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045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所书记李广杉正坐在办公桌前,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刚刚下发到自己手里的红头文件。

  虽说华夏科学院属于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但一纸命令直接从决策层给到研究所一级单位,还是极其罕有的事情。

  过去发生的寥寥几次,也都是因为部分资深院士的个人缘故。

  比如1992年时,钱老曾提出建议,认为在乘用车领域可以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发展电动能源汽车。

  而上级给出的回应就是直接责成科学院相关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

  但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眼下正处在青黄不接的当口,所长和书记俩人甚至全都不是院士,地位很是有些尴尬。

  虽然也有刘东升院士这样的资深老前辈,但对方的研究重点在于陕、甘、青、藏四地,和文件里面提到的内容也不能完全对上号……

  “到底是哪位大佬,能使唤得动这个级别直接下发文件……”

  就在李广杉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名单逐个分析的时候,伴随着一阵干脆利落的脚步声,一名看上去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出现在了办公室外面。

  他停下了手上转笔的动作,从屏幕前抬起头。

  “老丁?”

  李广杉面色一喜:

  “我以为你已经下班了。”

  门外之人,正是那位还不是院士的研究所所长,丁仲理。

  以及他的副手,吴元福研究员。

  “我正准备下班……”

  丁仲理看着办公桌后面老伙计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什么:

  “这是找我有事?”

  “没错……我本来准备明天上班之后联系你来着。”

  李广杉赶紧招呼外面的二人进来:

  “你看看这个。”

  说着把面前桌上的文件递给了丁仲理。

  后者有些好奇地把公文包放在一边,然后接到手中:

  “评估未来20-50年内气候变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文件不长,区区两页纸而已。

  但就是这几百个字的内容,却让他的心情在几秒钟内坐了好几轮过山车。

  对于丁仲理来说,这个任务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难度。

  甚至研究所层面过去就做过类似的报告。

  但很多时候,生态环境领域的争议并不出在技术上。

  而是立场上。

  环境保护作为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最顶格的政治正确之一,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可以说遍地都是生意。

  这也正是丁仲理作为资深院士的弟子,即便荣誉傍身但至今都没能评上院士的原因之一。

  而旁边的吴元福显然更为直接:

  “李书记,上级在这么个不当不正的时候突然要求搞气候评估……是准备调整碳排放政策?”

  听到这个问题,原本面色平淡的丁仲理瞬间眉头微皱——

  这也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自从四年前华夏加入WTO,国际上就开始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两个领域对华夏施加压力。

  单把这两件事拎出来说,那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但结合时代条件则未必然。

  在他看来,华夏如今正处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工业建设高速发展的阶段。

  环境保护先放在一边不提,碳排放权那是必须要保证的。

  再者说以发达国家为主制订的减排策略极不公平,哪怕出于国家尊严考虑,也决不能答应这种新时代的不平等条约。

  而李广杉则无奈地摇了摇头:

  “我也不知道……上级对这件事口风很紧,我通过不少渠道打听,都没漏出来半点风声……”

  “……”

  一阵沉默过后,他把目光转向丁仲理:

  “我说老丁,你是这方面的专家,又是我们研究所的所长,这个评估肯定要你来牵头。”

  “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迂回策略,先发表一些更贴近主流学界的意见,至少把院士头衔给解决下来,这样以后你再说话也更有分量嘛……”

  李广山并非技术人员,好在自我定位非常清晰,即便作为书记,也很少提出业务层面的建议。

  这一次,实在是憋不住了。

  他倒不是对自己搭档的立场有什么不满。

  只是考虑到对方作为科学院一所之长,屡次因为各种阻挠而无法当选院士,也实在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

  好歹讲究一下斗争的方式方法呢?

  先服个软,等当了院士以后想发表什么意见,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

  不过这个时候,丁仲理在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

  “李书记,我知道你是为我,也是为研究所的发展考虑。”

  “我已经考虑好了。”

  李广山和吴元福二人同时看向了他。

  “科学,是要坚持自认为正确的事情。”

  丁仲理把文件放回到对方面前:

  “科学,没有主流。”

第1150章 来自美国的助攻

  丁仲礼原本是准备下班的,但在看到刚才那份文件之后,也瞬间就没了回家的心思,当即重新拎起公文包,准备回办公室继续工作。

  而李广山也赶紧起身,但因为隔着一张桌子的缘故不好阻拦——

  平时研究所开会,包括私下里交流的时候,他很是听过自己这位搭档说出的一些“惊世骇俗”之语。

  私下里聊聊当然没什么,但有些内容要是写到报告里面……

  他想想就觉得有点冒汗。

  于是赶紧给还没反应过来的吴元福猛打眼色,示意后者跟上去。

  就算不能让丁仲理改变态度,至少也得让他的措辞稍微温和一些。

  而吴元福左看看脸色铁青的自家书记,右看看明显是准备大干一场的自家所长……

  弱小,可怜,又无助.jpg

  不过最后咬了咬牙,还是转头跟了上去。

  作为第四纪地质和土壤地层学专家,丁仲理自然不可能是在接到任务之后才临时抱佛脚。

  实际上,他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就已经在关注当时在国际上还不太受到重视的碳减排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也曾经多次向上建言,但基本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

  可以说,丁仲理已经等这一天等了太长时间。

  刚才李广山的提议,他当然也知道是为了自己好。

  但上级突然直接下达要求,显然是涉及到什么重要决策。

  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一己私利而给出一味迎合所谓“主流学界”的结果,那绝对属于上愧国家,下愧自己。

  而且,即便从个人得失角度考虑,他和那些力推华夏进行碳减排的人之间早就已经旗帜鲜明地站在了两个战壕里面。

  不会因为他某一次态度软化就有所改变。

  反倒不如坚持自己的意见,万一真的上达天听,那院士也不过是探囊取物……

  因此,在回到办公室之后,他既没有马上打电话摇人,也没有重新打开电脑,而是直接从身后的书架上熟练地取出了差不多十几个资料盒。

  这是过去近十年间,他在研究当中积累下来的、与气候和排放问题有关的资料。

  然后,便转身看向刚刚进门的吴元福:

  “老吴,你来帮我个忙。”

  一句话出口,本来才刚刚鼓起勇气想要再开口劝一劝的后者,这会没了李广山在旁边,顿时把头一缩:

  “好嘞所长,您就说怎么办吧……”

  对于丁仲理来说,本质上相当于写个综述的活,根本用不了太长时间。

  大概十来天的功夫,一份内容详实、体裁标准的评估报告就摆在了李广山的面前。

  当然,是吴元福送过去的。

  在完成这份报告之后,丁仲理本人就组织了一支科学考察团队,准备到上级划定的蒙省地区进行一轮实际科考,为后续可能发生的撕逼准备弹药。

  而看着这份报告的内容,李广山差点就表演了一个心肺停止。

  “从百万年单位的长周期视角来看,地球活动本身也会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其幅度之剧烈并不亚于工业革命之后……”

  “二氧化碳并不是唯一的温室气体,实际上,也还没有研究能够严格证明二氧化碳浓度和全球气候变暖之间的因果关系……”

  “全球气温升高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也仅出自一个英国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并非真正的学界共识……”

  “仅从我国的角度出发,在格陵兰冰盖彻底融化之前,气候变暖总体上是有利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0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5/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