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冲,你又去哪玩了?送你去厨师职业学校上课又不去上,让你在饭馆跟我学做菜又不乐意学,家里有多少钱够你去玩啊?”
王冲一屁股倚在饭桌边缘,以一种不在意的姿态说着嚣张的话:“你管我啊?”
“我倒是想不管你,谁让我是你爸啊,倒八辈子大霉了。”
王志国干脆道:“行了我交代你件事,明天我给钱你去顾氏私房菜吃顿饭,看看她家肉菜味道如何。咱店里最近流水下降不少,说不准就和她家有关。”
至于为什么不是他亲自去,王志国也是有点包袱在身上的,生怕被姓顾的女儿认出自己来,明摆着自己是去打探她家情况的,这不丢脸嘛。
王冲对这种拿钱去吃喝的事格外擅长,更何况他心里门儿清,只有饭馆生意好能赚钱自己才有资本玩,不然就得进厂拧螺丝了。
他勾嘴答应下来:“行啊,我明天就去。”
第15章 酿豆腐、三丝炒面、鲍鱼红烧……
周二早上, 顾清秋难得放纵自己睡到自然醒。
那种不受外界声音干扰和闹钟提醒,单纯只是因为睡够了自然地睁开惺忪睡眼的感觉太过舒服,顾清秋从醒来那刻就保持着愉悦的心情。
她赖了会床, 刷了好一会手机才起床去洗漱。之后换了身淡黄色短袖和白色短裤, 扎起黑长的秀发, 拿上手机出门去。
从修仙界穿越回来这段时间里, 她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饭吃,今天打算去外面好好吃一顿。
八点多的素里街已经热闹起来, 有阿婆拉着买菜推车一看就是刚从菜市场回来, 有年轻人匆匆买了早餐去赶公交地铁。至于小孩子,这个点早就到学校上课去了。
顾清秋找了家包子铺走进去, 据她了解这家包子铺味道不错,卫生干净,光是看那摆出来的蒸笼上白胖胖的包子只有那么一点点黑丝雾气, 就知道用的都是好食材。
“老板, 来一个肉包子、两个鸡蛋和一杯无糖豆浆。”
“好嘞。”
中年夫妇搭档起来配合有方, 一个扯了塑料袋反卷过来在蒸笼上飞快地拣了个肉包子,又去另一个蒸笼拿了两个鸡蛋,一个迅速用塑料袋打包了杯豆浆放了根吸管进去。
“肉包一个一块五,鸡蛋一个一块钱,无糖豆浆一杯两块五, 总共六块钱。”
“好的,谢谢老板。”
顾清秋扫码付钱, 拿了早餐离开。
早餐铺这边铺面不大,没有供顾客坐着吃早餐的地方,好在素里街这边老树多,树下围着圆坛恰好可以给人坐着避阴, 往常附近的阿婆大爷们最爱聚在这话家常了。
她找了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手隔着塑料袋捧着先吃肉包子。
包子面皮蓬松暄软,咬起来口感很好,包着的肉馅油汪汪一大块还冒着酱色汤汁,直接将周遭的白面皮给染成诱人的颜色。连着面皮咬上肉馅,只觉得咸香入味,格外好吃。
这家店的包子手艺果然不错。
顾清秋感叹完,隔着塑料袋开始剥鸡蛋壳,这样子不用弄脏手。
水煮蛋的口感谁来煮都是那样,不过鸡蛋个头挺大的,鸡蛋白也比较多,她就比较喜欢吃鸡蛋白,蛋黄纯属勉强吃下。
插上吸管喝豆浆,这么一尝顾清秋还挺满意的。
这家店的豆浆不是那种豆浆粉冲泡出来,是现磨的,喝起来丝滑醇香,还有很浓的豆香味。
一大早补充这么几口植物蛋白,整个人都舒畅起来了。
她没有全喝完,将吃完肉包鸡蛋的塑料袋扔到附近的垃圾桶,提着杯豆浆先走出素里街,往街道办走去。
她打算先去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把灵活就业的事给办了。
一路走到街道办,恰好豆浆喝完正好把杯子扔垃圾桶里,顾清秋拿着手机走进街道办时正好九点整。
找到党群服务中心象征性地取了个号,不用排队直接就能到窗口办事。
很快她填好了灵活就业信息,工作人员还给她办了本就业创业证。
顾清秋从街道办出来后又去附近的税局,取号排队登记缴纳灵活就业医保社保费用档次和银行卡信息。
