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147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方言郑重地点头,“可以吗?”

  沈丛文露出惊奇的目光,“看来这个‘铁生’是你很要好的朋友。”

  方言会心一笑:“非常要好的朋友!”

  就在此时,屋外传来汪曾其的声音。

  “开饭了,开饭了。”

  满满一桌的菜,干贝炒萝卜、拌荠菜、拌菠菜、塞馅回锅油条……

  最硬的主菜就是鲤鱼豆腐,鲜嫩的鲤鱼肉配上香浓的汤汁,鲜艳的红辣椒丝勾人食欲。

  最后吃上一口鲜活的豆腐,任由美味在口腔内刺激交融。

  这叫一个滋味!

  方言连吃两大碗,瞥了眼汪曾其:“汪老,您怎么不吃啊?”

  汪曾其解释说,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自己烧的菜端上来之后,习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看客人们吃。

  沈丛文说:“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老师说的是。”

  汪曾其说,“小方,感觉味道怎么样?”

  “这可真是‘四方食事,不过手里一碗人间烟火’。”方言几乎脱口而出。

  “小方这一句,说到了吃的精髓。”

  汪曾其又惊又喜,接着把方言在菜市场讲的“萝卜开会”,分享给众人。

  “既然小方在吃上有这样的见解,不妨第一篇散文的题材,就先从这方面入手?”

  沈丛文放下筷子,把目光投了过去。

  “写关于吃和美食的散文?”

  方言脑海里下意识地浮现出纪录片。

第132章 铁生,北海的菊花开了

  离开沈丛文家,方言和汪曾其缓缓而行。

  “你刚刚那句,妙,妙,说得太妙了。”

  汪曾其夸赞道:“全国各地的美食虽好,究其也不过是手里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

  “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方言嘿然一笑。

  “老师刚才的建议,你不妨琢磨琢磨。”

  汪曾其说:“也许怎么教人写散文,我不擅长,但论美食怎么吃,我倒可以指点一二。”

  “那敢情好,谢谢汪老。”

  方言朝着公交车站,边走边说。

  汪曾其堪称“人间美食地图”,名副其实的大吃家,单单在吃的方面,写了不下二十篇的散文,《人间草木》、《故乡的美食》、《五味》、《肉食者不鄙》等等,就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都承认,纪录片受到了他的影响。

  倘若当时汪老在世,总顾问应该是他。

  “如果决定了要写美食,找个机会,我带你先在燕京吃一圈,从城东吃到城西,从城北吃到城南,吃完燕京,咱们再到外面吃。”

  汪曾其道:“先吃津门,再吃鲁东,一路往下,吃江南、安皖、江浙、闵建、粤东……”

  “慢着,慢着,您可别再说。”

  方言道:“再说我得流哈喇子了。”

  “哈哈哈!”

  一老一少,放声大笑。

  先把汪曾其送到车站,方言然后去了趟《燕京文学》编辑部,奉上修改好的。

  当得知沈丛文要指导方言精进散文,王朦、周雁茹等人为之震惊。

  当得知沈丛文给方言安排了散文作文,王洁这个债主比其他人都要惊喜,都要兴奋。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那山那人那狗》是第二篇,定在第五期的《燕京文学》头版位置,也就是12月发表。

  这篇散文一交,跟王洁的债务才算是一笔勾销。

  “我写得多,散文我是头一遭。”

  方言爽快地答应下来,“写得不好,你们可别笑我。”

  “放心吧,母不嫌子丑,我们娘家人怎么舍得笑话你呢。”

  李悦、黄忠国等人相视一笑,有沈丛文和汪曾其保驾护航,方言的散文处女作能差嘛?

  “何况,我相信岩子你的眼光。”

  周雁茹拿出最新一期的《十月》,“不用说,这篇《秋天的怀念》是你挖掘的吧?”

  方言道:“您猜的真准!”

  “这还用猜吗,一看作者是石铁生,就知道是你们俩的杰作。”

  周雁茹至今还记得,当初就是方言把《没有太阳的角落》推荐到《燕京文学》。

  “是啊,这一期《十月》的作品里,就属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最好。”

  “语言平淡、文字朴实,没有经过精心的编织与雕琢,但却句句包含对母亲的深情。”

  “如果说伱的《那山那人那狗》,写的是无声的父爱,那么,《秋天的怀念》,写的便是有声的母爱,我们已经决定《燕京文学》下一期的文学评论,要好好解析点评铁生这篇散文。”

  “………”

  众人议论纷纷,无不因作品而感动。

  “说来也巧,丛文先生也看了《秋天的怀念》,而且还写了文学评论。”

  方言由衷地为石铁生高兴,“我准备把这个交给《文艺报》刊登。”

  “丛文先生也点评了?!”

  黄忠国他们立刻凑了上来,争先询问。

  “情真是散文的灵魂,全文无一处、无一字提及母爱,但母爱渗透于每件事、每句话、每一表情动作,甚至每个字上,句句含情,字字如金,铸就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

  《秋天的怀念》本就凭着细腻动人的情感和朴实无华的文字,广受读者讨论和关注。

  如今,沈丛文的评论一出,整個文坛更是为之侧目,一片震动。

  《十月》文学奖,也沾了《秋天的怀念》的光,创办的消息得以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

  就在10月金秋,就在北海公园的菊花盛开的时候,石铁生出名了!

  正当燕京的报刊编辑们一窝蜂地涌向雍和宫大街的时候,他人正在北海公园赏菊。

  方言帮石铁生推着轮椅,石岚走在最前面,偶尔采一采路边的菊花。

  黄色的淡雅,白色的高洁,紫红色的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岩子,小岚,在这里歇一歇吧?”

  石铁生往后看看,再往前看看。

  方言停下脚步,从包里取出铝饭盒,揭开盖子,里面装着从仿善买的豌豆黄儿。

  “谢谢方大哥!”

  石岚拿出两块,分给石铁生一块。

  “岩子,谢谢你。”

  石铁生说的是散文,“我写作,主要是为了我的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不用谢我,你这块石头是不怕火炼的真金,就算没有我,也迟早会发光的。”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

  石铁生一怔,沉默了好久,直到把豌豆黄儿吃完,才开口:“能不能麻烦你带小岚到处逛逛,赏赏菊花,让我一个人在这呆会儿?”

  “好,我们就在边上,有事就叫我们。”

  方言把水壶和饭盒递给他,随后离开。

  “方大哥,我哥这是怎么了?”

  石岚不解地望着石铁生的侧影。

  “我想,他正在与自己和解。”

  方言露出神秘的笑容。

  “和解?”

  石岚歪着脑袋,似懂非懂。

  “总之啊,以后很多人会来你们家,踏破门槛,全都是找你哥约稿的。”方言说,“他少不了要久坐,找个机会我教你几手足底按摩,到时候你就给你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好嘞,方大哥。”

  石岚听他解释了一番,小鸡啄米般点头。

  “还有啊,有空带他去医院做个体检。”

  方言又叮嘱了一句。

  不一会儿,树叶飘落,大雁南飞。

  几道斜阳,映在了石铁生的脸上,他终于自己推着轮椅,慢悠悠地来到方言面前。

  挂着微笑,整个人充满了平静和安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1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7/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