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戈和霍英皆摇了摇头。
于珍:“是当今圣上!就连京师这股养猫的风潮,也是在他当年登基后才出现的!”
于珍望向一脸诧异的凌戈和霍英,进一步说道:
“正是因为他喜欢养猫,所以他在泰安三年时,曾经让内务府造过一批玉佩,规定说要以童子和猫作为玉佩雕琢的模样。那几年里,宫中每个侍寝过的人,都会获得这样一块玉佩作为赏赐。但之后,大概是玉佩赏赐完了,再加上宫中迟迟没有后妃传出喜讯,所以他也便没再让人造这样的玉佩。”
凌戈和霍英听到于珍这番话后,顿时就理解那块玉佩的品质为何会那么高了。
皇帝亲自点名要的东西,内务府那帮能工巧匠,自然是半点都不敢马虎。
这时,霍英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他突然微微睁大了眼睛。
凌戈和于珍看到他这神情变化,都转头望向他。
霍英抿了抿唇,朝凌戈和于珍开口道:“泰安六年的时候,陛下当时曾经到西北边关御驾亲征过一次,当时随行的人当中,虽然没有后妃,但却有不少宫中侍女。”
考虑到凌戈的心情,霍英没有把话说得太明白。
事实上,盛昭帝那会之所以御驾亲征,就是因为他想要压一压霍英在西北边关军里的威望。
盛昭帝当时甚至还将霍英给调回了京师,转而为西北边关军安排了一个名叫郭威的主帅。
那郭威嘴上和盛昭帝立下了各种豪言壮语,但在面对西桀的进攻时,却是应对得很不恰当,给西北边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
当时,甚至还有一小股西桀军攻进城中,给城中造成了严重的慌乱。
好在这一小股西桀军,最后还是被西北边军给全都绞杀在了城里。
盛昭帝生平头一回御驾亲征,为边军鼓舞士气,结果郭威就给了这么一个可耻的战果出来,盛昭帝自然是气得不行。
还没等到战斗结束,他就已经紧急派人前往京师,让人将霍英给重新喊回来。
等霍英从京师赶回西北边关后,盛昭帝直接就撤了郭威的元帅职位,并将他的官职一撸到底,直接让他成了个平头老百姓。
而在将西北边军的指挥权重新交到霍英手中后,盛昭帝似乎是自觉丢人,很快也便摆驾返回京师,从此更是没再踏足过西北一步。
凌戈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事情,但过去在和霍英交谈的过程中,他其实也曾经听霍英提过几嘴。
所以,在霍英提起盛昭帝御驾亲征的事情后,他顿时就将一切事情都串联了起来。
凌戈:“如果说我母亲当年的真实身份,是侍寝过圣上的侍女,那这块玉佩和我出生在西北这件事,逻辑上就说得通了。”
凌戈心中觉得,他母亲很大可能就是趁着西桀军打进城中那时,借着混乱的局势遮掩,从而让自己顺利脱身。
霍英这时忍不住叹了口气:“可惜我当年那个时候正忙着重整军队,所以根本也不知道,圣上那边是否有出现人员下落不明的情况。”
于珍:“我倒是觉得,这事其实没必要急着弄清。”
见霍英和凌戈都看向自己,于珍解释道:
“现在对于凌戈而言,一动其实不如一静,圣上那边肯定比我们更加着急。我们大可以看看之后的天幕内容,再来决定如何应对这事。”
听到于珍这个建议,凌戈和霍英都感到很是赞同。
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更何况,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的确不是最合适的时机。
而正如于珍所言,盛昭帝那边确实是表现出了明显的急迫情绪。
在卫王和鲁王都已经出事的情况下,京师众人自然就将目光转移到了其余的宗室子弟身上。
原先,因为和盛昭帝血缘关系没那么近,所以这些宗室子弟都不被朝廷众臣视为夺嫡的有力竞争者。
但在鲁王也跟着落败后,原本不受人关注的宗室子弟们,一个个都摇身一变,成了京师的热门人物。
盛昭帝更是索性不掩饰了,直接就将那些年龄符合的宗室子弟,一个个都叫进宫中谈话。
他本人亲自上场,一对一、面对面考察这些宗室子弟们的能力。
而正如俗语所言,临阵磨枪,不亮也光。
各家的宗室子弟都希望自己能够抓住机会,在盛昭帝面前博个好彩。
所以,京师里有名气的各个老师,一时间都突然变得极其抢手,甚至还出现了两个宗室子弟,为了一个老师而当街打起来的事情。
作者有话说:
【1*引用出自苏洵所著《权书•心术》;2*引用出自《说苑•谈丛》】】
第31章 直播4:被流放的我成了……
京师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晓,盛昭帝每次对宗室子弟进行考核时,孟谦这个宰相其实都坐在一扇屏风后,暗暗观察那宗室子弟的表现。
这天休沐日,孟谦坐在自己家中的书房内,他望着桌上自己已经整理出的那份观察报告,忍不住叹了口气。
