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奇怪。”
谢欣怡坐在凳子上,把自己猜测到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跟对方说了下,“…我觉得她下乡的地方小,消息比较落后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知青回城的消息去年年底的时候开始有的苗头,从南方传过来,他们这边并没多少人知道。
过完年随着消息的扩散,大部分的人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打听走动,但都是私下的,不敢明目张胆。
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紧张,人们习惯了做什么事都留一手,这件事也不例外。
大伙私下偷偷给自家人找出路,找回城机会,谢欣怡悄悄调查了下,这次来他们厂的临时工,大部分都是下到离家不远的知青。
隔京市近,自然也不会落后到哪里去,不像她大姐下的地儿。
条件艰苦不说,还通讯不畅,交通闭塞,连最近大姐跟她联系的电话,都是刚装上不久。
欣怡想到大姐在信里无意间提到的那些,无奈叹了口气。
“不知道他们那里什么时候会收到通知,我只能随时给大姐关注着。”
她把自己老是往这边跑的原因说了下,欧主任听的也是焦心,只道厂里若有招工计划出来,就第一时间通知她。
谢欣怡拜托完欧主任,想着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又去车间找了刘大姐他们。
她广撒网,多敛鱼,不期望择优而从之,至少能多一个机会。
刘大姐和小蒋倒是早就知道她为她大姐的事烦忧,只是之前谢欣怡没说,他们也不好问。
眼下谢欣怡找到她们,俩人二话不说,立马发挥出自己优势替她张罗起来,不过没敢多张扬,就悄悄找自己很亲近的人帮忙留意着。
也只能留意着。
大姐那边还没接到通知,这段时间跟她的联系也少了很多,谢欣怡拿不准时间,只能提前替大姐留意着。
本想着多点机会多点胜算,结果谢婷婷的一番话彻底扰乱了她的心。
第92章 哑谜
谢欣怡没想过会在京市碰到谢婷婷。
那天下班, 她陪小蒋去百货大楼给孩子买东西,付完钱刚回头,就和谢婷婷碰了个正着。
一开始她没认出谢婷婷, 先看到的是那天在展会上的大肚腩男人。
“真巧, 谢同志, 你也来买东西?”
短短几天时间不到, 男人竟打听出了她的名字, 谢欣怡压着心里不舒服,礼貌点了点头,本没打算跟这人纠缠, 然而抬头间却看到了站在男人身边正一脸不可思议看着她的谢婷婷。
“谢欣怡?”
很显然,对方也没想到会碰见她。
谢婷婷先是不确定的叫了她名字, 而后又拿着那双势利眼从头到脚将她打量了遍,像是不认识她般, 带着鄙夷冷哼了声, 问道:“还真是你。”
这话带着不悦, 加上对方刚才的眼神, 谢欣怡一听便知, 这是见不得她把自己养的好, 跟在谢家时完全像变了个人,让对方不舒服了。
她笑,“堂姐另栖枝头, 怪不得连我都不认识了。”
说着不客气的话,眼神还有意无意地瞥了眼大肚腩男人, 意思是什么,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小蒋连装糊涂, 问了句,“认识呀?”
“认识。”谢欣怡接过话,“我堂姐。”
大方承认俩人关系,还特热情问起了她家里的情况,一看关系就很好,那谢欣怡刚才装作不认识疑惑的语气又算什么。
谢婷婷被谢欣怡气的牙痒痒,见对方还好意思问她家里情况,当下就不客气回怼,“我家的事不劳你操心。”
说完,理了理自己戴在脖子的纱巾,谢欣怡这才仔细看了眼站在她面前的谢婷婷。
时髦的成衣套装,一头不符合年纪的小卷发,脚上穿的是现下很流行的粗跟高跟鞋。
打扮的很时髦,却一点也不适合她,特别是她戴在脖子上的那条丝巾,颜色太过艳丽,在她身上倒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难怪谢欣怡第一眼没认出她,就这装扮,不说跟在果子巷时天壤之别,就连跟上次晃到她时都大不一样。
她忍不住多看了对方几眼,结果趾高气昂的谢婷婷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挑起嘴角问她,“我听说你大姐还没回城,都这么久了,你也不说帮着问问。”
一句话,有意无意地将谢欣怡往无情上面拐,说的好像她大姐回不来,就是因为谢欣怡没帮着使力一般,听的谢欣怡很是不爽,“我们家的事也不劳你操心。”
她借谢婷婷刚才的话回怼过去,小蒋也在一旁帮腔,“咸吃萝卜淡操心,有这闲功夫,还不如多照照镜子把自己牙齿上的口红印给擦掉。”
小蒋声音不大,但现场的几人却是听的清楚。
谢婷婷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脖子,见谢欣怡捂嘴偷笑,她转过头擦了擦嘴后铁着脸怒道:“我操什么心,就你大姐那地儿,能回城才怪。”
什么意思?
大姐不能回城!
谢欣怡的笑僵在脸上,也不管谢婷婷是不是故意激她,刚准备问对方为什么会说这话,结果被一旁大肚腩男人适时开口的套近乎给打断。
“原来是亲戚呀,没想到婷婷还能在这儿碰到亲人。”
男人堆着一脸肥肉笑,逮着亲戚由头跟谢欣怡寒暄起来,“缘分,缘分,真是缘分,同行遇到亲戚,你说说这缘分.....”
