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纯良笑道:“清雅姐,忙你的,我随便看看。”
叶清雅小声道:“你是贵客。”言外之意就是他们哪有你重要。
许纯良故意道:“你还把我当成客人啊。”
叶清雅道:“过来也不提前打声招呼。”
许纯良道:“意外才有惊喜。”环视周围并未看到林思瑾的身影:“干妈没跟你一起过来?”
叶清雅摇了摇头:“本来说好了要一起过来散心,临行前有事过不来了。”
许纯良道:“人不多啊。”
叶清雅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可能是我的知名度不够,本来想多卖些画做慈善的。”她很少外出办展,过去在京城办展的时候,她的书画无论销量还是价格都很不错,现在终于明白,当初购买她书画的客人都是人情世故,这其中包括乔如龙和汪建成。
这时候一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告诉叶清雅一楼有位客人想购买她的画作《深山古寺》,希望叶清雅下去见个面。
许纯良陪着叶清雅来到了一楼,张松仍在一楼观赏,提出购买作品的并非张松,而是一位身穿黑色棉服带着同色毡帽的老者,看样子带着书卷气。
老者见叶清雅过来,把帽子摘了下来,鹤发童颜,笑容和善:“叶小姐您好,老朽杜长文,想购买您的这幅画作。”
叶清雅微笑道:“杜先生好,我只负责创作,具体的交易问题由这位李小姐负责。”
杜长文笑道:“叶小姐误会了,我并非想和你讨价还价,而且我也清楚叶小姐这次是慈善画展,所有书画售卖的款项都用来做慈善,老朽对叶小姐的风骨很是佩服呢。”
叶清雅道:“那杜先生找我所为何事?”
杜长文道:“敢问叶小姐的书法师承何人?”
叶清雅把老师的名字说了,杜长文看了看叶清雅又看了看那幅画上的字。
叶清雅这才意识到,杜长文感兴趣的并不是自己的画,而是画上的字,这次她带来的新作并不多,这幅《深山古寺》是她几次前往渡云寺有感而发。
在题字的时候,有意模仿了通惠大师的书法风格。
叶清雅本想实话实说,许纯良也已经从老者的问话中察觉到了其中的原因,故意道:“平时我们也经常切磋,清雅姐书法的风格也受到了我的不少影响。”
如果别人说这种话叶清雅肯定不服气,但是许纯良说她一点意见都没有,不仅仅是因为许纯良是她干弟弟,更因为许纯良的书法水平在她之上。
杜长文呵呵笑了起来,此时注意力方才转移到许纯良脸上:“我漂泊海外多年,今次回国方才发现国内的年轻人真是厉害,自信心普遍很强,我观这幅字有些熟悉,风格和我的一位故人很像,所以特地找叶小姐一问。”他的话说得虽然客气,可其中的含义却指许纯良有些过于狂妄自大了。
许纯良道:“老先生眼力不凡,不才愿在老先生面前献丑,请老先生指点一二。”
许纯良是故意扰乱杜长文的判断,他有种感觉,这个杜长文十有八九认识通惠,兴许是出家之前的通惠,叶清雅深居简出,对人心险恶认识不深,所以许纯良抢先回答,以免她将渡云寺的事情说出来。
叶清雅听到这里已经明白许纯良的用意,找来笔墨纸砚。
许纯良当着杜长文的面写了一幅字,故意取了李白诗中的两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许纯良这幅字故意模仿通惠和尚的风格,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本来就精深,早已形成了自我风格,有道是一法通则万法通,到了许纯良这种境界想要模仿别人的风格简直是信手拈来。
杜长文望着桌上墨迹未干的那幅字目瞪口呆。
许纯良故意道:“老先生能看出我师承何人吗?”
杜长文喃喃道:“南陵别儿童入京,真是应景啊,此地距离南陵不远,江山代有才人出,哈哈,是我看走眼了,是我看走眼了。”
一旁凑过来欣赏许纯良书法的张松不失时机地赞道:“好字,好字,许老弟,这幅字送给我吧。”
杜长文微笑望着叶清雅道:“这些字画我全都买下了。”
众人都是一愣,叶清雅的这些字画总体标价不高,可所有作品加起来标价总金额也有五百多万,这老头看起来也不像大富大贵之人,想不到出手如此豪绰。
叶清雅道:“老先生如此热衷慈善,清雅代山区的失学儿童谢谢您了。”
杜长文笑眯眯道:“老夫很少做公益,而且就算我买下了画,公益还是你去做,我只有一个要求,可否将这幅字也送给我?”
