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婷淡笑不语,夏晴从外头进来,在她耳边低声说了句话。
王婉君立即道:“天色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拜访姐姐。”
董玉婷让秋荷送她离开,自己带着春月去了外书房。
一进去,就望见李凌川那张蕴含怒气的脸。
这是怎么了?
董玉婷很少见过他这副样子,李凌川此人的情绪很少外露,只能通过撇下的嘴角,不经意的上挑眉头,或是一闪而过的凌厉眼神观察出他的情绪,因此今天此番神态,让她惊讶。
心里疑惑,嘴上自然而然就问出了这句话。
李凌川把手中的信件递给她,沉声道:“你看看。”
董玉婷接过带着木香的信纸,一目三行的看,李凌川挥退了下人,给自己和董玉婷倒了杯茶。
董玉婷看着信,李凌川慢慢喝着茶,修长的手指在杯沿摩挲,龙井的清冽令他平复下来,见董玉婷放下信纸,他道:“辛苦夫人要收拾出屋子给他们们居住了。”
董玉婷道:“收拾屋子倒不是什么麻烦事,后罩房有空着的,也挨着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想见侄儿们也方便。就是信上说工部这次没与咱家合作,蔺家出售的药材死了人,两件事发生在一起,应该不是巧合吧。”这话不是问句,而是笃定。
李凌川才丁忧在家,与工部常年合作的丹州李家就失去了资格,这其中若说没有人搞鬼,李家人是不会信的。
丹州两大豪绅,除了李家,就是蔺家,偏偏一块儿出事,真的是巧合吗?
李凌川压下去的怒气又腾腾窜了上来,“不过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从中作梗罢了。”
工部除了兴修水利,皇室宫殿、修建陵寝也具由工部负责,这其中需要的砖瓦、木料,除了额办,还需要采办。
因而工部并非不是没有油水的地方。
眼下李凌川丁忧,工部暂由工部侍郎把控,他生出什么心思,李凌川也未能第一时间发现。
屋子的事情好解决,不过信上还说蔺家医馆售卖的药材吃死了人,这事情就有些麻烦了。原本依照蔺家在丹州的地位,这事掀不出什么风浪,不过谁知那人家也不是简单人物,在京城也有靠山,并且还是武烈王一党的官员,比起当地豪绅,丹州知府还是不愿得罪朝廷官员,蔺家只能求助李家,期望李凌川能帮他们。
董玉婷实在记不得这时候李凌川有没有帮他们了,不过看信上说的挺严重的,怕是李凌川不帮忙,蔺逸轩就要倒大霉了。
想着他女儿毕竟是本书女主,怕是不能出事,董玉婷试探性的问道:“蔺家,你准备怎么样?帮还是不帮?”
李凌川沉吟片刻,“蔺家与咱们是世交,能帮则帮,况且我看此事水深,蔺家倒了,未必下一个不是咱们家。”说完,他深深瞧了董玉婷一眼。
莫名的,董玉婷就读懂了他这个眼神,他是怕自己对帮蔺家的忙有意见。
董玉婷放心下来,笑道:“外面的事情,我不懂,老爷心里有数就行,那我便让丫鬟收拾出屋子,等哥哥嫂嫂来了,看他们缺什么再添。”
李凌川颔首道:“夫人做事向来细心。”
董玉婷忽的就幻视了自己的老板,笑眯眯的鼓励自己工作很棒,但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就是把事情全都交给她了……
董玉婷回了院子,就一面让春月把这件事告诉老太太,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一面吩咐秋荷,让她带丫鬟去把后罩房的屋子给收拾干净,又让内院管事过来,安排好丫鬟,等李凌朝夫妇过来后,去伺候服侍他们。
路途遥远,总不会带全部的下人过来。
管事对此事也很熟悉了,不必董玉婷过多交代,便说道:“那大老爷的屋子就安排在外院,和大公子、二公子一个院子吧?”
