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傲冬:“你这个样子真的是,其实最重要的还有验布和修布,验布这个没有实际标准,以前全靠老师傅凭经验去摸, 但是你秦想想还真是天纵奇才,这一点你比妈妈能干。”
“你也算是个老师傅,你过眼的布差不了。”
说着,周傲冬露出了些许欣慰的笑容,眼前这个女儿吧,说她懒确实也懒,但有时候也比别人细心些,若要验布,修布,这家伙比谁都能干,那个小作精劲儿,比谁都眼尖挑瑕疵。
秦想想用钩针修补的手艺,没几个人比得上,折布成匹的手艺更是令人赞叹。
要是放在一般的新纺织厂,最怕就是缺老师傅,把控不了质量,织出来的有问题,全都没发现,而这一点在秦想想这里反倒不会发生。
“我嫂子和我阿婶真是太厉害了。”黎金玲站在厨房边上,偷偷听客厅里的大嫂和亲家母聊天,内心无比佩服。
虽然听不懂,但她也拿个小本本记下来,黎剑知瞥了一眼,上面的文字一塌糊涂,这个亲妹妹是个半文盲,和小燕子一个水平,字倒是认得几个,不认识的有边读边,写出来则都是鬼画符。
以现在这个年代人的知识水平来看,谁也想象不到五十年后教育会那么卷。
听她们说着各种高深莫测的织布机以及听不懂的织物结构花型,黎金玲只觉得让人沉醉又神秘,忍不住用星星眼仰望自己“博学多才”的嫂子和阿婶。
“我们家真比不上,哥,你是高攀了。”
黎剑知面无表情瞥她一眼,算了,他也懒得跟小文盲妹妹计较,让她把秦想想和丈母娘当作榜样是件好事。
“你嫂子很好。”
面对被迫学习的老婆,黎剑知也很心疼,夜里上完课,黎剑知亲手给自家老婆煮一碗“爱心老公面“当作夜宵。
周傲冬夫妻俩离开家属楼回了招待所,被充当教室一整天的客厅总算是安静了下来,没有周傲冬那抑扬顿挫的嗓音。
秦想想侧躺在主卧的大床上,生无可恋,黎剑知端着面进来,她连眼皮都懒得抬,俏脸深沉抑郁:“黎剑知,我现在满脑子纺织机,我怕我做梦都在织布。”
“来吃面吧。”黎剑知心疼坏了,走过去把面放下,亲亲女人的手背。
秦想想可怜巴巴望着他:“我现在动都不想动了,你喂我,你抱我,你扶我坐起来。”
黎剑知被她那双水汪汪的眼睛望着,心都要化了,心想还是他丈母娘心狠,自己太过于“仁慈”,终究不太狠。
他扶着秦想想坐起来,在她身边塞了几个枕头,让她坐着舒服一些。
秦想想满眼都是被摧残的麻木:“……车间的活好累好辛苦。”
“我知道,我知道。”
秦想想突然话锋一转质问道:“你当初为什么就不打老婆呢?”
黎剑知:“?”
“我想装瘸子来着,你当初要是打我一巴掌就好了,我立刻倒地装瘸子,哼哼哼,我才不下车间,也不当什么狗屁厂长,我要坐在轮椅上装瘸子。”秦想想抱着枕头,委委屈屈的呜咽。
“想想,你是真学糊涂了。”黎剑知又好气又好笑,还碰瓷装瘸子,亏她想得出来。
这个小作精。
秦想想呜呜咽咽半天,靠着黎剑知睡着了,黎剑知给她调整好睡姿,低头亲亲她的额头。
“想想已经很棒了,谁让你摊上个劳模妈。”
第二天黎剑知休假,一早上还在卧室里,秦想想睁开眼瞥见他,想起昨天晚上的迷糊自曝,还挺不好意思的,她怎么就直接开口说想碰瓷装瘸了呢。
要知道这男人以前还夸她贤惠持家有道巴拉巴拉的,现在知道她秦想想真面目了。
她一直都这么又作又懒,从来没有变过。
不过她心底还是有一点微妙的惆怅,也说不准是为了什么。
眼前的男人倒是一如往日,站在全身镜前,系上军装排扣,见她醒了,坐到她的身边。
秦想想凶巴巴:“你听见我昨天夜里说什么了?”
