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雷达探测的结果目前只能显示在后座的多功能显示器上,因此跟绝大多数飞机的情况不同,眼下反而是武控官对局面的掌控能力超过了飞行员。
“它一直在往西面飞?”
由于并没有打开机头的主动雷达,因此飞行员面前的HUD上面信息很少,但从后面战友的表述来看,情况确实相当奇怪。
“没错,哦,现在稍稍变动了一下方向,就像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一样。”
武控官的描述让飞行员有些担心起来:
“不管了,现在干扰持续的时间已经够长了,我们爬升。”
说完便做出了一个拉杆动作,飞机的高度表开始飞速旋转起来。
随着飞行高度逐渐爬升,歼轰电7的雷达告警设备突然有了新的反应。
“等等……这可不是搜水2000的信号特征。”
武控官说着按下了面板上的几个按键。
干扰吊舱有分析雷达信号的功能,如果结果跟数据库中已有的型号能对上,就会直接输出雷达型号。
只不过目前这个数据库还没成型,只储存了很少的几种雷达特征。
但就是这寥寥几种,恰好对上了。
“我这边显示的结果是……AN/APG66。”
“而且,被动雷达也显示在运8J后面大概80公里,有两个距离很近的编队目标。”
“F16?”
飞行员下意识脱口而出。
AN/APG66的最典型装机对象就是F16A/B。
但是这并非一个在东海上空经常能遇到的型号。
于是他很快更改了自己的判断:
“不对,是空自的F4EJ。”
“艹,冤家路窄了今天。”
就在这一瞬间,飞机座舱里的两个人想通了刚刚发生的一切。
运8J并没有像歼轰电7一样能把雷达型号都显示出来的告警设备,想必是把APG66J的X波段信号当成了红方的拦截机。
背对目标的情况下,位于机头的搜水2000显然也无法看到目标。
而F4EJ的位置距离岛城号超过250km,已经超出了517H雷达对于典型战斗机大小目标的探测距离。
两架轰6D更不必说,根本没有对空感知能力。
最后,这个地方位于公海上空,远离海岸线,岸基雷达也没办法实时掌握到空情。
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个诡异的场面。
在歼轰电7被对方的雷达波束旁瓣扫描到之前,所有人都阴差阳错地没有探测到,或者忽略了这两架赶来凑热闹的F4EJ。
听上去虽然有点离谱,但这就是眼下华夏海军对空监视能力的真实写照。
没有区域防空能力,也没有预警机的日子就是这样的。
只靠地面雷达和陆基飞机,永远不可能真正走向深蓝。
第281章 假目标,吓阻航空自卫队
好在歼轰电7此时已经爬升到了8000米高度,刚刚中断的无线电通讯也重新恢复。
于是两名飞行员用最快的速度把情况报告给了远在东莱的基地指挥中心。
虽然他们所处的这个地方属于公海,不过那两架F4EJ朝着运8J直冲过来的行为完全可以被算作是主动挑衅。
当然,公海嘛,说到底没有道理可讲,最后一般都是看谁的拳头更大。
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并不是第一次跟空自的F4EJ碰面,从过往经验来看,只考虑飞机性能因素的话,并不虚对方什么。
不过此时他们还挂着电战吊舱以及副油箱等各种零零碎碎,无疑会对飞行性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更关键的是,这是一架正在试飞过程中的原型机,独苗。
因此基地指挥官要求他们不能到视距内冒险。
但要是就这么灰溜溜地跑了,似乎也有点不像回事。
“能不能起飞几架战斗机过去应对一下?”