外罩房是府邸最后一排的屋子,可也属于内院的一部分,李凌朝是外男,总不好让他睡在内院。
至于和大公子、二公子一个院子会不会显得寒酸,这就不必担心了,说是一个院子,但其实一个院子足够大了,不仅包含佛堂、书房,还有些小厨房和茶水房,就如同一个小府邸,类似于城中村。
董玉婷点点头,“就这样办吧,其他的,等哥哥嫂嫂来了再说。”
-
他们先收到了信,却是小厮先行一步的结果,等李凌朝夫妇来了京城,已经是半个月后了,这期间,板上钉钉的皇子妃去了宫中学习宫廷礼仪,京城中谈论了一阵这件事后,就像煮沸过的开水,渐渐凉了下去。
不过今天,李家热闹非凡,一早就派人去了城门口,去接要抵达京城的李凌朝夫妇。
老太太坐在兰竹院的明间,不断的瞧着外面,等了许久都没看到有人进来,脸上浮现出焦急,“元香,你去城门口瞧瞧,怎么还不回来?”
元香福身,带了思敏一块儿去。
曾惠妍嘴角含着笑,劝慰道:“信上只说约莫这两天会到,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迟早会来的,母亲不必太着急。”
府中有客到访,曾惠妍这个做二夫人的,无论如何也得出来见见,再者她被拘束在院子里也有两个多月,不能出现在老太太的跟前,老太太心里的气也渐渐就消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又是自己族里的侄女,不过碍于当时说出的话,她也不能直接了当的放人出来。
这事给了她一个机会,也给了曾惠妍一个机会。
借着府中来人,曾惠妍终于能从院子中出来,一下被关了几个月,她的性子收敛了许多,见了董玉婷,也笑的跟朵花似的,仿佛之前那件事不是董玉婷捅出来的似的。
曾惠妍自然有自己的考虑,还筹谋着等赵芙莹夫妇回去之后,她自然而然的解除禁足,便不会想不开在这时候又和董玉婷对上。
何静琳与董玉婷笑着看曾惠妍极尽所能的讨好老太太。
直到外面跑进来小厮,跪到院子里头大声道:“大老爷,大夫人到外头了。”
李凌朝在这一辈年龄最大,是以下人喊他大老爷。
听到这话,屋里坐着的众人纷纷起身,曾惠妍和董玉婷一左一右走在老太太身边,后面跟了一串下人,浩浩荡荡的往外走去。
才刚到了崇礼院,李凌朝夫妇也恰巧过了垂花门,李凌朝等人加快脚步,省的老太太多走几步。
“侄儿见过叔母,叔母可安好?”李凌朝在她不远处停下,躬身作揖,赵芙莹在他身边福身行礼,李博正在他爹身后,学着他父亲的模样给老太太问安。
老太太忙伸出手扶他们起来,“快起来,都是一家人,哪里在意这些虚礼,我一切都好,你们呢,家里如何了,你父亲他身体怎么样?”
李凌朝细细说了,又和李凌川等人打了声招呼,众人才缓缓往老太太的院中走去。
见着他们,老太太很是喜笑颜开,一会儿让丫头先从厨房拿些吃食,一会儿又拉着李博正,上上下下的打量他,一会儿又要让兰竹院的丫鬟去伺候他们,好在这些董玉婷早早就安排周全,忙给拦住了,要不然下人本来就不多的兰竹院,再出去两个,就真没人照顾老太太了。
赵芙莹笑道:“有弟妹呢,叔母您就放心吧,缺什么,我可不会儿跟您客气的。”她保养有术,便是撒起娇来,也一点都不显得违和,老太太笑歪了腰,直说:“放心吧,缺了谁的,都不会缺了你的!”
李凌朝则和李凌川等人去了崇礼院商谈事情,这里便只剩下了女眷孩子,几个孩子又正式拜见他们的伯母,赵芙莹笑着让丫鬟把她准备好的礼物拿过来,分发给她们。
布匹,簪子,俱是一人两件,瞧不出差别来,女孩儿们一一谢过,赵芙莹道:“这料子是我从丹州带来的,你们回头想是做半臂、氅衣,还是想做帐子、床尾巾,就吩咐下人去做。”
老太太瞧了那料子一眼,道:“这么好的料子,做什么帐子?元香,一会儿让针线房的人来,给小姐们都做一身秋装。”
祖母的话,女孩儿们不敢违抗,不过这料子也确实不错,她们也不想做成外人见不到的东西。
说了几句,就打发女孩儿们自个玩儿去了。
赵芙莹正色道:“等过几天,蔺老爷他们安顿好了,就来拜访您,蔺丫头在路上嚷嚷着说可想您了。”
蔺家在京城也有房子,不过是在安宁坊那边。奔波了数天,他们得要先安顿一番,才好过来拜访。
老太太敛了几分笑意,淡淡的说:“你们一道来的?”
