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十月廿二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4.08 MB   上传时间:2025-10-19 21:14:56

  而上面两个指标通常而言其实是相互矛盾的,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困扰了电力部门很长时间。

  徐洋完成的这个项目,毫无疑问会对未来全国的输电系统产生巨大帮助。

  简直可以说是完美实现了常浩南重生之初的想法。

  由自己提出一个基础的方法论或者研究方向,其它科研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应用层面的研究。

  至于那个项目完成人员名单里面的名字,他反而并不是特别在意。

  “要是大家都能有她这么厉害就好咯……”

  常浩南有些放飞自我地想着,同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那封英文打印出来的信上面。

  这一次,里面的内容则是非常正规的论文格式。

  A New Method for the 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of Means and Covariances in Filters and Estimators

  一种滤波器和估计器中均值和协方差非线性变换的新方法。

  随后他注意到,在题目下面的作者一栏中,常浩南和徐洋的名字右上角有一个相同的标注。

  #这些作者对本文的工作做出了相同贡献。

  “啊这……”

  看到这行小字的常浩南挠了挠头。

  这个意思是……我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

  在英汉词典的帮助下,常浩南用大概三个小时读完了整篇文章。

  毕竟里面有很多都是他自己的内容,所以阅读效率比上次快上不少。

  这篇论文延续了之前两个人的讨论,内容自然是关于一种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结果的后处理。

  并且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实验验证的部分。

  在论文后面还附着另外一张纸,除了照例征求常浩南关于内容的看法之外,徐洋重点询问了他对这篇论文投稿方向的意见。

  “投稿啊……”

  常浩南放下手中的铅笔,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作为伯克利毕业的博士,徐洋在论文写作方面的功底比常浩南要好上太多了。

  后者如果要写外文文章,那必是要先写出中文来再翻译的,而眼前这篇显然是从一开始就用英文写成,哪怕是常浩南这样一个英语外行也能看出其连贯性和专业性。

  所以这一次他几乎没有在论文上面做出什么改动,只是把滤波法的名字确定为Cubature Kalman Filter(容积卡尔曼滤波)。

  倒也不是没想过装个大,直接的用两个人的姓氏来命名,但这个算法终究没脱离卡尔曼老爷子的思路范畴,不太好直接把人家的名字去掉。

  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至于论文内容……

  在利用球面-径向积分准则对高斯积分进行数值逼近和递推状态估计的基础上,当然还可以进行很多延伸。

  比如采用球面单形准则处理球面积分,以矩匹配法处理径向积分,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度。

  或者引入协方差约束条件和代价函数,将卡尔曼滤波的应用场景扩充到强非线性系统和非高斯过程噪声系统等等。

  但是这些都属于应用层面或者拓展层面的东西了。

  论文本身在就已经具有很强的开创性,如果在后面增加太多累赘,反而接近画蛇添足。

  文章的篇幅本来也不是越多越好,更何况这篇文章因为推导过程非常详细,算上参考文献已经有二十页的长度,在控制学原理领域已经不算短了。

  至于剩下的内容……

  总要给其他人,或者未来的自己留下水论文的机会嘛。

  关键还是要发表到哪里。

  跟之前那篇研究进气道和圆锥前体一体化布局的文章不同,眼前的这篇论文接近于纯理论研究,不存在什么保密的说法。

  更重要的是,它的应用范畴非常广阔,绝不仅仅在航空领域。

  国内的控制学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期刊。

  内容再好,发到一个垃圾平台上面也不会有人看,最后反倒耽误了新理论投入应用的速度。

  所以要想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还是得考虑往IEEE或者IFAC旗下的期刊去投稿。

  想到这里,常浩南颇有些苦恼地敲了敲自己的头。

  在这个资讯并不发达的年代,没办法打开浏览器进入度娘或者谷歌娘,输入“控制学领域有哪些期刊”然后直接得到结果。

  实际上,整个盛京市也才刚刚介入互联网而已。

  徐洋之所以要写信问这件事,也是因为她的本行属于计算机科学,对控制领域了解不多。

  就常浩南自己的记忆而言,他只知道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两份顶级期刊。

  尤其是前者,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的那会,如果能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都能直接成为控制领域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在博士毕业之前曾经鼓起勇气尝试过投稿,但毫不令人意外地石沉大海,唯一的回应是一封固定格式的自动回复邮件。

  “那就选你好了……”

