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芙莹跟着笑了笑,“我也是担心,毕竟姑母年纪也大了。”
李博睿不知道从哪里摘了朵花,握着它的枝蔓跑了进来,董玉婷瞥见他的身影,李博睿却没看见坐在暖阁里的母亲,兴高采烈的冲到东梢间,要把花送给祖母。他风风火火的,下人就要加快脚步跟上,怕他跌倒,秋荣嘴里还要念叨他慢点,就是李博睿从来都当耳旁风罢了。
董玉婷道:“嫂子要是担心,不妨让表兄去劝慰。姑母一向疼爱表兄的紧,总不会连他的面都不见吧?”
“这是个好办法。”赵芙莹眼睛一亮,接着又想起什么,挺起的肩膀又耷拉下去,“可是听说表兄和姑母吵了架,一气之下就出了府,到现在都没回来,这可怎么找表兄帮忙啊?”
董玉婷道:“这我倒是不知,我只知道表兄是发了一通火,但是不知道他现在都没回府。不若就派人去客栈或者他友人的府上查查,总会有线索的。”
赵芙莹幽幽叹道:“也只能这样了。”
“嫂子还是先去歇息吧,看你这眼睛,都乌青成什么样子了?这里不用你看着了,有我在就行。”董玉婷笑着扶起她,送她出去。
在抬脚迈过门槛的时候,赵芙莹才一抬右脚,身子就向后倾斜,董玉婷急忙扶着了她,担忧的问道:“嫂子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
“有点头晕。昨儿晚上没有睡好。”赵芙莹白着一张脸,半靠在董玉婷身上,“我回去睡会便好了。”
听泉和溪水上前将赵芙莹赵芙莹起来,一左一右小心翼翼的扶着她走,董玉婷有点不放心,跟了上去,“嫂子要是实在不舒服,就请大夫来看,可千万别撑着啊。府里可不能再有一个生病的人。”
赵芙莹虚弱的笑了笑,“知道了。”
董玉婷又叮嘱听泉:“你家夫人休息的时候,你就在一旁看着,哪里也不许去,要是看她神色不对,就请大夫来看,再来叫我,知道吗?”
听泉捣蒜似的点了点头。
总归是在一个府邸,赵芙莹住的院落离这里也不会太远,董玉婷心觉她是因为老太太的事才累成这个样子,心里过意不去,便打算送她回屋。赵芙莹平日里话也不少,但今天因为头晕的缘故,一句话也不想说,董玉婷没敢打扰他,默默的走在她身边。
才出了落英院,就见康姨娘和丫鬟正低着头在地上寻找着什么。
两人缓缓走近,康姨娘这才注意到她们,忙行了一礼,头虽低垂着,却不住的往四周看,一股焦急之色蒙在她的脸上。这和她平日的样子截然不同,往日她从来都是一副清苦面相,做什么事情都慢慢吞吞,仿佛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她的两条眉毛总是蹙着,若换个挑剔的主子,见到她时刻摆着一张这样的脸,必然该叫她回去了。但她伺候老太太尽心尽力,谁都看在眼中,便没有人对她有意见。
董玉婷朝她微微一笑,便和赵芙莹从她身边走过,忽然,康姨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夫人。”
董玉婷站定,转过身去,疑惑的看向她。
康姨娘略显局促的搓了搓袖口,“不知道两位夫人有没有看见一条长命锁。”
她抬头飞快的瞥了一眼露出茫然神色的董玉婷和赵芙莹,补充道:“是一条镀了银的长命锁,正面是雕刻的三只蝙蝠,看着有些年头了,左下角有一块摔掉了银层。今天早上妾身还带着,从落英院出来,就找不见了......”
董玉婷想了一下,“没有看到。”
赵芙莹也摇了摇头,声音比往日小了许多,“我也没有。”
康姨娘脸上闪过失望的神色,不过还是强撑着笑了一下,“如果两位夫人看见了,麻烦告诉妾身一声,那是连生的从小就带的长命锁。”连生,也就是她的儿子,提到他,康姨娘的微笑倏地收起,微扬的嘴角朝下撇去,眼眶湿润,就要落下泪来。
康姨娘拿手帕按住眼角,把那点泪水擦到手帕上,不过那通红的眼眶,任谁看见也心里一软。
董玉婷正想再问几句,又想起赵芙莹有些不舒服,就打住了嘴。
赵芙莹道:“你们帮康姨娘找找她丢的长命锁,不用管我。”
听泉和溪水有些为难,迟疑着没动,溪水道:“夫人,您现在还不舒服,等奴婢把您送回去,再找丫鬟来帮康姨娘找吧。”
她的话没有瞒着康姨娘,肉眼可见的,康姨娘脸上的欣喜淡去,一抹苦涩停在她的嘴角。若是听泉溪水能帮她,便能节省很多时间,她们能叫来府里的丫鬟一块儿来找,或者向下人们询问谁看见了长命锁,而不用像康姨娘这样,漫无目的的找。
董玉婷急忙道:“那怎么行,你现在不舒服,身边怎么能少的了人,让她们去吧。”
董玉婷看向身边的丫鬟。这两个丫鬟是赵芙莹指派过来的,不说多机灵,但胜在安分规矩,应了声是,便留下来帮康姨娘找。
赵芙莹也是头昏的糊涂了,这事完全可以让其他丫鬟过来。
“那怎么行,你身边的丫鬟本来就不多了,这样吧,让听泉也留下来帮康姨娘找吧。”听泉在下人中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有她留下来帮忙,也能很快找到。赵芙莹虽说有些头蒙,但依旧能把事情办的漂亮。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康姨娘感激的连连道谢,擦干的眼眶又涌出了泪水。
董玉婷和赵芙莹离开了这里,路上,董玉婷不禁感慨道:“还从来没见过康姨娘这个样子,看来那条长命锁对她真的很重要。”
赵芙莹挽着董玉婷的手,边回忆边说:“那条长命锁是七弟从小戴的,上头刻的蝙蝠是倒的,寓意福到,她们才回丹州的时候,七弟高兴的很,在院子里跑着玩,太高兴了,不小心摔在了地上,就是那时候把长命锁摔了一角。康姨娘还笑着说要去银匠铺再重新镀上一层,谁知道没过几天,七弟就生了一场急病......”
