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471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尤其是对于欧直公司来说,这个合作由于是交换进行,因此甚至不会涉及到钱的问题,也就没了被审计出来通共的顾虑(虽然他们确实已经通共了)。

  可以说,就像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样。

  因此,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冰飞集团与欧直公司合作开展NH90/直12项目的细节就被通报到了常浩南这里。

  也意味着他的计划基本上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只要让刘洪波那边在传动系统,尤其是齿轮箱部分做好针对性的标定,然后等着欧洲人那边发现问题就行了。

  欧直集团再怎么说,也是有名有姓的直升机行业巨头,不至于连事故原因都查不明白。

  而且,真到了那个时候,常浩南也肯定会去帮他们一把。

  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自己的总设计师办公室里面,看着面前提交上来的实验数据,对单晶凝固过程的模型进行调整。

  旁边参与到涡扇10项目里面的几個核心人员也都在,自然也顺势看到了那份文件的内容。

  毕竟,对外合作的消息又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事情。

  无非常浩南知道的更早点,以及会专门有人来跟他通报,其他人要是想知道得自己专门去问而已。

  “常总,冰飞的这个合作方式倒是……妙得很啊……”

  何明把几页文件翻到最后,整个人的感觉可以说是醍醐灌顶:

  “只是在条文名义上修改一下这么个不太起眼的操作,就能规避开很多针对咱们的法规,这对那些想跟我们合作,但在操作上又有难度的外国企业来说简直是福音呐!”

  “能想出这个主意的人绝对是个天才……”

  一边说一边还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

  显然,何明并不知道他所说的那个天才就在自己眼前。

  而坐在另外一边的海谊德了解的情况更多一些,听到何明的感慨直接就笑了:

  “何总,出主意的人就在咱这坐着呢……”

  说着用笔指了指首位坐着的常浩南。

  “啊……”

  “这……”

  会议室里一时间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个么,我也是之前从国外的经验里面受到过一些启发,才想出来的办法。”

  常浩南抬起头,对着另外几人摆摆手说道。

  他这倒不是托辞,而是真的参考了其它合作项目。

  只不过是未来的项目。

  意大利阿莱尼亚·马基M346教练机和俄罗斯雅克130教练机,就是这种同分异构体形式下的产品。

  二者的核心设计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由于一些子系统性能以及客户需求层面的因素,导致最终性能有少许差别。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M346实际上也是由雅科夫列夫提供的技术方案,而雅克130则收到了来自意大利的资金支持,但双方都声称是由自己独立研发,跟对方没关系。

  什么合作?

  早就已经离婚了!

  M346也因此可以正常进入北约国家的空军服役。

  实际上,按照如今的时间点来算的话,这个项目应该已经快到了双方结束合作分家的时候了。

  稍作停顿之后,常浩南又紧跟着添上了一句:

  “而且,说到底,这也还是一种被动规避限制的办法,等再过些年,我们应该让他们根本不敢限制我们才行!”

  “只要能得着实际的好处,这些名义上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从小尴尬中缓过来的何明也赶紧转移话题:

  “就是不知道咱们搞航发的,什么时候也能让外国人来主动找咱们来求合作啊……”

  在接了波斯那边一百多架飞机,而且都是双发飞机改造升级的巨额订单之后,黎明厂已经直观感受到了军火出口为什么叫暴利行业。

  尽管两国之间的交易是通过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也就是波斯向华夏支付原油而非美元,但收到石油的华夏石油公司却会根据调拨价进行内部支付。

  虽然这个价格相比于国际油价来说还是低了不少,但黎明厂前些年还处在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困顿之中,哪见过这么多钱,已经算是非常巨大的惊喜了。

  这要是直接能跟欧洲人合作赚美元的话……

  何明想想就觉得兴奋。

  “等咱们把手头这个项目做完,估计就快了……”