“也不是,只离开丹州时坐了一艘船,后来走陆路,就分开了,到了鄚州又碰上了,便一起了进了京城。”
老太太对这件事似乎很没有兴趣,招呼赵芙莹去里间看两个小的,蓁姐儿和虎哥儿正是觉多的时候,一天下来有一多半儿的时候在睡梦中度过,老太太抱来了虎哥儿又生起了养孩子的乐趣,就是睿哥儿也要稍稍往后退了。她没说把虎哥儿还给清风院,曾惠妍乐得看见这样的局面,便也不曾开口提。
含姨娘则是生产虎哥儿落下了病根,怕自己护不住虎哥儿,留在老太太那儿,曾惠妍也不敢动手,于是除了定期亲自送去给老太太缝的袜子,给虎哥儿缝的虎头帽、虎头鞋之外,说想养虎哥儿的话一概没提。
老太太兴致淡淡,曾惠妍还没琢磨出为何的时候,瞧见了榻上睡的正香甜的虎哥儿,心里顿时翻涌起不舒服来。虎哥儿虽是个婴孩,身上穿的却是昂贵的提花绢做成的衣服,旁边配了六个丫鬟,两个乳娘,四个丫鬟在轻摇着扇子,给榻上的两个孩子扇风。
老太太对他也太好了,现在完全看不出来虎哥儿曾经瘦瘦小小的,他脸圆了一圈不说,皮肤也白里透红,下巴上淌了口水,马上有丫鬟拿丝绢轻柔的擦拭。
光虎哥儿身边就配了八个下人,再加上蓁姐儿的,里间就更拥挤了,董玉婷让三分之二的人先出去,反正这边有她们看着,有需要再唤进来就是了。
众人轻手轻脚,怕吵醒了两个孩子,老太太得意的牵着赵芙莹凑近看,小声道:“她们不会养,先前抱过来的时候,这孩子一身黄气,是胎中就没养好,乳娘也找的不好,叫我给换了之后,你瞧瞧他现在这白嫩的样子。”说起这个,老太太颇为自得,眉头往上挑了两下。
赵芙莹没有小瞧之意,真诚的夸赞:“叔母可真厉害。”
榻上的蓁姐儿似乎听到她们谈话的声音,不安的扭了扭身子,老太太忙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去,别打扰了两个孩子的睡梦。
老太太交代乳娘好生照看着,和众人回了明间,赵芙莹只有一嫡子,对其他孩童甚是喜欢,“蓁姐儿的五官像弟妹,小嘴巴红润的和樱桃似的,长大了也定是个美人呢。”
何静琳浅浅一笑,身上环绕着母性的温柔。
老太太道:“你赶路也累了吧,今日就先回去,让你弟妹带你去看看住的屋子,有什么不满意的,跟她提便是,都是一家人,可不能委屈了你。”
赵芙莹笑盈盈的答应。
董玉婷亲自带了她过去,至于外院李凌朝的屋子,就让秋荷领着他的小厮和赵芙莹的丫鬟去看。
路上赵芙莹颇为歉疚,“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又要麻烦你帮我们收拾屋子,又要你让人去接我们。”
“你这说的什么话,我平日在府上也是做这些的,一点都不觉得麻烦。”再说她也只是吩咐下去而已,哪里有那么辛苦。
两人相视一笑,去了府邸那一排后罩房。坐北朝南的屋子,虽不似其他院落设东西厢房,却因着长长一排,屋子够多,东西耳房也是丫鬟们住的地方,中间的主屋都空了下来,东西梢间、次间、明间一应俱全,这一点倒与其他院的主屋没有差别。
就是心里不满意,以赵芙莹的心眼也不会说出来,她和董玉婷进去,假意看了两眼,露出了惊奇,“这屋里的布置和丹州的一模一样,弟妹真是用心了。”
董玉婷谦虚的笑了笑,回头朝春月递了个眼色,她就立刻出了屋子,把外面的丫鬟都喊了进来,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六个,都是内院管事挑的稳重人,齐齐站成一排,皆垂眸不语,脑袋不带动的。
