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些从事航空产业,或者空军研究的业内人士,以及本来苦于不知道该如何用足够的篇幅来报道这次航展的记者对此比较关注。
就在常浩南参加晚宴的同时,舟车劳顿一整天的外国参展商和记者们才总算被送回了位于濠江的酒店内。
一名男子回到房间,把肩上的背包甩在旁边,然后整个人向后仰倒在床上。
显然,刚刚过去的一天让他感到非常疲惫。
几分钟之后,房门再次被打开,另外一个人背着同样款式的器材包走了进来。
“亚历克斯,今天收获如何?”
躺在床上的那个人艰难地撑起身子,向同伴问道。
“糟透了,我们那辆车一直到下午两点钟才把我们送到航展现场,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开幕式、飞行表演,我错过了所有值得写进报道的部分。”
被称为亚历克斯的男人显然已经心态爆炸,一只手薅着自己的棕红色卷发,脸上满是懊恼:
“你呢,艾伦?如果你也什么都没能拍到的话,咱们恐怕又要被编辑部的那个老女人念叨了……”
“感谢上帝,我的司机非常厉害,把我按时送到了目的地。”艾伦说着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腿部:
“所以我幸运地拍到了那架华夏飞机进行飞行表演的全程,但是到后面我的相机储存器就满了,真后悔没带上一部用胶卷的传统相机……”
“没关系,只要有飞行表演的过程就足够了。”
亚历克斯活动了一下手臂和肩膀,他几乎一整天都坐在那辆汽车并不宽敞的后座上,感觉身体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我在回来的路上听说,华夏今天的官方新闻特地延长了二十五分钟,用来报道这次航展,尤其是开幕式之后的飞行表演。”
“嗯……我拍下来的照片和视频都在包里面,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艾伦指了指被自己刚刚放在地上的器材包:
“平心而论,就一架第二代战斗机而言,那架飞机的总体表现相当出色,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弱于俄国人的苏27。”
“所以我想,对于华夏人来说,这架飞机应该确实非常重要,就像……就像当年我们的神秘战斗机一样。”
神秘IIC是法国在二战之后设计的第二种喷气式战斗机,也是第一种性能不亚于美苏同行的战斗机,对于战后法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有着里程碑一般的意义。
显然,常浩南玩的小把戏效果很好,成功地让这个法国记者对歼8C的飞行性能产生了些许误判。
第145章 法国人的反应
“不知道濠江这里能不能收到华夏那边的电视信号,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更愿意看一下他们自己的官方录像是什么样子。”
亚历克斯没有去动艾伦的器材包,而是脱掉外套换上拖鞋,打开了房间另外一个角落里的电视。
上面恰好是当天新闻联播的重播。
“没错,就是这个。”
他指着屏幕说道。
尽管听不懂播音员正在说些什么,但刚刚一直躺尸在床上的艾伦还是一骨碌爬起来,凑到了电视跟前。
“该死,这个角度太好了,视野完全没有被遮挡,他们是在哪里设置的机位?”
这位法国记者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实际上,央视的拍摄位置就在常浩南他们入住的酒店楼顶。
只不过这个后来被称为“小白楼”的超神机位此时还没有被太多人发现。
说到这里,艾伦愣了一下,然后赶紧启动了下面放着的电视录像机:
“这个素材比我拍的好多了,得录下来才行……”
他们两人此行有着精妙的分工配合,简单来说就是艾伦主要负责摄影,而曾经在法军当过飞行员的亚历克斯则负责撰稿。
所以后者此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电视画面上。
他没能在现场目睹飞行表演的全过程,所以眼下急需通过观看录播寻找灵感。
“你觉得,这架飞机相比于我们的飞机如何?”
沉默了半晌之后,还是艾伦首先开了口:
“而且,他们既然把这个型号放在航展上亮相,大概也会有出口方面的考虑,会不会和幻影2000构成竞争?”
亚历克斯在因伤退役之前飞过不少型号,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更有发言权。
而艾伦口中的这些问题,显然也是对于他们一个法国媒体来说比较好的切入点。
此时电视里面重播的飞行表演正在最精彩的垂直机动阶段,亚历克斯甚至根本没听清楚身后同伴的声音。
直到连续几个动作做完,飞机重新加速积攒能量的间隙,他才终于回过头:
“抱歉,艾伦,我刚才太专心了,你问的是什么来着?”
