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林中谷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51 MB   上传时间:2025-10-31 12:29:56

  这一份阶梯式的对赌协议。

  如果达不到陆良的要求,算上融资,他将持有60%的股份,取代戴伟成为ofo的最大股东。

  毕竟三个月后,ofo就算再拉,也不可能在500万的估值原地踏步。

  输了也无所谓,就是借出去200万,对他来说不痛不痒。

  “这不公平。”

  一旁有人愤愤不平,他们完全可以慢慢发展,不需要签署这份离谱的协议。

  “于信,于同学对吧。”

  陆良还记得他的名字,突然笑了:“你们缺钱,我有钱,你在跟我谈公平?”

  投资人跟创业者之间,本来就不存在公平一说,他们想拿钱,就需要付出代价。

  陆良自认都算是心地善良,只要股份,不要钱。

  因为有些投资人,都是签署达不到就要全额退款,甚至还要补上利息的条款。

  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创业创着创着就背负了巨额外债。

  因为起初他们没有资产,也没有固定收益,银行不会贷款。

  于信脸色阴晴不定,他很想反驳,但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不过他们有拒绝的权力,只是扭头发现,戴伟不嗔不怒。

  于信惊愕,脸色大变:“大伟,你不会是要同意吧。”

  戴伟抬头,眼中透露决绝:“陆先生,请再给我点时间,我可以说服他们。”

  陆良点头,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梁俊涛满脸笑呵呵,又出来串场了:“陆总,戴同学还挺不错的吧。”

  “挺有魄力。”陆良赞许。

  说是商量,其实就是同意。

  如果有人持不同意见,戴伟完全可以发起投票,强制通过决策。

  因为他持股70%,还是总经理。

  这也是陆良看好这支团队的原因之一,内部只有一个声音。

  比如他刚刚见过一些团队,公司内没人持股比例超过50%。

  主创三四个人,股份大家均分,就像在玩过家家。

  一眼扑街。

  十几分钟后,ofo团队结束讨论。

  戴伟作出答复,同意补充协议,询问什么时候可以签合同,资金什么时候到账。

  他有不得不同意的理由,因为摩拜的胡薇薇,有易车网的李冰助阵,来势汹汹。

  ofo是草根出生,没有车圈大佬撑腰,必须赌上自己,拿到这笔300万发展资金。

  “周一过来公司签合同,合同生效,资金立即到账。”

  听到陆良这么说,梁俊涛赶忙说:“陆总,要不先签个意向合同。”

  作为本届创业展会的负责人,他有义务保障甲乙双方的合作权益。

  口说无凭,还是白纸黑字签署意向合同最为妥当,最好再加一笔违约金。

  “可以。”陆良笑笑,表示没有问题。

  戴伟也连忙点头。

  “那你们先聊会,我去准备合同。”

  梁俊涛满面春光,离开接待室,赶忙联系法学院的老师。

  上财举办创业展已经很多年,方方面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很快他带着一式三份意向合同过来,条款清晰,哪怕不是专业人士也能看懂。

  融资协议与补充协议的意向书,如有一方违约,应赔偿另一方30%违约金。

  甲乙双方各一份,校方保管一份,如有一方违约,上财就会出面作证。

  “陆先生,我还有一事不解,您可否为我解惑。”

  戴伟心有疑惑,对怎么把ofo当成金融品的操作还不太了解。

  “金融产品的特点是杠杆。”

  陆良嘴角带笑,轻声说:“借款是杠杆的一种,拖欠货款也是杠杆的一种。”

  合同一经签署,双方就是自己人,他也不介意跟戴伟分享一些独到的见解。

  ofo主创团队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灵活运用目前持有的资产。

  在他看来,这类型的企业,一经发展就不要去考虑刹车的问题。

  想尽办法搞钱,想尽办法发展,一路狂奔,永远不要停歇。

  只要不停,就是条条大道通罗马。

  戴伟震撼,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但还是忍不住问:“如果停了呢?”

  陆良笑而不语,扭头看向梁俊涛:“梁老师,上外的创业团队在哪?我好像看到了个熟人。”

  跑到罗马,自会有人接盘。

  如果跑不到,就车毁人亡。

  “上外好像是在B区,陆先生,我带您过去吧。”

  “麻烦了,梁老师。”

  “不客气。”

  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于信忍不住说:“大伟,你就是在与虎谋皮,半年才有8000日活,两个月就想达到八万?”

  当他听到陆良的言论,课本中描述的资本家,仿佛有了具体模样。

  “以前是没可能,但现在有可能。”

  戴伟眼底闪过一缕精光,刚才陆良的金融杠杆论,让他有新的思路。

  只要操作得当,两个月达到八万日活不难,三个月十五万也不难。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良好的开头,日活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55章 给的太多了

  “陆先生,这里就是B区。”

  陆良跟着梁俊涛,来到展会B区,远远就见到苏婉玉坐在长椅上。

  摊位共有四五个人,但冷冷清清,过来参观的投资人,还没有主创团队的人多。

  不过这也是常态,本届创业展会受邀的风投机构、独立投资人全部加起来都不超过50位,创业团队却有两百多个。

  而且大部分人会参加创业展会,还是给校方面子,否则他们根本都懒得过来。

  以前就有位投资主管说过,他每天会随机删除邮箱的100份创业计划书。

  直言,运气不好的人,连让他浪费时间的资格都没有。

  毕竟他们收到200份以上的企划书,可以选择的项目实在太多。

  而且校外创业者,早被社会毒打了一遍又一遍,面对投资人普遍姿态摆的很低。

  校内创业者总觉得自己的想法旷古烁今,距离成为独角兽,只差一笔启动资金。

  殊不知,商业创意真的很不值钱,死的最惨的也往往是开山怪,但凡让资本嗅到有利可图,就像几年前的千团大战。

  最终活下来的是美团、大众和糯米,但没人知道第一家团购网站叫做‘齐家’。

  苏婉玉无聊盯着地面,在看蚂蚁搬家,忽然一双运动鞋映入眼帘。

  她抬头看到了陆良,面露错愕,噌的一下站起来:“陆总,您好。”

  “这家公司你也有份吗?”

  陆良面露笑意,拿起桌上的宣传手册。

  线上一对一的外语教育平台,名字叫做《外教》,共有14种语言提供选择。

  该软件目前有122名上外师生注册,希望得到25万概念融资,建设网站平台。

  “没,我只是注册英语的线上老师。”苏婉玉如实说道,有种莫名的天然呆。

  陆良轻笑,也没再多问,打了声招呼就离开创业展会。

  “小玉,你怎么能那么笨啊,直接说你有份不就好了。”闺蜜忿忿不平。

  “为什么要说谎。”苏婉玉不理解。

  闺蜜恨铁不成钢:“如果你说你有份,陆老板说不定就投钱了。”

  “为什么你觉得我说他就会投?他想不想投是他的事。”苏婉玉脸色严肃。

  闺蜜不满道:“不试试怎么会知道,你知道郑钦为这个团队付出多少吗?”

  苏婉玉脸色微变,已经有点不开心,但不想跟闺蜜争吵,轻声说道:“晓敏,下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郑钦是晓敏的男朋友,退一万步说,就算郑钦是她男朋友,她也不会这么做。

  因为她跟陆良不熟,就算熟,她也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原则问题。

  晓敏也生气了,一言不发。

  苏婉玉叹了口气,不愿再多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7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9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