“嫂子这次过来,想必带的人手不够,让这些丫鬟去服侍你吧,若是有不听话的,你只管教训。”
因着事发突然,又着急赶路,赵芙莹只带了一个嬷嬷,两个大丫鬟,办事确实有些不方便,不说其他的,就说在这屋子里住,每日要不要打扫,带来的三个人,一起收拾这偌大的屋子都够呛,所以赵芙莹没有犹豫就接受了。
办完了这事,总算差不多了,董玉婷才让赵芙莹好生休息,自个儿起身离去。
第148章 王氏 次日一早,还没到正午,……
次日一早, 还没到正午,蔺家夫妇就上门来拜见了,还带着满满一车贵重的礼物, 可谓是诚意十足, 光下人搬进去就用了四个人跑了两趟,传话的仆妇在老太太面前喜气洋洋的说完,却见老太太神色淡淡,不由得身子矮了下去, 半晌, 老太太才道:“请人进来吧。”
王氏牵着蔺晴萱, 身旁的乳娘抱着一婴孩儿, 恭恭敬敬的从外面进来,想起他们此行来的目的, 神色愈发谦卑。
“老太太贵体安康,上次一别, 都没去送您, 真是遗憾。”王氏笑道,扯住想跑过去的蔺晴萱,瞪了她一眼。
蔺晴萱哦了一声, 笑嘻嘻的给老太太行礼,就是姿势没那么好看,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清脆,“给叔祖母请安, 叔祖母,我可想你了!在路上的时候,一想到马上要见到您就特别高兴。”
孩童纯真的话让老太太露出了笑意,她暗道:罢了, 蔺家惹出来的麻烦,与一个孩子有什么相干,这样想着,老太太排解掉心里烦闷的情绪,脸上的笑容愈发和善,像在丹州时那样散发着柔柔暖意。
王氏跟着打趣道:“你这丫头,到底是想你叔祖母,还是因为坐不惯船才睡不着的?”
蔺晴萱闹了个大红脸,支吾道:“晕船是真的,想叔祖母也是真的。”
老太太笑容不变,招了招手,蔺晴萱走了过去,还没到跟前,就被老太太揽到怀中,瞧了眼蔺晴萱薄粉下的肤色,心疼道:“你这丫头,怎么还晕船?咱们丹州的人,不说要会水性,至少也得不晕船......你现在怎么样?还难受吗?”
蔺晴萱摇了摇头,“不难受了,昨天到了府里就去睡觉了,睡了好久呢。”
王氏眨了眨眼,目光若有所思的在她们之间徘徊,她回头看了眼乳娘,后者抱着孩子,上前蹲下去:“文哥儿给老太太请安。”
众人的视线这才落到了那孩子身上,她们在丹州的时候,王氏怀着身孕,现下孩子已经生出来,不过还没一岁,他们夫妻俩倒也舍得带着孩子赶路,看来是惹上的事是挺麻烦的。
“文哥儿,这名字取得好,将来定是有大造化的。”老太太随口说了两句,引得王氏心花怒放,好似文哥儿已经成了大造化的人似的。
蔺家和李家祖上都是丹州豪绅,不过从很早开始,李家就注重子弟教育,让族人去读书,不过生意也不能不做,就选了二房三房的人去读书,大房的人接手家族生意,起初家中读书最好的也不过是个秀才,还是四五十岁的老秀才,是后来读书越来越好,官越做越大,二房的人才在家中渐渐起来。
有这么个成功案例在跟前,丹州的其他人不免跃跃欲试,想效仿李家二房,以科举入仕途,做大官去。蔺逸轩那一代子嗣单薄,也没有一个在读书上有天分的,便把这个美好的期望寄托到了下一代,给儿子取名文哥儿就是这个意思。
王氏以文哥儿为主题,也不说来的目的,絮絮叨叨的讲起文哥儿的事,讲她生孩子的时候有多么凶险,讲这孩子晚上要闹腾几回,口若悬河的说,完全没注意到老太太越来越难看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