现在她装都不用再装了。
“嗯。”黎剑知失笑,“老婆,咱们需要再多攒点钱。”
秦想想愣住:“为什么?”
“给我买了手表,给你买钢琴,咱们还要攒钱买个轮椅。”
“你要是觉得累,就在轮椅上装瘸子。”
秦想想惊呆了:“真的呀?”
“嗯,觉得累了就好好休息。”黎剑知温柔摸摸她的脸颊,“我心疼你累了,下车间很辛苦,怀孕也很辛苦,现在揣着大肚子学习更是辛苦,你有休息的资格,你可以休息。”
“等丈母娘走了之后就好好躺着休息。”
这个年代以吃苦为荣,长辈们都是教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强调劳动最光荣,在黎剑知看来,劳动是光荣,但是休息也不是错。
只有工厂里的机器才能二十四小时连轴转,想休息没什么可耻的,也不需要自责。
秦想想沉默了一会儿,“那我还是好好学吧,毕竟我妈来一趟也不容易,我也知道她都是为了我好。”
“等她走了我要抱着你嚎半天。”
黎剑知笑,他这个老婆真的太可爱了。
秦想想忧愁叹一口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得过且过秦想想。
经过三天的填鸭式灌输,秦想想就仿佛参加高考突击复习的莘莘学子,好像懂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懂,满脑子装着爆炸令人头大的知识,堵在那里,咽又咽不下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怎么算,我知道怎么保养机器,如果在安装机器调试时出现问题,第一个考虑……”
在送父母去港口搭船的傍晚,秦想想气若游丝地回答。
秦梧桐叹了一口气,这三天他倒是带着小外孙在岛上玩得开心,妻子周傲冬哪里都不肯去,在屋里教导女儿。
更疯癫的是黎剑知,因为他发现这个女婿还真不是装模作样的听,这家伙听进去了!!恐怖如斯。
秦梧桐拍拍小外孙的肩膀:“把你交给你爸爸我就放心了,你想不成才都难。”
小胖:“?”
“妈妈要走了。”上船前最后一刻,周傲冬对女儿叮嘱道:“妈妈在的时候,妈妈是你的依靠,但是在将来,你是厂长,你是别人的依靠,所有人都要来听你拿主意,听你发号施令。”
秦想想想劝她妈不要想太多,她觉得自己这个厂长估计也当不了多久。
希望天降神兵,把她厂长的位置夺走。
家属院里杀年猪了,好几头猪,平日里养在公厕附近的猪棚里,养得很肥,每一户人家都能分个十斤肉。
从杀年猪开始,大院里就热闹起来了。
小胖:“我要去看杀猪,姑姑,我要看杀猪!”
“杀猪有什么好看的,杀猪叫可难听了,找点棉花塞耳朵,最有意思的,还得看他们上山抓野猪。”
隔壁钟莉走过来跟秦想想开口道:“小秦,跟你商量个事,今天分肉之后,我想在走廊里熏腊肉,到时候有烟,你别介意呀,我用的是朋友给送来的荔枝木,烧起来香,你要熏我帮你一起熏了,不收你柴火费。”
秦想想:“干嘛非得在楼上熏,弄个油桶去底下熏。”
“你说的也是,我就怕人家嫌弃烟大。”
秦想想:“选个宽的空地,让孩子们看着,免得被猫猫狗狗偷了肉。”
钟莉笑了,“是这个理。”
杀完猪,他们家分了一大盆肉,黎金玲装回来,其中有一些猪板油,她火速提炼出了油渣,用搪瓷碗装满了透明亮晶晶的猪油,等凉了之后,凝成白花花的膏状。
另一碗油渣软乎乎的带点儿脆香,也装了好大碗,小胖直接偷吃好几块。
黎金玲:“小胖又偷吃。”
“姑姑也偷吃。”
秦想想:“等会儿吃个猪油拌饭!”
