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337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最高速度测试的结果更加令人不解。

  在监控画面上,可以看到“凌霄-1改”表面有几处隔热瓦开始脱落,在高速气流中瞬间化为无数闪亮的碎片。

  “气体电导率飙升至215.43 mho/m,但发电功率几乎停滞不前。”李敏的声音中充满困惑,“……焓提取率0.57%,还在保持升高,但发电效率骤降到了12.3%。”

  刑牧春摇头,调出不同截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图:“电导率差不多是呈指数增长,但发电功率却停滞了……肯定有什么我们没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在起作用。”

  常浩南沉思片刻,他的目光在结构监测数据和性能曲线之间来回移动:“先做几组中间速度的测试,马赫数8.0、8.5、9.5和10.0。”他转向团队,“我们需要更精确地定位这个效率下降的拐点。”

  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异常趋势越发明显。当马赫数超过8.5后,尽管气体电导率持续飙升,但发电效率和推力都开始缓慢下降。最令人费解的是,这种下降并非线性,而是在某个狭窄的速度区间内突然发生。

  “见鬼,这完全不符合理论模型。”王睿抓着自己已经乱成鸟窝的头发,“按照计算,MHD发电功率应该与电导率和速度平方成正比才对。”

  这位年轻工程师自从加入力学所之后就跟着常浩南和姜宗霖一起工作,一路顺风的同时也少了很多科研过程中所必须的失败磨炼。

  “我有个想法。”刑牧春突然用手指敲了下桌子,“凌霄-1的直径太小了,只有0.5米。在这样的尺度下,除了轴向以外,径向的端部效应也会变得非常明显。”

  说话间,他起身来到那块白板旁边,在上面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可能会产生半回路的返回路径电流,从而干扰到MHD发电机的工作。”

  在第一个人提出设想之后,众人的思考便有了方向。

  “理论上说得通。”常浩南最先给出反馈,“但定量层面还差点意思……”

  随后,又是一阵沉默。

  几分钟后,他终于再一次有所行动——

  调出测试日志,并在电脑上快速绘制出了MHD发电机流道纵截面上的电场线分布图。

  当图像显示在大屏幕上时,所有人都看清楚了:

  电流线明显向下游偏转并向中心收缩,形成一种螺旋状的扭曲模式。

  “霍尔效应!”李敏率先捕捉到其中的关键。

  “没错。”常浩南缓步来到屏幕前,指着那些扭曲的场线,“而且掺杂了端部效应造成的返回路径电流影响。”

  紧接着,他用激光笔在屏幕上划出一道轨迹:

  “看这里,电流线在靠近壁面处发生偏转,这不仅会让有效发电区域减小,还会导致等离子体在通道内形成旋转流动,进一步降低发电效率。”

第1496章 超高速无人侦察机,无侦8?

  “端部效应和霍尔效应。”刑牧春总结道:“理论上,通过增加发电通道两侧电极对的数量,可以同时削弱这两种效应所导致的电流偏转。”

  常浩南点头表示认可:“思路是对的,但问题是……”他停顿一下,指了指图像的横坐标轴,“发电循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稳态,但JF14风洞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超过0.1秒。”

  李敏此时还有些发懵:“也就是说,我们没办法在测试中获得真正的稳态数据?”

  “就算加入一定的模拟推理要素,地面风洞测试的有效时长也不可能满足要求。”刑牧春的宽厚的肩膀似乎一下子垮了下来,“我们需要实际飞行测试。只有在持续工作的环境中,才能准确评估这些效应的真实影响。”

  这句话,让现场一时间陷入了沉寂

  团队成员们脸上写满疲惫,但更多的是不甘心。

  他们距离成功如此之近,却被一个意想不到的物理效应拦住了去路——

  凌霄1本身是为了吸气式高超音速导弹而设计的动力,这意味着飞行器本体与发动机将呈现高度一体化的设计。

  不可能有额外的空间来容纳两段MHD发电设备。

  而计划中可重复使用的高超音速飞行器则要等到几年后才能开始进行验证飞行。

  常浩南等团队领导身兼多职,倒是可以不在乎把其中某个项目推迟到有条件之后再继续进行。

  但还有不少专职参与管式磁流体发电系统研制的同志,他们却很难放下手头工作等这么长时间。

  而且,过长的空窗期也会对项目本身的进度产生负面影响。

  一时间,没人能想出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直到一阵倦意袭来,常浩南看了看时间,才意识到实验已经持续了近二十个小时。

  他环视周围,入眼的是十几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憔悴的面容。

  “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先休息。”他的声音依然平静,“我们明天再讨论解决方案。”

  众人陆续离开,常浩南最后一个走出控制室。

  走廊里,他遇到正在收拾工具的李敏和王睿。

  “别太担心。“前者正试图安慰身旁年轻的工程师,“至少我们已经证明了基本概念是可行的……”

