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张晓月没有马上放弃,她发觉这位周老师的记性,还真是不太好,而且好像主要的原因是不爱想,你要是给他点线索,再推他一把,他说不定就能变得记忆力稍好一些。
果然,老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额……稍等啊……我这身儿衣服,是在工地才换上的,没到工地之前,我穿的肯定不是这一身儿。”
“那您穿的是什么?”还没等到老周有回答,张晓月又来了句更直白的,“您那天在地铁上,穿的是干净的,还是脏到不行的?”
“啊?”林教授在一旁都忍不住啊出了声,随即反应过来,又默默给大家续茶。
老周也好像明白张晓月是什么意思了,但还是没想起来,在哪里见过张晓月。“那天,穿的那身儿,应该还好吧,不算太脏。”
张晓月还是给老周留足了反应时间,并且迅速反思,马上意识到自己提问的缺陷,“那咱换个问法儿,当时您那身衣服,多久没洗了?”
老周被问得有点不好意思,“入秋之后,就没洗过,这不怪我哈,屋子潮,晾不干呐……”
张晓月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在茶柜和书架前来回踱步,目光却一直没离开老周。
林教授在一旁,都觉得今天的茶怎么不太够劲儿了,又往壶里加了一些茶。看这两位网友见面,不比看花少有意思多了。
张晓月又重新坐下,“周老师,您的记忆力,真的这么差吗?”
“额……我记性确实不太好,可能平时睡觉睡得多,给睡坏了吧。”
“那您也一点都认不出来我?不记得在哪见过我?”张晓月问老周。
“说实话啊,晓月,我确实刚才一见你,就觉得吧,有点面熟,但确实没想起来……”
老周话还没说完,张晓月忽然念了一个单词,“Approximating。”
“意思是“大约,大概”。”老周的反应极快,与张晓月口中的单词无缝相接,说完之后,老周就有点后悔了,但自己好像也克制不住,一听到这个单词,就会把接下来的内容说出来。
张晓月表情欣喜,好像已经破案了,“Ameliorate。”再接再厉,张晓月又来了一发,可老周却毫无反应。
这一次,张晓月又站了起来,林教授观察着张晓月的表情,一点点兴奋,一点点失望,剩下的,全是疑惑。
“晓月呀,来坐下,喝杯茶,喝了事情就顺了。”林教授对张晓月说道。
“是呀,坐下,喝杯茶再说。”老周也附和道。
张晓月再次回到座位,“周老师,您知道您在我心里的另一个名字吗?”
心里?名字?林教授生怕这热闹熄灭,赶紧把茶盅往二人面前推了推。
老周只能皱皱眉,也没回应张晓月,抿了口茶,“林教授,你这茶怎么这么浓了?”
“是考试之神!”
第114章 模糊介质
“考试之神?哈哈,周老师,好像我的想象力,还是比年轻人差了些呀。”林教授在一旁笑着插话。
“什么考试之神?”老周不太明白。
“前几天,我在地铁上,遇到了您,周老师。”张晓月说道。
“啊?咱们遇见了?没有吧?我咋没啥印象呢?”
“当时,您提醒我,跑错了考点,坐错了地铁。”
“哦,哦,哦,我想起来了。”老周一拍大腿。
“原来是你呀,我就说怎么这么眼熟呢,刚才在楼下,我真的是一见你就认出来了,但就是没往那件事儿上想,哈哈,哈哈,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儿呢,你说。”
老周也是直到这一刻,才想明白,为什么那天在地铁上,张晓月会愿意与自己说上几句话,可能自己当时的状态,让张晓月想到了她的父亲老张。
林教授在一旁则是愈发着急了,“晓月,到底怎么回事,和我讲讲。”
“没啥没啥,我当时就是告诉晓月,坐那趟车,到不了她考试的地方。”老周把话给拦到了自己这边。
“就这?这就成了考试之神了?”教授就是不好糊弄,不问清楚怕是不会罢休的。
“周老师除了给我指路之外,还给我指正了一道错题。”张晓月补充道。
“一道题?什么题?”
“托福的一道阅读理解。”
“哇,周先生,您这可以就真的是厉害了呀,这么大年纪,还能辅导晓月托福题,佩服。”
“而且,这道题,那天真的考了。”张晓月再给神像描了笔金。
这就让老周更为被动了,如果这道题没考,可能还不会给张晓月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现在这道题真的考了,那这件事就会被张晓月反复琢磨,这里面不合理的地方,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当时在地铁上,老周以为只是萍水相逢,随便应付一下,就把张晓月给哄下了车,就算很不合理,张晓月也没有机会再找老周对质了。
结果随后救了人家的爹,又给人家转了一万块的助学金,线索断断续续,却一直忽隐忽现,不曾远离。
终究到了今天,被林家老太太的一盅汤给蒸到了一起。老周呀,同情心泛滥了这么久,总算是尝到反噬的滋味了吧。
“晓月呀,这个我倒是可以帮周先生解释一下。”老周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刻,能救自己的人,竟然会是林教授。
“周先生今天在我们医院做了一次检查,我们发现了他脑部的一些异常结构,有可能会赋予他一种超级联想的能力,所以,你提到的这些情况,可能是周先生偶然联想到了脑袋里存储的一些信息。”
“这样吗?”张晓月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理由好扯。
“是的,我以我的职业声誉担保,绝对是真的。而且,周先生的这种情况,应该只是生理机能上的一种保护,目前还处于研究周期中,还请不要将这个情况扩散。”
“哦,真的是这样呀?好吧,您是医学教授?”