姑侄两个人齐齐欢呼。
杀了年猪,要过年了。
第82章 一口大瓜 秦想想差点被瓜给噎住。
大年三十的日子到了, 这对黎金玲来说是个异常温暖的冬天,没见到雪,只是北风呼呼的吹, 裹挟着从海风中带来的咸咸湿气, 让人离不开炉火。
“这样的冬天不冷, 但是更容易长冻疮, 小胖你得注意点,大院里好些孩子耳朵长冻疮了, 我看值班站岗的小战士们, 耳朵也红彤彤的,出门必须得带个绒帽。”
秦想想跟黎金玲说:“蛤蜊油你千万别舍不得用, 最少一星期用掉一盒,预防长冻疮。”
“嫂子,你说咱家还缺点什么呀?是不是都买齐了?”
秦想想:“冰箱都塞满了, 够吃到初八, 你和小胖就都在家歇着吧。”
秦想想摸着自己的肚子, 今天要是不生,那就生个金猪宝宝,明天就大年初一了。
黎金玲:“嫂子,在大院里过年,比在我们村里过年还热闹, 那会儿冰天雪地,也没人愿意待外面, 现在院里还一群小孩儿玩,咱们家菜地的小菜长得挺好,青青翠绿的,想吃就去摘。”
“而且我听隔壁的钟莉嫂子说, 在她们老家,这样的冬天才是吃新鲜青菜的时候,因为被冻过的青菜更甜——这谁能想得到呢?”
秦想想:“等傍晚让小胖去看看鸡窝,晚上再喂一顿大料,让家里的鸡也过个年,灯泡也换上新电池。”
黎金玲:“我跟着一起去,说不定还能捡两个蛋,过年 人吃好了,鸡也吃好了,昨天有一只下了两个蛋。”
他们家鸡窝保暖工作做得很好,舍得开灯泡给母鸡保暖,因此每天还在持续下蛋,有的鸡一天更是下两个蛋。
黎金玲攒了攒鸡蛋,她们过年都不用排队去买鸡蛋。厨房里的灶台下面以及走廊边上,堆满了蜂窝煤,加了稻草和盖布防止受潮。
这些蜂窝煤也足够烧到明年去。
黎剑知:“这种囤积了一大堆东西的感觉真不错。”
就连黎剑知和秦想想的卧室里,也堆了一个小山的角落,储存着各种干货糖饼和烟酒,方便过年时跟人走动。
最惹人着迷的,还得是靠墙柜子里放了一大堆的罐头,午餐肉罐头、红烧肉罐头、牛肉罐头、鱼罐头、番茄罐头,再来就是糖水黄桃罐头、糖水梨罐头、荔枝罐头。
这些罐头有的是上门市部买的,有的是用糖和别家换的,像是午餐肉罐头,有不少是军用罐头,属于很多人出任务时攒下来的餐补。
水兵出航行任务时罐头供应比较多,还被戏称是罐头兵,在海上也只能吃罐头了,很多愿意攒的,攒着探亲的时候给家里带回去。
除了一些正常罐头,还有一些奇奇怪怪口味的试吃军粮,黎剑知看着这些奇葩口味,都要感叹一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黑暗料理。
黎剑知:“幸好,我们家里有小胖。”
有一款压缩干粮,硬的跟板砖似的,能砸死人,小胖拿它当磨牙饼干吃,黎剑知都不忍心去看这干粮的热量。
秦想想:“你说要让儿子减肥,这都一年了,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