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142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都做到了这份上,方言不写是不行了。

  万佳宝盯着他看,不禁感慨:“严格来讲,伱只算是我的半个学生,没想到你没沾我这个老师多少光,反倒是我已经沾你两次光。”

  “您这话说的,太折煞我了。”

  方言摇头失笑道。

  “哈哈,你啊,跟我进书房吧。”

  万佳宝说:“聊聊《商鞅》的剧本改编。”

  万芳也跟了进来旁听,看到两人谈得热火朝天,一个是《大秦之裂变》话剧的编剧,一个是电影的编剧,相互之间,碰撞出了火花。

  “又是电影剧本,又是理论文章,这次全国专业作家创作活动,我听老丁说你也参加了。”万佳宝忍不住打趣,“你可比我都忙啊。”

  方言说:“事虽然多,但好在没有挤在一块,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我一件一件做完。”

  “有头绪了吗?”

  万佳宝关切道。

  “已经有点眉目。”

  方言把《那山那人那狗》的情节,言简意赅地说了一遍。

  “乡邮员,这个题材好啊,听上去,还是一部乡土。”万佳宝眼前一亮。

  方言点了下头,“确实是乡土。”

  万佳宝眼神黯然了下,“如果你老师现在还在的话,乡土方面你可以去请教他,乡土可是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方言沉默不语,叹了口气。

  沈雁氷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描绘了乡村生存现实和日常疾苦。

  “咳咳!”

  瞧着气氛越来越凝重,万芳赶紧出声:“岩子,你这稿子打算发表在哪个期刊?”

  方言答道:“《燕京文学》。”

  万佳宝眼前一亮,“我记得曾其同志曾任《燕京文学》的主编吧?”看到他点了下头,于是建议,“到时候你的稿子写好了,可以请他看一看,乡土方面,他也很有建树。”

  方言大为受教道:“谢谢先生指点。”

  万芳继续把话题转移到轻松的方向,比如《山楂树之恋》配得上更大的舞台。

  万佳宝并没有反对,但登上人艺显然是不可能,倒是可以推荐到华夏青年艺术剧院。

  方言知道这是国家话剧院的前身,一点儿也不辱没《山楂树之恋》。

  甚至只要在全国大学生戏剧文艺汇演上,《山楂树之恋》能取得前三名的成绩,华夏青年艺术剧院不用出演员,直接给白若雪等原班人马提供舞台,任她们自由发挥。

  “这个机会不是不可以给。”

  万佳宝笑道:“不过要看燕大的《山楂树之恋》办不办得到了。”

  “我相信燕大那帮学生不会让我失望。”

  方言和万芳互看一眼,会心一笑。

  氛围渐渐地欢快起来,随后一个下午,都在聊《商鞅》的话剧,相谈甚欢。

  一直谈到黄昏,目送着方言的背影消失在门口,万佳宝意犹未尽,不禁感叹道:

  “我原本答应教他,是念在沈兄的情面上,没想到他在戏剧上竟有这么高的天赋。”

  “爸爸?”

  “沈兄收了个好弟子啊。”

  “爸爸,岩子不也是您的学生吗?”

  万芳宽声安慰,虽然只是戏剧上的一字之师,但跟李尧堂一样,半个老师也是老师。

  “呵呵。”

  万佳宝聊以自慰道:“有这么个学生,真的是给沈兄、李兄和我,长了面子。”

第128章 能文能舞方老师

  清晨,雍和宫大街26号。

  “你觉得怎么样?”

  石铁生搅着手指,看向方言。

  就见他捧着自己的《秋天的怀念》,看了许久,一声不吭,一直到拍了下手喊道:

  “好!”

  “有多好?”

