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给她的第一感觉虽奇怪,但好在不坏。
见谢欣怡跟女人开始约定每天的上班时间和注意事项,她也没多话,只叮嘱女人没事儿的时候多注意谢母的变化。
交待完,谢欣怡两姐妹又利用周末时间让女人单独照顾了下谢母,她们在旁边考察。
然后她们发现,观察员不应该叫观察员,应该叫学徒才对。
第84章 又来
放心将谢母交给田姐, 谢欣怡星期一就去厂里销了假。
“找的人靠谱吗?”
去车间视察的路上,刘老担忧问道,“贴身照顾的人, 开不得玩笑。”
谢母转到市医院后, 刘大娘没少来医院帮着谢欣怡照看谢母。
对谢家发生的事, 大娘没说什么, 刘老却在听了后觉得给谢老二家的教训小了。
老人家护短, 在那件事后最见不得的就是有人欺负他徒弟。
欺负他徒弟不行,欺负徒弟的家人也不行。
刘老平常看着挺和善的一老人,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骂了谢老二家足足大半个月。
谢母受伤住院, 他心疼小丫头,本想给厂里申请放谢欣怡一个长假, 结果孩子不同意,说是怕被厂里开除, 可刘老心里清楚, 这孩子心软, 知道厂里任务重, 担心自己走了他一个人受不住, 这才想办法请了个护工。
护工是她请来代替自己照顾母亲的人, 人好不好很重要。
刘老担心,听谢欣怡说人挺好,她还考察了几天, 刘银生这才放心跟她说起厂里给二人下达的最新任务。
“这个月副食品车间需要至少八个新品,下个月陈大他们冰棍班要过三个冰淇淋。”
自从谢欣怡做了刘老的关门弟子后, 就彻底从冰棍班脱离出来。
今年开始,她需要跟着刘老尽快熟悉厂所有班组,既要了解他们生产的产品, 还要学着给他们研发的新品提意见。
从表面上看,这对谢欣怡来说不算挑战,食品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抓住要点,其他自然能迎刃而解。
谢欣怡在这点上不怎么担心,真正让她担心的,是刘老说要把他的全部手艺交给她。
作为在食品行业混迹了一辈子的老师傅,本领不用刘老多说,谢欣怡都能猜到有多厉害。
把毕生所学都交给她,谢欣怡心里多少有些没底。
不过好在刘老也没给她时间限制,教她手艺的话老人家也只说了一次,压力算是给她降到了最小,并没打算逼她。
谢欣怡明白,跟着刘老往各车间跑的时候也没闲着,笔记本和笔随身携带是基础,刘老说一遍要点后亲自上手是必须,还有事后总结和讨论,为了让自己熟悉并记进脑海里,她把能用的办法全都用上。
副食品车间新品定下来的那天,刘老翻看了一下她的笔记本。
没说什么,只让她这么重要的东西别搞丢了。
俩人把副食品车间新品搞定,就到了四月中旬。
气温渐渐回升,冰棍班又开始忙碌起来。
去年经过考核,冰棍班转正的临时工是厂里最多的,共转正了二十三个。
加上陈大和刘大姐几个老员工,现在冰棍班人手很是充足。
不过充足也有充足的弊端,那就是场地太小,机器搞了两套,等真正忙起来时人有点打挤转不开。
这情况去年的时候谢欣怡就让陈大给上面反应了,得到的回复是他们会结合实际考察。
考察考察。
谢欣怡最看不起生产组的这点。
加大生产任务的时候他们跑的比狗还勤,可等你有建议和请求提到他们那边后,就跟石头沉进大海般,浪花都没激起来一个就没声了。
一点办事效率都没有。
像之前崔妈妈跟他们提想要多加一套机器时,生产组也是考察了好几年才提到袁副厂长那边。
厂里不能越级汇报,不管是建议还是意见。
这是规矩,所以陈大的建议从去年提到今年,生产组那边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崔妈妈气的在车间骂了好几回娘,“让加人的是他们,加大生产任务的也是他们。”
他看着屁大点的车间,嘴里正骂骂咧咧,刘老和谢欣怡就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清早的发什么颠?”
