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七十年代,黎剑知很明显感觉到一天的时间变得漫长了许多,能感受到日月明暗光影变化。在以后,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就是玩手机看屏幕敲键盘点外卖,躺在床上,手机随便刷一刷,一天就过去了,没有生命活着的实际感受。
现在虽然没有便捷的生活,却能和身边的爱人一起感受春夏秋冬的岁月流逝,余生让人期待。
“你太劳累辛苦了,晚上我来做饭。”
秦想想细算一下感觉自己亏了,好好的一碗小酥肉让给了儿子,吃了另一团硬邦邦的肉,越吃越累,越吃越饿。
“还不都怪你。”
“嗯,怪我。”
黎剑知看着旁边的衣物,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俯身在秦想想耳边说话:“你要不要试试……”
“你个色胚子!”秦想想像一条美人蛇一样,突然伸长脖子,咬他的耳朵。
这个死鬼男人竟然说把蕾丝花边用在里面的衣服上,他他他,他也真敢想!
而且还用这种一本正经的严肃脸跟她说起这件事,男人真是厚脸皮。
“你在外面加一层蕾丝花,应该会很好看。”
秦想想像个小河豚一样,憋着一口气想扇他一巴掌,好看又怎么样了?好看她自己又看不见,好看是给谁看的呀?给谁看啊?
不过她还真有点被勾起了心思,谁不想穿更好看一点儿的,而且穿在里面,又没别人看见。
“你可真是一肚子的坏水!”
以后要是被别的姐妹发现她穿那样的里衣,恐怕谁也不肯相信出这种主意的人竟然是眼前这个看起来严肃正经的性冷淡死板味儿男人。
刘小芸想着那些漂亮的新领子,一个晚上激动地都没睡着觉,第二天照样精神奕奕,带着两个孩子坐船回明州。
总感觉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明明平日里不想去学校,这会儿却盼着赶紧的,明天去上课。
第二天她鼓起勇气穿上了款式最简单的蓝色领子,总忍不住照镜子,一出门只感觉周围人都在看着她,她生怕别人察觉到不对劲。
“刘老师你今天看起来真精神!”
“老师穿新衣服啦。”
……
旁人没有察觉到不对劲,刘小芸越来越从容,胆子也大了起来,第二天换上了木耳边的领子,一出门更是得到了不少人的夸赞。
第三天换了身衣服,用了蕾丝花的那款,简直了,来到学校里,仿佛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她身上,还没上完一早上的课,好几个老师都来问。
这种蕾丝花领子也不算特别罕见,可没这么崭新漂亮的,用在小孩衣裙上的花边更是粗糙,刘小芸脖子上这一圈,一看手艺就不一般。
“刘老师,你这两天可神气了,穿衣打扮这么好看,你可真舍得啊……你这是托人上哪弄来的?”
“真好看,能不能让我也穿穿?”
“刘老师……”
刘小芸到底嘴笨,红着脸跟人解释说其实是假领子,问的人露出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普通人嘛,哪有那么多新衣服,但也都爱俏,新衣服做不出来,但是假领子还真能凑出那点布料。
“是我丈夫那边一个远亲给手工做的。”
“你想要也可以找人做。”
“哪能找得到这么好的手艺人。”像她们这些普通人,要么是自己买布做衣服,要么是买了布,去国营商店找人做衣服,国营店只收取微末的手工费,比较便宜,但是做出来的款式简单。
于是很多人也会找街坊邻里间手艺好的那位,请人帮忙做衣服和裤子,有的人胆子大,敢直接收个一两块手工费。而大部分人是不肯收钱的,因为收钱违反规定,有些人会把钱塞在回礼中,更多的人选择送红糖白糖这种硬通货,或是粮票油票和糖票这类的票据,说是感谢对方帮忙做衣服的回礼。
“刘老师,你能不能也让那位帮我做一个,我这边给送来半斤红糖还有面。”
“帮你问问。”对方再三恳求,刘小芸些许犹豫,“要等几天,下个星期再告诉你。”
“那得快一点,不然做好了天气都热了,只能留着秋冬用。”那人懊恼说了几句,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夏天裙子的衣领也可以加个花边,我还想给我闺女做套新裙子。”
第51章 纸上谈兵 小胖主力。