  ……

  回到办公室后,常浩南也终于有点熬不住了。

  毕竟已经年过三十,精力和身体素质不再能和二十来岁最巅峰的时候相比。

  他打了个哈欠,准备换上衣服小憩片刻。

  但在躺到床上之前,他下意识地来到办公桌前扫了一眼。

  却碰巧看到桌上放着一份报告——

  2010年上半年怀柔科学城风洞中心的测试总结。

  封面上还贴着一张便签:“常院士,这是近六个月的风洞工作情况汇报——办公室小王”

  严格来说,常浩南并非怀柔科学城的负责人,也不在力学所挂有任何职位,所以这种工作报告性质的东西完全不需要他来审核。

  只不过出于尊重,当然也可能是姜宗霖的授意,总之办公室总会额外准备一份,送到这里来。

  期期不落。

  搁在平常,常浩南其实都是直接放在一边的——

  他的项目在怀柔科学城是天字第一号优先级,根本不需要考虑跟其他任何人的测试进行协调。

  但今天,却不准备马上放下。

  “当个睡前读物好了……”常浩南地笑了笑,随手翻开,然后半躺在休息间的床上。

  报告纸张散发着一股新鲜的油墨味,显然刚打印出来不久。

  即便作为院士,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类流水账式的报告简直无聊至极,以至于刚看了两页就已经眼皮打架昏昏欲睡。

  但就在他失去意识之前的最后一刻,一个标题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蓉城飞机工业集团JF10风洞测试总结:高速无人侦察机验证项目”

  尽管脑子困得像是一团浆糊,但本能还是抓住了其中某个飘飘乎乎的关键点。

  下一秒,常浩南猛地清醒过来,重新把视线投向纸面,并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接下来的10页内容——

  在初步解决了航空兵主战装备的短板之后,华夏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空基战略支援型装备上面。

  于是两年前,空军装备部和海军装备部共同下发了三种大型无人机的竞标方案。

  其中,无侦7是一种高空长航时亚音速无人侦察机,功能类似RQ4全球鹰,为后方提供总览性的持续性侦察情报,也可以作为其它功能平台,最终由贵航工业集团中标负责研发。

  无侦8是一种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功能类似D21或者SR72,可以凭借速度和高度穿越高威胁区域,提供精度介于卫星和地面渗透侦察之间的情报信息,最终由蓉飞集团中标负责研发。

  无侦9同样是一种高空长航时亚音速无人机,但功能是预警和中继指挥引导,主要面向空战,由盛飞集团中标负责研发。

  而这份报告中的内容,就是描述成飞送交测试的两种无人侦察机:

  第一种采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外形像一个被拍扁了的圆锥,属于非典型乘波体,全长11.8米,翼展6.7米,最高速度可达6.5马赫,但属于一次性使用的装备。

  报告中附带的红外照片显示,这种飞行器表面覆盖着类似“凌霄-1改“的蜂巢状隔热瓦,机头部分有明显的喷流冷却装置,尾部喷管周围则存在明显的烧蚀痕迹。

  这东西他再熟悉不过——就是上一世最终的“无侦8”超高速侦察机方案。

  关键在于第二种。

  采用更为复杂的亚燃冲压发动机作为动力,外形是优美的拉长乘波体,比前面一种稍小,全长10.2米,翼展5.1米,最大速度稍低,约为4.2马赫,但续航时间更长,并且可以自主降落和多次重复使用,只是仍然无法滑跑起飞,而需要由轰6改进的专门平台在空中发射。

  报告中的线图显示,这种飞行器拥有一个宽敞的中央舱段,正好位于重心位置,目前安装的是合成孔径雷达和电子侦察设备,两台亚燃冲压发动机位于两侧类比为“机翼”结构的下方,有些类似一个抽象版的SR71。

  常浩南的疲惫一扫而空,猛地坐直身体,手指紧紧捏着报告边缘。

  第二款无人机的尺寸和性能参数在他脑海中与磁流体发电系统的要求迅速匹配,尤其安装在两侧、冗余空间充盈的发动机——几乎是为他们的MHD发电系统量身定做的空间!

  “就是它……”

  他低声自语。

  这个意外的发现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困扰数小时的迷雾。

  常浩南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刑牧春的号码,听筒里传来漫长的等待音。

  “喂?”

  刑牧春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

  “老刑,别睡了,我找到解决方案了!”常浩南的声音因兴奋和疲惫而有些尖锐。

  电话那头传来布料摩擦的声音,似乎刑牧春正在挣扎着坐起来,听语气就差管他叫活爹了:“什么方案?现在可是凌晨……”

  “成飞的亚燃冲压无人机!”常浩南快速翻动着报告,“4.2马赫极速,乘波体外形,自主降落——完美的验证平台!足够安装我们的MHD发电通道和控制系统!”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随后,常浩南听到开灯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你等等我看看参数……”片刻后,刑牧春的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睡意全无,“我想……你是对的!”

第1497章 超音速侦察

  几天后。

  巴丹吉林沙漠上空,万里无云。

  冯学忠上校坐在歼侦8C战术侦察机的驾驶舱内,目光看着远处泛起亮白色的弧形天际线。

  而他的头顶,则是由湛蓝逐渐过渡到一片单调的墨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3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7/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