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23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很多事情对方似乎真的不清楚。

  这个年代的咨询远不如后世发达,不同专业或者行业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壁垒。

  况且冷战才结束没几年时间,大部分人,尤其是老一辈人的思维还停留在东西方对抗的时代。

  因此丁高恒一个搞了半辈子技术的老工程师,对欧美之间的竞争关系,还有这些商业规则不甚了解也很正常。

  可是距离波音和麦道的并购官宣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天时间,无论是国防科工委还是相关的其它部门,肯定就此事进行过相关的讨论或者会议了。

  照理来说,应该是会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顾问或者专家给出相关建议的。

  就算这些人囿于时代因素,不可能跟重生回来的常浩南一样事事都能看准,但总归也不至于让科工委主任这种级别的人物一问三不知才对。

  常浩南稍稍抬起头,让自己的视线很自然地扫过丁高恒的办公桌表面。

  那里有一堆摊开的文件。

  虽然看不清具体内容,但想也知道肯定和这次并购事件有关。

  总之很奇怪。

  但他也不可能直接问,所以只能换一种旁敲侧击的办法:

  “我想最好的着手点肯定还是反垄断或者反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规定,波音和麦道只要在一个地区开展业务,就必须遵守本地的竞争法,否则就会面临罚款或者市场限制。”

  “不过更具体的东西么,我想……应该会有更专业的人来负责出谋划策吧?”

  果然,在常浩南说出最后这句话的时候,丁高恒的眉头突然皱了一下,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

  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看向了面前办公桌上的那些会议纪要。

  半晌之后,才重新抬起头来。

  “看看吧,更专业的人给出来的建议,都在这上面呢。”

  说着从桌上随便拿起几份文件,整理了一下递给常浩南。

  封面上没有标题,只标着密级,不过没有绝密,除了一份机密之外都只是秘密,说明这些都只是部委一级的咨询和讨论内容,还没有形成向更高层汇报的最终决定。

  当然,那种东西就算形成了,目前的常浩南肯定也是没办法看的。

  他打开了其中一份。

  旁边的杜义山也凑了过来。

  师徒两人几乎同时皱起了眉头。

  然后是第二份、第三份……

  眉头皱得更深了。

  看着面前的几份文件,常浩南总算理解了。

  不仅理解了为什么丁高恒明明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波音麦道并购案里面存在可操作空间,却又表现的好像对这件事情毫无了解。

  也理解了为什么前世的华夏最终没有对这件事情做出任何反应,甚至于在此事之后还在继续向那个MD90的制造项目中注资。

  这些会议纪要里面给出来的某些结论,着实是离谱到家。

  经过一番分析然后认为以当前中美的实力对比,不适宜对此事做出反应的判断勉强还算是正常。

  实际上如果不考虑欧盟方面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这个对策甚至不能说是错的。

  但竟然还有人认为波音和麦道合并对于华夏而言是好事的?

  更有甚者表示应该支持两家公司的合并决定,以换取波音公司继续支持麦道在华夏的飞机生产线,甚至认为如果能继续追加投资,有机会将MD90的生产线更换为更有前途的波音737产线。

  看得常浩南差点笑出来。

  这种人如果不是脑子有问题,那就是屁股有问题。

  麦道当年能肯真的交出部分飞机制造技术,是因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需要华夏市场来救命。

  即便这样,对于大飞机而言最关键的飞机结构设计以及航空发动机相关技术也都捂在自己手里。

  而收购了麦道之后的波音将会占据全世界民用航空的七到八成市场,还会跟你谈什么技术转让才是见了鬼。

  真当人家是搞慈善的呢?

  至于除了结论之外的其它部分,就更是不堪入目了。

  某些人几乎已经把收了波音的黑钱这件事写在脸上……

  常浩南做了几个深呼吸,克制住自己骂娘的冲动。

  他一个晚辈,肯定不能在丁高恒的办公室里表现得过于失态。

  那样不仅没办法解决任何问题,还会降低之前所做判断的说服力。

  “丁主任,这些建议……虽然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考虑的出发点似乎片面了一些啊。”

  高情商:出发点似乎比较片面。

  低情商:这帮货的屁股大概率不在咱们这边。

  “确实片面了一些。”

  丁高恒自然能听懂常浩南话里的意思: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要把你找来,我希望能听到一些其他角度的声音。”

  常浩南也听懂了。

  对方是想要一些可以保证立场,又更加专业的意见。

  但他没办法回答——

  哪怕不考虑维持人设的问题,他也真的说不出更多东西了。

  而这个时候,刚才一直沉默不语的杜义山突然开口说道:

  “其实,咱们航空工业系统内部,就有一批经常和外国客户打交道的人,我觉得完全可以征询一下他们的看法。”

  下午还有,很抱歉这几天状态实在不好,写一会就感觉很疲劳

第168章 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听到这句话的常浩南一愣。

  这次反而是丁高恒先反应了过来:

  “航技公司那边么?”

