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姚梦娜看着面前的键盘,长舒一口气:

  “好在……”

  就在姚梦娜进行自省的时候,刚刚一直在流畅地布置任务的常浩南突然停顿了下来。

  “等等……”

  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重新走到了工作站的显示器面前,重新打量起屏幕上面的数据来。

  几分钟后,他重新拿出了铅笔和笔记本,在身后众人茫然的目光中开始在上面演算起来。

  复杂的数值模拟过程当然是绝无可能用手算出来的,但对数值模拟出来的结果进行后处理,好歹还在人脑可以完成的范围之内。

  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就是一道题,尤其是难题,虽然已经做出来了,但是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依然能够加深自己的理解。

  甚至很多自己解题时没注意过的细节也会被重新注意到。

  常浩南刚刚就进入了这样的状态。

  灵光一闪之间,他似乎想到了一种更好的开槽方式。

  十几分钟之后,常浩南停笔。

  “师姐,根据冰城工业大学那个课题组的研究,叶片开缝之后,是不是只有在攻角比较大的情况下才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虽然不知道这是要做什么,但姚梦娜还是点了点头。

  那篇文章的内容她几乎已经倒背如流:“在Ma=0.4,来流攻角0°的时候,总压恢复系数相比不开槽只得到了7%的改善,而如果马赫数增加到Ma=0.6,来流攻角0°时开槽叶片的总压恢复系数反而还变小了大概1%。”

  “那就没错了。”常浩南兴奋地把手中的铅笔拍在桌上:“同志们,我需要修改一下刚刚布置的任务!”

  说完之后再次来到黑板旁边。

  “这个射流缝的基本原理,是掺混损失与吹除效应进行竞争,当掺混损失更大时,表现为总压恢复系数下降,反之则表现为提升。”

  常浩南说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的叶片示意图上稍稍修改了一下,把原来的直线型射流缝改出了两个弯角。

  “我们可以用这种两段凹凸方向不同的弧线构成一个‘S’型射流缝。”

  “S型缝是一个收敛扩张型通道,可以进一步加速气流,提升射流效果,而且修改之后的气流进出口方向更加贴近主流方向,还能减小掺混损失。”

  下面几个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黑板前面的常浩南靠着笔算现场修改设计。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个人的各种神奇操作,但面对此情此景还是会有一种不真实感。

  最后还是姚梦娜最先听懂了她的意思:

  “所以这种S型射流缝即便在平飞状态下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没错。”

  常浩南自己的语气中也带着兴奋。

  这样的灵光一闪,在有系统帮忙的情况下当然并不少见。

  但这次关于射流缝的研究,没有被纳入到系统生成的项目中。

  而且也并非他在重生之前就有所涉猎的领域。

  换句话说,完全是靠着常浩南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出现的。

  ……

  在这样一次“顿悟”之后,常浩南对涡喷14的改进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起来。

  根据当初的故障分析,喘振诱发的位置在高压压气机的二级转子叶片上面。

  因此他后面的弯掠设计优化主要针对的也是总共7级高压压气机的动叶叶栅,对于主要作用是进行来流压缩的静叶叶栅并未进行过于复杂的修改。

  而恰好,那道神奇的S型射流缝可以被设置在静叶叶栅上。

  这让两路并行的分工方式成为了可能。

  开发进度*2

  于是又过了仅仅半个月,一个几乎崭新的涡喷14发动机设计方案终于被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虽然由于项目进度的问题,燃烧室和涡轮的设计并没有变化。

  但是,作为核心机三大部件之一的、也是涡喷14过去最令人诟病的高压压气机部分整个翻天覆地。

  与设计方案一同提交的,还有常浩南带着数字化设计组花费一周多时间肝出来的压气机性能及流场结构示意图。

  以及这次大尺度设计改进的最根本目的——压气机通用特性曲线。

  相比改进之前,喘振裕度增加了足足25%。

  即便再出现跟上次01号原型机情况类似的恶劣工况,新的涡喷14发动机也能够在共同工作线上维持正常工作,而不至于发生喘振。

  更重要的是,经过大量修改之后,涡喷14的压气机设计,再看不出半点P11Ф-300和“斯贝”的影子。

  它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我们自己的发动机。

  阎忠诚伸出手,颤抖着摸在了画着压气机总体设计图的电脑屏幕上面。

  “这才是‘昆仑’啊。”

