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傅, 真是对不住了,我要把想想带走了,我很愧疚啊。”黎剑知十分诚心跟李师傅道歉,“我媳妇儿要是怀念纺织厂,我会陪着她一起想念。”
秦想想:“……”你俩才是师徒吧。
“你这个坏男人!把我徒弟拐走了!我徒弟想想的好前程没了!车间主任!当厂长!”
其他人一听李师傅这话, 全都笑了,因为都明白李师傅这就是调侃, 目的就是为了让黎剑知感到愧疚,感到对不起自己的老婆,以后保证对秦想想更好。
人家夫妻团聚到底是一件好事。
黎剑 知:“李师傅,您放心, 我保证让想想以后有更好的前途!”
李师傅有点懵,让老婆有更好的前途是什么意思?是让你保证对人好一点。
而此时黎剑知心里想着却是要让自家老婆考名牌大学!未来当上教授!如果她非常喜欢纺织,那就考纺织或者服装设计类专业。
郑女工听见他们说话,在旁边偷笑,这秦想想人真傻,居然跑去那偏远海岛随军,鸟不拉屎的地方,该不会过苦日子去的吧?去了之后每天哭爹喊娘的受苦。
“秦想想,你真的想清楚了?”郑女工对着秦想想挤眉弄眼。
秦想想嘿嘿一声:“郑同志,从现在起,我再也不用上夜班了,我要每天睡十小时。”
郑女工一听这话心梗。
办好了手续,赵厂长约见了秦想想夫妻俩,先是两个男人一阵寒暄,赵厂长说:“小秦,明州纺织厂那边听说出了你这么个人物,那边纺织厂来找我要人呢,你要是愿意调过去,随时都可以过去。”
“只不过以后就得辛苦点,那边说厂里每个月都会补贴你一些钱。”
“那厂长跟李师傅是老朋友了,当初也是李师傅带出来的。”
秦想想:“……”我那师傅也太坑爹了吧,她妈给她找了个什么师傅呀,这都让她“臭名远扬”了都。
她一个作精懒鬼,才干了几天活儿,就成了师傅口中纺织天才,还要去明州的纺织厂作指导,秦想想简直两眼一黑。
别给她瞎揽活儿。
“赵厂长,这件事我会回去让想想考虑考虑……不过这也太辛苦了点。”
赵厂长道:“那边纺织厂也是四班女工三班倒,上三天休一天,明州那边也答应给小秦分房子,小秦可以下车间的时候带着孩子住明州,两三天去一趟岛上家人团聚,这都很方便的。”
明州到岛上乘坐机动货轮也就一两小时,每天早晚都有一趟,而且明州是个知名的城市,在过去也是有钱的代表,如今很多沪市人,很多都是民国时期的明州有钱老板过来的,祖籍明州,听着就像是祖上富贵过。
就跟李师傅一样,很多人都跟明州人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赵厂长,谢谢你,我和想想夫妻俩再商量商量。”别说秦想想脸色僵硬,就连黎剑知也脸色僵硬,他这老婆也太抢手了点。
而且本来都随军过去了,还要两地分居,他老婆在明州上三天班再坐一两小时船回家属院,这也太牛马生涯了。
估计也就以后北上广深那些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去地铁站排队,经过两小时地铁九点抵达公司上班,晚上六点下班后再赶两小时地铁,每天夜里八点多才到家的现代牛马才能忍受得住。
以后的地铁牛马虽然通勤时间长,可好歹地铁里有空调,顶多挤成沙丁鱼罐头,并且风雨无阻,只有极端恶劣天气才停地铁。而坐船过海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万一天气恶劣起来,好几天都没有船,那他老婆还不如留在沪市呢,明明随军过去了,还分居两地。
这个年代又没有高房价,也没有背上三十年的房贷,何苦进行如此牛马人生。
“你们小夫妻俩好好考虑,那边说小秦同志愿意过去,可以给工资加上路程补贴,一个月八十,条件很不错。”
秦想想从厂长办公室走出去,感觉腿都软了,这厂长介绍的工作简直是魔鬼,才出虎窝,又进狼窝。
黎剑知:“想想,你想去明州纺织厂吗?”
