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又拿起了手机,重复了一遍刚才的眼球动线,是的,就是在张晓月这里,老周当时总算是想起了老张女儿的名字,所以多看了几眼。
应该就是张晓月的名字,触发了这次共振。
原来不止看到事物可以触发共振,看到人的名字也可以呀。
那要是听到这个名字,会不会触发呢?
一直以来的意识共振,都是靠视觉,听觉还真没触发过。
刚才我和赵北桥对话时,应该也提到了老张女儿很多次,却都没有触发。
哦,不对,老张女儿不是她的名字,但现在也没机会验证了,等有机会,挨个叨咕一遍所有人的名字,我看会不会触发。
触发的源头就算是找到了吧,可这块空白的共振信息,又是咋回事儿呢?
老天爷为啥要给我一条空白的信息呢?
难道是个隐喻?隐喻什么呢?四大皆空?不可确定?重新开始?
这也太宽泛了,我老周又没什么宗教背景,连个参考答案的范围都没有,就让我这么胡猜吗?
不对,意识共振,从来都没有让老周猜过,一直都是十分朴素直白,让我去吃板面,让我多买一桶底漆,这就是指引一个低智商的信息水平,不应该触及隐喻这个层次。
不是隐喻?那么……
那么,这就是一个对话框,只不过,里面啥也没有。
一个对话框,却啥也没有,但应该有,否则就没必要出现这个对话框了。
这怎么有点像那种网站里偶然发生的错误呢?
对对对,老周总算是想起了这一片空白,像是什么。
这就像是一个程序员,笔下的一个失误,可能是异步操作没有处理对,要么就是监听器或回调函数搞错了。
没啥大事儿,修复一下就行了。
可是,意识共振这玩意,难道真的是一段代码?一套程序?一个系统?
晕,系统文呀。
不过,认真地说,时不时出现在我脑袋里的这个意识共振,真的极有可能,是有人参与的,参与的方式,是编程。
不对,这么高级的东西,怎么可能是人搞的。
那应该是,有一帮仙姿玉貌、飘逸出尘的家伙,在云峰之上,敲着键盘,造了一个系统,只为让我老周,在那个中午,能吃到免费的两个半卤蛋?
听着就挺可笑的,对吧?
吃到免费卤蛋只是系统的一种结果,应该都有一套核心逻辑,遇到小巷是卤蛋,遇到飞船是燃料棒。
嗯,对。
可这工具就不对了,神仙们不应该需要靠敲击键盘写代码,应该……应该像四岁天才编程班里的那样,拖拖拽拽,就可以把代码写完了。神仙也用低代码平台吗?
还是不对,哪里不对呢?
神仙,是神仙,把神仙替换成人,是不是就顺畅多了。
所以,我一开始的想法要更合理一点儿,意识共振,可能真的就是,有人在编程。
第84章 天选之子
一个对话框,啥也没有,但却应该有。
这是不是就表示,老周错过了一条共振信息?
这条信息,是老周看到张晓月的名字时,就触发了,非常迅速,不像是与自己无关的信息。
那就是一条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信息。
错过了,就表示这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已经在老周的身上发生了。
这会是一件什么事情呢?
老周开始细数,在这之前发生的每一件事。
切洋葱?不算重要。
捡土豆?不算。
渣土车?应该算。
再往前,就是天桥打赏了。
所以,应该就是渣土车这件事。
对,就是渣土车,当街索命的渣土车。
如果老周早点看到张晓月的名字,意识共振就会提前告诉老周,那台带着黑煞的渣土车,或者,共振信息里不会提及渣土车,但至少就不会让老周坐上那辆公交车了,甚至都不会让老周走上那座过街天桥。
如果老周错过的,真的就是渣土车这条信息,那么是不是就表示,那台渣土车,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行进的话,是真的会把自己压扁的?
但这件事却没有发生。
老周在没有接收到意识共振的情况下,躲过了一场劫难。
老周,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到底做了什么?或者,你到底没做什么?
