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181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比在场所有人都多了二十几年经验的常浩南对此倒是了解的更多一些:

  “拖引干扰一般都会结合假多普勒频移干扰以及多普勒频移闪烁干扰这类专门针对PD雷达相参积累技术的移频干扰功能,让雷达速度跟踪波门在两个干扰频率之间摆动,无法稳定捕获真实的目标速度和位移,也就不能单靠对比积分数据克服干扰效果。”

  “但如果这样的话……”

  常浩南的解释并没有完全消除徐洋的疑惑:

  “那个吊舱的恐怕要非常大才行,耗电量也要相当惊人,不论是用行波管移相放大器还是用数控移相器实现载频移频,都不可避免会因为谐波电平过高而降低有效干扰功率,另外这两个东西的小型化目前也比较难。”

  郭林摇了摇头:

  “确实不小,但其中大部分空间都用来容纳了一个合成孔径雷达天线,用于电子干扰设备的地方不算大。”

  此时常浩南注意到会议室外面已经多了不少人影,显然压轴进场的大佬应该要出面了,于是赶紧进行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不管怎么说,徐研究员刚刚说得也有道理,所以我们研究这个战利品的核心目标就应该是搞明白它如何实现对PD雷达的有效干扰,并且尝试对其进行仿制和改进,最好能装备到我们自己的飞机上面,歼8C两个发动机的36kw供电功率还闲着一多半呢。”

  实际上,关于这个吊舱,常浩南在听到郭林的描述之后就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打下来米格25这件事情是他重生以后带来的蝴蝶效应之一,并无前世的经验可供参考,但这个干扰吊舱的效果听上去很接近经常被挂在苏27翼尖上面的那两具L005S主动式电子对抗系统。

  L005S的体积相当紧凑,耗电量也不大,但即便到21世纪初都一直有着不错的效果,关键就在于它并未使用传统的行波管放大器或者数控移相器,而是使用了数字射频储存器(DRFM)实现直接数字合成技术(DDS),从而完成数字移频。

  是的,老大哥在80年代中期就已经可以生产出DRFM和FPGA这些元器件了,基本上只落后于美国,并不是靠黑魔法实现的电子战能力。

  而且更抽象的是,在苏27的飞控都还用着模拟电传的时候,它配套的干扰机就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

  当然,如今距离L005S定型毕竟又过去了10年,并且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终究还是超级大魔王,那个吊舱里肯定还有其他黑科技,但基本原理恐怕不会有太大变化。

  因为前世一直到常浩南重生之前,对雷达的欺骗干扰从原理上还是没脱离这套东西。

  无非是算法和元器件的水平提高了。

  只不过这些东西常浩南目前还只能在心里想想。

  目前这个时间线上他甚至都没见过苏27上面的L005S吊舱(航展上那两架飞机没带),直接就把人家的原理给扒出来实在是太假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会议室里面突然奏起了一段激昂的音乐。

  《辉煌时刻》。

  常用于各种庆典或典礼的背景音乐。

  果然,很快有工作人员提醒与会者回到座位上,仪式马上就要开始。

  意犹未尽的一众人只好暂时分开。

  不过根据议程安排,前面的领导讲话和颁奖环节不会很长,后面则是一场晚宴,所以还有机会。

  按照之前分好的座位,常浩南和徐洋竟然挨在一起,并且都在十分靠前的位置。

  不过想想也合理,全场几乎只有他们两个是既不属于军队,也不属于航空工业或者电子科技集团这些国企的“其他”单位人员。

  “其实那篇论文,在全世界的控制学界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踩着高跟鞋的徐洋跟在常浩南身后,小声对他说道。

  “怎么说?”

  二人一边用只有对方能听到的声音交流,一边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定。

  “论文见刊之后,我在美国留学时候的导师直接联系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去伯克利任教,最好能顺便把另外一位作者也一起带过去。”

  徐洋一句话差点把刚刚坐下的常浩南给吓起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觉得对方是不是什么人派过来搞策反的。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排除了。

  就算是要搞策反,在这个场合也太蠢了,况且徐洋也并没有给出什么太有吸引力的筹码。

  不像。

  “所以你拒绝了?”

  常浩南维持着平稳的语气问道。

  果然,徐洋点了点头:

  “当然,否则我也不可能有机会来这里。”

  “本来嘛,其实他开出的条件还是挺好的,但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更愿意和常博士你一起合作……”

  显然,这是话里有话。

  不过常浩南并没有来得及细想。

  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很快被刚刚走进来坐在主席台正中的两个人吸引了。

  那两位他全都认识。

  或者准确来说是全都见过。

  在照片上——

  今天这个阵仗,确实很大!