  “没错。”

  杜义山说着放下手中那份让他看了之后也有些高血压的文件,重新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继续道:

  “过去将近二十年中,我们跟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在军售方面进行的所有谈判,都是通过他们来进行的。”

  “尽管军购贸易的性质比较特殊,跟正常的民品外贸肯定有所差别,但他们毕竟跟外国人打交道更多一些,相比我们这些纯粹搞技术出身的人要专业很多。”

  “更重要的是,现在距离你们科工委上报讨论结果的日子应该也没多长时间了,我觉得你可能不太容易找到其它在立场方面没问题的专业人员。”

  听到最后这句话的丁高恒浮现出一抹略显尴尬的神情。

  显然,作为科工委主任,他竟然需要两个“外人”来提醒波音麦道并购案后面的影响,绝对不算是什么长脸的事情。

  但他随后又低头看了看办公桌上那些要么是在避重就轻说废话,要么就是直接给别人站台的会议纪要,实在也讲不出什么东西来反驳。

  “好吧……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丁高恒上半身重新靠回座椅靠背上,不过他现在的心情至少比刚才好了不少: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小常同志。”

  “既然你也觉得无论我们还是欧洲,都不可能真的阻止波音对麦道的并购,那么关于上沪的那条MD90飞机生产线的未来,我想听听伱的看法。”

  常浩南把手中的几份文件整理好,重新放回了丁高恒的办公桌上:

  “我觉得,不能可着MD90这一棵树上吊死。”

  在确定了自己回答的主基调之后,常浩南重新看了一眼办公桌后面的丁高恒。

  对方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看不出太多的情绪。

  但这对于常浩南来说就是好事。

  于是他继续说了下去:

  “麦道客机的技术水平,相比于波音本来就要差一些,并且一旦波音完成了收购,他们肯定不会继续投资发展MD系列客机产品线,这样一来,就算波音想要当个好人,完全履行之前麦道签署的商业协议,我们也只会生产出一批根本不会有后续发展,并且商业前景已经被判了死刑的客机。”

  “而且,因为MD90飞机的原胚料,以及航空发动机依然需要进口,维修保障也必须依赖美国,所以我们甚至没办法把这些飞机挪作军用,这样一来,可以说造一架就会赔一架。”

  丁高恒听到常浩南的回答之后点了点头,同时点燃了一支烟:

  “但沪飞的生产线和总装线加在一起,我们已经投进去了将近十亿元的资金,而且不管怎么说,麦道前期提供的资料和经验都是实打实的,也让咱们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一批掌握大型飞机总装制造技术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总要让他们有点事情继续做才行吧,否则前面那些投入岂不是完全打了水漂?”

  实际上,丁高恒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因为这正是上一世沪飞这边挣扎了几年之后的结局。

  尽管常浩南已经不可能知道那个时间线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这次他肯定不会允许沪飞厂的悲剧重演。

  所以他当即说出了自从参加香洲航展时就在考虑的事情:

  “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航空工业体系,所以最好能够生产一种参照我国标准设计的客机,,这样对未来我们自己的民航工业更有帮助。”

  “而全世界范围内,有技术实力开发一架完整客机的只有美国、欧盟、巴西和俄罗斯。”

  “美国和欧盟在目前的民航市场中处在绝对优势地位,不太可能让他们同意按照华夏标准生产飞机,至于巴西的航空制造业,则完全是依附于美国而存在的附属工业体系,并不具备独立自主性。”

  常浩南提到巴西纯粹是无心,毕竟在支线客机和公务机这个领域里面,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还是有相当高地位的。

  但是听到这里的丁高恒却是突然发出感慨:

  “其实在8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麦道公司合作发展民用航空工业的时候,追赶的目标就是巴西。”

  “原来是这样?”

  这一句话的信息量着实有点大,但也解释了不少常浩南一直以来的疑惑。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崛起之路,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贴牌生产到合作开发,通过放弃技术独立性换取融入欧美航空工业体系最终做大做强的例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