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灵魂装错身体了?
她好奇崔军两兄妹性格,那边崔军见房子不行,又把谢欣怡的条件交代一下后,俩人就在巷子口分了手。
之前顾屿没说把谢母接来那话前,谢欣怡只想着在偏远点,价格便宜点的地方买个房子,结果顾屿一上来,直接说买个大点的,离她们住的地方近点的,还最好带门市的那种。
一开始谢欣怡还以为未来大佬财大气粗,买什么都喜欢买贵的,结果她静下来心想了想,又联系后世京市的发展考虑了下,才发现大佬果真是大佬,连买个房子都想到了性价比和投资价值。
这年代买卖房子的人不多,好多都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以四合院居多。
顾屿想要的那种带门市的,等改革开放人们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就会特别稀缺。
不止价格翻了几番不说,还能既住又租,而等千禧年城市开始翻新改造,这种房子的价格更是直接起飞。
男人建议她买大一点,但考虑到钱不够,谢欣怡又不想用顾屿的钱,便决定买个够住的就行。
顾屿拗不过她,只能说自己可以把钱借给她,买一个大的,除开谢母她们住的地方,其他全租出去,收的租金再慢慢还给他。
反正他的钱存银行,利息也才那么点,还不如物尽其用。
这是男人找的借口,而男人说的以租养贷,谢欣怡反应过来男人的思维后,稍稍考虑下后就答应了下来。
小妹考上大学,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之前在果子巷,烈士证补贴的二十块还能维系母女俩生活。
可来了京市,小妹读书要花钱,谢母生活要花钱,而且小妹十八岁后补贴就拿不到了,到时候小妹还在上学,谢母又没有赚钱的手艺,怎么活下去也是个问题。
她作为女儿和家姐,倒可以一直贴补,可问题这样,谢母和小妹心里肯定会十分过意不去。
谢欣怡让谢母来京市,是想让她过好日子,而不是窝着气日子过的不顺畅。
所以顾屿提出的以租养贷正好适合谢欣怡家情况。
借男人的钱买个大房子,不住的租出去,收的租金加上她的工资,在小妹满十八岁之前差不多就能把顾屿的钱还清。
还清贷款,小妹也满了十八,没有补贴,谢母就算没有赚钱手艺,却能靠每月租金养活自己。
这几年若她在工作上再努力努力,等级再往上走走,她的工资加上房租说不定过个几年他们还能再买个小房子什么的....
谢欣怡佩服男人想法,找房的条件也从一开始的无所谓变成了现在的性价比和可投资性。
只可惜,这几年房子不好找,买卖的人不多,谢欣怡哪怕有想法也没用,还得耐心等。
看了房子回来,她就给小妹去了个电话。
经过一个春节的努力,小妹已经把谢母劝的差不多了。
三月中旬大学开始报道,谢欣怡说她这边会加快找房,让小妹这段时间帮谢母把该用的和不拿走的分开收拾下。
“二姐,房子不着急,千万不能将就,要买就一次性到位。”
电话那头,谢欣欢最后说了下自己建议,没提前通过气,倒跟顾屿不谋而合。
“嗯,我给帮忙的人说了。”谢欣怡应下,“开学报道那天,我让你姐夫来接你。”
“不用,我自己坐车来,姐夫忙他的。”
谢欣欢拒绝,说她一个人完全没问题。
“我长大了,要学着独立。”
她不让顾屿去接,谢欣怡也不坚持。
女主有女主要走的路,总不能一直都按自己意愿来。
两姐妹商量了一下谢母这段时间的去留,谢欣欢又说了些谢老二家的事。
“最近二婶都不敢出门,买菜都是二伯他下班顺便买回来的。”
谢建军把孩子偷偷带回谢家,搞得徐文霞两口子整天门不敢出,人不敢见的,跟做贼一样,生怕别人发现家里还藏着孩子。
“我那天在后院打扫卫生,听二伯家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不一会儿就只剩下呜呜呜的声音,一听就是被人捂住了嘴。”
连哭都不敢大声哭。
谢建军硬要把孩子抢回来带,也不知这样有什么意义。
谢欣怡不想说那家人的话,让小妹给谢母交代好,若在她开学前房子没落实,一定要让谢母提防隔壁那家子,千万别相信他们说的任何话。
“嗯,我会给妈说的。”
房子那边崔军她妹一直帮着在找,可因为大环境原因,卖房子的人少,卖大房子的更是少的可怜。
好房子稀缺不容易买,以至于小妹都来京市报道了,崔军妹妹那边都还没消息。
这段时间车间不忙,谢欣怡和顾屿各请了一天假去接小妹报道。
由于当初小妹估分的时候没啥经验,谢欣怡也不是很了解几十年前的B大,所以俩人一阵商量,最后选了小妹比较喜欢的经济系。
还好小妹这次考的不错,去报道那天她们才知道B大经济系这么牛。
“小姑娘可以呀。”
去领宿舍钥匙的时候,连招生办的老师看到站在眼前的谢欣欢后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起初俩姐妹还没听懂这话的意思,一头雾水朝宿舍走,结果发现B大经济系就谢欣欢一个女生。
