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康王妃办的慈渡堂,和这个宴名字一样,都是取“慈航普渡”之意,里面会收留孤儿,定期施粥,分发旧衣等等,如此慈善之举,让贤康王妃有了在世观音的传闻。
而她也不自己办,还会拉着别人一起干这件事,以曾经并没有加入的董玉婷来看,好名声还是全部落在了贤康王妃身上,如果她吃到了肉,慈航宴的其他人顶多喝到了肉汤,提起慈航宴,最先想到的还是贤康王妃。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能参加进慈航宴的人,总会给别人留下仁慈的形象。就像是在没有见过对方的时候,先听说对方成绩好,就会下意识的认为对方是个好孩子。
殊不知,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定是好学生。
以前李凌川是工部的二品官,现在成了工部尚书,董玉婷就进了受邀行列。
只是......
“做什么呢?”李凌川跨进明间,瞧见夫人对着一张信笺发呆。
董玉婷便把信笺给他看,“我要不要去?”
李凌川快速看了一遍内容,将信笺放回桌上,气定神闲的说:“为何不去?能去慈航宴是件好事。”
董玉婷让秋荷春月都出去,郁闷的说:“还不都是因为你,你告诉我舞弊案背后的人可能是贤康王夫妇做的,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
李凌川怪道:“像平常一样对待他们就行了,永明王妃、昭信王妃也会去慈航宴,到时候她不会盯着你一个。再说了,当初是你非要问我的。”
董玉婷被堵了一下,撇嘴说:“我总得知道谁陷害我的呀,贤康王妃素来有仁慈的名声,却没想到背地里手段这么狠辣。”
李凌川淡淡道:“他的这些手段,几位皇子都已知晓,他做这些,不过是让百姓们看的罢了。”
董玉婷明白他说的话,这不就是给自己立了人设吗,身为公关公司的一员,她再清楚不过这句话,那些明星给自己立各种各样的人设来吸引粉丝,立久了就会深入人心,当有不好的传闻时,大家就会觉得,应该不是他吧,但是立人设的后果就是,当人设崩塌的时候,就会导致粉丝圈全面崩盘,以后再说什么大家再也不会相信。
“对了,今天朱管事给我说江淮州发生天灾,导致京城米价上涨,圣上有没有对策?以前五十文一斗米,现在要八十文一斗,每个月要多花十两银子,我担心以后米价还会上涨。”董玉婷好奇道,她很少过问李凌川朝堂上的事,毕竟她深处后宅,对朝堂上的事不甚了解,但现在事关李府开销,有些关联,董玉婷便想知道皇上有没有行动?
李凌川喝了口茶,说道:“圣上已派人从关岭、长华运送粮食到江淮和京城,一条走水路,一条走镇西道,再过不久粮食就会运到,不必担心。”
乾元有三大粮仓,江淮、关岭、长华,江淮主要种植稻米,关岭种植小麦,长华则两种皆种,偏北的种小麦,南边的则种稻米。其中能收获最多粮食的是江淮州,而关岭和长华收获的粮食比江淮要差上一截。
董玉婷听到这个消息,松了口气。
第68章 永泰公主 转眼就过了三天,董……
转眼就过了三天, 董玉婷一大早起来梳妆打扮,每逢有事的时候,她总是起的格外的早, 和李凌川一块儿用了早餐, 被孩子姨娘请了安之后,朱管事来给她汇报今天的米价。
上次给了她五十两买米面,面占大头,但最后只买了面, 因为面价也升高了, 到了六十文一斗。朱月如特别气愤的说:“都什么人啊, 瞧大家都来买面, 他就把面价也提高了,怎么这么不要脸!”
不过好在米面的价格分别到了八十文一斗和六十文一斗就不再涨了, 这让董玉婷稍微宽心,现在就等关岭长华两地的米粮送来, 让粮食价格降下去。
看了看桌上摆的西洋钟, 董玉婷带着秋荷春月出发去往贤康王府,夏晴冬枝跟在身后送她们。
钱坤和王良早就在门口等候多时了。
一见董玉婷出来,钱坤就弯腰上前, “夫人,马车都收拾好了。”
王良跟在后头,一点没车马司管事的威风。
王良就是董玉婷从陪房里挑出来的新管事,原先也是车马司的人, 是钱坤引荐让董玉婷选他,但是真让王良做了管事之后,钱坤心里就开始有了猜疑。
仗着跟随董玉婷多年和伯乐之恩,钱坤才敢略过王良, 先到董玉婷身边。
“挑了匹温驯的马,车架是老爷升了官皇上赏的,外头打了油漆,您瞧瞧,闻着还有股香味儿呢。车上放了糕点,您路上吃,垫子是从绣房拿的,里头塞了棉花,坐上去可舒服了,都能当枕头使......”钱坤讨好的说道,余光得意的扫过王良。
拴在拴马石上的棕色马匹静静的站在大门口,眼神温润的瞧着董玉婷,前方的王良淡淡微笑着,给董玉婷行了礼,让小厮搬来上马石。
他倒是一点不急。
董玉婷对钱坤的忠心并不怀疑,但人都都有缺点,她有,钱坤也有,现在钱坤不是管事了,还霸占着这些事务,让王良怎么管事?久而久之,难保王良不会生出别的心思。
董玉婷现学现卖,笑道:“你和王管事做的不错,车马司有你们两个我就放心了,钱坤,你是车马司的老人了,多教教王良,让他尽快能独当一面,免得以后会犯错。”个人功劳说成集体功劳,是从老太太那里学来的。
钱坤当即就想反驳,可是在看到董玉婷看过来的眼神,他就蔫了下去。他不是傻子,能明白夫人的意思,但要他放弃手中的权利,他是万分舍不得呀。不过夫人说的没错,他是犯了错才到这一步的,要是他一开始就严加管教小厮,而不是和他们打成一片,他们又怎么会不听话?