  “这才应该是我们的‘昆仑’啊……”

  常浩南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几乎是老泪纵横的阎忠诚。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涡喷14发动机虽然并未跟着八三工程一同下马,但也是直到差不多十年之后才拿出了相对稳定的设计方案。

  而那个时候歼8系列已经停产,华夏空军也不再需要一种推力7.5吨一级的涡喷发动机了。

  尽管以涡喷14核心机为基础的QD系列燃气轮机在发电领域获得了一定成功,算是让这个命途多舛的航发项目有了个说得过去的归宿。

  但终究还是有遗憾的吧。

  ……

  “这样的遗憾,不会再有了。”

  “也不能再有了。”

  出差结束了,下周恢复加更

第100章 能不能去航展?

  在确认改进设计方案没有问题之后,阎忠诚在确认生产两台改进型涡喷14发动机原型机的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如前面所说,由于多级轴流压气机结构非常复杂,即便是常浩南,也没有办法对结构完整、未经模型简化的喷气式发动机进行精确的计算模拟。

  所以这个涅槃重生的全新涡喷14性能具体如何,还是要经过一系列测试才能知道。

  而这两台代号分别为010001和010002的原型机,就是为了进行高空台和空中台测试而分别生产的。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短则几个月多则几年,好在经过大改的涡喷14终究还是涡喷14,虽然该测的项目一个都少不了,但是测试流程肯定会比一台真正的全新发动机更快。

  “算算时间的话……”

  常浩南一愣,随后意识到自己甚至不知道今天是几号。

  习惯确实是一件可怕的东西。

  因为过去十几年中都是直接抓起手机看日期,因此即便已经重生了几个月的时间,但他还是经常忘掉具体的日期。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没窗户的机房里连续加班,更是让他几乎连白天黑夜的概念也一并失去了。

  想到这里,常浩南转过头,准备看一眼挂在后面的日历。

  而此时姚梦娜正站在他的身后,恰好也正在朝这边投来目光。

  于是二人对视了一眼。

  对方的身高几乎跟他相仿,完全遮住了视线。

  不过还没等常浩南调整位置,姚梦娜便好像知道他想要做什么一样低下了头。

  今天是9月13号。

  常浩南在脑海中飞速过了一下地面和空中模拟的基本流程,以及每个项目预计要消耗多长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应该还能赶得上……”

  因为思考得过于专注,他甚至没注意到自己把心中的想法给小声说了出来。

  “什么赶得上?”

  站在旁边的杨奉畑用有些疑惑的语气问道:

  “如果你说的是定型节点,那还有将近两年时间,以你加入项目之后的效率,应该不是问题,所以就不要担心了。”

  说完还拍了拍常浩南的肩膀,示意他完全可以放宽心。

  杨奉畑所说的定型自然是指设计定型。

  按照四部委1995年颁发的《常规武器装备研制程序》,常规武器装备研制分为论证阶段、方案论证、工程研制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和生产定型阶段。

  常浩南他们现在所处的就是工程研制阶段。

  而一般情况下,设计定型完成之后,就可以开始安排小批量试生产并装备部队。

  至于生产定型则是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之后才能完成的,很难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节点。

  考虑到生产工艺这种东西,有些时候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

  因此实际操作中,很多武器装备型号的小批量生产其实一点都不“小”,甚至会出现已经走完整个生命周期退出现役但还没完成生产定型的情况。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当一个项目走到设计定型阶段的时候,基本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周遭其他人也纷纷投来了肯定和赞许的目光。

  如果说修改机翼设计还只是让他在601所范围内有了些知名度的话,那这次对涡喷14的设计修改,则是把常浩南这个名字几乎传遍了整个八三工程的项目组。

  “呃……不,设计定型确实没太大问题。”常浩南摇了摇头,表示自己考虑的并不是这个:

  “我在想,如果涡喷14的测试结果足够顺利的话,歼8-3是不是能赶上今年的航展?”

  没错,这才是常浩南从一开始就紧盯着八三工程项目进度的最主要原因。

  香洲航展,也就是华夏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日后会成为位列世界前四的六大航展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