工作人员交代:“每月十五号之前在这张卡里至少存够一千五,十五号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会自动划扣的。哦对了,七月开始社保费用会上升一点,到时候记得多存点钱免得划扣不成功。”
“好的谢谢。”
顾清秋高兴起身,又去问了下缴纳经营所得税的事,这才出了税局。
她走到附近公交车站等车,打算去上回刷到河粉笔记标注的荟萃菜市场,纯属是奔着那河粉去的。
荟萃菜市场在隔壁区,这会又是早高峰时不时拥堵,等到了目标车站已经过了半小时。
顾清秋下车后打开导航,顺着提示走过去。
人来人往热闹得很,荟萃菜市场显然要比素里街的菜市场大得多,靠近街边的直接就是商铺,有卖牛杂、烧鸭烧鹅烧鸡和各种早餐小吃的,走进去才是各种摊位卖着新鲜肉菜和一些干货面食。
而且说实话,放眼望去这边卖的食材质量要好得多,不少摊位的肉菜黑丝雾气相对较少,当然叫卖的价钱也高了些。
顾清秋再次打开那篇收藏的笔记,看清上面写着的档口号,随意问了个摊位老板知道方向后,直接走过去。
卖河粉的摊位比较大,摊位上摆着新鲜的河粉、面条、米线,不少顾客在排队等着购买。
中年女老板手脚麻利地扯塑料袋照着顾客要求装对应的面食,过称收钱。
在她身后不算大的商铺位置摆着做面食的机器,桌子上还有面粉、米浆等做一半的模样,显然都是新鲜现做的。
顾清秋在排队时还听大妈阿婆们说了不少话。
“这家生意真是好啊。”
“她家面条河粉那些都是新鲜现做的,好吃得很,在整个菜市场都是出名的。”
“是啊,我家孩子就认准这家的面条,买别家的回去煮了都不吃。”
顾清秋还听到,这家的面条河粉米线质量好,不少面馆都从这拿货,还给一家酒楼供货呢。
轮到顾清秋时,她走近了已经能够闻到面香米香,新鲜的面条丝丝缕缕缠绕在一起,河粉颜色肖似珍珠白,一厘米宽,光滑得跟丝绸一样不见半点气孔,那股米香淡淡的,但很好闻,是食材原始的味道。
这质量倒是和在笔记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心里有了主意,她笑着说道:“老板,我要半斤面条半斤米线和五斤河粉。”
老板也不惊讶,应了声好后照常扯了塑料袋开始装米条河粉米线。
顾清秋问:“老板,我是开饭馆的,你们这河粉多少斤可以送上门啊?”
老板这回脸上的笑容浓了些:“我们这边每天要十斤以上就能送,你要的话咱留个电话,打个电话过来随时送过去,我们这一般早上七点多开始送货。”
她和丈夫经营生意多年也算有点名气,在菜市场吃得开,更是给不少面馆供货,她负责守在店铺这边,丈夫负责去送货,夫妻俩早上四点多就起来做面条河粉米线了。
这两年来更是在小红书短视频等平台经营账号,线上生意也有不少。
十斤是有点多,但如果这道菜受欢迎的话一天也不是不能消耗得完,顾清秋说道:“行,那老板你先报个电话号码给我,我需要的话就联系你。”
老板笑着报了号码让顾清秋记下,还说要是哪天忘了号码,就上小红书赵家面食联系她。
河粉和面条都是五块钱一斤,米线贵些八块钱一斤,总共三十一块五,顾清秋记下号码后扫码付钱。也不在荟萃市场这边逗留,提着六斤面食离开。
附近恰好有个商业广场,都出来玩了,她干脆去逛街。
顾清秋不知道有多少年没出来逛街了,修真界那边逛街都是买法衣法器灵菜灵米,哪样现代商场这么多样化。
到了商业广场后,她先去逛了几家服装店,买了一条豆绿色连衣裙和两身日常夏装,又去精品店挑了对绿白相间画着笑脸的发夹和一串四根淡黄色电话圈。
眼看十一点多了,顾清秋打算先找家饭店吃饭。
她拿出手机在大众点评上搜索所在广场名,点击美食那栏瞬间可以看到所有餐饮店。一番查看下来,当下决定去吃客家菜。
客家菜在四楼,她乘着电梯上去,找到一家偏古风装修的饭店走进去,站在门口的服务员立马招待着找座位坐下,给她上茶水和烫洗工具,收走饭桌上的多余的碗筷,还笑着说看好菜单后可以扫码点餐。