“吓死人啊,那我还不如留在沪市。”
黎剑知笑了,他假惺惺地唏嘘道:“媳妇儿,你为我牺牲真大,离开了你热爱的纺织业。”
秦想想木着脸想到,你给我住嘴,根本就没有爱过!然而此时身在纺织厂,周围都是从小看她长大的叔叔阿姨,她妈还要当厂长,不能说纺织厂的坏话。
我忍。
幸好她成功脱离车间了,奔向美好的咸鱼人生。
造船厂那边的工程师帮黎剑知解决了冰箱的事情,黎剑知也帮了造船厂的大忙,他和造船厂的领导握手。
“黎同志,幸好你来了这一趟,给我们解决了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多亏了有你,厂里挽回了很多损失。”
造船厂有很多机器部件损坏,怎么找人来都修不好,没想到黎同志一来,居然帮忙解决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挽回了很多损失。
因为众所周知的事情,很多建造搁置,最近才慢慢恢复建造工作,很多故障问题弄得大家焦头烂额,再加上工农兵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太差,如今能顶事的,还得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人。
“如果黎同志您不是军官,都想留您在我们厂里当工程师。”
黎剑知摇头:“哪里,我可没这个水平。”
厂长苦笑:“你比那些工农‘大学生’厉害多了。”如果再这样下去,青黄不接,技术倒退了。
不过眼前的黎同志却让厂长看见了一丝曙光,他们国家地大物博,奇人异士多,像黎剑知这种“自学成才”绝不是仅有一个,只要有这种人存在,以后就还有希望。
和造船厂的人聚餐结束,王政委把黎剑知拉到一边,给他竖起了大拇指,“听听厂长刚才说的,给你记个大功。”
“你来这一趟,实在是收获颇丰,没想到你那个沪市媳妇儿真愿意跟你随军过去了……”说着,王政委羡慕嫉妒恨啊。
“她没跟你闹?”
黎剑知:“没,她直接答应了。”
“你小子,跟我装的吧,你一问她就答应,你以为你是香饽饽。”
黎剑知心里得意,面上不显:“王政委,还得托您帮个忙,来的时候行李少,这一趟回去得搬家,你帮我联系一趟合适的船,腾出个货仓空间,把我和我媳妇儿的那一堆家当搬过去。”
“这算什么,还需要麻烦货运仓?到时候我帮你们拿一些,以前那些军嫂过去,也就几个包袱,东西去了之后再置办,难道你还舍不得花这个钱?你这城市老婆东西多,应该也多不了什么。”
黎剑知:“除了货运仓,还得在机关里找几个愿意帮忙抬东西的士兵,有大件。”
“缝纫机?自行车也带过去?”
“都有,还有一架钢琴。”
王政委震惊了:“抬钢琴啊?”
“不是,你老婆还会弹钢琴?你老婆不是个纺织女工人吗?”
钢琴这可是个稀罕的物件,普通的小姑娘会点手风琴,男人会点口琴,那就是择偶市场的佼佼者,而钢琴……钢琴这玩意就不是一般家庭能学得起的。
眼前这哥们有个会弹钢琴的老婆!
“工人就不能弹钢琴了?”
王政委好奇道:“你老婆弹钢琴什么水平?能听吗?”
“可以吧,她会好几种乐器,手风琴、口琴、大提琴都会一点点。”黎剑知语气特别轻松洒脱,仿佛港岛人说“洒洒水啦”,明里暗里地秀老婆,十分欠揍。
不怪他得意,哪怕放在五十年后,能找到一个会弹钢琴的上海老婆很难,乐器这种东西,不是一般人学得会的,多是像黎剑知一样小时候学个兴趣班,长大了顶多记得几首初学曲。
乐器听别人弹还好,自己学钢琴,能忍住不砸钢琴谱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王政委:“那你这个老婆就跟天仙一样了,艺术家啊,不食人间烟火,别怪我没提醒你,将来你家过日子,有的你头疼。”
“咱海军家属院那好几个娶城市老婆的,容易闹得不可开交。”
“不可能。”黎剑知十分自信:“我家那位小秦同志,非常会过日子,她还说我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天天夸她持家有道。”
王政委:“……”
“唯一受不了的是她家隔壁有个姓许的,那一家不知道是什么人,特别不会过日子,我真是受不了,受不了了。”
“我特心疼我老婆隔壁有这么一户极品邻居。”
“我老婆脾气好,以前经常挨她邻居欺负,都是因为没有我这个男人在。”
第37章 贪心不足蛇吞象 我不与人为善,我与人……
秦想想要随军离开, 有李师傅这类不高兴的人,也有隔壁许家姆妈这种欢欣鼓舞的人,因为秦想想随军走了之后, 房子意味着退掉一间。
原本秦家只有周傲冬夫妻俩和秦想想所居住的两间房, 后来秦想想结婚怀孕与丈夫分居, 隔壁下放农场, 腾出来一间房,住房部门分给了秦想想, 如今秦想想离开, 房子留不住了。
黎青峰住的房间会被收回!