艾伦只好无奈地再次重复了一遍刚刚的问题。
“相比幻影3和幻影F1肯定要强得多,至于幻影2000……”
亚历克斯扶着电视沉思了一会,仿佛是在回忆自己过去在飞机上的那些日子:
“它的敏捷性相比幻影2000还差一些,具体来说,就是瞬盘能力和滚转率这些属性稍弱,但这架飞机的动力水平很强,令人印象深刻,整体机动性应该会更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见识一下这架飞机装备的发动机型号。”
幻影2000的发动机是其最显著的短板,作为一架正常起飞重量近14吨,和F16基本同一量级的飞机,它装备的一台M53-P2发动机只有9.5吨推力,几乎是所有三代机中第二差的。
“至于外销的问题……我倒并不是很担心,机动性只是飞机综合性能之中的一环。”
“我们目前还看不到这架飞机的雷达型号,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华夏人还没有自己的中距空空弹,更没有适合对地攻击的精确制导武器,不会有国家想要掏钱购买一种只能进行视距内作战的截击机。”
亚历克斯曾经驾驶幻影2000参加过海湾战争,对于超视距作战和飞机多用途能力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会购买华夏或者法国装备的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型国家,他们不可能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去分别建设不同功能的专用机队,最好能够只装备一个型号的战斗机,然后包揽从空中截击到对地轰炸在内的全部任务。
从这个角度来看,幻影2000基本就是F16的平替,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买到F16或者不愿意买F16的国家基本都会考虑达索公司的产品,别说歼8C,哪怕是苏27在短时间内都无法威胁到这两个型号的地位。
艾伦作为记者,对这方面的了解基本就是爱好者的水平,自然会认同亚历克斯的判断。
不过他在媒体行业内的丰富经验也是后者不能比的:
“但是他们的发展速度很快,我还记得,应该是1987年的时候,华夏第一次来参加巴黎航展,当时我也在场。”
“说实话,那个时候他们带过去的东西简直……虽然我不想这样评价,但完全就是些废铁,最多只有1960年左右的水平。”
“也不需要太过担心,或许再过10年他们也能拿出更新一代的战斗机,但那个时候我们肯定已经装备了更新的阵风战斗机,甚至可能也有了像F22那样的第四代飞机。”
作为一个驾驶过从超神秘到幻影2000在内的达索全家桶的飞行员,亚历克斯对于法国未来的战斗机发展显然很有信心:
“相比之下,我反而觉得他们这次展出的那种直升机对我们影响更大一些。”
“直升机?”
因为拍到一半就用光了储存空间,因此艾伦几乎摸了半个下午的鱼,并没有去航空工业的室内展馆参观。
反而是没赶上精彩环节的亚历克斯把华夏这边的展品都看了一遍。
“一种AS365海豚的仿制型号,几乎一模一样,两部涡轴发动机,4片桨叶旋翼,涵道风扇尾桨……”
他随身携带的是一部使用胶卷的相机,所以没办法马上拿出拍到的照片,只好用语言大致描述了一遍:
“我希望宇航公司在他们和华夏签署的合同里面没有忘记做出限制,否则如果他们用更低的价格出售和我们完全一样的直升机,恐怕会对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实际上……就算签了合同,恐怕也很难完全限制。”艾伦并不觉得合同这种东西会真的存在什么限制力:
“以前以色列也出口过仿制自我们的超神秘和幻影3,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军火贸易本来也不需要遵守很多商业条款。”
“好吧,你说的有道理。”
亚历克斯耸了耸肩:
“不过伱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我已经想好这次的专栏要写什么了。”
“哦?”
刚刚才躺回床上的艾伦又猛地坐了起来:
“你想写什么内容?”
“我要替华夏人好好感谢国防部和议会里面那些短视的傻瓜们,因为他们毁掉了幻影4000项目,所以很快我们的空军就要变成全世界所有主要国家里面最弱的啦!”
亚历克斯突然手舞足蹈地咆哮了起来。
“呃……你先冷静一下。”艾伦被同伴夸张的动作幅度吓得往后退了退,同时用最快的速度想到了安慰对方的办法:
“往好的方面想,无论如何,还有英国人给我们兜底。”
没想到亚历克斯却变得更激动了:
“你竟然觉得英国也能算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第146章 俄国人有点懵了
与此同时,在会展中心旁边的酒店里,几家俄罗斯参展商的代表也同样正聚集在一起,观看着塔斯社记者拍下来的视频和图片内容。
除了作为东道主的华夏之外,俄方对于这次香洲航展的准备是最为充分的。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他们也发现了这间酒店楼顶是拍摄航展,尤其是飞行表演的最佳机位,因此贡献出了足够完整和清晰的影像资料。
相应地,他们对于目前局面的判断也比法国人要靠谱得多。
“就一架二代机而言,这架飞机表现出的机动性,尤其是垂直机动性真是惊人。”
尽管波戈相在现场见证了歼8C飞行表演的全过程,但他当时所处的展区显然不如小白楼的视野更好,更何况摄像机还有光学变焦的能力,能够拍下一些更为细节的东西。
“你们看。”
波戈相把面前正在放映的录像带按停,指着屏幕上正在进行一个小半径盘旋的飞机机翼部分说道:
“这架飞机在低速飞行的过程中会打开前缘缝翼以提升升力,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结构在华夏人之前的型号上面是不存在的。”
“从视频上我们看不清缝翼结构的具体设计,但是从飞行姿态,以及启动的时机选择上仍然可以推测,这个缝翼的后缘应该经过低阻取向的特殊优化,所以可用的速度范围比较大,在这里飞机的速度至少有450km/h,但仍然能够发挥作用。”
作为苏霍伊设计部门的掌门人,波戈相几乎是在看到视频的第一时间就分析出了歼8C的机翼改进原理。
“不只是之前的型号不存在,我和阿尔乔姆·特鲁索夫之前已经在盛京的飞机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帮助他们对数字电传变稳验证机的飞控进行优化。”
说话的正是之前向苏霍伊公司报告了歼8C飞行性能的亚历山大·莫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