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513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他脑中念头飞转,之前的疑惑似乎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所以您的意思是……瑞士方面其实并不知道我们示范堆项目的具体进度和确切需求,只是单纯基于某种战略判断,把他们手头最先进、最有价值的技术成果拿出来了?”

  “对。”栾文杰点头,“瑞士方面的判断是,ITER项目实质上已经陷入僵局,名存实亡。未来全球聚变能源的核心研发力量必然东移,因此请求作为合作方参与到我们的聚变研究项目当中,抢占未来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和产业分工的有利位置。”

  他特地强调了“请求”两个字。

  常浩南有些无奈地伸手扶额。

  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瑞士人并没有精确地判断出华夏方面的情况和需求。

  把本来能卖个好价钱的子系统白送不说,甚至还准备额外搭上点别的。

  不过,常浩南也没有好心到主动提醒对方,只是叹了口气,然后问道:

  “所以,既然是‘请求’,那他们能提供什么……或者说,他们愿意付出什么?”

  栾文杰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示意两人稍微往旁边更加僻静的地方又走了几步,才回答道:“对方判断,我们在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尤其是能源和空间领域取得决定性优势后,下一步必然要推动货币国际化,构建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金融话语权。”

  “他们表示,愿意联合阿联酋,在我们推动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提供全方位的配合和支持,包括但不限于其庞大的金融网络、清算系统以及在国际多边机构中的影响力。”

  “他们倒是会找时机下注。”常浩南轻轻撇了下嘴:“赌我们赢,而且想提前上船。”

  栾文杰也耸了下肩膀:“中立国嘛……生存之道就是这样。”

  常浩南没有继续接话,而是看向栾文杰:“上级的意思呢?”

  “高层初步评估认为,”栾文杰谨慎地选择着措辞,“瑞士虽非美元或欧元体系的核心决策国,但考虑其独特的国际地位、高度发达的金融服务业以及长期以来建立的所谓‘中立’信誉……”

  “如果能真心实意提供协助,确实能为我们的货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不小的助力,尤其是在突破某些传统金融壁垒和建立初始信任方面,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他们的诚意经得起考验……”

  “不过,在做出最终决策前上级特别让我来听听你的意见,从技术合作的角度,评估一下这件事的可行性与价值。”

  “这还能有什么意见?”常浩南几乎憋不住要笑出来,“瑞士人可能是被我们最近表现出的技术进步速度给吓得失去了理智,他们提出的条件完全是双赢……就是我们赢两次。”

  栾文杰和彭觉先同时露出笑容。

  常浩南则缓和了一下心情,继续道:“总之从技术上讲,只要能确定对方的合作诚意……甚至都不用确定合作诚意,只要能确定那个15T的磁场背景系统是真的,那这笔交易就稳赚不赔。”

  “系统本身有猫腻的可能性很低。”栾文杰解释道,“这套15T系统本来是SNI为ITER项目承制的,但欧洲那边的工程进度一拖再拖,付款和验收都遥遥无期几乎把这套系统给搞成了坤村……而且瑞士方面还表示,随时欢迎我们派出技术专家组前往SNI进行实地考察和性能验证。”

  “如果这样的话。”常浩南深吸一口气,眼中光芒亮起,“现在其他子系统都已经达到要求,只要这套磁场系统能够到位,就可以马上启动示范堆本体的建造工作!”

第1703章 最后的挣扎

  这一天,全世界至少有5亿人直接或间接地收看了央视的现场直播。

  当XS-1空间反应堆启动成功,并输出145kW发电功率的那一刻,人类仿佛已经站在深空探索时代的大门口,并且掏出了钥匙。

  根据估算,如果“信标”空间站顺利完工并开始发挥中继作用,那么人类前往火星的难度将减少一半左右,而前往月球的难度更是将降低到此前的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轨道基地的存在大大拓宽了地火转移轨道的时间窗口,这让高频次发射火箭从而建设持久性火星殖民基地的设想真正成为可能。

  然而,真正引爆全球舆论的“核弹”,还在后面。

  在确认XS-1运行状态稳定,指挥控制大厅内最热烈的第一波欢呼稍歇之后,按照预定流程,“信标”计划的副总指挥胡守智稳步走上大厅后方设置的一个小型讲台。

  随后,他面向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受邀嘉宾以及无数的镜头,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与展望报告。

  在报告中,他首先肯定了XS-1成功启动的重大意义,随后强调“信标”中继基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久性的系统工程”,华夏将秉持开放合作、稳步推进的原则,按计划逐步完成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建设目标……

  这些内容都在预料之中,听上去属于平平无奇的总结环节。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补充道:

  “……在当前XS-1空间核反应堆顺利发射入轨并成功启动之后,项目组将先行展开一系列空间大功率电力应用实验,重点积累太空环境下高效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实际运行数据与经验……”

  “这些宝贵的实验数据,将为我国下一步建设地面吉瓦(GW,千兆瓦)级聚变发电示范堆,以及研发第二代更高效率、更紧凑型的空间聚变能源系统,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

  这个转折来的过于突然,所包含的内容也过于惊人。

  以至于大多数人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直到整个直播节目结束之后,全世界方才后知后觉——

  什么叫“吉瓦级商业聚变发电示范堆”?

  什么叫“第二代空间聚变核电源”?

  啊?

  Helion Energy公司画的十年期大饼,也不过才把功率设定在百兆瓦级别而已。

  你直接就比别人高了一个数量级?

  而且听上去好像还是马上就要动工的样子?