  “好到,铁生,你看我这对眼睛。”

  方言抬起头,指了指双眸。

  石铁生注意到他眼眶微红,心里有种别样的感受,《秋天的怀念》写的是母爱,是自己的忏悔,也是“子欲养而亲不就”的悔恨。

  方言无比认真道:“我觉得你这篇足以媲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个父爱,一个母爱,都是对全天下父母之爱的赞歌。”

  “虽然拿我跟朱自清先生相提并论,我很高兴,但还是过了,怎么能跟《背影》比呢。”

  石铁生激动地笑了起来。

  “相信我,等这篇散文发表了,肯定有很多读者跟我有同样的想法。”方言把稿子郑重地收好,“圆明园公园的菊花最近开了,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

  “我还是等散文发表了再去吧。”

  石铁生说:“到时候我去北海公园。”

  “等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

  方言和他做下约定,随后离开院子。

  石铁生家不远处的那条小巷子,依旧是人山人海,一问才知,那里是换房站所在。

  这年头,各区的房管部门都设有换房站,专门登记有各种需求的待换房屋,而大部分的民间换房会,基本上就在换房站附近举办。

  人堆里,通常有三类人。

  一种是要求调房的个人居民,一种是各系统单位里的工作人员,给自己的单位职工物色,如果出现整套的四合院,会打报告请示上级要不要买下来,留作以后给职工分房用。

  最后一种,就是早期的中介掮客。

  行里话,也叫“拉房纤儿”。

  不是留职停薪的工人,就是待业闲散的知青,方言给他们交代清楚,只要整套的四合院,让这帮人四处打听,地毯式地搜索房源。

  而自己呢,优哉游哉地去圆明园公园。

  盛情难却,白若雪等人为了庆祝话剧队在燕大文艺汇演里胜出,约到了这里来野餐。

  方红、方燕,就连韩跃民也在。

  韩跃民是为了开业摆摊捧场的事,打算请客,好好谢谢人家,而方言的理由很简单。

  除了陪家人以外,搞了这么久的创作,方老师就不能好好享受享受嘛!

  “方老师,我没有听错吧!”

  白若雪等人听到方言带来的好消息,一个個又惊又喜,他们改编的《山楂树之恋》的话剧,竟然能被推荐到华夏青年艺术剧院。

  而且,在全国大学生话剧文艺汇演上取得好名次,他们甚至可以直接在剧院表演。

  “你们有信心吗?”

  方言扫视众人。

  “有!”

  看着白若雪、唐胜男她们斗志高昂,邱珮凝把视线重新落在方言身上,就见他又问道:

  “全国大赛什么时候召开?”

  “就在10月国庆期间。”白若雪回答。

  方言点头,“这个时候挑的好,周五周六放假,还连着一个周日,三天时间,够全国各地参赛的高校话剧队往返一趟了。”

  “方老师,到时候你会来看我们演出吗?”

  话剧队的成员们无不热切期盼。

  方言摆了摆手,“世界戏剧体系”、“表演艺术体系”等理论文章搞定了,接下来要利用这个国庆,计划到湘西出差一趟,好好地实地采风一番,把《那山那人那狗》彻底完成。

  “唉。”

  听到这话,众人满脸失落,无不遗憾。

  “啪啪。”

  方言拍了下手,安慰了几句,“今天大家难得聚在这里,就不要浪费这么美好的时光,该吃吃,该玩玩,该跳舞的,尽情去跳吧!”

  去年虽然明令禁止不准在公开场合举办,但管制渐渐放宽,只要别太明目张胆就行。

  于是乎,燕京各大公园热闹非凡。

  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圆明园公园的周日舞会,小年轻们扛着家里花了大价钱买的双卡录音机,来到这里,公然放起了各种国外迪斯科音乐,跟本就百无禁忌的外国人、外国留学生一起,喝啤酒,扭屁股,释放荷尔蒙。

  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肤色发色瞳色,只要跳迪斯科,大家就是朋友。

  男男女女,浑身摇摆,穿着喇叭裤,带着蛤蟆镜,脚蹬懒汉鞋,舞蹈瞬间引起了游路人的围观,收音机里播放着动感的音乐。

  “Sunny!”

  “yesterday my life was filled with rain。”

  “Sunny!”

  “you smiled at me and really eased the pain。”

  “Oh,the dark days are gone。”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1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2/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