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也反应过来,她很少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对受访者的信息都是熟记于心的,竟然忘了这一点,就记得她很年轻了。
实在是,苏如意表现得就不像这个年纪的女孩,沉稳睿智,好像经历过很多事,所以才会如此成熟。
苏如意也知道自己表现得比较另类,不过这个年代有太多聪明人,她也没想过要刻意伪装。
她也不过多了一世眼光,并没有因此智商发生改变,算不上多另类。
杨琦一脸懊恼:“差点忘了这事。”
苏如意看到陆挺充满失望气息的身影,又道:
“我们结婚的时候,一定会通知你的,希望你那时候有时间能够参加。”
“那我必须要到的!”
陆挺整个人的气息顿时又发生了变化,浑身透着雀跃。
苏如意和他解释过,他们需要再缓一段时间再结婚,他能够理解也同意了。
只是听到相关的事,情绪难免波动。
苏如意和陆挺走出演播厅,就看到刘全已经守在门口了。
刘全看到两人,笑容带着些谄媚。
他装模作样看了看表:“这个点正好是饭点,两位老板能否赏脸?”
苏如意和陆挺对视一眼,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刘全原先是广告部的副部长,虽然平时需要找客户,但是省台的架子在那,一般都是别人捧着钱过来,极少这样低声下气的,现在是怎么了?
而且刘全现在不是已经不在广告部了吗?
两人不解,只随着刘全一起到附近的餐厅。
餐厅并不算豪华,但是环境不错,有单独的包厢,饭菜味道也可以。
刘全并没有着急在饭桌上道出自己的意图,一直在闲聊,时不时会聊到两人此时的事业。
刘全还想开一瓶茅台,被陆挺和苏如意婉拒了。
快吃完的时候,陆挺主动开口:“刘部长,你有什么话可以跟我们直说。”
刘全这才道出自己的意图,“我现在在省广电新组建的经视台工作,这是个全新的频道,我担任副台长。”
“恭喜刘台长,你这是升官了啊。”陆挺连忙道。
苏如意平时都会抽时间看中央和省台的新闻,随时注意动态。她虽然有上一世记忆,可很多事情没有被触动都想不起来。
若是比较空闲的时候,也会看其他节目。
现在的电视台和节目都比较少,所以看得不多也有大概了解,苏如意对经视台毫无印象,真有这个台?
刘全看出苏如意的疑惑,解释道:“目前还没有正式上线,还在紧锣密鼓筹备中,预计十月一号上线。”
苏如意了然,她就说她怎么毫无印象。
“这是省广电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有极大的控制权,以创新、自主和竞争为核心,更加贴近观众,满足观众需求。”
刘全说得非常广泛,苏如意都听不出这个台的特别之处,更别说电视看得不多的陆挺。
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两人脑中闪过这句话,却并没有吭声。
刘全讪讪,他从前在广告部,很多时候都是别人求他,拉客户的活也轮不到他。
现在到了新台,原本以为升官了,结果发现就是个坑。
省广电给的资金非常少,他们新台需要自负盈亏,要开展的栏目里,大部分资金都是靠自己去拉赞助去筹备。
可他们是新台,现在还没有上线,谁知道收视率会是怎样,播出的节目又是否受到大家的欢迎。
一切都不确定,广告商也就很难信任,也就不会投资了。
刘全这段时间可谓是跑断腿,脸往地上给人踩,可效果甚微。
一些人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多少投了一些,可那点钱压根不够看的。
他们的节目都是新的,因此演播厅布置,新团队组建等等,到处都要钱。
上头拨的款项,台长看得特别紧,非常难以审批,目前多是靠自己。
尤其是新项目的投入,台长更加谨慎。
刘全非常看好一档节目,觉得非常特别,是一种新尝试,但是投资不低。
台里不少领导都觉得太过冒险,这样的节目怎么可能有人喜欢,太过闹腾了,一点不接地气,也没有教育意义和深度。
可刘全却是很看好,觉得如果这个节目做出来,很可能开创一个先河,可他没法说服其他人。
台长对这个节目持保留态度,并不反对,但是也不支持。如果刘全能组织相应团队将节目搞起来,他可以安排合适的时间。
只要收视率达到及格线,就可以维持下去。
但是一切前提是,他们得想办法自己把节目搞起来,而所需要的资金需要自己去想办法。
这也是台里的一种竞争模式,让大家在制作节目的时候,还要考虑收视率的问题。而不像从前在省台或者其他台一样,只管做完自己的事,收视率跟自己关系不大。
现在的模式是,收视率不行那就退下让位,采用的是竞争机制。
每个新节目一开始都会有机会在一个不错的时间段亮相,后面能争取什么时间段,或者是否能保留就各凭本事了。
刘全这段时间一直碰壁,其他节目还好,基本上和现在常见的那些节目是一个类型的,对收视大概有个预估。
刘全看好的这个栏目却很不同,市面上目前没有同款,想要拉到赞助就很难了。
