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所在的合水镇是个大镇,今天他们只是路过外围地方,就已经感受到省城附近的城镇跟偏远地区的不同。
王慧婷想起以前去镇上赶集时候的繁华,“现在镇上还有赶集的日子吗?”
“有的,明天就有个大集。”
王慧婷眼睛都亮了,在黑夜里熠熠生辉。
“姐……”
她刚起个头,苏如意就明白了她想说些什么。
“想去就去吧。”
“可是明天你要去工厂那边,要是我走了,你就一个人了。”王慧婷有些犹豫。
“我一个人就足够了。”苏如意笑道,“你可以先试试能不能在镇上卖一卖,要是生意不错,我们在回去之前还能再进一次货。”
王慧婷沉吟片刻,最终决定明天先去卖一波试试水。
张巧巧立马自荐:“婷婷姐,我对镇上熟,我带你去呗。要是集市上卖得不好,我就带你去别的地方。”
“行啊,要是卖得好,我请你吃雪糕,还给你算工钱。”
张巧巧:“不用不用,你们今天带了这么多好东西过来,我也希望能帮帮你们。”
她们现在睡的褥子就是苏如意她们今天带过来的,从前的褥子早就硬得不行,现在是夏天还好,顶多就是床有点儿硬。
到了冬天,下面凉飕飕的,总觉得暖和不起来。
张思思也忍不住道:“婷婷姐,也带上我呀。我妈去镇上卖菜,我也帮着卖过呢。”
“行,咱们一起去!”
第二天一大早,几个女孩就一起往镇上走,苏如意也跟着一块走,她要去镇上再吃点东西,姑妈家那点只够垫个底。
塑料厂那边不急着那么早过去,人家估计还没做好调查和预算呢。
再者,也不好总在那蹭饭,意图也太明显了。
苏如意不想两个表妹回去告状,到了镇上就跟她们分开了。
王慧婷有些担忧道:“姐,你能找到路吗?”
苏如意哭笑不得:“我找不到还不能用嘴问吗,你别老操心了,去忙你自己的吧。”
苏如意跟王慧婷几人分开后,就一路找吃的,现在她能吃不胖,是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体质。
可对于口袋有那么点空的苏如意来说,吃着吃着就感觉到心疼了。
再不挣钱,她口袋那点钱真是要被自己吃空了。
苏如意在镇上晃悠一圈,发现镇上也有小孩子在玩呼啦圈,门店里也有卖的,一个十块钱,价格不便宜。
不过生意还挺好,苏如意站在那没一会儿,就卖了好几个。
苏如意心里更加有底了,她虽然有先知,可这毕竟是一本书,谁知道会不会跟现实有区别。
苏如意闲逛的时候,还遇到了王慧婷几人,她们的小摊位生意很是不错,身旁围着一群女孩子。
虽然摊位非常简陋,只有个木盘子拖着,木盘子还是早上张大贵临时做的,还来不及打磨,非常地粗糙,可依旧吸引了不少人在那挑选。
等苏如意再逛回来的时候,发现只剩下王慧婷一个人了。
“巧巧和思思呢?”
“她们自己拿了一部分货去别的地方卖了。”
王慧婷一边招呼客人,一边回答道,小脸兴奋得红扑扑的。
苏如意皱眉:“她们不会走丢吧?”
王慧婷笑道:“她们对镇上可比我们熟悉,巧巧在镇上读初中,天天跑来回。”
苏如意也反应过来,现在的孩子都是放养的,孩子们独立性也特别的强。
“那行,你自己也注意安全。”
王慧婷下巴往前面抬了抬:“那边就是派出所,我都摸清楚了的!”
苏如意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一个人往塑料厂去了。
走到塑料厂门口,苏如意就看到大门口的公告栏上贴了新的公告。
上面贴着对周华荣等人的处理结果,并将具体情况一一写明,并且说明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这个公告贴在外面,明显是为了震慑背后那些宵小。
“苏老板,您来啦,快请进。”
门卫看到她,连忙从保安室里走出来迎接她,笑容那叫个灿烂,眼底尽是敬佩。
眼前这个女人,可是打倒了陆挺的女人!