“冬枝,你回去拿两包老君眉给王管事和钱坤。”董玉婷温声道,“你们都是跟着我来的陪房,有劲儿就该往一处使,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钱坤和王良忙不迭的点头。
敲打完之后,董玉婷踩着上马石进了宽敞的马车,里头放了熏过一遍檀香,味道令人宁静。
驭夫坐在外头车架前,扬起马鞭,轻轻在马屁股上抽了一下,马车稳稳当当的朝着贤康王府前进。
原先的马车窄小,董玉婷坐在榻上,秋荷春月就只能弯着膝盖憋屈的坐在榻前的一片小地方,这辆马车十足的宽敞,秋荷与春月不用再弯着腿坐了,两边也都是坐榻,就是坐下后就和董玉婷持平了,她俩不敢坐,董玉婷再三要求后,她们才谨慎的坐了上去。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坐在这辆圣上赏赐的马车上,行驶起来都感觉不到马车在动。
秋荷春月原先还绷着身子,过了一会儿,就松懈下来了,榻上的小垫子实在太舒服了。
俯瞰整个京城,就会发现东西两坊的建筑规划一模一样,每条街道小巷,都能通往中间的瑞祥大街。这样的规整,方便百姓出行,街头巷口还有堠柱立着,上面清晰的刻着街道名字,如此一来就更加不会迷路。
听着外面热闹的喧哗声,董玉婷突然向前栽了一下,好在马车行驶的不快,不用秋荷春月扶她,就自己坐稳了。
春月朝外嚷道:“怎么回事?”
秋荷扶着董玉婷的胳膊,关切道:“夫人没事吧。”
董玉婷摇摇头,示意没事,她往旁边侧身,掀开车帘朝外看去。
以她那个角度看不大清楚,只能瞧见她们的车停在拐角,要拐过去的路上行驶过一辆四匹雪白骏马拉着的马车。
董玉婷看的瞠目结舌,这也太夸张了吧,原本以为她坐的这辆马车已经够大,现在才算是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宽敞马车,跟房车似的,在里面翻跟斗都不成问题。
那马车上绘着牡丹的花纹,车身上挂着几枚玉铃,随着马车的行驶叮叮当当的响。马车后更是跟着一排穿着青色衣服的侍从,拿着金银节杖在地上慢慢走着,董玉婷大致看了一眼,得有二十个左右。
驭夫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夫人,是永泰公主的仪驾。”
董玉婷点了点头,难怪这么大的排场。
这位永泰公主是圣上的嫡长女,前皇后在她三岁时就因病离世,现如今的继皇后是前皇后的表妹,无所出。据说圣上与前皇后是青梅竹马,对她生下的女儿永泰公主就疼爱有加,便养成了她看谁都不顺眼的性格,谁要是惹了她,被她罚一顿也就算了,就怕她入宫告状去。
据估算,自永泰公主下嫁离开皇宫后,入宫告状已经不下百次。是以旁人见了她,都恨不得绕道走。
这样的人,这样的性格,这样的身份,董玉婷也怕招惹她,说道:“等她们先过去我们再走。”
外头的百姓避让在两边,好奇的偷觑那威风的公主议驾。
董玉婷拉了帘子,打开小桌上的八角食盒,拿出糕点分给秋荷春月一起吃。
马车行驶至贤康王府门口,董玉婷下车还没站稳,就有丫鬟来迎她。
护送她们的护卫和驭夫跟着马车进了角门,董玉婷等人则在这丫鬟的带领下从正门进去,转过影壁,进了垂花门。
董玉婷不免把昭信王府和贤康王府在心里做了一通比较。
富贵之气是必然的,那朱红色的长廊上似乎还有金粉呢,和昭信王府一样,这儿也有一个大花园。董玉婷不由得想起之前李凌川给他说,府里准备扩建,也建一个大花园的事儿。
他升了一品官,按照规制,府里有个花园是合规矩的。
上次去昭信王妃生辰,她邀请的人多,也不拘非是权力中心的人,但这次慈航宴就不一样了,贤康王妃没有明面说,邀请的却都是京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贤康王妃长袖善舞,把众位夫人都招呼妥妥帖帖,她余光一扫,见到董玉婷,就过来亲切的拉着她的手说:“总算来了,快坐快坐,第一次来,也不要拘束,就当一个普通的宴会就是了。”
这倒是像贤康王妃会说的话,还是这样大大咧咧,董玉婷顺势坐下,贤康王妃瞥见又进来的人,“你在这儿坐着,和各位夫人吃茶聊一会儿。”
说罢,她就去迎接刚进来的夫人。