顾清秋笑着应好,饭桌右下角贴了个二维码,她拿手机扫了点进去看菜单。
现在科技发达,多数饭馆都有扫码点餐的服务,方便了顾客的同时也方便店员,少了招待顾客点单的事。
她也有想过引入扫码点餐,但自家饭馆菜单一天一个样,也就是说得每天更换,不先做出那道菜来都拍不出诱人的菜图供顾客挑选,干脆也就放弃这个念头,还是用最原始的人工点单吧。
她将这家饭店菜单翻看一遍,最后决定点个经典名菜客家酿豆腐,煎酿三宝暂时放过,再点上道蒜蓉菜心和一盅土猪汤,就不再点米饭了。
下单付款后没多久,就有工作人员拿了打出来的票单给她。顾清秋喝着铁观音,边刷手机边等菜。
很快酿豆腐端上桌,顾清秋放下手机拿起筷子夹了块吃起来。
酿豆腐一块像小方块那样大,豆腐上方铺满酱色焦香的肉馅,放入嘴边咬上一口,滑嫩鲜香的豆腐拌着酱香的肉馅,连红头葱吃起来也是香的。
这家店打出来的招牌说酿豆腐的豆腐都是采用客家出品黄豆每天现磨的,这会顾清秋仔细感受了下。
这豆腐吃起来嫩滑不说,还有浓浓的豆香,醇香浓郁不说,更是和肉馅的咸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连带着豆腐也带着点咸香,吃起来口感不错,不愧是招牌。
小砂锅里原先装着六块酿豆腐,红葱头点缀,此时少了一块酿豆腐,露出底下熬得软糯的黄豆,颜色稍微比煎煮得金黄的酿豆腐稍微深些,是最自然的黄。
顾清秋夹了颗黄豆吃,果然和想象中的口感差不多,软糯中带着点豆香,还有酱汁的咸香。
她又夹了块酿豆腐吃,想着回头饭馆也可以上道这样的菜色。
蒜蓉菜心很快也上桌了,蒜蓉浇头连同酱色汤汁淋在翠绿的菜心上,顾清秋夹了一条菜心吃。
口感和自家出品的相比要稍微爽脆些,应该是菜心过水没多久就捞出了,蒜蓉浇头汤汁稍微有点咸,但掩不住菜心的清甜,总体来说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吃着酿豆腐和蒜蓉菜心,最后一盅土猪汤也被工作人员端过来。
工作人员用指甲上的颜料在菜单上划去最后一道菜,笑着说道:“菜都上齐了,请慢用。”
顾清秋点头应好,望着这盅土猪汤觉得挺不错的。
土猪汤顾名思义就是用土猪肉炖出来的汤,汤很清透,用勺子戳了戳那块土猪肉顿时散开,看起来应当是炖得很软烂了。
她舀了一勺汤喝,第一感觉是很清甜咸香,咸香来自于土猪肉的肉香味和些许盐调味,清甜的话应该是用矿泉水炖煮出来的,而且除了盐以外没有再下任何调料,纯粹就是靠着土猪肉的肉香来提鲜。
方才看这盅汤里还飘着些油星,喝起来却不觉得油腻,只剩猪肉的咸香和泉水的甜,二者融合在一起,味道极佳,可以说猪肉的营养精华都到汤里了。
顾清秋喝着汤也会吃些炖煮的肉,不会说很柴,可能因为味道和鲜香都落入汤里了,稍微有些寡味,咬起来松散,倒也还能接受。
她到底是没能把六块酿豆腐吃完,干脆花一块钱要了个打包盒打包剩下两块酿豆腐,起身离开。
想着商场这边也没什么好逛的,不如回家睡觉,顾清秋走出商场到附近公交车站等车,一辆230过来她赶忙上车,找了个位置坐下。
半个小时后回到素里街附近,下车后撑了把伞走回家,顾清秋把买回来的米粉面条米线还有打包的酿豆腐放冰箱里,上楼后第一时间先开空调,再换身衣服躺下。
悠闲的午后,睡觉是最舒服的了。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顾清秋想着新买回来的面条,干脆出门去趟菜市场。
因为只是买点配菜晚上吃,不像平时采购那样大买特买,也就没有拉买菜推车,抓着手机就出门了。
四点多的菜市场已经很热闹了,不输早上那会,到了五六点下班过来买菜的人多了,更加热闹,起码得到七点半快八点才会稍微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