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_分节阅读_第72节
小说作者:松鼠醉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4 KB   上传时间:2025-11-11 17:32:02

  “唉,当厂长好辛苦。”但她那股从小就很作的性格又忍受不了平庸丑陋,她受不了将就,如果要做标识,那就得精挑细选最好看最喜欢的那个。

  哪怕为此穷折腾很久她也愿意。

  “我老婆辛苦了。”黎剑知抱着她安慰,同时也赞同鼓励她的折腾,“现在名字不能搞特殊,咱们就在标志上下功夫,小鸟图案慢慢挑,还有一年的时间。”

  “想想,品牌和标志很重要。”

  定好了工厂开工的日子,一群人抬着简易的大门门牌过去,是一块竹制的门头,上面挂了红绸带,还贴了红纸毛笔字对联,上书五个大字“飞燕纺织厂”。

  动工仪式很简单,一群人挖地基拍照,秦想想作为临时厂长,也在挖地基的行列中。

  黎金玲抱着侄女穗穗在旁边看热闹。

  秦想想和陈振华等人拍完开工照片之后,她把亲女儿抱过来,让她小爪子摸摸旁边的锄头铁锨等等工具,陈振华皱了皱眉头,“秦厂长,你这是在干嘛,动工仪式怎么把孩子抱过来,这孩子这么小,可不能来工地。”

  黎金玲在旁边说:“陈总工,我侄女正月初五生的,而且生在破晓时分。”

  “孩子还小,也离不开妈妈。”

  陈振华愣了下,随后他好像又明白了什么,咳嗽一声,“让孩子摸摸,摸摸也挺好的。”

  早上出门才看过黄历的陈总工,这会儿也突然感觉到手痒,想摸一摸这可爱的小闺女,但是又不好意思下手。

  陈振华:“我叫人去捡点柴来。”

  二胖闺女流着口水摸摸干柴,秦想想给她擦了擦手,这小家伙摸了门头对联,摸了各种工具,又摸了陈振华叫人捡来的一堆柴。

  当然,有很多不是她亲手摸的,而是她流了口水掉下去。

  秦想想:“我本来就想让孩子摸摸门头,图个吉利。”

  陈振华:“摸摸柴好,摸摸柴聪明!有柴有才。”

  说着,陈振华把一堆柴火拿走了,另一头好些建筑工都找他讨要柴火,秦想想当时就惊了。

  看来像钟莉那样初五迎财神的绝不在少数。

  进柴进柴,进财进财!

  完成了简易的开工仪式,建筑工人们便开始挖地基,在修建主厂房之前,要先盖联排的夯土房,这些夯土房造价便宜,能遮风避雨存放建材,一来可以作为目前建筑工的临时住房和临时建材仓库,在以后也能暂时充当员工宿舍和食堂。

  这也是无奈之举,所申请到的水泥和钢材,只能足够主厂房的建造,其他的工人宿舍和食堂,还是只能盖石头夯土房子。

  没办法,穷啊!

  秦想想都有点看不过眼,觉得还是得修点砖瓦房,但是砖头从哪里来?买建材的钱不够,必须得抠抠搜搜过日子。

  工厂设计是厂区大门朝北,进来是门卫室,然后是宣传栏和光荣榜,再进来是办公区,办公区包括主厂房,各类车间,其他的厂部办公室,工会团委办公室,还有一些必要的技术动力设施,配电房,锅炉房等等。

  办公区背后则是职工生活区,包括职工食堂和宿舍楼,再过去就是仓库区,成品仓库和原棉仓库等等……等到以后有条件了,后面建设托儿所,卫生所,还有篮球场等等提供职工娱乐医疗保障的地方。

  大部分工厂都是一边开工一边建设,只要完成主厂房建设,就可以召集工人开工。

  至于其他设施,先将就凑合着。

  夯土房开挖地基之后,盖得很快,还有很多红旗岭公社的社员自愿来帮忙,他们不会盖厂房,但是夯土房都熟啊,更有帮忙挑石头来的,盖石头夯土房。

  还有些六七岁的小孩子,也帮忙来运石头。

  一个小女孩跑到秦想想面前问:“漂亮姐姐,等纺织厂盖好了,以后是不是就能有新衣服穿了?”