“船票定下来了?”
“小秦,你们什么时候把小胖的东西搬走?”
“要不我先把家里的东西搬过去?”现在沪市的住房太紧张, 许家姆妈恨不得直接把家当都搬进黎青峰的屋子,要住房部门必须把房子判给她们家。
在许家心目中,这本来就是他们该得的房子。
秦想想:“许家姆妈, 你们可以提前把东西搬进去, 不过我们要写个约定, 这房子还是我的,只是暂时转借给你们家,如果将来我还回来,房子必须归我秦想想。”
这一套房子登记在秦想想名下,是她单独的房子, 她原本就有资格分一间单人住房,是属于她的住房指标。现在沪市人多, 排队等分房的夫妻多如牛毛,如果这套房子被收回去,以后再想分房很难了,尤其是七六年之后, 大批知青返城,房子挤都挤不下,排队等新房的人要排个好几年才能轮得到自己头上。
可如果她保留了这一套房子,她就有一套房子,可以置换,她可以申请换新的工人住房,比重新排队等新房容易多了。
另外,虽然秦想想很嫌弃这套工人住房没有独立卫生间,但也因为这是五十年代的老旧工人住房,她们家还在二楼,是非常占便宜的事情。
二楼意味着什么?二楼意味着可以往上加盖!
知青回城后子女挤不下住房,沪市人员爆满,住房管理松懈了很多,大家都开始利用起周围的空地搭建房屋,一楼的横向搭建,二楼的向上搭建,只要有钱出材料,还可以加盖三四层。
到时候自己想要改造独立卫生间,增加厨房,不过就是费点钱的事,加装一个独立电表三十块钱,她们家又不是装不起。
如果能加盖三四层,在沪市有这么多房子是很阔气的!是个人都不会嫌房子小,可恨在梦里她父母被下放农场,房子收回去了,她自己的那一套也没了,这一次秦想想必须保住自己的房子。
“这不行,秦想想,你可不能占这么多便宜,人走了,凭什么房子还给你留着?”
秦想想:“我这是随军过去,又不是调走,那边没给我安排房子,部队是给我丈夫的房子,青峰住的这套才是我的指标,如果将来我不随军了,我回到沪市重新排房子要排到哪一年前去?”
许家人本来想唬住秦想想,却没想到秦想想分毫不让,这若是从分房,变成了“暂借”,许家人心里也不爽,因为这约定要在住房部门那里登记,并且登记房子名字还是秦想想的。
这就意味着这房子他们家霸占不了,以后秦想想回来,哪怕他们不愿意还房子,秦想想可以选择跟住房部门说“换房子”,秦想想换一套新的,这套房子归住房部,想占房子是不可能的事。
只要秦想想不回来,暂借可以一直住着,也算是许家占了便宜,因为要是被住房部门收回,这房子不一定能分给许家。
可许家实在不甘心啊!想到以后可能会被秦想想轰出去就如鲠在喉。
秦想想人都走了,凭什么还给她留房子?
“这不公平!”
一楼的丁婶说:“有什么不公平的,你们家要是愿意去偏远海岛,也给你们家留个住房指标。”
许家姆妈不敢说话了,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秦想想随军过去,于她自己而言牺牲很大,只要她想留房子,选择把这套房“暂借”给亲朋好友,住房部门那边绝对会站秦想想。
“你还总觉得这套房子是小秦占便宜,她生孩子男人都不在身边,夫妻俩分居四年容易吗?她丈夫之前还在前线,这房子于情于理都该分给她。”
“要不是小秦还算有父母帮衬,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