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508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2号吊钩,就位,锁紧确认!”

  “……”

  四声清晰的报告声依次响起。

  付鹏作为组长,亲自检查了最后一个吊钩的锁紧状态,并再次核对了吊索的张力均衡显示。

  “各号注意,火箭水平起吊!初速提升,保持平稳!”付鹏下达了核心指令。

  在电机的嗡嗡声中,四根吊索缓缓绷直、受力。

  重达数吨的XS-1模块开始极其缓慢而平稳地脱离集装箱的底座托架。

  整个厂房鸦雀无声,只有吊装设备的运行声和操作员们凝重的呼吸声。

  监控室内所有目光都紧盯着各个角度的摄像头画面和传感器数据。

  吊升过程异常缓慢,如履薄冰。

  当XS-1被提升到足够高度,确保底部与集装箱、工作平台有充分的安全距离后,航吊开始进行关键的姿态转换——从水平吊运状态,缓缓转变为垂直吊运状态。

  这个过程中,吊具内部的精密液压平衡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庞大的圆柱体在姿态变化中保持绝对的稳定,没有一丝一毫的晃动或偏转。

  最终,雪白的XS-1圆柱体被稳稳地悬吊在垂直状态,其底部的对接环接口,正对着火箭芯二级顶端的载荷适配器平台。

  同时也是上面级的安装底座。

  “姿态转换完成,垂直稳定。开始与火箭对接。”

  航吊操控员全神贯注,以毫米级的精度,操控着XS-1缓缓下降。

  芯二级顶端的适配器平台上,同样分布着精密的导向销和电液驱动的锁紧机构。

  “十厘米…五厘米…接触!”

  负责观察对接间隙的操作员紧盯着激光测距仪和视频画面。

  轻微的、沉闷的金属接触声通过平台结构隐约传来。

  “导向销入位正常!”

  “初步姿态校准完成,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

  “……”

  一阵更清晰、更有力的液压驱动声响起。

  适配器平台上的多组重型锁爪从四周同时伸出,牢牢地咬住了XS-1底部的对接环。

  “锁紧到位!载荷接口电气信号连接正常!”

  平台工程师的报告声中,带上一丝激动。

  直到此刻,指挥室和现场才隐隐响起一片压抑的呼气声。

  最危险、最精密的一步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相对“常规”的步骤了。

  但同样要求极高。

  “好!保持状态,准备安装整流罩!”付鹏的声音也透出如释重负。

  巨大的厂房航吊再次动作,将早已准备就绪的两瓣整流罩先后吊起,从左右两侧缓缓合拢最终在XS-1的上方严丝合缝地对接到一起。

  专用的爆炸螺栓和密封圈确保其在飞行中的可靠性与气密性。

  当最后一颗关键螺栓被液压扳手拧紧到位,宣告整流罩安装完成时,长征五号C遥一运载火箭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它比以往任何一枚长五都更显厚重与雄壮——

  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尺寸确实更大,更因为其顶端承载的,是人类迈向深空家园的第一步基石。

  付鹏仰起头,望着眼前这高达数十米的宏伟造物。

  冰冷的钢铁与复合材料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整流罩上喷涂的五星红旗格外醒目。

  他深吸了一口经过多重过滤之后有些怪味的空气,低头在手中的检查表上,郑重记录下此刻的精确时间:

  2016年1月21日,11时43分。

  随后,才拿起无线电:

  “指挥中心,总装现场报告。长征五号C遥一运载火箭总装工作全部完成,任务载荷及整流罩安装到位,状态确认良好,火箭已具备垂直转运至发射塔架的条件。”

  汇报完毕,他几乎是习惯性地地回头,目光穿过巨大的厂房大门,望向那条笔直延伸、通往数公里外发射塔架的专用转运轨道。

  在华夏的每一座航天发射场,这条路都有一个相同的名字——

  问天路。

  正午的阳光正洒在那条路上,仿佛铺就了一条通向宇宙的金光大道。

  而不久之后,这枚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火箭,就将沿着这条路,走向它最终的舞台,去点燃人类深空探索的新纪元。