  怎么回事?

  要知道,早在半年多之前,华夏官方就宣布其HL-2A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一小时的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

  但自那之后却并没有公开跟进其它后续动作,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非官方传言流出。

  因此一直以来,都不乏有人质疑那次测试的真实性。

  然而,胡守智这番在如此正式场合、在全球直播下的表态,轻描淡写地将“吉瓦级聚变示范堆”作为下一步计划提出,并将其与刚刚经过太空验证的XS-1技术直接关联,这无异于以最权威的方式,向全世界无可置疑地宣告:

  华夏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不仅真实不虚,而且已经跨越了单纯的实验室内验证阶段,正式迈入了通向商业化能源应用的工程建设环节!

  其技术成熟度和推进速度,远超外界最大胆的想象。

  相比于目标宏大、但距离常人似乎还有些遥远的深空探测计划,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突破,是直接关乎全球能源结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乃至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其带来的冲击力更加直接、更加贴近每个人的生活感知、也更加具有颠覆性。

  全球的媒体和舆论几乎被华夏这接二连三、一波高过一波的重磅消息震得晕头转向。

  美国的福克斯新闻台在直播结束后,一位资深科技评论嘉宾甚至在节目中失态地坦言:

  “我必须承认,华夏人研发和部署新技术的速度已经完全超出了理性分析的范畴。这段时间以来,我的感觉就像是……像是在旁观一个高等文明在向我们整个人类文明进行一场炫技……这当然值得钦佩,但也让人感到不安。”

  尽管胡守智的发言场合并非专门的新闻发布会,透露的具体细节少得可怜,但凭借其无可置疑的权威性,已然足够。

  全球媒体的关注焦点,几乎瞬间从“信标”空间站和深空探索,猛烈地转向了华夏的聚变示范堆计划。

  各种分析、解读、猜测如海啸般席卷了所有新闻平台和社交网络。

  其中以半岛电视台的一篇分析常温最为尖锐和直白。

  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华夏规划中的吉瓦级聚变示范堆,其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提供“清洁、无限、廉价”的电力本身。

  更重要的是,它一旦成功,必将从根本上瓦解当今世界基于化石能源所构建起来的能源供需体系,而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的核心,也正是石油与美元的捆绑。

  聚变能源的实用化,必将直接撼动甚至抽掉这块基石,从而引发全球权力和财富的重新分配。

  其深远影响甚至有可能“彻底改写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

  这篇报道,尤其是其中关于“颠覆石油美元格局”的尖锐论断,如同一条精准的导火索,瞬间点燃了全球金融市场深埋已久的、对美元体系可持续性的疑虑。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波动。

  而这,无疑是真正击中了美国战略核心的要害。

  仅仅在半岛电视台的报道发酵几个小时后,华盛顿方面就迅速做出了极其强硬的反击姿态。

  白宫、能源部、国会……

  多名重量级人物轮番出面,发表了一系列紧急声明。

  这些声明措辞严厉,一致指责华夏“通过泄露未经证实、极具煽动性的未来武器化技术信息,蓄意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稳定,冲击现有国际金融秩序”,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无法接受的挑衅行为”,是对“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的严重挑战云云。

  其中以美联储负责人的表态最为引人注目。

  他在接受采访时近乎失态地公开表示:

  “为确保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美联储正在严肃考虑,并已启动相关法律和技术评估,计划将华夏主要金融机构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中剔除。预计将在未来一周内,给出具体的措施方案和执行时间表。”

  此言一出,举世哗然。

  将一国主要金融机构踢出结算系统,这被视为金融领域的“核选项”。

  如果对华夏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供应链核心国家实施,无疑意味着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的彻底分裂,其后果无人能够预料。

  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都清晰地意识到,在技术竞争、地缘政治博弈接连受挫之后,华盛顿方面已经被逼到了墙角。

  如今,面对聚变能源可能带来的、釜底抽薪式的影响,正准备祭出它最后、也是最极端的一张牌。

  这或许是疯狂边缘的终极一击。

  亦有可能只是绝望下的最后挣扎。

  全球格局的风暴眼,骤然凝聚于金融这一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场上。

第1704章 惊人的效率

  华盛顿方面的声明,顿时把全球紧张度拉高到了一个临界点。

  世界仿佛回到了1914年的巴尔干半岛,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刺鼻的火药味,似乎只需一个火星,就能引爆一场波及全球的正面冲突。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让所有吃瓜群众大跌眼镜。

  预想中西方阵营一呼百应的局面并未出现。

  除了极个别国家给出了姿态性大于实质的“关切”或“支持”外,国际社会的回应要么是滴水不漏、毫无营养的外交辞令,要么就是干脆利落的回绝。

  这其中,以海湾合作委员会银行行长利亚姆·阿齐兹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的表态最为典型,几乎代表了全球实业界和金融界的普遍心声。

  “华夏为全世界贡献了63%的工业制成品,和大约三分之一的发电量。从维系温饱的食品、纺织品,到驱动未来的航空器、半导体,全球超过98%的产品产业链中都包含着无法剔除的华夏要素,且其中绝大多数都具备不可替代性。”

  “更重要的是,与十年前或二十年前不同,这种不可替代性不仅来自于成本和规模,还来自于大量独到的技术。全世界,包括华盛顿方面在内,都无法承受将华夏排除在经济运行环境之外的后果,这不是一个立场层面的政治选项,而是一个现实层面的物理问题。”

  这段讲话一经报道,立刻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认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5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3/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