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文豪1978_分节阅读_第339节
小说作者:坐望敬亭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71 MB   上传时间:2025-06-01 11:26:37

  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把计划捋的差不多了,林朝阳要给二春同志取钱,林二春却拦住他。

  “不着急,等棉花胡同那租出去再说。”

  “也行。对了,你把门口那对联给我拿回来。”

  “知道了。”

  隔天,林二春对联送了过来,父子俩一顿折腾,将对联挂在了小六部口这边的院门口。

  林朝阳站在门口看了看,“得,这边也成饭馆儿了!”

  有了忙碌的目标,二春同志格外有干劲,说话就要去执行自己的租房大计了。

  林朝阳私下里给这个计划起了个名字,就叫“包租公计划”。

  改革开放第一代包租公是我爹,想想还挺带劲的!

  过了两天,林朝阳应陈怀恺的邀请来到了燕影厂。

  前前后后筹备了近一年时间,《棋圣》摄制组正式在今天成立。

  林朝阳到的时候,只见所有剧组的台前幕后工作人员都被陈怀恺召集到了燕影厂的主楼前。

  《棋圣》的时代背景是在抗战时期的沪上,因此明天整个剧组就将开赴沪上进行拍摄。

  一想到明天就要出征,再次拿起导筒的陈怀恺就有些激动,站在大家面前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讲话。

  “……一定要在严肃严峻的历史背景下,表现一个崇高、悲壮的诗性颂歌。

  我们的电影不但要使中国人民喜欢,也要得到国外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承认和喜爱,要争取把《棋圣》打到世界影坛上去。

  让世人看到我们民族的那段历史,反思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

  陈怀恺的讲话充满激情,与他平时的老狐狸性格完全相反,弄的林朝阳都有点热血沸腾了。

  等他讲完话,林朝阳调侃道:“老陈,行啊,有点当政委的潜力。”

  陈怀恺面露得意之色,“早三十多年,鼓舞民心、军心靠的就是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

  两人正说着话,摄制组成员们都散开了,梁家辉跑到林朝阳身边。

  “林先生!”

  “辉仔,怎么样?这次跟我们燕影厂的团队合作,能适应吗?”林朝阳笑呵呵的关心道。

  “之前在内地待了一年多,早就适应了。这次再合作,感觉更亲切。”

  林朝阳笑着点点头,“那就好!”

  梁家辉表情恳切的说:“谢谢您!”

  “我有什么好谢的?”

  “湾岛那边已经封杀我了要不是您推荐我回内地拍戏,我现在已经没戏拍了。”

  “我推荐你也是因为你恰好符合这个人物的形象。湾岛那边的事你也不需要太担心,弹丸之地想搞这种封杀是不可能长久的,你的电影之路才刚刚开始。”

  听着林朝阳的安慰,梁家辉心中感到温暖和感动。

  “我给您从香江带了份礼物,您等我一下。”

  梁家辉说着话跑开了,他现在住在燕影厂内的宿舍。

  过了六七分钟他才跑回来,手里拿着一本书递了出来。

  林朝阳一看,竟然是明报出版社版的《梵高之死》,他笑着接过来说道:“辉仔有心了。”

  “我买书的时候问过书店的人,说您这部书的销量很不错,已经是第3次印刷了。”

  听着梁家辉的话,林朝阳翻开书,果然看见了“第3次印刷”的字样。

  明报出版社版《梵高之死》首印1万册,这证明小说至少应该卖了一万几千册了。

  出版四个多月时间以香江的人口规模和文学氛围,能有这个销量应该是很不错的了,林朝阳心中开始有些期待版税结算的时候了。

  十一月份,林朝阳的新小说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小说上。

  林二春时不时的就会跑到小六部口胡同来跟他聊聊棉花胡同的院子出租的情况。

  今天租出去了两间,明天又租出去了一间……

  如今燕京城的人均住房面积不到五平米,赶上前几年的知青返城潮、新生儿出生潮、再加上外来务工潮,燕京城的房价已经有了明显的上涨趋势,房子也不愁没人租。

  半个多月时间,棉花胡同那里陆陆续续就搬进去了不少租户。

  林朝阳能看出来,二春同志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最近已经开始到处物色房子了。

  林朝阳又要给他拿钱,林二春又拒绝了。

  “新买的房子得收拾,入冬以后不好动工,再说这时候房子也不好租,等过完年的。”

  老同志生意经一套一套的,林朝阳也由得他折腾。

  又过了两天,平时白天小冬冬都是交给张桂芹来带的,晚上才由林朝阳夫妻俩照顾,这天傍晚张桂芹将孙子交给陶玉书,火急火燎的就出了门,次日白天再过来时抱了一堆布料和棉花。