秦想想夫妻俩预备种菜盖鸡窝, 黎剑知目前属于半休假半轮值的状态,因为他过去四年都没有休过探亲假,这回家属新搬过来, 上面给了他较多的时间, 让他陪伴家属, 先解决好家庭问题。
再等一段时间, 黎剑知必然要忙起来,每周回家时间减少, 和其他军官一样, 一周回来三次左右。
趁着在家里时间多,黎剑知要先把家里的菜地和鸡窝拾掇好, 这关系到未来一家三口的口粮,家里养好了三只母鸡,以后每天都能捡鸡蛋, 逢年过节杀一只鸡给老婆补补身子。经历过上次暖家饭, 黎剑知知道, 像是猪肉和鸡肉,在这个年代,不是你有钱就容易买得到的,尤其是在这岛上,如果闹台风, 家里有粮心不慌。
至于台风来了母鸡的安全问题——台风来了当然是暂时养在家里,母鸡安静, 实在太挤了,那当然就杀一只鸡补补身体啦。
养鸡嘛,本来就是为了吃的。
生产队给的八只小鸡仔,其中不一定能有三只母鸡, 如果有幸多出来母鸡数量,这就意味着“开出宝贝”了,可以用半大母鸡去跟人换值钱的东西。
在鸡仔还没有显现出明显性别的时候,不属于成年活鸡,不占养鸡名额,负责管理家禽数量的登记人员,每一周都会来登记一次家属院每一户的养鸡情况,意外死了的,或者杀了吃了的都需要上报。
宰杀吃鸡自由,登记人员的作用主要是防止每户养鸡超过人口数量,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耍小智慧,偷偷多养鸡,将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也算一口人,或者把小公鸡养大点,拖到登记前一天再杀,也有些悄悄拿到家里再偷养两天。
“八只小鸡仔,如果能有四只母鸡,咱们家就很幸运了,要是八只全是母鸡,那我们真是赚大了。”
在这个公鸡没“鸡权”的时代,个个都盼着出母鸡,不过这个时代的公鸡好歹还能多长几两肉,要是放在以后的养殖厂,公鸡一出生没多久就碾碎当饲料了。
秦想想:“我要许愿四只小母鸡。”
明明家里只有三只母鸡的养殖数量,她却贪心要求多出一只母鸡,这样有备无患,防止其中一只母鸡出意外,如果都养得好,就把最差的母鸡换给别人家。
小胖子:“妈妈,我许愿全是大公鸡,大公鸡,喔喔喔,小母鸡,咯嗒咯。”
“老师说大公鸡好威武!”
“笨蛋儿子,只有母鸡才下蛋,来跟妈妈一起许愿,我们家出四只母鸡。”
小胖墩连忙道:“那我也要小母鸡。”
黎剑知疑惑道:“不是小鸡仔就能看出性别吗?为什么还许愿?”
秦想想斜了斜眼睛:“那你来辨认一下,哪个是公鸡哪个未来是母鸡?”
黎剑知:“……”
“高大姐之前来提醒过我,让我们不要跟这边的农户买他们的小鸡仔,就算一毛一个,大多是公鸡。”
“要买就买已经能看出公母的鸡,价格贵是贵了点,这才安全。”
农户家里也要登记养鸡情况,小鸡孵出来后不能多留,有些人就挑着小鸡仔出来卖,这些鸡仔很多是挑选过的,把母鸡筛出去了,大多是小公鸡。
公鸡没有饲养的价值,对农户来说是浪费粮食,母鸡安静,公鸡养多了都嫌吵。
把公鸡养大了,它只有一身鸡肉值钱,顶多卖个一两块,算上它吃的粮食,简直是一个大写的亏。而一只成年母鸡一年能下八十到一百二十个蛋左右,光是这些鸡蛋就能值五到八块钱。
母鸡前两年下蛋多,到了第三年减少,一般养母鸡都会养到两年后再杀,至于公鸡,除了种鸡,其他的小公鸡大多活一个月左右,不到一斤就得杀了,也算是一点肉。
在这个年代里,能精准辨别鸡仔公母的能力,在乡下是一种可以拿出去吹牛的能力,比如相亲的时候,说女方或者男方会精准辨认鸡仔性别,对面家里都会高看一眼。
农户偶尔出售鸡仔水果这类行为并不被允许,但因为并不是倒卖工业品和粮食猪肉,价格低廉,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来追究,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事情。
“不管是什么鸡,咱们都一起养。”黎剑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之前在老公房里对活鸡都一惊一乍的他,无法判定公母性别。
等他有空翻本农业书来仔细研究研究。
“养出了是公鸡也好,正好给你做小公鸡煲。”
“你可别乌鸦嘴,都是公鸡你就跟儿子睡去,你们父子面壁思过,你抽空带儿子去村里跟人家农户学习怎么分辨公母。”
小胖墩:“???妈,这跟我小胖有什么关系?”