  秦想想看着小女孩身上明显不合身的旧衣服,有点心酸。

第85章 爪印 嫂子,我也要一张!

  “有, 当然有新衣服穿啦。”

  小女孩闻言露出了一个灿烂的微笑,她脸上还带着些许脏兮兮的泥。

  秦想想心中一沉,周围这些主动来帮忙的社员, 何尝不是怀抱着想要买布做新衣服的愿望, 期盼着纺织厂早日建造好。

  看着她们脸上期盼的笑容, 秦想想感到一股莫大的压力, 真想撂担子不干了!

  可是心里又好难过,她才刚刚得了女儿, 希望自己闺女能穿上新衣服, 同样的,她也希望这些穿着旧衣服的小女孩能有机会穿新衣服。

  自从经历过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 一切就以粮食为主,砍掉了大量棉花地,全都种上了粮食, 这也是目前棉布短缺的原因之一, 棉花产量少, 不足以让大家穿上足够多的棉布衣服。

  现在都缺布票,像是沪市之类有纺织厂的地方还好一些,直接有供给,还能买到工厂瑕疵处理布;而没有纺织厂就近供给的地方,想做一床新棉被套, 都要攒个一年的布票。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八三年才彻底取消布票。

  秦想想这个岛上要建设的纺织厂,起始目的主要以军布为主, 所能拿到的原棉配额估计也就仅能满足军布支出,当然,要省,还是能省出一些份额。

  她妈周傲冬说过, 一个纺织厂如何采购配棉,考验的就是纺织厂厂长的能力和智慧。

  一年的工厂定量配额就那么多,能采购多少棉花,纺织出多少布,就靠厂长的指挥,以及技术工人的辛劳。可惜目前人才鲜见,很多有能力的人都被下放了,许多工厂管理都是一塌糊涂。

  在梦里,她妈也被下放了。

  每年原棉料的配额就那么多,重视配棉,控制原棉成本,就能纺织出更多布。每年工厂拿到的配棉配额就是一个价格数字,而这时候的原棉按等级区分,价格呈现阶梯上升,超过三级之后,每一级原棉料阶梯价格相差百分之六。

  配棉成本中上,每吨原料成本大概在三千到三千五左右,如果配棉成本过好,每吨原料价格远远超过三千五,甚至能达到四千。

  合理控制配棉,就能尽量多采购一些原棉料。但是有些工厂偏要只买低价料,也 会导致其他工厂被迫只能买高价原棉。

  合理配棉,如何在省下成本的同时,尽量纺织出更多质量好的纺织品,这个就要依赖纺织厂长的规划。

  秦想想唏嘘:“我是下决定的那个人,好有压力。”

  让她一个小作精来控制成本。

  除了配棉控制成本,还有就是工厂的纺织技术,技术好,能减少浪费,少出瑕疵不合格的棉布。

  另外,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法宝,其实是化纤原料,做混纺,七十年代流行的涤棉混纺,也就是所谓“的确良”。

  在六十年代,国内已经能自产化纤料,也建设了些许化纤工厂,但很多机器效果不佳,污染严重,在去年,为了彻底解决国内穿衣问题,国家就决定要引进四大化纤生产线。

  在七十年代中后期,化纤原料供应上来了,涤棉混纺成为热销主流。

  而现在才七一年,想申请化纤料的配额也不容易,这就得靠厂长带着采购员跑指标,争取更多的原料指标和调拨计划。

  “一个头两个大,还以为当厂长多风光呢。”

  秦想想这条咸鱼仔细一想就想摆烂,要不来个篡位的?