  “妈,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这布和棉花都不要票,我排队才抢着的。”张桂芹高兴道。

  林朝阳听着母亲的话,立刻想起了前几天报纸上的新闻,说是商业部发出了通告,最近在全国范围内临时免收布票、絮棉票。

  当时林朝阳看到这个新闻,就知道肯定要引发一股抢购潮。

  对于常年生活在计划经济之中的当代老百姓来说,压在他们头上最大的难题不是收入,而是票证。

  现在商业部发出临时免收票证的通知,等于是告诉这些老百姓不限量供应,这对于老百姓们的诱惑无疑是巨大的。

  衣食住行,这年头的燕京就没几家老百姓是不缺布料、棉花的,肯定要趁着敞开供应的时候多买点。

  更何况,老百姓对于这种敞开供应还有一种担心,放开是好事,经过这么一波,布料、棉花短缺了怎么办?

  那就更得趁着这个机会多买点了。

  张桂芹还沉浸在占便宜的喜悦中,林朝阳却发觉她的脸色有些不对,摸了摸她的额头。

  “妈,你发烧了?”

第344章 审片会

  张桂芹自己摸了摸,“没事,可能是让风吹的。”

  林朝阳拿出温度计让她量量体温,张桂芹表现的不情不愿,“有啥好量的?”

  “让你量你就量!”

  张桂芹被逼着夹上了温度计,过了五分钟一看,竟然烧到了39度5。

  “你这是去哪儿了?怎么烧的这么厉害?”林朝阳皱眉问道。

  张桂芹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才说出了实话。

  原来她昨天晚上回去先睡了个觉,然后半夜两三点就起来去王府井百货大楼排队,排到早上八点开门,进去抢购了一通。

  林朝阳无奈叹气道:“我的妈诶,你能不能让我省点心,咱家差那点布吗?”

  “人家都说上面这么一搞,以后棉花和布就不好买了。

  我不是寻思这回多买点,以后就不用愁了嘛!”

  张桂芹的想法代表了这个年代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想法,你要问八十年代的老百姓对什么事印象最深刻,“抢购物资”这件事肯定要排在最前面。

  八十年代双轨制的并行,让人们不得不沉浸在对物资不足的焦虑中。

  林朝阳看着母亲,再次叹了口气,“以后你可别这样了。家里吃的用的不用担心,缺什么东西了你就跟我说。”

  他又说道:“都烧成这样了,赶紧先吃点退烧药吧,不行就去医院,冬冬你先别管了。”

  “没事,发个烧也不耽误干活。”

  “什么不耽误干活?赶紧吃药去躺着吧,家里又没什么要紧事。”

  林朝阳态度强硬的监视着张桂芹吃了药,看着她回到房间去休息,最后无奈的摇摇头。

  这没苦硬吃的毛病,什么时候才能改啊!

  到了月中,谢靳从沪上来到燕京,给林朝阳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高山下的花环》电影已经完成了制作。

  这部电影自去年上半年就开始筹备,年中的时候剧组还去沂蒙山区体验了生活,直到下半年才开机,远赴云南进行拍摄,一拍就是大半年的时间。

  到今年八月份拍摄结束,又进行后期制作。

  谢靳为了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卯足了全力,现在电影完成了制作,他也总算是能松口气了。

  “电影弄完了,伱不好好在沪上待着,跑燕京来干嘛?”林朝阳问他。

  “你以为我想来?得审片啊,另外我还要去法国参加个电影节。”

  谢靳口中的电影节是法国西部的南特市举行的南特三大洲电影节,这个电影节是1979年由法国阿兰·雅拉杜和菲利浦·雅拉杜两兄弟发起的。

  所谓的“三大洲”就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这个名字也能看出来,电影节的立场明显是Z派的。

  谢靳是本届电影节唯一受邀参加的中国导演,电影节还专门安排了他的电影展映。

  如《舞台姐妹》《女篮五号》《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谢靳的代表作品都会在电影节期间放映,可以说是相当高的殊荣了。

  谢靳说起这事面露得意之色。

  至于审片的事,在谢靳来燕京之前,《高山下的花环》已经经受了沪影厂内部和沪上电影局的审查,厂领导和电影局领导都对这部电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这次谢靳到燕京来,是为了文化部的审查。

  “明天去审片,你跟我一起去吧。”谢靳对林朝阳说。

  “我去干嘛?”

  “去听听大家的意见也没什么不好的。再说,你就不想看看电影的成片?”

  谢靳这么一说,林朝阳犹豫了一下,“那行吧。”

  次日一早,林朝阳同谢靳一起来到电影局的放映室。

  此次进京,除了谢靳这个导演,连徐桑楚这个沪影厂厂长也来了,徐桑楚和林朝阳握了个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9页  当前第3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8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文豪1978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