从她的口中,董玉婷似乎看见了刚被送回丹州的康姨娘母子,有自己的孩子在身边,康姨娘大概并不因回到丹州而难过,相反,还很高兴。但谁也没想到七老爷会得了急病,早早的离开了她,让康姨娘变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董玉婷虽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却能理解康姨娘丢掉长命锁的难过焦虑,“希望康姨娘能找到吧。”
送了赵芙莹回屋,董玉婷看着她躺下,问道:“真的不用请大夫?”
赵芙莹道:“不用,就是没休息好,我睡一觉便没事了。”
董玉婷见她坚持,就没再继续劝,放轻脚步离开了屋子。
担心她会生病,在门口叫来溪水,叮嘱了她几句,“多看着点你家夫人,等她醒来,让她喝碗酸枣仁桂圆茶,要是醒来还不舒服,就赶紧请大夫去,知道了吗?”
溪水道:“奴婢记下了。”
第115章 冲动 “京城会派兵去,我们就……
“京城会派兵去, 我们就不需要再做其他事了吗?”林老太爷用力的一拍的桌子,疼的他咬紧了牙,又赶紧掩饰下去, 瞪着坐在他对面的王老太爷。
“你这是不信朝廷?有本事就把你的话告诉圣上去, 看圣上治不治你的罪!”王老太爷气势不输他,亦是大声回道。
坐在上头丹州府尹听着下方的不停的争执,无奈的摸了摸额头。
他虽是丹州府尹,但在座的这几位, 背后都能跟朝廷官员扯上关系去。他们的靠山, 可比自己厉害多了, 是以, 他也要给这几位几分面子。
“咳咳。”李修鸿咳嗽了两声,辈分最高的那几位没来, 他就是在座中辈分最高的一位,争执不休的林老太爷和王老太爷不约而同的闭上了嘴, 不过二人还是一副不服输的架势, 像是李修鸿不阻拦,他们就能再大吵个三天三夜。
李修鸿缓缓道:“林老太爷说的有道理。”
话音刚落,林老太爷便向王老太爷得意的挑了挑眉, 看着他脸上的难看表情,嘴角越发张扬。
李修鸿继续说:“朝廷派兵,也是要去边州,无暇顾及我们这里, 我们做事,是为了保全自己,与信不信任朝廷无关。”
王老太爷低垂着眼睛,不去看李老太爷小人得志的样子, 一副受教的样子连连点头。
“再者,自古以来发生战乱,山匪歹徒便会下山趁机作乱,烧杀抢夺,我们也要防着他们。”李修鸿说完,就去看一直没有说话的府尹。
他赞许的点了点头,“各位放心,本官已经加派了人手来每日巡逻,一旦发现有行踪可疑之人,就会马上抓起来。”
刘老太爷道:“依我看,光靠官差怎么够,陈府尹,我这里能调二十个人过去帮忙,人多了,咱们才更安全,你们说是不是。”
其他人纷纷响应,“我这儿有三十人。”
“我能派二十个护卫过去帮忙。”
陈府尹沉默着喝着茶,龙井加上了石花,当地的吃法,有些不伦不类,陈府尹在这儿这么多年,不习惯便也习惯了。他听着这些人较真似的喊话,没有特别的反应。高兴和犹豫在他脸上都看不到。
李修鸿若有所思的看着他,淡淡道:“这些人过去了,自然听陈府尹的话,谁要是不服管教,陈府尹就做主处置,不必过问我们。”
陈府尹做了决定,“那好吧,便让这些护卫也参与到每日巡逻当中,多一个人,就多一分保证,等战乱结束,就让他们回去。”
陈府尹被丹州世家压着,但能相安无事,是因为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可这次世家提出这个意见,却有些插手官权的意思,陈府尹怎么能同意?
