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木质的窗户都是打开的。
杨广志小心的品尝着汽水,砸吧了一下嘴巴:“嗯,确实好喝,就是太贵了。”
杨小乐没管他,咕咚咕咚的将新的一瓶给干掉了。
不过也没有再弄第二瓶了。
现在没人,上菜倒是挺快的。
没一会菜就和隔壁的两桌一起上来了。
显然是一锅炒的。
就差鸡蛋汤没上来了。
端起米饭直接开干。
满满两大海碗米饭,他也不知道这玩意有没有1斤,应该差不多够吃了吧。
咬了一口红烧豆腐。
真香!
上次吃豆腐,他娘的还是去年冬天秋收以后,去公社里拿黄豆换的豆腐。
都他妈快一年了。
看着杨小乐在吃饭,他想了一下去了一趟服务员那里,没一会就回来了。
看到他的动作杨小乐一阵的奇怪,:“爹,你干嘛呢?”
“哦,我看能不能带点回去,他说饭盒要2块多的押金,太贵了,我们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呢!”
杨广志一边擦汗,一边坐了下来。
随后笑道:“算了,吃吧。”
杨小乐沉默了一下,随后大口开吃了起来。
而杨广志抽了一口烟,将烟杆放一边,也开始动筷子了。
杨广志也是第一下馆子,所以吃的欢快,主要是饭店炒菜不像家里舍不得放油,这里舍得放油。
说实话,这时候菜还是挺实惠,应该没怎么缺斤短两。
上来都是满满一盘。
炒肉丝除了一些青椒,大部分都是肉丝,只不过肥的很少而已。
就是这鸡蛋汤,真他娘的只有一个鸡蛋的量。
放点盐、味精、葱花,加了一点菜油。
本来以为一斤米饭够吃了,最后还是加了一斤大米饭。
“嗝!”
饭菜扫的一干二净
吃饱喝足,打了个饱嗝,两人摸了摸肚子出门了。
娘的,十二年了。
除了小时候吃奶,就他娘的没吃饱过。
而此时饭店里也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的人,顿时开始热闹了起来。
第34章 哎呦喂,我的亲大爷
回到阜成门,杨广志将证明和条子回了骡子。
杨小乐实在是太困了。
将东西收拾一下,直接爬上了板车上直接躺了下来。
杨广志看了一眼,别说孩子了,自己也困的不行了。
“Der!!”
喂好骡子,这才赶着车向着城外行去。
出了城楼,现在是白天。
此时才能看到外面的壮观。
不少的厂房、家属楼零星耸立在菜田边上,更多的是正在忙碌的施工队。
门口基本上都写着各种豪言壮语。
“拼命大干一百天,跑步进入**主义……”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杨小乐看了一会,已经困的不行了。
就是这阳光照射在身上难受。
杨广志瞥了一眼,笑着将草帽摘下来盖在他的脸上,笑道:“行了,你睡一会,我赶快点,饿了的话,你摸一下包袱,里面有玉米饼子。”
杨小乐也没有去管了,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中间被颠簸醒了好几次。
直到黄昏时刻,这才算是回到了庄子里。
不过刚刚来到爷爷杨满仓的家门口,里面便传来了一阵的哭声。
杨小乐见状一乐。
哎呦,这是什么喜事啊?
杨广志听到这声音,下意识的往里面看了一下。
虽然分家了,毕竟是自己亲爹。
可别出什么事情了啊?
这人老了,说不定就出什么意外走了呢!
想了一下,对着儿子说道:“老三,把骡子和东西弄回去,我去看看一会就过来了。”
说完向着里面走去。
杨小乐耸耸肩,没有说什么。
从板车上爬了下来。
“哥,哥!”
思绪间,老四喜子从家里出来,正好看到了两人,便赶忙小跑了过来。
杨小乐看他过来,眼珠子一转悠。
大懒使小懒。
对着喜子说道:“骡子牵回去,先栓院子里。里面的东西先别拿出来。搬回家,等我和爹,听到没?”
喜子听到这话,再看看车上,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牵着骡子回家了。
杨小乐决定跟过去看看,可别让自己老爹再吃亏了。
这是老四的家。
进来以后,屋里点着一盏煤油灯,闪烁着昏暗的灯光。
屋里围坐着不少人。
杨小乐看到屋里的情况一阵的奇怪,因为此时堂屋的桌子上个人的表情各不相同。
老头和老太太哭的稀里哗啦的。
老二和老四则是没什么表情。
几个孩子,还面带着笑容。
小龙和小虎两个也同样是面带笑容。
“爹,小娘,怎么回事?我刚听这里有哭声,我就过来看看。”
杨广志看着老爹好好的,这才放心了。
不过还是奇怪的问了一下。
杨满仓此时也不抽旱烟了,满脸泪痕的对着他说道:“广志,广春回来了,广春回来了啊!他还活着,他还活着。”
“轰!”
杨广志感觉头一炸,顿时惊喜又急切的问道:“爹,爹,你说真的吗?哥还活着吗?他在哪里?”
杨满仓这才从他的面前拿起了一封信来。
看到这封信,杨广志赶忙接了过来。
厚厚的三张纸。
上面长长的内容。
杨广志看不懂,赶忙递给了跟过来的儿子。
“老三,快看看!是不是真的。”
说话的时候,眼泪已经在眼珠子里打转了。
杨小乐接过信,看了一下。
居然还真是自己亲大爷回来了啊!
哎呦喂,亲大爷啊,可算是回来了。
随后便开始念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