她被分到了混合寝室,跟她同寝室的其他三个女孩都来自不同的系,一个中文,一个物理,一个数学。
除了中文系的那个,其他好像都是比较特立独行的女孩,跟谢欣欢一样,在班上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几个“一枝独秀”聚到一起很快就打成一片。
谢欣怡帮小妹铺好床,顾屿去水房接好热水,等一切学前准备做好,谢欣怡还带着小妹回家吃了顿饭。
“欣欢厉害。”
听说她被B大经济系录取了,顾老太打心眼里替她感到高兴。
老人家拿出红包揣进女孩兜里,“本来打算过年给你的,结果拖到了现在。”
她笑着按住女孩想要拒绝的手,文淑华也送上了自己给小妹准备的礼物。
“想着在学校带座钟不方便,阿姨给你买了个手表。”
她拿出上次托人从沪市带回的手表,拿过女孩的手,亲自给她带上。
“我……这太贵重了,文姨,我不能收。”
“贵重什么,这买来就是给你带的,你要知道,你很好,值得一切好东西。”
文淑华说了个让她无法拒绝的理由,谢欣欢看了旁边谢欣怡一眼,有点不知所措。
“拿着吧,日后好好学习,不要辜负顾奶奶和文姨的期望。”
得到二姐许可,谢欣欢这才乖巧谢过收下,顾颖也兑现承诺,说明后两天就带她逛遍京市大小角落。
顾家人纷纷给谢欣欢送上祝贺,一顿饭下来,连很少表扬人的顾豪庭也几次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B大星期一正式开学,顾老太让小妹这两天就不回学校住了,让她好好陪她二姐说说话,顺便陪小侄女玩玩。
小月儿马上满5个月,现在正是逗她正是时候,每天抱在怀里咿咿呀呀,你逗她她还能回应你,可好玩了。
文淑华每天的精神支柱就是小不点,每天抱着孩子不离手,一小时不见都像是如隔三秋,顾老太更是一会儿也离不开小月儿,哪怕不能抱,就坐在旁边看着,她都欢喜的。
谢欣欢没见过侄女,上次离开顾家的时候二姐还没生,她很想小月儿,眼下听顾老太这么说,她也没拒绝,一口答应下来,周末两天连顾颖的邀约都不去了,只寸步不离地陪着小侄女,开心地度过了一个最愉快的周末。
星期一开学,谢欣怡和顾屿一早先把她送到学校后再各自去上的班。
为了让谢母放心,中午休息的时候谢欣怡还特意借了门卫室的电话给谢母汇报了一下情况。
“你小妹来上大学了,你妈一个人在家不放心吧。”
王大爷断断续续听了点,见谢欣怡愁眉,就问了下她家情况。
都是些琐碎事,谢欣怡也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再加上王大爷之前没少帮他想办法抓小偷,她一直把王大爷当自家大爷看待,就跟王大爷唠了几句。
“你想要买房子?”
听谢欣怡想把她妈接到京市来离近点,王大爷出声问道:“我认识的人手里刚好有一套要卖的,要不去看看?”
“真的吗,在哪儿?”
幸福来的太突然,谢欣怡连忙问起了王大爷情况。
“就东面,具体哪里我还不知道。”王大爷沉思想了会儿,“这样,你等我今天回去问问,明天给你准信。”
王大爷年轻时当过兵,说话做事特别有原则,速度也快。
头天听说谢欣怡想买房,第二天一大早,看到来上班的她就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她。
“房子在东面,两进院子,我弟他媳妇小妹的房子,一直都是自家人在住,空着的也没租出去,而且前年刚找人配置过,买过来都不用打理就可以搬进去住……”
王大爷把大概情况说了下,问谢欣怡什么时候去看。
“今天下班后吧。”
小妹已经开学了,谢母现在一个人在家,谢欣怡担心,如果有房子肯定尽早去看最好。
她跟王大爷约好时间,结果到车间,崔妈妈又匆匆忙忙地找到她,说她妹妹那边也给她找到了房子,问她什么时候去看看。
“那就一起,下班后就去。”
谢欣怡把王大爷给她找到房子事给崔妈妈一说,几人约好下班后就先去王大爷说的那家看看。
“房子挺好,唯一不称心的就是临大街。”
路上王大爷又把房子情况说了下,边说几人边往房子那里走,结果刚走到房子那儿,谢欣怡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
“崔妹儿,你怎么在这儿?”
崔军闻声看过去,疑惑道:“不是让你在房子那儿等吗,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这就是我说的房子呀。”
崔军他妹指着面前的房子一脸茫然,“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过来了?”
王大爷看了眼她,又看了眼谢欣怡和崔军。
“难道……”
“是同一个房子。”谢欣怡试着问。
王大爷和崔军妹妹立马把各自信息对了下。
“还真是同一套。”王大爷哈哈大笑起来。
谢欣怡没想到王大爷和崔军妹妹说的竟然是一套房子,也笑着附和,“正好,一起就看了,也不用我跑两趟。”
几人被逗笑,笑着就一起朝房子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