许纯良看了张松一眼。
张松刚找许纯良要这幅字还没有得到回应,想不到这老头提出了这个要求,张松可没有一下将叶清雅作品包圆的魄力,身为一个国家干部他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财力,在眼前的情况下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张松乐呵呵道:“老先生如此热心公益,又如此欣赏许老弟的作品,我就不夺人所爱了。”
杜长文去交钱办手续的时候,叶清雅也收拾了一下东西随同许纯良一起上了车,她的画展原本还有两天,可今天所有作品都被人买下,所售款项全都捐出,办画展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的两天是否继续办展,那要看书画拥有者的意思了。
汽车启动之后,叶清雅小声道:“纯良,我办展好几天总共才卖出了三幅作品,你一来就全部卖光了,怎么这么巧?”
许纯良知道她怀疑自己找人过来打配合套路她,笑道:“看来我是你的福星,我和那老头是第一次见,不信你问张局。”
张松道:“这我可以作证,纯良,你是不是想起咱们今天要去南陵,所以才写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许纯良道:“巧合罢了。”
第1385章 斜阳村
张松道:“我看那位老先生也不是蓬蒿人。”
司机忍不住问道:“蓬蒿人是啥意思?”
张松道:“草根!”
周老太住在南陵斜阳村,到了地方才知道这里已经成了景区,所有外来车辆都要求统一停在村口的停车场,门票每人三十。
许纯良本想去买票,看到售票处贴着晚六点免费进入,看了看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于是不想花这冤枉钱,几人在村口逛了逛,许纯良帮叶清雅拍了几张照片,最近摄影技术提高不少。
等到了时间,他们才走入村子。
检票口已经空无一人,沿途挂着红灯笼,周家就住在东南的一栋老宅子,离祠堂很近。
因为景区对外开放不久,没什么人,偶尔可见当地的村民迎上来询问是否住宿。
张松过去曾经来过这里,当时这里还没有做任何的商业开发,一切保持着原生态,张松凭着过去的印象找到了周家。
大门开着,几人拎着礼品进了大门,一黄一白两条土狗警惕地从地上站了起来。
张松大声道:“大娘,我们来看您了。”
一位中年妇女闻声出来,她是周老太的本家侄女,平时充当了保姆的职责,见到来客人了,慌忙去屋里把老太太请出来。
周老太看到张松,又看到许纯良,乐得满脸皱纹如菊花开放:“小张,小许,哎呦,真是你们,正念叨你们这些孩子也不来看我呢。”
叶清雅也跟着叫了声周大娘,周老太望着叶清雅,她没见过,看到叶清雅跟在许纯良身边只当是许纯良的对象,笑着握住叶清雅的手:“哎呦这闺女真俊,纯良,你好福气啊,啥时候结婚一定要叫我。”
一句话把叶清雅臊了个大红脸。
张松心说老太太糊涂了,乱点鸳鸯谱,也轮不到他解释,许纯良那边把自己和叶清雅的关系向周老太说了,周老太也没明白,连连点头道:“姐姐好,姐姐好,女大三抱金砖,女孩子大点知道疼人。”
许纯良不解释了,越解释越乱。
周老太让侄女去做饭,把客人请到堂屋里喝茶。
张松让司机把礼品放下,这其中有他准备的也有许纯良买的。
周老太道:“好不容易来一趟,你们多住几天,我家有的是地方。”
张松道:“大娘,我明天还有个会。”
周老太道:“你走你的,让纯良多留几天。”
许纯良笑道:“我住两天,后天跟张哥的车一起回去。”
周老太知道他们都有工作,也没有强留。
当晚几人就在周家吃了顿土菜,老太太特地拿出自酿的米酒给他们喝。据老太太说,周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名门望族,曾经出过进士。
吃饭的时候,老太太专门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周书记听说张松和许纯良去了他老家,也颇为高兴,张松借着酒意跟周书记热线长谈。
叶清雅喝了几杯米酒,感觉有些上头,早早去休息了。
周老太提起孙子周德明和甄纯,今年他们俩过来陪着老太太过年,老太太本来挺开心的,可听说孙子硕士毕业后打算在香江就业,不由得添了心思,跟许纯良聊起这件事忍不住长吁短叹。
许纯良知道老太太还是想孙子回到身边,好好开导了她一番,又为老太太诊脉检查了一下身体,老太太身体倒是硬朗。
翌日清晨,张松一早就离开了斜阳村前去开会,和许纯良约好明天上午过来接他返程。
许纯良送走张松,看到叶清雅已经梳洗完毕来到了院子里,笑道:“这么早啊?”