他一点儿也不想跟爸爸睡觉。
“谁让你们今天都乌鸦嘴。”
秦想想很期待自己未来的三只母鸡下蛋,最好一年给她下三四百个鸡蛋,养好了每天都能捡新鲜鸡蛋吃,还不用费钱,每天让小胖去捡鸡蛋。
十个鸡蛋能换十斤粮票,一斤鸡蛋能换一斤肉票,把母鸡养好了,一家子都能吃好。
尤其是冬季春节前后是鸡蛋紧俏期,很多母鸡因为天冷不下蛋减产,而家家户户为了过年需要买鸡蛋,这时候买蛋需要蛋票,还要排队等供应,若是自家的鸡还能下蛋,给母鸡做好保暖,就不用受排队风寒苦了。
在沪市长大的秦想想,在过去那二十年的日子里,过年为了买蛋买鱼买猪肉,都是全家总动员的排队等供应。
小胖子:“妈妈,母鸡养多久才能下蛋?”
秦想想:“半年吧。”
“啊?!那么长。”
黎剑知记得现代养殖厂,只要母鸡营养温度照顾好了,三到四个月左右就能开始下土鸡蛋。
为了吃蛋,好好规划养鸡。
自家的“土鸡蛋”,那就是纯天然好蛋白。
黎剑知画了个菜地设计规划图,给他们家的菜地规划了三个区域,最北边是鸡舍区,盖鸡窝,边上用篱笆做隔离栏,把鸡窝和菜地隔开。
因为北边日照不好,所以菜地由北到南,作物高度由高到低,最北边是鸡舍,还有个沤肥区,然后是需要搭架子的丝瓜、南瓜、黄瓜、豆角作为一块棚架区域;然后是番茄、豇豆、韭菜、青菜这些稍矮一点的蔬菜。
像是为了预防虫害,作物间搭配种植罗勒和薄荷,外圈还种一些金盏菊和万寿菊。
其他边缘空地,杂七杂八种点茴香、苜蓿、紫苏、紫云英、黑麦草等等,这些就当野草种,本来也就是路边野草,都能给鸡吃,尤其是紫苏,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
“这是爸爸画的菜地规划图,一人一张,妈妈和小胖同志都看一下,熟悉熟悉,这是我设计出来的科学种植养鸡分布图。”
黎剑知盯着手里的菜地规划图,认为自己已经想得很周到,但是究竟能种出些什么鬼玩意儿,那还是得靠天吃饭。
秦想想:“啊?还得把鸡和菜地分开?”
小秦同志早就对自己种出来的菜放弃希望了,但是死鬼男人给的这张图,明显还是准备抢救一下家里的菜园子。
黎剑知:“不隔开咱家的菜地永远都是菜苗。”
“每天把鸡放进菜地里吃一两小时自助餐就够了。”
“这里隔开,轮着吃,今天吃这边,明天吃那边,这边幼苗区不能让鸡给嚯嚯了。”
秦想想:“……我看苗大姐家的菜种的最好,人家也不搞你这样的。”
黎剑知严肃着一张脸冷静道:“我确实是纸上谈兵。”
“咱家就三个兵,努力干呗。”
秦想想:“……”她一开始只想种点菜苗养鸡,主要是养鸡!!!她的养鸡大业!
而且种这么多东西难道不麻烦吗?她都懒得管。
“种这么多东西谁来管?谁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