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电影抽取技能_分节阅读_第1287节
小说作者:太极手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3 MB   上传时间:2025-10-17 19:43:32

  这下陈世峥真坐不住了,立马又接受了一波采访。

  这次不光是国内媒体,连圣丹斯那边的外国记者也来了。

  他干脆豁出去,当着中外记者的面直接放狠话:

  “杜笙就是被特殊照顾了!

  你们看看他公司的《孤胆特工》,那叫一个血腥曓力,

  湾城黒幇、噐官买卖、毐品交易……全拍进去了,

  换别的导演早被毙八百回了,就他的片子能过审!

  这不是因为他会拍马屁是什么?

  他自己躺着拿资源,还不让别人说?

  我们连衡量标准都不一样,环境这么不公平,拿什么跟他拼票房?”

  这话一出,直接炸翻了。

  一方面,国内这方面本来就常年被吐槽,

  既有本身的瑕疵,也有不少文艺圈的人习惯性拿“上映规矩太严”当借口,

  不管作品好不好,先甩锅出去。

  所以只要有人站出来说“规矩不公平”,立马就有一堆人跟风起哄。

  另一方面,陈世峥这番话还是当着外国记者说的,等于把家丑往外扬。

  新闻一传出去,海外媒体也跟着报导,

  标题全是“华夏导演炮轰同行,质疑规矩准则双标”。

  不过国外网友对“杜笙被优待”这事反应平平。

  在他们看来,电影能顺利上映本身就是本事,

  说明杜笙懂规则、会沟通,挺正常的事,没啥好骂的。

  可在国内就不一样了。

  舆论瞬间发酵,有人借机大肆攻击规矩准则,顺带把杜笙也拉下水:

  “规矩就是一坨烂泥,纯粹抹煞艺术创作!”

  “赶紧规范一点吧,别让杜笙这种会搞关系的钻漏洞!”

  “这圈子就是人情社会,谁关系硬谁就能上,真正搞艺术的反而被压着。”

  “华夏几千年来都这样,还是国外好,讲契约、讲规则,没这么多弯弯绕。”

  “在国内,贝多芬、牛顿来了都得赔笑,这就是圈子文化!

  艺术?

  不存在的!”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背后有人在带节奏,而且节奏带得又快又狠,

  话题热度蹭蹭往上涨。

  这无非是想在国际上立个“敢说真话的华夏导演”人设,为以后彻底润出去铺路。

  眼瞅着就要从一场导演口水战,演变成全社会对行业规矩的大讨论。

  杜笙一开始还真的没打算搭理这事,

  毕竟大过年的,谁家吃着饺子还要跟疯狗对骂?

  可一看这陈世峥不仅不消停,反而越说越离谱,连国外记者都叫来了,

  话里话外还把整个行业体系都踩了一脚,

  连带着不少圈内人都说成是“靠跪舔上位”的既得利益者。

  这下若再不出声,别人还真以为心虚,或者仗着后台硬不敢回应。

  于是,杜笙在自己的人人网账号上发了一条长文: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大年初二在家包饺子,突然冒出个人说我垄断话语权、打压独立电影,搞得好像我是电影圈的皇帝似的。

  本来觉得吧,跟这种人计较,等于自己掉进屎堆里打滚,犯不着。

  可这人越叫越响,估计是背后有人递话筒,觉得我不吭声就是怕了。

  那行,我今天就掰扯清楚!”

  他接着甩出一组数据:

  “先说说我那几部被说‘血腥曓力’的片子:

  《杀破狼》原版113分钟,送审7次才过,最后上映93分钟,整整剪了20分钟;

  《孤胆特工》原版110分钟,送审5轮,上映版96分钟,删了14分钟;

  《飓风营救》原版115分钟,送审4次,上映98分钟,删了17分钟。

  这几部电影,国内上映的版本,和国外发行的版本,完全一致,没有‘特供版’,也没搞双标。”

  然后他话锋一转:

  “再看看《暗物质》,原片96分钟,送审才2次就过了,国内上映88分钟,只删了8分钟。

  可笑的是,它在圣丹斯电影节展映的,是96分钟的完整原版!

  这操作合规吗?

  多出来的那8分钟,不用我说,大家心里都有数。

  无非是强化‘华夏留学生心理扭曲’‘国内教育压抑人性’这类迎合西方刻板印象的桥段。

  倌方没追究你违规展映,你还反过来骂渖核制度不公?

  自己钻了漏洞,回头骂别人管太严?

  你特么谁啊!”

  他一条条批驳:

  “我的电影能上映,不是靠什么‘特权’,是一次次改、一遍遍剪、反复琢磨、据理力争换来的。

  有些人一被卡壳就喊‘艺术死了’,从不自己去谈、去磨,稍微碰壁就指桑骂槐,

  要么干脆拍点‘囯外爱看、囯内难上’的片子,还美其名曰‘有深度’‘敢发声’。

  真有骨气,你怎么不去拍历史大片?”

  接着,他把矛头转向那些“漴珜媚外”的论调:

  “还有人说我靠贿烙、靠人情,说东方是‘酒桌文化’,顺便吹灯塔国制度多先进。

  那我倒要问一句,灯塔国的政冶献唫是不是陋习?

  上个常春藤得有推荐信,还得巧立名目送礼,这是不是人情?

  人家把这些都包装成‘制度’,干得光明正大,没人骂,你们还夸人家‘公平’?

  这就是你特么嘴里所谓的‘先进’?”

  他最后点名陈世峥:

  “至于某些导演,在国内抱怨渖核严,

  一到国外就忙着参加酒会、跟评委套近乎、跪舔洋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多‘国际化’。

  你说你有骨气,那你怎么不把原版《暗物质》在国内也放一遍?

  真有能耐,你倒是别?”

  这条声明一出,全网炸锅。

  评论区直接变成笙fans和“清醒派”的主场:

  “原来笙哥的电影也被删减这么多!

  我还以为只有《暗物质》这种‘现实题材’才难过,结果人家动作片剪得更狠!”

  “平时看笙哥云淡风轻的,以为他手眼通天,结果也是改了七八回才过,太不容易了。”

  “求笙哥放出未删版!我们想看完整版的《孤胆特工》!”

  “陈世峥拿原版去圣丹斯展映,倌方是不是该查一查?

  让国内观众看删减版,国外看完整版,这算什么?”

  “在灯塔留学的表示,灯塔献琻只是常规懆作。

  他们不是没有濳规则,而是把濳规则制度化了,干得理直气壮!”

  “只要是人组成的系统,哪能不讲人情?

  我们可以批评问题,但没必要把外国吹成天堂,把自己骂成地狱!”

  “海外媒体报了陈世峥说杜笙有特权的事,

  我去看了一圈外网评论,发现老外压根不觉得这有啥问题。

  人家觉得,像杜笙这种级别的国际大明星,有点资源、有点话语权,不是天经地义吗?”

  “我是泡菜国人,完全不懂华夏人为什么这么纠结‘特权’。

  像杜笙这样优秀的人才,给他点便利怎么了?

  他电影也被剪了快20分钟,这叫‘优待’?”

  杜笙这一波回应,直接把舆论扳了回来。

  大部分网友开始意识到,不是杜笙太强势,而是陈世峥太会演。

  倌方注意到这场舆论风暴。

  眼看话题越炒越热,甚至开始牵扯到渖核制度、中外对比等敏感层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5页  当前第12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87/13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电影抽取技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