听崔军在骂娘,刘老一进去就虎着脸说了他两句。
“刘老,我没发颠,是他们生产组那边欺负人。”
崔军作为刘老亲自招进来的人,最了解老人家脾气。
他没在意刘老对他发的脾气,反而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般,一路带着刘老来到冰棍班,指着侧都侧不过身的场地抱怨。
“陈大去年就报上去,但现在都没一个信。”
生产组办事效率如此之低,也不怪崔妈妈会气成这样。
崔妈妈护短,谢欣怡进厂后就清楚的知道。
她不仅知道崔妈妈护短,还知道对方爱打“小报告”。
从前在冰棍班当班长的时候,崔军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去办公室那边晃荡。
如今他升了车间主任,每天忙的都已经很长时间没去办公室那边“告状”了,所以见到刘老,他就像受了天大委屈般,巴拉巴拉的拉着刘老说了一大通。
“……您看,孩子们都被挤瘦了,您说到了夏天,这还不得挤成薄饼了。”
崔军夸张,刘老听的皱了皱眉,他看着车间里朝他们看过来的人,忍不住回头瞪了崔军一眼。
“薄什么饼。”
乱说什么话。
他提醒崔军小心祸从口出,在车间转了一圈后,又问了下谢欣怡在时的情况,“从去年开始就这样了?”
问题一开始本就是谢欣怡先发现的,她也没隐瞒,直接了当道:“去年临时工多,比这还严重。”
所以问题早就存在了,他们也上报给了生产组,就是这么久了,没得到解决而已。
刘老了解了情况,没说话,但谢欣怡从他紧皱的眉头看的出,老师傅肯定记心里了。
她给崔妈妈使了个让他放心的眼色,然后跳过这个话题和刘老一起开始了主要任务。
由于去年冰棍班研发的新品市场反应很好,这次厂里给他们的新品定额还是给的三个。
多了不行,会引起市场饱和,少了也不行,会缺少市场占有率。
林威,调研组和刘老在商量这事儿时,也问了谢欣怡意见。
三个,是谢欣怡和刘老一致认为的数量。
林威说的两个和调研组说的五个多少都带了点个人情绪。
生产组希望新品少一点,生产任务也好下达一些,而调研组则觉得新品多一些,市场占有率高一点,他们厂才能更好的被消费者记住。
俩人争论了半天,最后刘老和谢欣怡商量了下,决定取中间数,三个,刚好也符合冰棍班实力。
谁也没偏袒,林威和调研组那边也没话说。
消息送到冰棍班那天,陈大几人就开始忙碌起来。
因为这是给他们班组的任务,作为班长,自然要起好带头作用。
三个新品,看着挺轻松的一件事,但只有参与过的人才知道,这任务它一点也不轻松。
刘老亲自把关,一个月必须拿出来,还要新型独特……
做完月子刚来上班的小蒋听的脑袋瓜子疼。
作为班组老人,加上上次她和陈大研发的新品销量还不错,这次她也被成功发配到了一个名额。
“班长让我独立完成,你说就我这脑袋,能想出来才怪了。”
下班回去的路上,小蒋推着自行车,问完谢欣怡关于孩子的喂养问题后就忍不住跟她抱怨起了陈大。
小蒋的预产期在她后面一个月左右。
上次谢欣怡帮她解决了尚福顺一家,小蒋婆婆妈还特客气地给她送来了好多干菜和水果干。
没有好看高档的礼品,送的全是自己做的东西,送礼送到了谢欣怡心坎上,还把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
上次谢欣怡走后,小蒋男人和她婆婆妈就照着她的话去警察局报了案。
他们家去警察局报案的事尚母不知道,后来她又死性不改来闹的时候,刚好被巡逻的民警逮个正着。
因为提前备了案,尚母盗窃罪名成立。
在警察局,尚福顺求着小蒋老公私了,还再三保证他妈以后绝不会再缠着他家,然后按数赔了小蒋家损失还让尚母当面跟小蒋家道了歉。
这次赔了夫人又折兵,尚福顺连夜就把他妈送回了老家。
尚母哑巴吃黄连,还踢到了铁板,想来以后也不敢再惹小蒋一家。
胡大娘来给谢欣怡送礼的时候连说了好几次感谢,还说她媳妇能有谢欣怡这样的朋友是福气。
人会说话,做事有头有尾,人情物礼也处理的恰到好处。
不得不说,小蒋这次的婆婆妈可比尚福顺他妈强多了。
谢欣怡感叹小蒋这次终于嫁了个好人家,女孩也毫不掩饰地承认,“他家对我一直挺好,特别我婆婆。”
自从上次尚福顺他妈来闹过后,胡大娘就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不仅照顾她和孩子的起居,还想方设法的逗她开心。
小蒋让胡大娘照顾的很好,白白胖胖的,出落得越发福态,性子也比之前在尚家时大方泼辣了很多。
她对陈大让她独立完成新品的事很烦躁,谢欣怡安慰她,“你可以试着从之前的冰淇淋里找灵感。”
“灵感?”
显然小蒋不知道这个词,谢欣怡又说的白话了些,“照着之前的做,稍稍做点改变就行。”
这下小蒋听懂了,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十天后,谢欣怡就看到她拿着一个状似冰砖的新品找到了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