李修鸿瞧出陈府尹的心思,就开口说了护卫过去,由他做主,去哪里巡逻,做什么事,世家不再去管。
陈府尹得了保证,便答应了下来。
其他人再有意见,也不敢反驳李修鸿说的话。
-
虽说外面发生了战乱,但一时半会的,这把火也烧不到丹州来,说不定没个几天,就被朝廷派去的将士给扑灭。
丹州的百姓依旧要像往日一样生活。
老太太生了病的事情,被丹州其他家族的夫人得知,没登门拜访,看望老太太的,也备了一份薄礼送来。
不过这些都没让老太太提起兴趣,一颗心都牵挂着在边州的儿子。
老太太连喝了几天的药,各种药膳灌入肚中,气色总算好上了一点,下床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去寺庙求神拜佛,烧一柱平安香。赵芙莹当然不会拒绝,马上安排此事,她和董玉婷一块儿陪着老太太去拜佛。
虽说在丹州,信奉山神的百姓更多一点,但并不代表没有佛寺。百姓在山神面前,更多的是祈求今年收成顺利,来年风调雨顺,在神佛面前,则是祈求平安更多一点。
佛寺小是小了一点,老太太也顾不上嫌弃了,豪迈的添了一百两香油钱,又请师傅点了盏长明灯。
这灯由僧人看着,火燃即是人在,火熄即是人亡。
不管何时,长明灯都有人看着。火快要熄灭的时候,就那镊子掐长了灯芯,蜡烛快燃尽的时候,就夹了最后一点燃烧着的灯芯点燃另一根蜡烛,总之,这火点燃了,就别想再熄灭。
僧人这样跟她们说的,董玉婷却想着,就算熄灭了,她们也不知道。不过看老太太的样子,急需一个寄托,便跟着说道:“大师,今后我每天派人过来问问长明灯的情况,好让我母亲安心。”
这间小寺庙许久未曾迎接这样财大气粗的香客,迭声道好,“不必您派人过来,我让寺庙中的僧人前去。”
老太太在寺庙烧香拜佛,又提出要去丹明山拜山神,看那架势,她是要把丹州所有神佛给拜一遍。董玉婷和赵芙莹齐齐上阵,劝她回府。这好不容易身体才好了一点,别又给病倒了。
元香、冬枝、春月等人也在一旁劝她,像一群麻雀似的,团团围住老太太,叽叽喳喳的叫。
老太太最后也不是被她们劝回去的,而是被她们吵的头疼,才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蔺家和李家关系一向要好,到了这辈,后宅的走动反而少了一些。但老太太生病,蔺家得派人过来,蔺夫人没来,蔺晴萱倒是来的很勤快。来了落英院,看望完老太太后也不离开,和认识的姐姐们一起玩儿。她在蔺家没有兄弟姐妹,因此便常常来李府。
蔺晴萱年纪小,又天真烂漫,老太太很喜欢这个孩子,有她在身边的时候,脸上的笑容都多了一点,有时候蔺晴萱没来,老太太都要问上一句,董玉婷和赵芙莹都被她抛在脑后。
赵芙莹浑不在意,她只关心谁能让老太太高兴起来,而董玉婷则是心里感慨,果然是剧情的安排。看老太太见了蔺晴萱笑的样子,只怕下一秒就提出萱姐来给我做孙媳妇吧。
听泉从外头进来,脚步有些匆忙,瞄了一眼老太太,到赵芙莹身边附耳:“夫人,姑太太说要回去。”
赵芙莹惊讶的瞪圆了眼睛,听泉朝她点了点头。
赵芙莹见老太太没注意自己,对董玉婷道:“我有些事要去办。”
董玉婷道:“你快去吧,这里有我。”
赵芙莹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屋子。
刚才两人之间的谈话董玉婷看在眼中,她招来春月,“你去打听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春月点点头,也退了出去。
赵芙莹带着溪水和听泉直奔落霞院,当初把李青黛安排到这里,是因为这个院子离落英院最远。这会儿要跑到落霞院,赵芙莹又开始后悔怎么把李青黛安排的这么远。
还没进院子,就见李青黛沉着一张脸走了出来,身后跟着茫然无措的丫鬟和小厮,他们手上提着行李,有些迟疑,又有些茫然的跟着。
刚才李辰风还在她身边不停的劝她,但李青黛都一副冷冷的神情。见到赵芙莹,李辰风闭上了嘴,李青黛也停下脚步,等着她过来。
赵芙莹笑着问道:“姑母,你要去哪儿?”
李青黛瞥了一眼气喘吁吁的赵芙莹,冷哼了一声,“你不是都知道了吗?还问我去哪儿做什么?我要回去,回玉山州。”
李青黛毫不客气的把话说明白,就差把你装什么说出口了,赵芙莹最怕和这种人打交道,不管别人说话有多婉转,她都像是一把利刃一样,说话刺中人心。
赵芙莹面不改色道:“您要走?给父亲说了吗?怎么这般焦急?”
李青黛没有说话,从表情上来看,她很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