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227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就比如桌面端系统,在常浩南重生之前,他们机构内的电脑都已经从Windows换成了国产的KylinOS,但最早的时候,由于大量软件并没有做过linux适配,因此很还得额外再带一台私人的Windows电脑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桌面端的事情,常浩南如今还影响不到,但90年代末这会,国内的工控软件行业还处在萌芽阶段,如果能通过精工计划引导头部用户选择,或者至少是兼容国产系统,对于日后的发展都会是一个很大的助力。

  甚至于未来的硬件行业也可以这么搞!

  “真能如此的话,那就太感谢常总您了。”

  常浩南的承诺对于魏永明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实际上,自从他几年前开始关注自由软件和linux操作系统的时候,就一直有自己在其基础上设计新系统的想法,只是苦于条件不足而进展很慢,直到今年年初参与到这个项目中之后,才获得了一个足够高度的平台来做这件事。

  随后不到三个月的功夫,他便完成了比之前两年多加在一起都多的内容。

  这还只是区区两个项目提供的支持。

  要是整个精工计划……

  魏永明甚至有点不太敢想那个时候的情况。

  ……

  和魏永明的对话再次强化了常浩南推进多物理场仿真研究的迫切感。

  他之前参与的八三工程,对于生产制造能力的要求相比于已经服役的歼轰7和过去的老歼8并无太大跨越,换句话说,木桶的主要短板在于设计,所以才能在几个月时间里短平快地实现脱胎换骨。

  而作为第三代战斗机的十号工程和十一号工程则完全不同,全面领先的性能所依靠的并不只是气动设计和航电的进步,对于飞机生产同样提出了远高于过去的要求。

  即便不考虑长期短板的航空动力,前世这两个型号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航材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因此直到2010年代之前都难以铺开生产。

  如今在常浩南的帮助下,它们的定型时间必定要远早于原来的时间线,如果依然因为制造问题而无法大量生产,那么这个提前所带来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还是要鞭策一下刘教授啊……”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常浩南思考了一圈,发现编完那部教材是目前能够最快获得大量理论经验的办法。

  所以果然还是得从刘洪波身上薅羊毛。

  这让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然而还没等他找到刘洪波,就被杜义山带着两个身穿黑色西装的男人在楼道口给拦住了。

  “常浩南同志,您好。”

  其中一个人上前一步,主动和常浩南握了握手。

  如果不是杜义山就在旁边,加上说话时还用着敬语,光看这个架势,常浩南还以为自己干了啥伤天害理的事情要被办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方向却跟他想的完全相反……

  “我们是来送您的获奖证书,以及颁奖仪式的邀请函,需要您签个字确认收到。”

  “获奖证书?”

  “什么奖?”

  常浩南看着稍远处一脸神秘笑容的杜义山,有些茫然地问道——

  怎么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情?

第299章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二合一)

  常浩南简单回顾了一下,发现从杜义山一个电话把自己从东莱叫回来之后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月,但确实没有人跟自己明确地说过让他参加的那个“仪式”具体是个什么东西。

  弄了半天结果是个颁奖典礼。

  自从重生到现在差不多一年时间,虽然他已经做出来了不少成绩,航空工业系统乃至军队给的荣誉也拿了不少,但这种正儿八经需要举办一个典礼的,也不过是第二次。

  第一次是庆祝猎蝠行动的那次。

  说来也巧,当时常浩南也是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被丁高恒拉到现场之后,才得知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看来成传统了。

  两名工作人员和杜义山都没有回答常浩南这个惊讶之下脱口而出的问题,而是带着他来到了唐林天的办公室,把一个装裱精美的正红色信封郑重地交给了他。

  显然,这是要把开奖的惊喜留给获奖者本人。

  信封表面并没有写出奖项的名字,但常浩南在拆开之前却注意到右下角用两行小字印着发出这个信封的机构——

  共青团ZY和全国青年联合会。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

  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个名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可能不太足。

  但是在体制内,尤其是机关和科研单位中,还是相当有地位的。

  能让这两家联合发的奖项……

  常浩南心中已然有了些许猜测。

  90年代的信封还没有后世常见的快拆设计,于是他从唐林天的笔筒里拿起一把拆信刀,动作飞快地割开了信封。

  里面是一本红皮的证书,以及一封邀请函。

  证书上面印着共青团的团徽,还有两行烫金的细瘦字体:

  华夏青年五四奖章

  证书

  证书里面的内容言简意赅。

  “授予常浩南同志华夏青年五四奖章”

  无需任何其他说明,也没有什么“特发此证,以资鼓励”之类的套话。

  根本不需要。

  十五个字,足以体现这本证书的含金量。

  尽管单看颁发机构的级别,那么之前他领到的那枚一等“猎蝠行动”纪念章并不落于下风。

  但这毕竟是个正儿八经的奖章,而且还是能大大方方说出去的那种。

  这一瞬间,办公室里面的另外四个人都听到了常浩南猛然加重的呼吸声。

  谁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仍然保持完全的平静。

  别说什么两世为人。

  上辈子他活了四十多岁,获得的最高荣誉也就是研究所级别颁发的一个优秀研究员而已。

  大佬们面对荣誉表现淡薄,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因为常人眼里很重要的荣誉对于他们来说不值一提罢了。

  为什么诺贝尔奖一定要在开奖之前几分钟才通知到本人?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防止获奖者提前知道之后四处炫耀,破坏掉诺奖的逼格。

  实际上,在今天之前,常浩南确实预估过自己或许会因为去年对诸多项目做出的贡献而拿个什么奖,但充其量也就是在航空工业系统,最多国防科工委系统内部想想。

  直接冲到五四奖章这个规格,确实有点意外之喜的意思了。

  要知道1997年是这个奖的第一次颁发。

  虽然没有任何规定说第一届就比后面的更高贵,但是从史学角度而言,首届得主的名头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况且相比于后来动辄二三十人的庞大规模,前面几年的获奖人数通常只有五六个而已。

  不过常浩南的人生经验毕竟丰富,在最初的惊喜和兴奋过后,还是很快做了两个深呼吸,让自己稍稍平静下来,然后抬起头。

  “感谢二位专程过来,我记得刚刚还说有一个东西需要我签字?”

  “没错,邀请函后面有个回执,您签好字,确定能否出席之后交给我们就好,如果出席的话,最好提前两小时左右到达会场,到时候会有工作人员引导您到后台就位。”

  “没问题。”

  常浩南把邀请函翻到最后,在“确认参加”选项上打了个勾,然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开玩笑,杜义山把他专程叫回来不就是为了这件事,怎么可能有不参加的道理。

  签字过后,很快送走了两名前来报喜的工作人员。

  常浩南把奖状和邀请函重新装回信封,并小心地放进包里。

  “怎么样,这趟把你叫回来,没亏着你吧?”

  从杜义山老神在在的神态来看,他显然是一早就知道的,只不过为了给常浩南留出一个惊喜,所以才没有说明。

  而之前唐林天估计是下意识觉得杜义山肯定已经说过了,所以才跟后者打了半天哑谜。

  这样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常浩南回来之后第一次见到唐林天的时候,对方会有那种表现了。

  第一届五四奖章是没有设集体奖的。

  所以获奖个人所在单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关注点。

  常浩南要是能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替学校多说上几句好话,哪怕带不来什么直观的好处,至少也能给所有与会者留下个不错的第一印象。

  “之前确实没想到啊……刚才在楼道口看见那两个黑衣服的时候我还以为自己犯什么错误了……吓了一跳”

  常浩南把书包的拉链拉好,摸了摸跳动节奏仍然有些急促的胸口回答道。

  虽然过程中带着点惊吓,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惊吓,还是越多越好。

  杜义山露出一个阴谋得逞的笑容,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

  “好了,回去以后好好酝酿一下获奖感言,不过上面的意思是,表彰大会还是以展现你们青年人的朝气为主基调,所以倒也没必要过于严肃,这个度么……伱自己把握就好。”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根据会议安排,留给他们获奖者发言的时间总共只有20分钟,折算下来每个人也就4分钟不到,其实也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直到把常浩南送走之后,杜义山才注意到旁边办公桌后面坐着的,一脸愁眉苦脸的唐林天。

  “老唐?”

  直到被连续叫了几声名字,后者才终于反应过来。

  “想什么呢?我看你那眉毛都挤到一块去了。”

  说着话的功夫,杜义山走到旁边的一个文件柜旁边,摸摸索索了一会之后,从右下角一个不起眼的小格子里取出了一个银色的罐子。

  正是那天唐林天拿出来招待常浩南的宝贝茶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2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