越是仔细观察,他就越是觉得那些宗室子弟一个个都不堪重用,绝对不可能是盛武帝那位传奇帝王。
孟谦此刻心中其实已经萌生出了一个猜测。
他觉得盛武帝或许是哪个宗室勋贵流落在外的皇家血脉。
而且,从天幕上许三九透露出的内容来看,孟谦觉得盛武帝很可能是生活在北方边境那一带。
二十年前去过北方边境的宗室勋贵,孟谦光是在脑子里一回想,就已经冒出了好几个名字来。
因为当年盛昭帝到西北边关御驾亲征时,正是他负责拟定朝中的随从名单。
孟谦拧起眉头,一时间觉得这事变得越发棘手了起来。
别人的房内事,他一个外人,无论是用何种理由去试探询问,都只会让人觉得冒犯和不解。
而且,若是那宗室察觉自己其实是盛武帝的生父,保不准野心也就跟着变大了。
他如果仗着自己和盛武帝的关系,然后想要在朝堂上和盛昭帝对着干,到时候,朝堂上指不定要出现什么麻烦事。
孟谦记得,几年前,卫王和鲁王他们两个的生父还活着那会,就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想到这,孟谦就忍不住为盛昭帝叹息了一声。
在孟谦看来,盛昭帝治理国家的水平,其实已经算是在历朝历代帝王的及格线之上。
但盛昭帝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膝下无子。
若是这盛武帝其实是盛昭帝的血脉就好了。
孟谦心中刚冒出这么一个念头,下一秒,又自己默默打消了这个期盼,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纯属是痴人说梦。
他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感觉自己竟有点像是病急乱投医的模样了。
“扣扣”。
敲门声这时骤然响起。
孟谦抬头应了一声:“进来。”
书房门被从外面轻轻推开,孟府的管家孟常安走了进来,他来到书桌面前,朝孟谦轻声道:
“老爷,唐尚书和他的夫人、公子突然过来了,门房不好意思让他们门口站着等,便先将他们迎进了侧厅。”
听到管家的禀告后,孟谦不禁皱起了眉心。
几天前,唐景荣就已经朝孟府递过拜帖,询问是否能在休沐日这天携妻儿登门拜访。
但自打孙女孟雪姝被退婚这件事发生后,孟谦就对唐景荣一家的观感一落千丈。
他直接就让管家将唐家的拜帖原帖退还回去。
孟谦本以为,只要唐景荣还懂礼数,就该明白这是他明确拒绝唐家的信号。
可现在,唐景荣一家竟然还是上门来了。
孟谦从椅子上站起身,朝管家道:“走,我今天倒是要看看,这唐景荣一家到底想干什么!”
孟府,侧厅。
见孟府的下人只是上了盏茶后,便无其他人再过来招待自己,唐桂贤和他娘冯玲丹脸上表情都变得有些难看,觉得自己遭到了冷落。
唐景荣注意到他们母子的表情后,轻咳了一声,用眼神暗示他们控制好自己脸上的表情,别让孟府的人给撞见了。
唐景荣在唐家是一家之主,向来说一不二,没人敢忤逆他的意思。
所以,在收到唐景荣的信号后,唐桂贤和冯玲丹都下意识收敛起了脸上的不满。
随后,又过了一会儿的时间,听到侧厅外传来动静,唐景荣一家更是急忙正襟危坐了起来。
当看到孟谦从外面走进侧厅,唐景荣一家都立刻站起了身,朝孟谦行礼问候。
孟谦冷淡地朝他们摆了摆手,他走到主位上坐下,冷着脸望向唐景荣,说道:
“唐尚书,您今日大驾光临寒舍,不知是有何指示?”
唐景荣虽然贵为吏部尚书,但听到孟谦这话后,却依然不敢接下。
他急忙朝孟谦低头拱手,姿态谦卑地说道:
“孟相此言,实在是令下官无地自容!不敢有瞒孟相,下官今日特意携妻儿登门拜访,乃是想为两家之前的婚事,向孟相再次道歉!”
唐景荣早在家中便已经和儿子唐桂贤商量好了今天的一切应对。
所以在唐景荣话音落下后,唐桂贤也跟着朝孟谦拱手行礼,一副羞愧难当的模样:
“晚生这些时日,每思及此事,亦是辗转难眠,心中难安,悔恨自己当初不该鲁莽行事,竟因情势所迫,一心想着不要拖累雪姝,就向雪姝提出了退婚。若是大人您有意责罚,晚生绝无半句怨言,只求大人您能够消散怒气,原谅晚生当初的愚钝之举!”
在丈夫和儿子都开口后,冯玲丹自然也是紧跟着配合。
她皮笑肉不笑地扯起嘴角,朝孟谦开口道:
“孟相,两个孩子从前那般天作之合,只是因着有恶人从中作梗,这才导致婚事横生枝节。依我之见,现在恶人锒铛入狱,不如我们两家重结秦晋之好,这样还正好能成就一番姻缘天注定的美名!”
听完唐景荣一家的表态,孟谦自然已经是明白了他们今天的来意。
孟谦直接摆了摆手,“常安,送客!”
孟常安听到孟谦这命令,自然是迅速走到了唐景荣一家的身旁,朝他们比了个“请”的手势。
孟谦的这个反应,让唐桂贤、唐景荣和冯玲丹都感到一阵错愕。
原本,他们在家中商讨此事时,都觉得重新缔结婚约这事十有八九能成。
毕竟,从之前千秋宴那晚,鲁嘉公主嘲讽孟雪姝以后只能当个填房的继室这件事,就能看出孟雪姝的婚事如今其实有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