“是的,晓月,还没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呢。”
“我是学物理的,大四了。”
“你也是学物理的?”老周稍稍有些惊讶。
“是的,怎么,周老师,您也有朋友是学物理的吗?”
“没,没有,我其实是想问,你不是回老家面试去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哦,我这次回来,是因为导师通知我,说,出了一件大事。”
“大事?”
“是的,但这件事对其它人,应该是无感的,但对我们这些人,专注于这个领域的人,这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导师说,是有一位前辈的论文刚刚解封了,他的论文,正好是我一直研究的这个方向。”
“解封?论文封杀本身就很少见,现在竟然又给解封了,这里的故事肯定不简单吧。”林教授说道。
张晓月点头,“是的,这位前辈很多年前去世了,他叫冯彻,他去世之后,论文就莫名其妙地都不能查询了,我当时选的这个方向,也是我的导师建议我的,我当时还很不理解,导师为什么要让我走这么偏的一条路,当时导师还是很苦口婆心地说了好多,意思就是不强迫,但如果我真的愿意在物理这行当里沉浸下来,他希望我能把这杆旗再扛起来。我当时也很矛盾,毕竟这可能是要用一生去探索的一件事。最后,我还是同意了,但不得不说,我是出于私心比较多的,因为这个领域确实太偏了,基本没什么竞争者,如果我真能出那么一两篇论文,可能就真的能发出去……”
一提到自己的专业,张晓月就说了好多,可说到一半,她突然发现,林教授和老周的表情都不太对。
林教授低头,把茶换了一壶,但动作很慢,还不时地抬头与老周对视一下。
老周则是把茶喝了个干净,但却一直把玩着茶盅。
“周老师,我是说错了什么了吗?”张晓月忐忑地问道。
老周也不知道怎么回应,林教授又给大家把茶斟满,“来,晓月,尝尝这一泡的。”
张晓月也没再发问,就小心地端着茶,看着茶上的热气,忽左忽右。
“晓月,既然茶入不得口,那你就给我们讲讲你的研究方向吧,我们也想好好听听,你的这位前辈的研究领域。”林教授缓缓地泼掉了一杯茶,茶汤在茶台上升起一片热气,转瞬,又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哦,好的。”张晓月回应着,但她能明显感觉到,两个人的心思,被系到了什么地方。
“暗物质,大家都知道吧?”
“你研究的,是暗物质?”林教授问道。
“暗物质是目前通行的定义。但我们想寻找的,与这个不同,但就看谁先找到了,可能先找到的那个,就可以被命名为暗物质吧。”
“还可以这样?”老周插话道。
“呵呵,谁又知道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张晓月说道。
“那你们的研究目标,总不能也叫暗物质吧?这不乱套了。”林教授问道。
“嗯,林教授,您说的对,我们暂时将这种物质,称之为……”
“模糊介质。”
第115章 一花一世界
“模糊?介质?”老周重复了一遍。
“嗯。”张晓月点头。
“这啥破名字,你们那么多搞科研的,都取不出什么好名字吗?模模糊糊的,一听就不响亮。”老周发了句牢骚。
“名字确实不太有记忆点,但重在研究本身嘛,晓月,能跟我们详细说说吗?”林教授还是更关心问题的实质。
“好的,我尽量说得通俗些,要是二位觉得我啰嗦了,就随时提醒我哈,我可能意识不到。”
二人点头。
张晓月想了想,说道,“这个名字,是冯彻前辈取的。一开始我也觉得这名字挺普通的,比暗物质,上帝粒子这些,都逊色了些。可当我了解了模糊介质的构想后,就慢慢理解了。”
“为什么是构想?而不是定义?”林教授问道。
“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条路能不能成功,也不是现有理论的延展,所以没办法定义它。”
“原来如此,请继续。”
“我们都知道,暗物质是伴随宇宙的诞生而诞生的,并且广泛分布在各个星系中。这仅仅是对当前我们生存的这个宇宙的猜想,而冯彻前辈认为,每一个宇宙,甚至每一个维度,都有类似暗物质这样的存在。”
“这个观点,挺合理的,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思考逻辑吧?”林教授说道。
“他还认为,这些暗物质,不是分别存在于各个宇宙和维度的。”张晓月继续道。
“不是分别?难道是一起?”林教授猜测道。
张晓月点头,“您说的很对,冯彻就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假设存在多个宇宙,那么这些宇宙之间如果是完全隔绝的,这一点,他不能说服自己。”
“完全隔绝,这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维度不同,自然就不能融合在一起呀。或者中间有特别的物质,肯定就会分隔开了呀。”林教授说道。
“冯彻认为,即使中间有特别的物质,那也只能说明二者中间有一种物质,而只要存在物质,其实就是连通的。进而,他认为这些所谓的暗物质也是互相连通的,甚至可以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
“哦,宇宙是独立的,暗物质是连通的?”林教授总结了一下。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