  然而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得硬着头皮干下去。

  秦想想跟年轻的公社干部说:“现在春耕地里忙活,社员也不用过来帮忙,这也太辛苦了。”

  “秦厂长,大家都是自愿来帮忙的,都盼着纺织厂盖好,到时候一匹匹漂亮的棉布生产出来,买不起看看也好,这……总会有瑕疵布吧。”

  一群人,包括公社干部全都盼着出瑕疵布,工厂的瑕疵布处理就可以很灵活了,可以联系本地商业部,就近在供销社售卖。

  瑕疵布可以不用布票,或者少要布票,大家攒攒钱还能够得上。

  农民想要获得布票太难了,没有城市户口的布票份额,多是靠养猪等换取布票。

  其他公社的人也都想来帮忙,全都盯着工厂出瑕,哪怕是肉联厂的人都蠢蠢欲动,盼着能用肉联厂的边角料来换瑕疵布。

  “秦厂长,你得记得社员们的好。”

  秦想想:“……”

  她心想你们盼错厂长了,她这小作精可受不了瑕疵布。

  唉,秦想想忧愁叹一口气。

  还是尽量争取更多的原棉指标和化纤料指标吧,穿不上棉布衣,穿个“的确良”混纺。

  化纤混纺料要比纯棉布价格便宜很多,价格差大概能到一比二点五,但是混纺花色和颜色要比纯棉丰富,很多人也乐意追求的确良。

  制成成衣,混纺料要比纯棉衣服漂亮,但是纯棉衣服穿的舒服,透气吸汗。

  一排夯土房盖好了,目前用作建筑工人休息住宿的地方,堆放建材,食堂暂时还没有,只有一个厨房,大家露天坐在地上吃饭。

  “也多亏了社员帮忙,还有些官兵也来帮忙,咱们这夯土房盖得很快,秦厂长,我感觉咱们这纺织厂有可能提前完工。”

  “这是众望所归啊!”

  秦想想在陈总工的陪伴下,一间间查看新改好的夯土房,这也是以后职工们的临时宿舍,其实大家都盖得挺好,但是从小住砖瓦房的秦想想,看着眼前这些夯土房……她是两眼一黑啊!

  夯土房,夯土房,这就是泥巴房,以后让李师傅等人过来住夯土房,不行了,她受不了哎。

  黎金玲:“嫂子,这夯土房盖得很好,陈总工他们是真有技术!”

  “还挺漂亮的,住的也舒服。”

  秦想想听了也不觉得安慰,想着到底还是泥巴房,等李师傅过来,估计也要两眼一抹黑。

  回去秦想想就跟黎剑知抱怨这个,“全是夯土房,我现在知道咱们家属院条件挺好的,至少还是楼房,不是平房瓦房更不是夯土房。”

  “我们厂也太可怜了吧,连个砖都没有。”

  “要不然这破厂长怎么可能落到我头上。”

  黎剑知安慰她:“面包会有的,馒头也会有的,现在是筚路蓝缕创业期。”

  秦想想:“我不爱吃面包也不吃馒头。”

  “等熬过了艰难时刻,咱们立刻把夯土房推了,咱们盖楼房当职工房。”

  黎剑知也知道现在很难,但是他信奉的理念是遇到困难尽量想办法解决。

  “没有砖咱们就想办法找,应该也有计划外的方式,有没有什么小作坊被取缔?可能有多余的砖,或者是……”

  黎剑知想说还有一些联合挂牌编外砖厂,这时候隐藏了不少村社集体工厂,和县里面的国营厂搞合作,不去实地看看,一般人也不知道情况。

  这些村社集体工厂到了八十年代抬到明面上转正,成为了乡镇企业。

  “岛上资源少,我们就近跑一趟明州。”

  夫妻俩商议过后,准备择日去一趟明州,秦想想道:“还可以上明州找个书法绘画大师,给题字,画品牌标识。”

  黎剑知:“对。”

  他抱起闺女,把她小脚丫在红泥印上一按,在白纸上落下一个印记。

  小脚脚的脚印,非常可爱,像是红梅印记。

  秦想想:“哇!你居然比我还迷信!”

  黎剑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1页  当前第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2/3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年代文作精女配偏不觉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