第1699章 光荣,展望未来的人

  翌日清晨,6时50分。

  一缕冬日的金色晨光闯进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随着高达80余米的蓝色大门打开,长征五号C遥一运载火箭被笼罩在一层金纱之下,显得尤为壮观。

  活动发射平台的钢铁支架上,“离开摇篮、走向深空”八个鲜红的大字标语,显得格外醒目而充满力量。

  厂房外,平台下方的轨道如同一条天梯,延伸至远处的塔架。

  此时的火箭光芒万丈,在脐带塔的相伴下,转运即将开始。

  脐带塔,是活动发射平台的重要设施。

  从火箭组装成型到发射前,脐带塔上的各管路都会与火箭相连,为火箭不间断供气、供电、供液、供信号,让火箭的状态一直“在线”,极大缩短火箭在发射区的测试时间。

  上午8时整活动发射平台负责人王云凯站在控制室内,目光扫过所有监控屏幕和状态指示灯,确认一切就绪。

  接着,他把手中的无线电贴到嘴边:“各号注意!各岗位再次确认状态!五分钟后,开始转场!”

  “明白!”

  “塔吊组就位!”

  “轨道巡检完毕!”

  “平台姿态锁定解除!”

  ……一连串清晰的回复声通过对讲系统传来。

  8时05分,王云凯深吸一口气,果断下令:“各号注意,开始转场!平台,启动!”

  “呜——!”

  活动发射平台发出低沉而悠长的鸣笛声,宣告着转运正式开始。

  平台下方,数十个比人还高的钢铁巨轮同时开始转动,承载着近百吨的重量(此时不含燃料),稳稳压在专用的重型轨道上。

  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和金属摩擦的规律声响,整个组合体开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沿着“问天路”向发射塔架方向平稳移动。

  这条路只有大约两公里长,但却要将近三个小时才能走完。

  上午11时许,、活动发射平台终于抵达了文昌101发射塔架脚下。

  随着最后几声短促的鸣笛,平台精准地与塔架基座对接机构咬合。

  “对接成功!锁定!”。

  紧接着,发射塔架巨大的回转平台和数层可开合的工作平台缓缓转动、合拢,如同母亲温柔而有力的臂膀,将火箭连同其顶端的XS-1空间核反应堆探测器,稳稳地环抱在怀中。

  火箭正式进入发射前最后的准备阶段。

  而在发射场区另一端的燃料加注库区,容量上百立方米的贮罐像一个个巨型胶囊。

  行色匆匆的蓝色身影不时出现在贮罐间,确认贮罐状态的对话混合着阀门工作的声音,让原本寂静的库区略显嘈杂。

  “液氧A罐压力稳定!”

  “液氢主管路预冷完成!”

  “煤油贮罐温度正常!”

  早在一天前,这些即将注入火箭的液氧、煤油和液氢,就已经开始了复杂的预冷流程。

  此刻,它们已完全达到接近沸点的超低温液态,处于最佳的加注状态。

  下午14时整,加注系统指挥员何平的声音终于响起:

  “后端控制室报告:煤油加注系统各单元状态确认良好,人员就位完毕,管路准备就绪……”

  “指挥中心收到同意开始加注。”

  “明白!”

  何平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控制台的主屏幕上,有条不紊地发出指令:

  “煤油系统注意,启动初速加注!”

  命令下达,巨大的阀门在液压驱动下缓缓开启。

  航空煤油在泵机推动下开始以较低的速度涌入通往火箭芯二级。

  控制室内,流量、压力、温度等关键参数实时跳动,一切平稳。

  “初速加注稳定,开始提升流速!”何平根据数据变化果断下令。

  加注流量逐渐开始增大,但所有监控曲线依旧在预设的安全包线内平稳运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贮罐的液位指示器稳定下降。

  “报告,煤油理论加注量达到95%!”

  “切换至减速加注,精确控制!”

  又过了几分钟后:“目标加注量达到!关闭主加注阀!启动管道抽泄程序!”

  下午4时许,持续近两小时的煤油加注任务终于完成,控制室内响起一阵轻微的掌声,但众人脸上的表情却并未完全放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5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08/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