叶清雅道:“昨天喝多了,我失态吧?”
许纯良道:“你这么理智清醒的人怎么会失态?”
叶清雅看了一眼时间,才六点半,提议去村里走走,两人沿着小路向前,不一会儿来到了村口池塘,南皖小山村基本上都会有一面池塘。
清晨池塘内笼罩着一层乳白色的晨雾,池塘南边立着一座石牌坊,西侧山丘上有一座文峰塔。
叶清雅来了兴致,提出要去塔上看看,许纯良陪着她拾阶而上。
走了百余级台阶,已经来到文峰塔下,旧塔在七十年代被毁,现在看到的是上世纪末重建的,叶清雅看着重修碑文,忽然惊奇地咦了一声:“纯良,你看。”
许纯良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看到重修碑文捐款名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杜长文。
叶清雅道:“不知道这个杜长文是不是昨天我们见到的那个?”
许纯良笑道:“不是他还有谁?”
叶清雅道:“如此说来,世界还真是够小。”
许纯良的目光循着名单继续往下看,居然在上面又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唐经纬。
许纯良心中一怔,唐经纬和杜长文同时出现在一个名单上,虽然只能证明他们都捐助重修文峰塔,不过两人认识的可能性很大。
许纯良并未在上面找到唐经纶的名字,估计这次的活动他并未参予,在名单的最后,他居然看到了乔远江的名字。
叶清雅几乎和许纯良同时发现了乔远江的名字,轻声道:“大伯的名字也在上面。”虽然她和乔如龙已经离婚,但是还习惯性地称呼乔远江为大伯。
许纯良道:“不知道他们认不认识,如果早就认识,都有几十年的交情了。”他心中明白,乔远江和唐家兄弟早就认识,但是乔远江和杜长文认不认识就不知道了,如此说来,这个杜长文出现在画展并非偶然。
文峰塔上的匾额换过不久,塔门上了锁,无法从正门一探究竟,叶清雅提议就此下山,许纯良让她稍等,轻轻一跃已经抓住宝塔二层飞檐,随即一个鹞子翻身进入二层平台,这还是他有意隐藏身手,不想叶清雅太过惊奇。
叶清雅想出声阻止的时候,许纯良已经进入塔内,她只好站在外面为许纯良望风。
文峰塔共计七层,里面已经很久无人打扫,结满蛛网尘丝,许纯良之所以想进入其中一探究竟,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其他相关的线索。
来到五层的时候,看到地板上搁着一张早已腐朽的匾额,虽然油漆剥落,但是仍然能够看清上面的字迹。
上面是四个字——文风鼎盛,虽然并无落款,可许纯良从字体的风格上已经断定,这四个字乃是通惠和尚所书。
换而言之,当年文峰塔的重修,通惠和尚也曾经参加过。
许纯良用手机拍下照片,继续来到七层,并没有其他的发现,然后沿着原来的路线重新返回,下到四层的时候,听到有人说话。
透过窗口望去,却见一位带着红袖章的老人正在和叶清雅说话,声音颇为严厉:“你买票了没有?”
叶清雅担心的并不是查票,而是仍然身在塔内的许纯良,如果许纯良现在出来,岂不是被查票的老头抓个正着,她背朝文峰塔,纤手摆了摆,意在提醒许纯良别急着出来,向老人解释,自己是昨晚进村的,不用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