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630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听到发表时间是以月而不是年来计算,丁高恒明显松了口气。

  而常浩南也稍作停顿,然后才继续道:

  “这个我倒是不急,本来就是个研究流形学习的副产物,国庆之后,我的工作重点应该会放在给涡扇10项目收尾,还有刚才说的数据挖掘算法上面,这個是应用型比较强的项目,对于现阶段来说价值更高一些。”

  别说只是两个引理,就算真把庞加莱猜想给证明出来,对于现如今的华夏来说也不是特别迫切的事情。

  当然不是说庞加莱猜想没有现实意义。

  正相反,庞加莱猜想在计算机、工程设计、生物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否则,它也不会在7个月后被纳入七大千禧年难题之一。

  但是跟同为千禧年难题的N-S方程类似,即便不找到数学角度的严谨解释,工程界一样可以先用起来。

  而且,考虑到庞加莱猜想需要的是“证明”而不是一个“解”,因此它的工程应用相比N-S方程还要更加简单一些。

  我就先假设它成立。

  万一日后发现不成立,那想办法加个修正就行了。

  再者说,作为重生者,常浩南明确知道,庞加莱猜想是成立的。

  在上一世,它于2003年被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所证明。

  没有投稿给任何数学期刊,而是直接在互联网上公开发布了连续3篇论文。

  由于他在证明过程中几乎提出了一整套新的理论,因此其它数学家花了将近3年时间,才最终确定他的证明过程正确。

  只不过在那之前,2005年,佩雷尔曼已经进入隐居,无人知晓他的下落。

  无论是100万美元的奖金,还是俄罗斯科学院的院士头衔,还是菲尔兹奖,都没能让他重新现身。

  实际上,庞加莱猜想更大的价值,其实是在物理学,比如为弦理论和量子引力理论提供数学基础。

  而那就是更久远之后的事情了。

  等到把华夏的综合国力提升上去之后再考虑也不迟。

  “数据挖掘……听上去像是数据库相关的技术?”

  以丁高恒的年纪,要搞研究是有些力不从心了,但是跟踪一些前沿课题还是不成问题的。

  甚至对于常浩南口中的新名词都有点概念。

  “算是吧。”

  常浩南点点头:

  “通俗来说,就是从海量复杂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部分,目前比较有用的可能是……生产流水线管理还有……搜索引擎。”

  当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应用。

  比如图像识别、机器学习乃至人工智能。

  但这些在千禧年这会就属于真·画饼了。

  相当于小麦还没开始种呢。

  所以常浩南干脆也就没提。

  以后真有实现希望的时候再说吧。

  不过,丁高恒的关注点却并没有放在流水线管理上面:

  “搜索引擎……就像是谷歌那样的?”

  “对,不过这个只能算是搜索引擎的技术之一。”

  常浩南回答道。

  也是这个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1999年的时候,华夏其实还没有自己的搜索引擎。

  某度是2000年1月才成立的。

  搜索引擎这东西,虽然看似不太起眼,但哪怕一直到二十多年以后,全世界也只有华夏、美国、韩国和俄罗斯有自己独立技术的搜索引擎内核。

  当然,某度也好,谷歌也好,后来都逐渐利用各自的市场垄断化身成了广告巨魔,这就属于是后话了。

  但搜索引擎技术本身绝对是正面的。

  尤其是在互联网扩展初期,大大降低了初学者的上手难度。

  毕竟,直接到地址栏里面输入网址这种事,其实还是有点门槛的。

  而如果能在这个关键时期,对某度施加一些影响力的话……

  不仅可以让火炬集团多赚点钱。

  似乎也有助于规范对方未来的发展。

  双赢。

  只是时间已经有点紧张了。

  某度的核心技术专利《超级文件检索系统和方法》如果已经完成注册的话,那其实就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成立条件,常浩南只能从改进性能的方面入手。

  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把这件事暗暗记在了心里。

  ……

  一路闲谈,车队总算来到了武清机场。

  这里是华北地区七个阅兵保障机场之一。

  也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包括八一飞行表演队在内的大部分固定翼飞机都会从这里起飞。

  包括几种三代机,也从原计划的杨村转移到了这里。

  “丁主任,常总。”

  二人下车之后,穿着一身飞行员制服的郑良群早已经在附近等候了,见到二人当即敬了个礼。

  当然,主要是给丁高恒敬的。

  常浩南不是军人,自然没办法还礼,只是和郑良群握了握手:

  “郑指挥,您这是……要亲自上阵?”

  “自然。”

  郑良群点点头:

  “我是截击机梯队的领队机飞行员,现在其实是刚归航不长时间。”

  理论上讲,包括空军司令在内的所有军事主官(不包括政委),都有升空飞行的能力。

  但一般来说,由于45岁停飞线的存在,能真正上天的战斗机飞行员,最高军衔就是大校。

  毕竟在和平时期,一名军官按部就班升到少将,怎么也要超龄了。

  不过,作为全军目前仅有的两名参与过作战行动和准作战行动的飞行员之一,郑良群恰好就卡在了45岁以下晋升少将。

  也就获得了这个堪称千载难逢的机会。

  “又要亲自参与训练,又要负责管理……你也是辛苦了。”

  丁高恒虽然不算郑良群的直接领导,但毕竟也属于上级,说这么一番话也没问题。

  “怎么能算辛苦……别人想要这机会,还轮不上呢……”

  郑良群腰杆一挺,满脸带笑地说道:

  “再说,李总指挥还专门给我配了三个副手,足够了,保证在十月一号当天,米秒不差通过天安门上空!”

  几人说话的功夫,不远处的天边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

  常浩南和丁高恒同时转过头。

  是4架战斗轰炸机正在准备降落。

  虽然离得很远看不太清,但常浩南还记得郑良群之前说过,如果是4机箭型队,那就是刚试装服役不久的歼轰7A。

  “走吧,其它编队目前也在陆续归航,正好去看看。”

  郑良群的脸上露出志得意满的神情:

  “我当了二十年飞行员,都很少能看见这次这么壮观的场面!”

第761章 大象漫步

  在机场内部,中巴车就有点不方便施展了。

  尤其等会还要上停机坪乃至滑行道,越大的车子对机场调度的影响也越大。

  因此,众人分别坐上了几辆软顶的猎豹越野车,朝着停机坪的方向而去。

  而这个时候,刚刚正在下降的那四架歼轰7a也以两两一组的形式分别降落在了跑道上。

  这应该是空中编队中的第四个。

  当然,各编队平时的训练过程是分开的,并不一定按照受阅顺序编成,否则郑良群的截击机楔队目前应该还在天上呢。

  “从去年进入小批量试制之后,今年歼轰7a的生产速度提上来一大截,空5师15团,还有海航6师18团同时开始换装,尤其18团,已经组建起第一个完整的歼轰7a大队了。”

  郑良群几乎目不转睛地看着不远处已经抛掉减速伞进入滑行道的四架飞机,对常浩南说道。

  海航6师18团属于东海舰队,这个师之前还有一个装备了老型号歼轰7的16团,和一个装备轰6d的17团,显然是作为对海打击的拳头部队所建设的。

  别看歼轰7a这个型号在20多年后已经成了没什么人关注的牛夫人,但在这会,绝对是各单位抢着想要的小甜甜。

  甚至常浩南还听说,有些战斗机部队都表示既然叫歼击轰炸机,那我们吃点亏换装一些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歼击轰炸机,重点还是在轰炸,无论超视距还是机动性都跟多用途战斗机不是一个路数。

  所以他们也就是说说。

  不过也足以证明这个型号的受欢迎程度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6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0/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