了,“对,咱们要做一批羊绒围巾和披肩,我要把我师傅陆素心喊过来!这个就叫’塞上江南‘!”
“这些是高端市场,是咱们厂镇厂之宝,摆在’飞燕风华‘底下,展现咱们厂的技术力。”
她秦想想的衣柜里,就差几条羊绒围巾和披肩。
……
秦想想心里美滋滋的,心想陆师傅,我可算是要压榨你了,现在来了好原料,赶紧给我利索的干活,小皮鞭抽打,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歇。
飞燕二厂这边弄来了好原料开心不已,而另一边第十纺织厂的厂长孙先进,则因为抢先得知了一个消息而高兴不已。
一个海外港商,带着重要的来料加工订单即将抵达沪市,寻求合作工厂。
孙先进对这一次合作志在必得。
第289章 迷信 这,这是不是有点太迷信了。……
孙先进早就眼馋珠江三角洲的“三来一补”订单, 这是一种引入外商投资形式之一,也是中外合作订单。
三来,就是来料, 来样以及来件, 外商提供商品原材料、以及样式、规格、花色, 以及各种零部件, 一补,就是补偿贸易, 外商提供机器设备、生产技术, 我方用所生产的商品,或者是其他代加工费, 来偿还设备、技术价格。
对于国内工厂来说,三来一补方式,属于风险性更低的引入国外机器和技术的方式。
外商提供所有机器和原料技术, 国内工厂只管出人工, 最后完成了订单, 赚取了代工费,机器和技术留下了。
虽然赚取的代工费相对微薄,但是机器和技术是实打实的,风险性更小,至少在机器和技术上不会被坑。
孙先进看得长远, 他就想利用这种来料订单,来积累资本, 学习技术,并且提高管理经验。
他听说东南沿海,就有不少工厂,学到了西装制作以及牛仔裤制作技术。
一般这种三来一补订单, 主要是和乡镇企业以及地方小厂谈合作,也更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大概从一九七六年,七七年左右就开始了,现在卓有成效。
孙先进挺想分一杯羹,获得港商投资,升级厂内的机器,学习更多的生产经验——他一向是个锐意进取,敢于拼搏尝试的厂长。
哪怕是泡屎,高低也要尝尝咸淡。
“又说马厂长铁血手腕改革,又夸秦厂长……啧,总有一天,这市面上都是我’孙厂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