刘全虽然现在只是副台长,但是上头已经明确表示,他如果做出成绩,就能直接副转正。
现在的台长已经快退休了,在新台只是作为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等到新台步入正轨,他就可以光荣退休。
因此,台里很多事他不会有太多意见,他无法理解刘全看上的栏目,却也没有反对,还是给他机会的。
省广电说了,给新台极大自主权,只要不违背政策法律,都可以去尝试。
和刘全一起竞争的有两个人,刘全并非科班出身,之前做的也是招商工作,在这一行资历浅,想要更进一步,就得打造出像《老百姓》类型的爆款栏目。
“我是真的很看好,若是能做出来,肯定会被老百姓所喜欢。”
刘全话说得肯定,可表情却透着无奈。
他这段时间把这句话都快说烂了,但是没有得到认同。
愿意支持他工作的人,都换了别的节目赞助,对这个节目没有信心。
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得知省台《老百姓》节目今天要采访的是苏如意和陆挺,对他们也有所了解,就过来碰碰运气。
目前新台和省台都在一栋办公楼,很多设备资源是共享的。
两人年纪轻,兴许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不一定。
苏如意听明白了,清省广电这是要改革啊,她原本以为这边会比较保守,竟然会这么积极主动想要寻求新路子。
不过这个新电视台会长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他们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必须谨慎对待。
“刘台长,这样吧,你把那个你看上的栏目策划给我们看看,我们再决定是否要投资。如果我们有意向,我希望还要看看这个栏目组的负责人以及主持人。”
苏如意觉得既然碰上了,那就看看是个什么情况,刘全这样低声下气的,他们也得给个面子。
他虽然去新台了,在省台还是有人脉的。
话语权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电视传播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里都占主导地位,苏如意觉得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得打好关系。
刘全眼睛一亮,没想到自己含糊其辞,苏如意也这么给面子。
而且根据她的话,明显是认真对待的,而不是像之前那些人一样不过是应付,实际上压根没看策划书。
他说得多了,都有点累了,刚才都没介绍那是个什么栏目。
按照之前的经验,很多人根本不耐烦听,他说得激动,人家只想赶紧走,让他很是挫败。
“太感谢你了苏老板,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肯定会喜欢的,这是节目策划书,你只要看了肯定会喜欢的!”
刘全连忙将公文包里的策划书拿了出来,给苏如意和陆挺一人一份。
苏如意接过来,就看到策划书封面上写着《综艺周六见》几个大字。
苏如意眉毛挑了挑,央视的《综艺大观》是现在非常受欢迎的节目,在这个年代也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大陆第一个综艺节目。
从这个策划书的名字看,这个节目应该也是纯娱乐性的。
从刘全的反应看,应该有很大不同,否则不会拉投资这么艰难。
毕竟珠玉在前,有类似的节目大家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行,我回去看看,会尽快给你答复。”苏如意将策划书收了起来。
陆挺对这些毫无兴趣,不过也没有拒绝。
刘全看得出,两人在这件事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苏如意,留下了她的联系方式。
“如果你觉得策划书不够直观的话,我们也可以让节目策划跟你面对面说清楚。”
苏如意笑着应下,陆挺则偷偷把单给买了。
刘全得知后一声叹息,别看他职位不低,实际上工资就那么点,这段时间一直请客,口袋都空了。
他老婆之前很支持他的工作,为此也难免有意见,觉得他太轴了。
大家都不看好,估计播出来效果也不行,他不是专业搞电视的,还是要听取老人的意见。
实在不成,等他站稳脚跟,再重启这个节目也不迟。
可刘全就是不甘心,总想试一试。
“哎,这是最后一次,不行就算了吧。”
第111章 节目
上了车,苏如意随手将手里的策划书翻了翻,感到有些意外。
她以为这个节目会像现在的《综艺大观》一样,以相声小品和歌曲等节目为主,没想到竟然是以嘉宾互动游戏为主,中间穿插各种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