我上过街天桥时,对那位保洁员的抽泣置若罔闻。
我给那位卖唱的,打赏了十块钱。
我上了一辆公交车。
我听到了小孩子的一句话,动了恻隐之心,在她奶奶身上触发了意识共振。
下车之后,我与小孩子的爷爷,一起逃过了一劫。
如果一定要在这几件事里挑选,在不开挂的情况下,老周只能认为,是自己主动触发的这次意识共振,干扰了渣土车事件的运行轨迹,也救下了自己的一条命。
用一个意识共振,干扰另一个意识共振里的事件,倒也算说得通。
但,如果,自己没有主动触发这次意识共振呢?自己就会在此终结?
到底是什么救了自己?
是小孩子的那句话吗?
还是,自己的恻隐之心?
如果没有小孩子的那句话,自己肯定是不会有任何行动的。
但即使有了小子的那句话,老周又一次次地把自己代入当时的场景,想评估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机率,会被牵动恻隐之心。
结果是,百分之百。
那么现在,意识共振大概是个怎么回事儿,老周也总算是给画了个草稿,就是有个人,编了个程序,能够把一些信息,扔到老周的脑子里,然后好巧不巧地,这程序有个bug,被老周给撞见了。
是人就会犯错,这个老周能理解,但不能理解的是,你们都比我老周高出那么些个维度了,咋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关键是,写了代码,你不做单元测试吗?你不检查吗?你不debug一下吗?直接写完了就扔出来给用户来用了?你咋那么自信呢?
老周一下子想到了一种电影里的场景,大厦将倾,家园尽毁,在被抛向宇宙深处的前一秒,一个长着触手的家伙,完成了这套系统,确认发布,身首异处。
回来回来哈,把思维拉回来,咱这可不是电影,也不是小说,咱这是真事儿。
推导过程也得靠谱点儿才行呀。
按道理来说,一套程序,肯定可能会有bug,但应该会有人来修。
为啥没人来修老周遇到的这个bug?
一种可能,太忙了,一个人管理着亿万个类似的系统,除非冒黑烟了,否则看都不会看上一眼。
可这个假设就太扯了,连一家小公司,都知道要把系统做整合,排错机制自动化,意识共振的制造者,应该不会做出几亿张蜘蛛网来给自己添堵。
另外一种可能,系统只有一个,但用户也少,甚至可能只有老周一个用户。
用户少,自然触发bug的机率也低,既然没人触发bug,那系统制造者也就没有时机,来修复它。
或者你留下一个反馈bug的渠道也行,我主动报给你,这渠道也没有。
反推一下,如果这个系统用户人很多,空白信息这种bug,真的是太容易遇到了,但却一直没被修复,说明用户真的很少,或者……。
老周有点疑惑。
好吧,如果这系统中的用户真的只有我一个人,那我要是哪天挂掉了,这套系统又会拿给谁用呢?
如果要换人,说明这东西仍然是有人管理的。
也不对,也可能没人管理,做好了自动随机降临的机制。
如果有人管理,却没发现bug,说明,这个管理的人,要么渎职,要么已经挂了。
如果这是个无人管理的系统,即使是无人管理,所以,就是没有人在管理了……
所以,这个系统,可能已经真的找不到人,来管理了。
这样一算,75%的可能性,这个系统运行之后,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乐观的说法,是制造者们都去度假了,一去几光年。
悲观的说法,就是。制造者们,已经死光了。
所以,刚才那个大厦将倾,家园尽毁的场景,可能不是电影,也不是小说,就是真事儿。
所以,尽管我老周有了这样一个系统,却不能百分百地指望系统。
因为它就是一套逻辑,没有高阶灵魂可以依靠。
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为一个天选之子,但你不看提示,掉进下水道的话,天选也捞不回来。
原来,越是天选之子,越要小心翼翼。
今天的渣土车事件,就给老周提了个醒。
能够打动你心灵的场景,不是可有可无的。
就算是阳光洒身,也可以闭目倾听。
向左可行,向右无碍的时候,问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