  常浩南看着面前正在运算过程中的电脑,伸了个懒腰说道。

  要是一般人说上这么一句话,估计大家都只会当做一句鼓励或者是口号。

  但这次开口的人是常浩南……

  那就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于是,整个会议室里的工作热情顿时提高了不少……

  ……

  多半个月之后。

  或许是因为收到了常浩南画的饼所激励,也或许只是单纯运气不错。

  总之,构建单晶定向凝固过程模型的进度,比预想之中要快了不少。

  精密铸造中心里面,一身蓝色工装的常浩南站在那台经过专门改进的定向凝固炉前,给接下来即将负责试生产任务的设备操作人员讲解着整个生产过程的要点。

  “单晶叶片制备的第一个过程是形成晶核,但涡轮叶片对于单晶完整性的要求很高,所以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植入籽晶法,而是利用选晶器,在自然生长的柱状晶种进行筛选。”

  “涡扇10叶片生产用到的选晶器设计在这个图纸上面,在起始段生成的柱晶经过圆截面螺旋的选晶段淘汰,最终只有一个能进入铸件,这部分能够控制的只有起始段的温度……”

  “后面模具制作这些过程跟以往没什么区别,各位应该都很有经验了……”

  “重中之重在于最后的这个凝固部分,热端,也就是结晶台水冷套的温度控制在25℃,上预热区温度控制在1515±1℃,下预热区温度控制在1550±1℃,抽拉速度在4-4.5mm/min之间……”

  “此外,在凝固过程中,要注意陶瓷型芯和型壳的膨胀系数不一样,经过高温冷却循环之后很容易发生偏芯或者漏芯,导致尺寸出现偏差甚至完全结晶失败,所以在生产之前务必做好固定……”

  “……”

  如此详细的工艺参数,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让听讲的众人在轻松之余还有些意外。

  毕竟,这可以说是整个华夏第一次工业化生产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单晶叶片,但他们刚刚记下来的操作要求,却几乎跟一本成熟的操作手册差不多。

  哪怕已经听说过面前这位年轻总师的一些事迹,但仍然免不了一些将信将疑。

  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被选过来参与试生产任务的,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人员。

  但经验丰富,在另一个方面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被过去的知识所影响。

  当然,大家都是军工系统的老同志,意外归意外,不可能有谁不长眼地跳出来质疑总师的权威。

  常浩南这个名字,至少在航空工业系统里面,说服力还是能够拉满的。

  随着马立平的一声令下,所有操作人员迅速回到工位,按部就班地开始生产前的准备任务。

  “常总,我这次准备了两套人员和设备,可以做到每一轮生产测试之间无缝衔接,不耽误任何时间……”

  马立平的一句话让常浩南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对方是以为他可能还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成功,所以多做了一手准备。

  怎么说呢。

  想法是好的。

  只是大概率用不上。

  “这个么……”

  后者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如果说100%保证成功,好像有点违背科学那意思,所以还是稍微收了一些:

  “马主任的准备确实到位,不过我大概有……九成半的把握,能一次生产成功!”

第587章 完美的单晶

  “九成半……”

  马立平连续张了几次嘴,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出声音。

  主要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只好把视线重新投回了正在定向凝固炉周围上下忙碌的操作人员。

  同为科研人员,他对于一些同行话语里面的“潜规则”自然是了解的。

  能说出九成半这个数字,基本就相当于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只不过出于对统计学,当然还有玄学的尊重,不会把话说那么绝对罢了。

  说实话,马立平心里面其实是有点打鼓的。

  他在铸造工艺领域已经研究了十几年的时间,虽然华夏国内在这方面的水平并不算高,但也一直在跟踪国外的前沿进度。

  哪怕是目前“精准”工艺优化做的最好的几个国家,也仍然只能做到定向而不是定量。

  最终的参数确定,仍然需要在试生产过程中进行试错和调试。

  只不过相比于经验-试错这种几乎纯靠蒙的路子高效了很多。

  这还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情况下。

  而眼前这选晶法加液态金属冷却法工艺,对于华夏来说完全是头一遭……

  真就能一发入魂?

  怕是不太科学吧……

  当然,想归想,马立平又不是刚进职场的无脑萌新,肯定不会把这种事情说出来。

  开玩笑,对方二十多岁就干到国家重点型号的总师,能力和背景怕是都得通天,哪里是他一个五十来岁才评上教授的人能碰瓷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4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1/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