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峰道:“小许,我觉得你这个主意可行,我想把这件事交给你去做。”
许纯良没有痛快答应下来:“潘院,当初咱们可说好了,我只帮着想办法,甚至可以帮着介绍关系,具体实施您还得找别人。”
潘俊峰道:“小许,别人我还真信不过。”记忆中好像他们没说过这件事。
许纯良道:“潘院,我现在手上也有不少工作要做,就怕忙不过来啊,而且我一个院办副主任,团委书记插手新医院的基建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啊。”
潘俊峰还能听不明白嘛,这是找自己要官呢,他就没见过官瘾这么大的年轻人,你刚来就当上院办副主任,实际上院办是你当家,我硬着头皮找孙书记帮你把团委书记要来了,两个头衔还不够,你还要?胃口太大了。
潘俊峰心说我大不了帮你把院办主任前面的副字给去掉,反正事实上你也是院办负责人,可转念一想,这厮要的应该不是这个,他要名份呢。
潘俊峰道:“小许,你看这样行不,我提名你当新医院筹建办主任,直接向我负责。”
许纯良得了便宜还卖乖:“这样不好吧,我刚来到就担任那么多头衔,别人会说闲话的。”
潘俊峰有点受不了这货了:“就这么定了,我找严院长去。”
严回意那边当然不会有任何意见,他不但同意许纯良担任筹建办主任,还直接把许纯良院办副主任的副字给去掉了。
许纯良来到传染病院仅仅一周的时间就身兼三职,东州市传染病院办公室主任、筹建办主任、团委书记。
许纯良的大名现在传染病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欣赏他的能力,自然就有人说他的闲话。
……
这货吃相也太难看了吧?一个人身兼三职,还都是重要部门,传染病院历史上从未有过。
简直是骇人听闻。
没办法,谁让人家严院喜欢他。
何止严院喜欢他,孙书记要是不点头他能当上团委书记?
听说筹建办主任是潘副院长提名的。
朝里有人好做官,你们没听说他前女友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都前女友了,不害他就不错了还能帮他?
一日夫妻百日恩,保不齐做样子给外界看呢。
……
许纯良从来都不怕别人的非议,他把院办的工作基本上都交给了康玥琪,顺便也帮她要了个副主任的名份,康玥琪跟着杨云峰干了这么多年,都没达成的愿望在他这儿实现了,康玥琪向许纯良表了忠心,让许主任只管去忙院里的大事,院办这边的事情交给她就行。
康玥琪可不是想夺权,而是真心实意地要给许纯良当助手。
潘莹莹对许纯良简直就是崇拜了,只要许纯良来办公室,她连最热爱的小视频都不刷了,偷看许纯良的目光都快滴出水来。
李双双人间清醒,提醒潘莹莹看了也是白看,许主任这种人不是一般女人能够驾驭的。
许纯良做事从不拖泥带水,时隔多日他再次来到了文旅局,这次是开着传染病院的那辆奥迪A6过来的,几位领导都嫌这辆车晦气,没人肯坐,潘俊峰干脆把这辆车交给筹建办使用。
许纯良身为筹建办主任,又是院办主任,当然有用车权。
李玉山当上文旅局一把手之后,比起上任领导傅国民的激进,他现在明显收敛了许多,其实普遍存在一个这样的规律,如果上任出事,继任就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第821章 置换成功
东州烧烤的红火恍如隔世,文旅局上上下下突然冷静了下来,他们院子里的停车场也随之变得冷落,正应了那句老话,门前冷落鞍马稀。
要说没点失落感是不可能的,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李玉山现在就秉持着这个心理,他希望把文旅局的热度降下来,不想太多人关注这里,特别是自己。
听说许纯良过来找他,还以为是许纯良过去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完,过来走个程序,听他说完方才知道是为了谈合作。
李玉山把规划图看了看,其实市里给他们的那块地方位有些别扭,停车场并非正对青山矿遗址的大门,而是东偏出一段距离,也就是说,游客停车之后,还得步行一大段距离才能进入正门。如果和传染病院换这块地,反倒舒服了许多,门口停车场和小广场连成一体,无论是游客导流还是观感上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李玉山为人谨慎,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告诉许纯良青山矿遗址项目虽然是他们的重点工程,但同时又是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景区升级的计划已经报到了省里,最好由省里出面提这件事。
只要省里提出建议,他就好来个顺水推舟,估计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
许纯良对李玉山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他现在成了惊弓之鸟,任何责任都不敢承担,当即联系了省文旅负责人邢文虎。
邢文虎让传染病院和文旅局双方签一份协议,由他出面找东州市主管领导解决。
邢文虎既然答应出面,就代表这件事基本成了。
其实换地对双方都有利,青山矿遗址公园原本停车场的位置远离正门,通过换地,停车场变成了正对大门,让景区布局变得更加合理化。
青山矿遗址公园停车场地块实际使用面积要比传染病院用来交换的地多出八亩,但是这也不算问题,只要双方你情我愿,市里肯定不会干涉,归根结底土地都是国家的。
许纯良离去之前,才去范理达办公室转了一圈。
范理达其实早就知道许纯良来了,但是没出面,毕竟他现在的处境很尴尬,表面上看,傅国民、许纯良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处罚,他是唯一幸免之人,但是他在文旅局已经被孤立了。
范理达也没问许纯良过来干什么,给他泡了杯茶道:“老弟,你去传染病院工作进行的怎么样?”