苏如意一路迎来大家同样敬佩的目光,她,苏如意,一战成名。
咳咳——
苏如意有些不好意思地假咳,她也不想那么高调,可她就像是一个暴发户一样,事实上她也是个暴发户,只是在力量上一夜暴富。
所以按捺不住想要炫耀的心,那岂不是如同锦衣夜行?
苏如意也想扮猪吃老虎,可她此时很难不膨胀。
作为一个曾经被尾随过,差点被猥亵的女性,苏如意很难平静。
苏如意现在都记得,被对方压制住时,无力反抗的恐惧。
她跟高大异性同处在一个电梯里,都会感受到巨大的压迫感,让她想要逃跑。
现在她不一样了,她拥有男性都要畏惧的力量,身份颠倒,心里那叫个痛快,至少得过一阵才能低调。
“苏老板,你来了。”
马慧得到消息,立马从办公室里跑出来迎接。
苏如意:“我是不是来太早了?”
她这样做显得有些急切,这对于她是不利的。
不过昨天接触下来,塑料厂的管理层都是实在人,也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
“没有没有,我们昨天就已经做好了预算,您今天不管什么时候来都行。”
苏如意感叹塑料厂的效率,要是换作现在一些国营厂,拖上几天甚至一个月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昨天已经打过照面,因此彼此也没有客套,赵向红上来就直接报价。
“大的呼啦圈一个2.2元,小的一个2元,一次一千个起批。”
第26章 地皮
赵向红给的价格比批发市场便宜很多,不过苏如意可没那么容易满足,觉得还可以再讲讲价。
赵向红在谈判时,也不像平时看着那么温婉,在价格上也不轻易相让。
两人你来我往,最终以大呼啦圈2元,小呼啦圈1.8元的价格定了下来,塑料厂还附赠送货□□。
送货上门是苏如意争取来的,她一开始压价是大呼啦圈1.5元,小呼啦圈1.2元,谈了半天后才到现在的价格,但是她要求塑料厂负责送货。
现在想要找运输车也不容易,像她这样没有门路的,运费也会很高。
塑料厂就有一辆货车,苏如意早就打了这个主意。
赵向红很是大气地答应了,不过要求进货总额必须超过三千,否则一趟下来不划算,并且定金要交五成。
苏如意咬牙应下,签约的时候,心脏都在砰砰跳。
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冒险,可谓是破釜沉舟。
这段时间花销加上之前给了王慧婷的那笔钱,她手里现在的钱都不到三千块钱!
到时候还要租仓库,缺口大约四五百。
因为尾款可以晚一点付,苏如意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这无疑是极为冒险的举动,她其实并不知道呼啦圈是否能热卖。
即使肯定这玩意能火,可到底什么时候能火,中间是否会出什么岔子,是不好估算的。
要不说做生意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她要是少进货,成本提高不说,回头被人学走就吃不到早期的红利的,后面喝汤会少赚许多。
更大胆的人,可以在付定金的阶段就把手里的钱全砸进去,赌赢了暴富,赌输了倾家荡产还欠一屁股债。
苏如意没有让自己陷入这个尴尬境地,哪怕到时候售货周期长,她也不至于付不全尾款,再不怎么好卖,四五百多块还是能够回笼的。
心里是想得清楚,可难免还是会紧张。
红星塑料厂最近发生一系列的事,订单并不多,材料也都是现成的,因此半个月后就能够拿货。
这还是放宽了时间,因为第一次制作,谨慎起见,塑料厂预留了比较多的时间。
苏如意也不着急,她现在有落脚的地方,而且仓库也得解决。
塑料厂这边有了准信,苏如意打电话回去,让李梅帮忙找仓库。
“东西很多吗?要是不多,我可以找你黄玲阿姨借她家的柴房。”
黄玲丈夫是厂里干部,自己也是办公室里的干事,因此分的是干部楼。不仅房子更大,自带厨房和卫生间,楼下还有一间几平米的小柴房。
以前都是用来装蜂窝煤的,现在黄玲家改用更方便的燃气灶,柴房就变成杂物房了。
“我的货很占地方,柴房肯定不够装,需要一个库房。”
李梅问清楚需要多大地方,就道:“行,我去厂里问问。”
“麻烦你了,梅姨。”
“跟我客气什么,你放心吧,这事交给我了。”
李梅并不意外苏如意会提起租库房的事,之前她就已经在打听了,并且透露自己是要靠做生意谋生,所以已经有了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