塔台里面,一名参谋军官提议道。
4团的参谋长罗汇川摇了摇头:
“我们的飞机航程太短,飞过去跟不了多长时间就要返航,目前只能联系空军,让他们起飞两架歼8过去……”
这显然不能算是个好主意。
海军航空兵尊严的问题还在其次,主要是跨军种联络增援这种事情在这个年代太复杂,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欠缺,并没有一种横向联络机制,需要先上报到海军指挥部门,再联系空军,再把命令下达到相应的航空兵部队。
等这么一轮程序走下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几秒钟的僵持过后,负责技术支持的常浩南突然开口道:
“不如让电子战飞机去吓唬一下对方,反正双方之间的距离还很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视距内。”
“而且,对面顶着两眼一抹黑的电磁干扰,也不可能抓住咱们的飞机,主动权必定在我。”
原则上,那架歼轰电7还没有交付,因此属于试飞院,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显然需要海军航空兵方面来负责统一协调指挥。
况且试飞院虽然是航空工业下属单位,但试飞员所属的试飞大队可是正儿八经的军队序列,所以常浩南不可能在这种时候越过现场的指挥人员直接下达指令。
而他这两句话看似随意,却都正好说在了现场众人最关心的问题上。
因此基地指挥官心中刚刚还摇摆不定的天平逐渐开始倒向其中一边。
“你确定干扰吊舱对于F4EJ的雷达也会有效果么?”
当他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就说明已经做出了决定。
只不过需要给自己找个更充分的理由罢了。
“AN/APG66J属于典型的X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对于我们设计的干扰吊舱来说,是最典型的目标,干扰效果应该会更好。”
这样的回答显然给足了对方理由。
“那好,让他们先上去试试,但是要注意距离,不要靠的太近。”
基地指挥官顺势同意了刚刚常浩南的建议。
当然,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可能真就自己给办了,向上级报告的环节还是少不了,不过汇报情况和临机处置两件事可以同时完成,互不耽误。
命令下达之后,最兴奋的自然要属歼轰电7里面的两名飞行员了。
作为试飞员,他们无疑是全军精英中的精英。
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会少很多一线的经验。
结果今天就让他们给赶上了。
被两架F4EJ这么一搅和,演习肯定是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当然从结果来看,红方毫无疑问地取得了胜利。
几分钟后,两架没有对空能力的轰6D迅速按照要求返航,而之前一直以为在身后追自己的是红方飞机的沈涛机组在接到命令之后也总算醒悟过来,直接调转180°方向迎了上去。
“TNND,太丢人了……”
正在驾驶飞机的沈涛内心突出一个憋屈。
自己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做出的预判全都错了……
而且,模拟对抗演习里面让友军给戏耍也就罢了。
更严重的是,若非基地指挥部及时和他取得联络并下达指令,今天恐怕还要被人以为是他怕了小日子的两架战斗机。
那他下半辈子恐怕都要抬不起头来。
想到这里,沈涛只觉得一阵后怕。
他的飞机没有武装,但搜水2000MS雷达可以在大概80公里的距离上捕获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并且拥有一定的测绘能力,如果类比的话,大概勉强算得上超低配版本的E8。
和平时期的海空斗争绝对不只是战斗机之间的事情。
“红方01号,目标飞机两架,位置在我的11点钟方向,距离65km,你可以……”
因为没有数据链,所以沈涛只能通过无线电把两架F4EJ的位置报告给那架改进型飞豹上面的飞行员。
尽管双方在10分钟之前还是要争出个高下的红蓝双方,但是在面对老对手空中自卫队的时候,自然还是要打一波配合的。
然而他的信息汇报只进行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蓝方01,你机只要保证雷达持续照射目标即可,我机可以自行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无需通报。”
无线电中传来了试飞员平淡的声音。
不过仔细听的话,似乎还是能感觉到语气里面带着那么一丝颤抖。
显然他也是在强压着心中的兴奋。
但这个回答却完全出乎了沈涛的预料。
“啊?”
也就在这个时候,高速赶来的歼轰电7终于飞到了两架F4EJ雷达的主瓣范围之内,然后调转方向,把机头朝向了对方——
电子干扰吊舱的发射机天线是定向的,对于机头左右各60°范围内的效果最好。
然后,后座武控官把干扰吊舱的工作模式从之前的“覆盖”调整到了“欺骗”。
也就是会生成大量假目标的模式。
然后,便是静待对方的反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