许纯良道:“凑合。”
范理达点了点头:“那就好,那就好。”他相信以许纯良的能力到哪儿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现在他有点不好意思面对许纯良,当初同一阵营的三个人,傅国民被审查,许纯良被清退原系统,只有他毫发无损。
许纯良把自己过来的目的告诉了他,范理达听得暗暗佩服,还得是许纯良,这才几天啊,人家已经从低谷重新爬上来了。
范理达道:“市里因为文旅局的事情专门开了几次会议,确定了文旅工作的主要方向,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充分挖掘东州历史底蕴,重新打造东州古城龙脉。”
许纯良一听就知道,他们之前的所有工作都被否定了,不过自己既然已经离开了,文旅局想怎么玩跟自己关系都不大。
范理达道:“你知道新书记的事情吧?”
许纯良道:“你是说汪书记。”
范理达点了点头道:“重新打造东州古城龙脉就是他亲自定下来的,今年东州文旅有几大重点工程,一是文庙街区,二是东州博物院广场和驮龙山下沉隧道,三是状元街景区改造升级,四是花鸟市场拆迁古城墙修复,至于你说得青山矿遗址公园建设排得相对靠后,说实话,我们局内部对这个景点都不看好。”
许纯良笑道:“越不起眼越好,如果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面反倒不好操作。可同时进行那么多大工程,有那么多钱吗?”
范理达道:“钱不用担心,华投集团和东州方面达成了深度合作协议。”
许纯良心中暗忖,乔如龙过去不是华投副总吗?他和齐爽的事情之后,本以为他会从华投辞职,可后来并未听说华投发生人事变动。
不知这件事背后是不是他在推动,如果有,证明这次的车祸让他和东州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居然让他决定投资东州,要在东州深耕细耘。
许纯良也没有在范理达这里呆太久,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范理达本想约他喝酒,可想想最近还比较敏感,大家还是少在一起聚会的好。
许纯良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在邢文虎的协调下,东州方面同意了青山矿遗址改造工程和新传染病院建设工程置换土地的做法。
具体情况双方协商,尽量遵循1:1换地的原则,至于多出来的八亩地,传染病院方面以给景区提供医疗支持的方式进行补偿。
许纯良担任传染病院新院筹建办主任一周,就搞定了新医院地块。
落实这件事之后,潘俊峰彻底服了,许纯良这小子是个大才啊,放眼传染病院,换成其他人还真干不成,自己也不行。
严回意更是与有荣焉,是他把许纯良弄到了传染病院,现在没人说闲话了吧?我虽然口才不行,但是我眼光可以。
要说有人不高兴,这个人就是传染病院的书记孙为民了,许纯良的能量超出了他的想像,他本来以为潘俊峰搞不定的事情许纯良也搞不定,他等着看笑话,可没想到许纯良居然办成了,而且办得如此漂亮,这样一来不但许纯良自己的位置稳住了,而且也帮着严回意加分不少,现在有不少人开始说严结巴知人善任了。
领导班子会议上,潘俊峰向大家汇报了一下最新进展,特地强调了许纯良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严回意道:“这……这也是俊峰同志调度有方……”
因为有了共同的目标,又有许纯良中间调和,最近严回意和潘俊峰的关系改善了许多,在会议上公开表扬潘俊峰,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潘俊峰笑道:“我们都在严院长的领导下,是严院长领导有方。”
两人都笑了起来。
孙为民点燃了一支烟:“虽然我不该这时候泼冷水,可我还是得提醒大家,千万别高兴的太早,虽然土地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我们别忘了,当地老百姓的态度,他们的思想问题可没那么容易做通,如果他们还是坚决反对我们建设新医院怎么办?”
