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重复上面这些步骤直至所得到的静态气动力在误差范围内不再变化,这个时候输出的结构节点位移阵列就是机翼模型在自重和给定飞行条件下的非线性静变形……”

  刚开始方振还信心满满地听着常浩南所描述的计算过程准备编程计算,但很快他的露出了迷茫的神色,最后身体向后一倒,整个人略显颓废地靠在了靠背上。

  虽然听懂了常浩南的意思,但很多求解步骤需要的理论是MSC.NASTRAN软件的气动弹性模块中没有直接预设的。

  比如最关键的一步:把模块中默认的线性模态替换为线化模态。

  而刚学DAMP语言没多长时间的他实在没有自信去对这个模块进行修改。

  在航空工业史上留下名字的机会似乎就这么离去了……

  “姚博,要不你来试试?”

  方振看向身后的姚梦娜

  “我……”

  看来对方的情况也和自己差不多。

  这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至于常浩南……方振已经不把前者当做正常人了。

  “算了,我来吧。”

  常浩南把手中的最后一张草稿纸放在电脑旁边,那上面写着分析流程的六个步骤。

  如蒙大赦的方振赶紧让出了位置,并在心中暗自发誓自己以后再也不这么冲动了。

  丢人呐……

  方振偷偷回头瞄了一眼办公室里的其他人。

  还好,都在午休或者处理自己的工作,没有人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而在电脑前面坐定的常浩南此时则已经开始了重构分析模块代码的步骤。

  虽然没有系统提供的效率加持,但是作为这方面的老手,他的动作也还是比较流畅的。

  很快,方振和姚梦娜就分别搬来了两个小板凳,一左一右地捧着个笔记本坐在常浩南身后开始记笔记。

  姚梦娜的心中甚至有点感动——她之前可是在机房见识过常浩南那夸张的编程效率,因此几乎是下意识地认为这次是对方故意减慢了速度,以便让基础薄弱的自己能够看懂。

  “这个学弟虽然有时候会表现出一副欠揍的样子,但其实还挺热心的,看来是外冷内热的类型……”

  姚梦娜一边这样想着,一边紧盯着屏幕上一行行接连出现的代码。

  她眼角的余光又恰好可以看到常浩南被CRT显示器照亮的侧脸。

  “而且从这个角度看……似乎长得也挺不错。”

  ……

  当方振的笔记记到第四页的时候,常浩南的程序终于修改完了。

  接着就是修改模型,然后导入进行计算。

  属于慢工出细活的领域,技术含量倒是不太大。

  “师弟,修改建模的工作我和方博来做吧,你去休息一下。”

  姚梦娜发现常浩南的脸色有些疲倦,因此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好吧,我去睡个午觉,程序我已经弄完了,你们模型建好之后可以先导入进去试着算一下,看能不能正常出结果。”

  由于前段时间疯狂熬夜,他现在的生物钟确实有点混乱,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调整回来。

第32章 出结果了

  常浩南是被一阵欢呼声所吵醒的。

  他有些挣扎地睁开眼睛,盯着天花板上旋转的吊扇看了一秒钟。

  这时一个声音喊道:“出结果了!”

  坐起身来之后,他才发现电脑前面不仅站着方振和姚梦娜,甚至连杜义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

  跟紧盯着计算结果的姚梦娜和方振不同,杜义山手中正拿着那几页稿纸,已经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相比于两个博士生来说,杜义山的理论功底和经验自然更加到位,因此即便上面的书写有些潦草,他还是完全看懂了其中的内容。

  而年届七十的他竟然因为这区区几页草稿纸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精妙绝伦!”

  杜义山左手在几张草稿纸上弹了弹,转过身看向已经醒过来的常浩南。

  “小常啊,你的这个建模思路,精妙绝伦!”

  “以跨声速小扰动理论为基础,把非线性有限元与非线性梁模型相结合,来计算几何非线性因素对大展弦比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而且在建模时还考虑到了机翼结构中气动控制面的因素……不仅颤振问题,甚至还可以利用这个思路发散开来,解决其它设计问题。”

  “从1974年的杜威-霍奇斯方程到现在,二十二年了,在非线性颤振分析领域终于又迈出了一大步,还是由咱们华夏人迈出去的!”