  常浩南从抽屉里抽出一摞信纸,提笔开始写回信。

  除了按照惯例的客套问候之外,就是简单说一下这个期刊的情况。

  作为行业内顶刊,它自然有一些自己的调性,例如投稿流程相比同行要复杂一些。

  好在京城已经普遍接通了互联网,徐洋不必采用跨国信件的方式进行投稿。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常浩南也希望能有一个足够一系列的国内期刊,能够接得住这篇论文的分量。

  由西方学术界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评价体系,本身就是科技霸权的一部分。

  当然,这种事情,不是他随便想想就能完成的。

  以华夏目前的科研水平,国内的期刊连自己人都不会去看,很多人甚至把国外的论文翻译过来,直接发表在上面。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华夏这边出现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大概要到2010年以后了。

  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

  科学研究也是这个道理。

  常浩南盘算了一下,以目前的效率,更大的层面不敢说,在某些细分领域,花上三到四年时间追上甚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把“产品”做明白,问题应该是不大的。

  到了这一步,就可以考虑依托华夏科学院或者京航大学,搞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出来。

  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实现从0到1质的突破,后面的数量叠加反而不会是什么问题。

  至于更长远的事情,比如建立一个取代SCI的评价标准,那大概要等到华夏的科技实力整体领先于世界的时候了。

  但这一天总会来的。

第127章 全状态试飞(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7/8)

  由于涡喷14并不是一款新机,加上之前在624所进行的地面模拟试验已经十分完善,因此试飞院那边的空中平台只需要承担诸如空中再启动和推力瞬变等几项试飞科目即可。

  测试过程一切顺利,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于是在常浩南回到601所的一周之后,改进型涡喷14发动机的装机试飞,总算要正式开始了。

  因为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下旬,距离第一届香洲航展开幕只剩下两周,因此他在和杨奉畑几人商量过后,共同拿出了一份相当激进的试飞计划——

  让03号和04号两架飞机同时进行飞行测试。

  作为一架因为下线过早导致没来得及换装新型机翼的非全状态原型机,03号机将留在盛京,主要负责验证进气道和发动机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航空动力的总体稳定性。

  实际上,这也是摆在八三工程面前的最后一个“拦路虎”了。

  而真正的全状态原型机04号将在北陵机场完成一个架次的基础试飞科目之后直接前往阎良,继续进行原计划中包括航电和火控系统在内的试验科目。

  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些内容应该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陆续完成,只是由于01号原型机的事故而耽搁了下来。

  这个方案可以保证试飞进度,但是对于112厂的总装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何,04号原型机配套的两台发动机已经从410厂给你们运过去了。”

  杨奉畑看着会议桌对面坐着的何明,用严肃的语气询问道: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你给我交个底,04号原型机最快什么时候能完成总装?”

  何明一只手扶着下巴,低头思索了几秒钟:

  “最短两天,最多三天。”

  这个回答让杨奉畑和常浩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

  尽管上次后者去112厂的时候,总装车间里面的04号原型机就已经处在只剩发动机还没到位的情况了,但两天时间听上去还是有些夸张。

  歼8飞机根子上的设计源自歼7,因此自然也继承了后者的很多问题。

  比如要想拆装发动机,几乎需要先把后半个机身卸下来。

  当然,相比于歼7,歼8至少把后机身做成了由几个大部件构成的整体,但总得来说仍然是一项颇为繁杂的工作。

  尤其作为一架原型机,每个工序完成之后还有相比量产机更为复杂的检测工序。

  “是这样,在跟数字化设计组的同志们对接过程中,我们也提炼出了一些比较先进的质量控制办法。”

  何明看出了对面两个人的顾虑,因此翻开面前的笔记本开始解释道:

  “虽然在原型机总装过程中受到硬件条件限制,没办法升级到数字化手段,但我们还是参考了五站位的质量控制模式。”

  “一站位负责电缆敷设与安装,二站位负责管路安装和清洗,三站位负责成品安装和机电调试,四站位负责发动机安装和液压调试,五站位负责飞控调试和成品移交。”

  “在每个站位之后单独设置质量门槛,加强总装环节的过程控制,站位间接收问题归零率为100%,不处置完毕不允许交付至下一站位,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受控。”

  “所以在接收到两台发动机之后,我们只需要再完成四五两个站位的工作就可以,两到三天时间足够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么决定……”

  就在杨奉畑刚准备拍板做出最终决定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打断了众人的讨论。

  “杨总,有急电,中办警卫部门打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9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15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