严回意道:“事情总要一点点解决,总不能因为他们反对我们就不……不建了……”
潘俊峰道:“严院长说得对,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相信老矿区百姓的心也是肉长的,他们之所以反对得如此激烈,是因为我们的科普工作还不够。”
副院长谭悦道:“其实这些当地人有些无理取闹,我们医院虽然叫传染病院,可我们本身不具传染性,新医院落户老矿区,最直接的受益人其实是他们,可以改善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带动地方经济。”
副院长赵红霞笑道:“传统观念害死人,想要他们从根本思想上接受我们任重而道远。”
严回意道:“既……既然……土地的事情已经谈妥,还是尽快……快把地圈起来吧,以免夜长梦多,再……再不动工,老百姓的庄稼都……都收两茬了。”
置换土地是许纯良取得的阶段性的胜利,下一步就是建墙圈地,原来的承包商因为那场冲突被老百姓给吓走了,本来就没多少钱的活,谁也不至于冒那么大的风险。
重新规划的这块土地和工人村的直线距离比起过去又拉开了接近二百米,许纯良也认为当地老百姓之所以反对,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对医学的不了解,于是组织了一次专家义诊,这件事由他提议,由副院长潘俊峰亲自组织并带队。
许纯良也没忘了自己团领导的职责,借着这次的机会号召团活动,带领一帮年轻的医护人员前往老矿区困难家庭来了个端午送温暖。
刚开始的时候工人村的老百姓听说是传染病院专家过来义诊还抱着观望的态度,后来听说可以免费检查身体,还有免费纪念品可拿,马上就凑了过来。
传染病院在这次的活动中可谓是精英尽出,义诊只是一方面,各位专家还要负责科普他们医院虽然最大的特色是传染病防治,可并不代表他们只会看传染病,而且新医院分为两大部分,以后的医疗机构都会走向综合发展的道路,现在许多综合医院,也在开设传染病治疗专区。
许纯良带着一群年轻的医护人员慰问完困难户,又来到义诊现场帮忙,走的时候现场还没几个人,回来的时候现场人山人海,几乎每位专家的诊桌旁都排起了长龙。
两位副院长在现场端茶倒水,忙里忙外,甘心做起了后勤工作。
第822章 家庭分歧
不过他们累并快乐着,尤其是潘俊峰,这么简单直接的招数,怎么他过去就没想到,许纯良说的没错,你想顺顺当当地把医院建起来,首先就得跟周围邻居搞好关系,尤其是当地的老百姓。
人家老百姓不理解不懂,咱们医院又不是没有专业人员,可以登门去解释,想让人家接受自己,就得拿出诚意。
今天义诊的效果太好了,不但帮许多老百姓解决了困难,还顺便宣传了传染病院,科普了新传染病院的构成和理念,让老百姓放下畏惧心理,要让他们感受到传染病院的建设对他们利大于弊,要让他们改变传染病院只能看传染病的固有思维,发现传染病院其实也是有其他科室的,医院专家的综合水平也是不低的。
许纯良递给潘俊峰一瓶矿泉水,潘俊峰拧开咕嘟咕嘟喝了大半瓶,喘了口气道:“小许,你这个主意太好了,以后这种形式的义诊我们可以经常搞。”
许纯良道:“今天过来的居民只是一小部分,通过口口相传,下次义诊肯定人会更多。”
两人正聊着呢,一个老头走了过来:“小伙子,我好像见过你,你认识许老先生吧?”
许纯良转身一看是当地的老工人杨建国,上次陪爷爷过来义诊的时候见过,潘俊峰也认识这老头,那天带头闹事的就是他,阻挠他们拉墙圈地的也是他,这个老头在当地很有些影响力。
许纯良乐道:“哟,杨大爷是吧,咱们上次见过。”
杨建国笑道:“你是许老先生的孙子,我记得你。”
许纯良伸手跟他热情相握,杨建国邀请许纯良去家里吃饭,许纯良笑着说不必了,他们今天在这里义诊,回头单位食堂送盒饭过来。
杨建国看了看他们的条幅,欲言又止,他左右看了看方道:“许老先生来了吗?”
许纯良摇了摇头道:“他去京城探访老友,下周才回来。”
杨建国道:“你们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