第236章 一等“猎蝠行动”纪念章

  尽管有王老和刘老两位在场,但毕竟是庆功和表彰大会,总体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

  首先照例是一番称赞和鼓励的话。

  两位大领导都是上过战场的人,说话也带着十足的军人气质,语气铿锵有力,丝毫不拖泥带水。

  因为并没有现场直播,加上与会的也都是经过一遍遍筛选之后的纯自己人,所以台上台下的人也都是毫不避讳地来了一波真情流露。

  尤其是头发花白但仍然精神矍铄的王老。

  虽然已经退休,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把他请出山来给后辈们进行一些激励,简直再合适不过。

  毕竟是被称为“九星战将”,总共击落击伤过9架敌机的老前辈。

  也算是体现一下人民空军的传承。

  “六七年,也就是正好三十年前,空24师70团的歼6在崇武外海打下来一架F104G战斗机,自从那次以后,咱们的空军,当然也包括海军航空兵,已经有30年没有在空战中取得战果了。”

  讲台后面的王老放下手中准备好的发言稿,看着面前座无虚席的会场,开始了即兴的内容:

  “前些年我还没退下来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质疑,说我们华夏的飞行员是不是已经忘了怎么打仗啦?尤其是91年之后,这种声音变得越来越多,甚至有些自己人也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

  “在过去,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只靠语言说服别人。”

  “但是现在,英勇的指战员同志们,证明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是荒谬的!我们的空军,还是那支闻战则喜,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队伍!”

  “仅仅一年之前,我们面对前来挑衅的F14和F18,还只能起飞上百架歼6,以单纯的数量优势来应付。但空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而我们华夏这样一个体量的国家,只靠从国外买飞机回来,也是不够的。”

  “所幸过去这半年多,军工系统的同志带来了不少惊喜,尤其是去年的香洲航展,我第一天就去了,也看见了开幕式之后咱们歼8C战斗机搞的飞行表演,很精彩。”

  “当时我跟同行的林虎同志讲,说要是能年轻个30岁,我都想亲自上去飞一圈,他回答我说只可惜这种飞机没有双座型号,否则现在也能上去试试。”

  场下的常浩南听到这里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今天没有到场的林老今年70岁整,如果时间线不出现什么大的变动,那么在几个月后的莫斯科航展上,他将真的有机会驾驶一架苏30去飞几个特技动作。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双座机在有教练员兜底的情况下多少存在一些冒险的空间,很多国家的空军甚至有专门的开放日活动,由双座机带一些公众人物体验飞行以进行宣传,但单座机只有一个飞行员,一旦出点什么事就完全无法挽回,所以对飞行资质的把关会非常严格,无论是什么身份,不符合要求都不可能让你上天。

  称赞一番歼8C的性能之后,王老又把话题转向了飞行员:

  “当然,飞机好是一方面,咱们的飞行员同志也是好样的,有些技术要领平时训练掌握得很好,但真到了面对敌机的时候,头脑一热就全都忘了。而这次的任务简报我都看过,第一次升空作战就能保持冷静,不冲动不犯错,是很不容易的,在这方面,你们比我要强得多了。”

  “我们大队当年取得的第一个战果是刘德林同志打下来的一架流星F. MK8,算是二战末期的老型号了,而当时我们开的是米格15,算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还占着四个打一个的便宜,对方知道打不过,也光顾着逃跑根本没有还击,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四架飞机愣是打光了所有炮弹,才侥幸把敌机打下来。”

  王老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起来:

  “一开始看见敌机的影子,满脑子就是想着扣扳机开炮,把学的东西全给忘了,连光环瞄准具都没想起来用,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炮弹全打空了。”

  “不过那是第一次,慢慢地大家有了经验,技巧就熟练多了,到后来有些尖子甚至能在超音速的斜对头飞行状态下打中连瞄准具都跟踪不了的目标。”

  “而现在的空战,用机炮的机会已经少了,都是用导弹,超视距攻击。坦白地讲,我们的航空兵在这方面是没什么经验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一直到今年年初,全军加在一起,打过中距空空弹的飞行员也就刚刚突破两位数,所以这次参战的两位飞行员同志,你们的经验非常宝贵,希望你们能够总结出一些方法来,把超视距空战的战法要领在全军范围内推广开来!”

  “……”

  领导讲话结束之后,自然就是授勋了。

  直接参战的郑良群和陈家亮,以及全盘负责指挥的那名领队总共三个人毫无疑问地收获一等功。

  参与猎蝠行动的其他指战员也分别得到了二三等功的奖励。

  原本按照常浩南的预估,仪式到这里应该就差不多结束了。

  因为一二三等功属于军队系统的内部荣誉,他们这些不穿军装的人哪怕功劳大破天也不可能拿得到。

  至于各自单位或者人事部的奖励,则显然跟今天的主题没关系。

  然而在郑良群等人依次领完奖章回到座位上之后,王老却拿起了另外一份红色封皮的文件,然后把目光转向了会场另外一边:

  “下面为在本次猎蝠行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同志颁发纪念章!”

  “首先宣布获得三等‘猎蝠行动’纪念章的人员名单!”

  听到这句话,常浩南在短暂的惊讶过后,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

  他心动了。

  哪个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过立功受奖的梦想呢?

  虽然严格来说,勋章、奖章和纪念章属于三种东西。

  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勋章>奖章>>纪念章。

  前两者都必定属于对某种功勋的奖励,而纪念章的发放条件往往要宽松很多,有点类似参与奖。

  但凡事都有特殊。

  参与奖也得看你参与了个什么事情。

  就比如这次的猎蝠行动纪念章就属于专事专设,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那种,含金量显然要高上不少。

  而且看这个架势,一个纪念章竟然还要分成一二三等,那必定是存着奖励的意思在里面,只不过因为没办法直接给地方人员发军功章,所以才迫不得已钻了这么个空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1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1/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