那夫人看起来比在场所有的夫人都小一轮,皮肤白嫩,略施粉黛,脸上充斥着胶原蛋白,要不是董玉婷听见有人说她是礼部尚书夫人,董玉婷差点以为她是走错了。
关于礼部,董玉婷听李凌川说了,圣上因为舞弊一事大怒,罚了礼部好几个人,重的直接流放,轻的有罢免官职,礼部尚书没罚那么狠,让他做了从二品光禄大夫,听着官职是挺高,但没了实权,主要听皇上诏命行事,换句话来说,就是圣上没安排,他们也没事干。
之后圣上提拔了礼部司郎中,他的夫人是继妻,听李凌川说这位夫人是中书令家的庶女。原先是从三品礼部司郎中,还是要娶继妻,过去后还要养上一任妻子的儿女,以庶女的身份也配的上,谁知两个礼部侍郎泄题,让他走了运,要是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娶继妻,取个二品散官的嫡女也是够的。
礼部尚书夫人名薛伊,脸色有些僵硬,大概是第一次被贤康王妃这样亲切的对待。
“快坐。”贤康王妃拉着她到席上,安排在董玉婷身边,有意思的是,位置在她的上边。
董玉婷深知这里安排席位大有学问,她瞧着正说着话的贤康王妃,心想:莫非是想拉拢薛伊?毕竟这新任的礼部尚书,貌似还没明确的倒向哪位皇子。
正想着,突然听见永泰公主不高兴的声音:“武烈王妃呢?她怎么没来?”
那边坐着的都是皇亲国戚,平宁王妃安抚道:“她说是身体不适。”
“哼,什么身体不适,我看她是不敢来了,怕出来丢人吧。”永泰公主不屑的说道。
众人尴尬的低下头,这话也就永泰公主敢说,人家的靠山可是皇帝,谁比得过?不过听她这样说,有的人还挺高兴,武烈王妃先前得罪了不少人,大家心里多少有些看不惯。
第69章 祥瑞结善 “砰!” ……
“砰!”
突然响起的瓷杯碎裂声吸引了众位夫人, 纷纷往发出动静的薛伊身上看去。
站在她身后的丫鬟动作迅速的上前,温柔的说:“夫人,我们来吧。”
薛伊脸色涨红, 低着头不安的绞着手指, 声若蝇蚊道:“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永泰公主皱起眉,不高兴的看着薛伊,锐利的眼神令薛伊不敢抬头, 好似一座大山将她的脖颈牢牢压住。
董玉婷坐在她身边, 看的清楚分明, 她是被刚才的永泰公主给吓到了, 失手摔了手边的茶杯,好在没撒到身上。
董玉婷和薛伊侧过身子, 让丫鬟们将地上的碎瓷片给清理走。
“小事而已,董夫人别放在心上。”贤康王妃笑说, “再给董夫人上杯茶来。”
其余夫人也跟着安慰了几句, 只是有几人眼中含着几分不屑。
“这茶杯,是汝窑的吧,看这上面绘的花, 这么精妙,莫不是烧制的名花七十二器?据说一共七十二件,包括杯、碗、罐、盘、盒......每一件上面都绘了不同的花,哪一件放出去都价值连城, 可到了王妃这儿,就不稀罕了,摔坏了都不要紧。”那夫人笑道,“王妃果然家财万贯。”
薛伊一听这个, 吓得险些再把手中的茶杯摔出去,坐立不安,浑身发抖,脸色苍白的就要给贤康王妃道歉。
董玉婷莫名的就觉得,一只小白兔误入了狼窝里,她在桌子底下按了按薛伊的手,小声道:“别紧张。”
贤康王妃没注意她们,瞧着刚才说话的夫人,“厉夫人说笑了,这一套瓷器静妃娘娘赐给王爷,王爷又送给我的。要说生气,我心里自然是有点的。”
薛伊抬起头,还未张嘴说话,就听贤康王妃继续说道:“只是董夫人也并非故意,她第一次来我这慈航宴,难免有些紧张,改日我亲自去向娘娘请罪。董夫人不必紧张,静妃娘娘向来仁慈,不会责怪你的。”
看着她脸上轻松的笑容,薛伊点了点头。
这位厉夫人是兵部尚书夫人,尖脸细眼,眼角有许多皱纹,看起来比春月还要不好惹。武烈王母妃丽妃是兵部尚书的妹妹,厉夫人自然也就是武烈王一派。
在没有战乱的时候,兵部就如一群闲散官。所以,武烈王才需要娶礼部尚书的女儿为妻,只是他这根羽翼,被贤康王一党生生拔除了。
厉夫人刻薄的脸上冷笑了一笑,扭过头不再说话。
薛伊身子悄悄往董玉婷那儿偏移,细声细气的说:“谢谢。”
董玉婷思索着她们各自背后的背景,闻言朝薛伊笑了笑,这个薛伊瞧着,比瑶姐儿也没大几岁的样子,她不禁生出几分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