他表现的热情,接连用了几个缘分来化解谢欣怡和谢婷婷之间的剑拔弩张。
只是谢婷婷不领情,在听到男人说亲人时还翻起白眼冷哼了一声。
这声冷哼,倒提醒了谢欣怡。
知道今天有这大肚腩男人在,她不可能从谢婷婷嘴里套出话,便不再管还在说话的男人,侧头看向身旁的小蒋,“你刚说,还要买什么来着?”
“嗯,哦……”
本已买齐东西的小蒋被她这话问的一顿,反应过来后随便找了个理由赶紧接上,“还有奶粉没买。”
奶粉,她家孩子早在去年就断奶改吃米糊糊了,哪儿还需要买奶粉。
不过这点就她和谢欣怡知道,至于另外俩人,在听到她们还有东西没买后,大肚腩男人立马结束了还没来得及说完的话题,“…嗯,那个,我们就不耽误你了,先忙,先忙。”
他说完,就拉过一旁瞪着死鱼眼的谢婷婷侧出了一条道,绅士姿态做的要多足就有多足。
小蒋出门后问起谢欣怡这人怎么对她们这么客气时,让谢欣怡突然就联想到了抗战剧里那些皮笑肉不笑的小鬼子。
“可能平日里习惯了。”
这种人,平日里习惯了卑躬屈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宁愿在你面前伏低做小,也不会装大尾巴狼得罪你。
他们很会审时度势,在展会上的时候谢欣怡就发现了,所以刚刚她才会听都没听男人把话说完就出言打断了他。
谢欣怡就是这样,一开始不知道你是人是鬼时,可能会给你点好脸色,但一旦察觉出你的动机不纯,或者知道你不是善人后,就会立马撤退。
惹不起,躲的起。
她不想跟这种人缠,特别她身边还跟着谢婷婷这样的人。
两个一个话不投机半句多,一个虚头巴脑和你打太极,都不是善茬,那就离他们远点。
至于谢婷婷脱口而出的那句话,谢欣怡回去后就给大姐去了电话。
套不出话,那就直接问。
她把自己在百货大楼遇到谢婷婷的事说了,让大姐再去找支书问问回城的情况。
“她真这么说?”
电话那头,谢欣悦没问为什么,只跟她确认了下。
谢婷婷这人,两姐妹都了解,虽然对方看着跟她二哥一样不着五六的,但被激后说出的话却还是有几分可信度。
这个谢欣怡穿过来后试了很多次,谢欣悦就更不说了,她和谢婷婷从小一起长大,对方什么秉性,适合用什么方法对付,她一清二楚。
所以听了谢欣怡的确定答复,她再一次找到了村支书。
“……没收到,这段时间我一直都有关注,连镇上领导都拿我做典型了,说我闲的慌。”
可不是闲的慌,村里一大堆的事需要他处理,他呢,整天就知道担心知青能不能回城。
支书不好跟谢欣悦说,镇上领导因为这件事不止拿他做了典型,还差点上报到了市里。
他劝谢欣悦,“你就耐心等着,一有消息我会通知你。”
虽然很希望女孩能回城,但架不住人三天两头地往他家跑。
村里爱说嚼舌根的人本就多,之前就传过他和谢欣悦的坏话。
支书也是人,也有私心,他儿子之前就说过他,让他跟女孩保持点距离,孙子都几个的人了,让人说三道四的,对孩子影响不好。
他听进去了,这段时间能避着都尽量避着,可谁让谢欣悦知道他家地址,人都来了,总不好闭门谢客吧。
再说了,这几年,他看着孩子一步步走到现在,多艰难,他不说,心里却清楚。
孩子回城的事,他能帮的都帮了,只是上面没通知下来,他就是有那个心都没处使那个力,只能劝孩子,再等等。
“可我……”谢欣悦失望,“我都已经等了这么久,通知一直没有。”
不说第一批回城的人了,光距离二妹他们厂那批新招的临时工都过去了半年时间。
所有人都在让她等,可却没人告诉她还要等多久。
而且这次她来问支书,并没有催着的意思,就想问问,是不是真像谢婷婷说的那样,她所下的村,根本就没有回城资格。
这一点,支书也无从知晓,毕竟你去镇上,人镇领导跟你无亲无故的,只能告诉你上面没通知下来,至于其他的,人不可能跟你透露。
支书没办法,谢欣悦也不好再追问,道过谢,她就把问来的情况跟谢欣怡说了下。
事情没有进展,又回到了死胡同,谢欣怡犯难,谢欣悦更是做什么都三心二意的,还因为大意,一次上山伐木时,差点没把自己的一只腿给搭进去。
谢欣怡得知她受伤的时候,还在考虑要不要找顾屿帮忙。
她打听出最近回城的人,好多都在背后找了人,托了关系。
作为从外地来的,她自知谢家这边根本没关系可托,能帮着在后面使使劲的,除了顾屿,没其他人。
只是…她不是很想让男人帮忙。
除了她了解的顾家家风不允许如此外,还有她自己,不想欠顾屿人情。
人情债不好还,她不想欠那么多债,可想到大姐现在的处境,却又有些动摇。
她斟酌着要不要跟男人开口,结果就收到了大姐那边的电报。
是支书私下悄悄给谢欣怡发的,没用村里电话,只发了短短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