  实验室里的其他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里,杜义山都永远是那副稳如泰山的样子。

  而现在,他却满脸兴奋地拿着几张稿纸,在实验室里来回踱着步子。

  “杜老师,先看一下模拟结果吧。”最后还是常浩南出言提醒,才把杜义山的注意力拉回了不远处的电脑屏幕上。

  颤振分析最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颤振临界速度”,在理想情况下,飞机一旦达到这个速度,就会诱发机翼颤振,因此这个数据越高越好,说明机翼越不容易颤振。

  但颤振临界速度不是被直接算出来的,而是要先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V-g图和V-f图再进行判断。

  而方振和姚梦娜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

  几分钟后。

  “杜老师,师弟,算出来了。”

  方振把铅笔放在桌子上,拿着一张纸站起身来,只是表情却显得有些凝重:

  “考虑非线性几何因素的情况下,颤振临界速度为157m/s,比那个英国专家推测的数据高了10m/s,但是……”

  当157m/s这个数字被说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常浩南的错觉,他总觉得实验室里面的气氛突然凝固了一瞬间。

  “英国专家?”

  常浩南注意到方振刚刚提到了这样四个字。

  说起来,虽然他都已经把整个问题都给解决了,但因为从一早过来就开始工作,所以关注的都是跟项目有关的技术问题,对于这个项目本身的来龙去脉反倒是全然不知。

  在上一世,常浩南因为错过了保研,因此整个大四上学期都在准备考研,毕业设计也是跟着一个并不知名的年轻老师做的,因此完全没赶上参与的机会。

  这些颤振分析相关的经验,还是他后来参与某型长航时无人机项目时所积累的。

  “哦,师弟这才进组第一天,所以应该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最后还是方振把这个项目的情况又简单介绍了一遍。

  由于这是华夏第一次完全参照国际标准进行飞机设计,而且直接使用了很多欧美公司的子系统,因此603所请来了不少相关领域的国外专家做顾问,其中就包括一位搞气动弹性分析的英国人霍金特。

  在针对新型客机进行设计的时候,603所参照运7-100飞机的经验,设计了常浩南他们目前正在分析的这种机翼。

  但是在可行性评估过程中,这个理念先进、性能出色的机翼设计却被霍金特给否定了,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经验计算出这个机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只有147m/s,也就是530km/h。

  对于最大巡航速度都有510km/h的飞机来说,这几乎相当于没有留下任何安全余量,飞机稍微俯冲一下都可能诱发颤振。

  考虑到华夏航空工业在这方面的经验几乎是0,第一个对接国际的型号自然还是要以稳妥为主。

  因此目前正在进行适航试验的01架飞机还是安装了一组设计相对保守的机翼以确保安全。

  但603所的设计人员却并不甘心,因为按照目前的设计,运7-200A面对ATR42/72等同级别的螺旋桨支线客机根本没有任何优势。

  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别人为什么要抛弃成熟的飞机去买你的新型号?

  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廉价路线。

  然而廉价路线意味着低利润率,而低利润率又会导致缺乏资金对飞机进行后续升级,最终一步慢、步步慢,被那些外国同行给甩开。

  所以603所方面还是希望能在性能上做出一些优势来。

  这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杜义山的课题组。

  “原来是这样。”

  听过整个来龙去脉的常浩南恍然大悟,后世的他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一段故事。

  “听603所那边的人说,如果能更换这个机翼的话,能起到大概5%左右的减阻效果,再结合减轻下来的重量,综合油耗能降低差不多8%,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巨大的吸引力了。”

  方振看着手中的计算结果有些遗憾地说道。

  “咱们的计算结果虽然更高一些,但也就相当于565km/h,还是没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华夏目前的国家标准CCAR25中,要求在颤振临界速度方面至少保留15%。

  “唉……”姚梦娜揉了揉太阳穴叹了口气,但还是抬起头对常浩南安慰道:

  “虽然这个机翼最后还是被证明不满足要求,但是你对非线性颤振进行分析的方法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咱们找机会在其它型号上验证一下,肯定能算个不错的成果。”

  “等等……”

  常浩南对目前的情况感觉有些无语——自己的表演明明还没有结束,怎么这些人都是一副好像失败了的样子……

  “师兄师姐你们先别急,这个机翼还是有挽救余地的。”

  姚梦娜和方振的目光瞬间看向了常浩南。

第33章 这个成果,不能公开!(二合一)

  不过方振目光中的惊喜只是持续了一瞬间。

  “师弟,如果要重新设计机翼的话,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飞机的整体结构特性都会受到改变,而且还可能涉及到更高水平的材料和制造技术,无论从成本还是能力上考虑……”

  方振的顾虑其实是有道理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