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既然这样,那咱们赶紧上房管所吧。”

  方言不以为然。

  这时候人们出国的热情是空前的,哪怕是有半点海外关系的,都在想方设法地出去。

  “成,就这么着了吧!”

  “我们去过契,然后把钥匙交给你!”

  王大爷把心一横,走向东城的房管所。

  买卖一整套四合院的交易非常少见,而且买主还是个人,按照流程,本来需要严格的审查核实一番,但当方言给干事亮出了“专业作家”的身份证明,审批手续立刻加快了许多。

  “谢谢,辛苦了。”

  方言接过来仔细看过,确认无误,然后把自己的签名递了过去。

  干事笑了笑,“您客气了,方老师。”

  借着握手的机会,韩跃民偷偷朝干事塞了包红塔山,透露这是方言和他的一点心意。

  双方会心一笑,接着指引方言到财务,按面积交了房产权税费,拿到了正式房契。

  “怪不得你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合着你是大作家啊!”王大爷不禁感慨道。

  “大作家这个称号可不敢当。”

  方言摆了摆手。

  “早知道是这样,这价儿……”

  “交易现在已经达成,您老可不能反悔。”

  “不反悔,不反悔,我都是要到国外的人,我上哪儿反悔去啊!”

  “您说得对,那么,我祝您在国外生活愉快,事事如意。”方言抱拳笑道。

  目送着王大爷交完钥匙离开,韩跃民把头一转,就见方言边给掮客中介费,边交代道:

  “要求还是那個要求,一整套的,手续齐全,房屋完好,价格面议,找到了知会我声。”

  “得嘞,您瞧好吧!”

  掮客看了眼中介费,满口答应下来。

  “岩子,你还要买?”

  韩跃民张了张嘴。

  “对啊,我让他帮忙问问隔壁能不能买?”

  方言不是突发奇想,他早就想好了,目前这间主要当仓库,那么多小棚小屋正合适。

  在韩跃民有自己的办公地之前,如果需要有手工、加工的环节,还可以弄个小作坊。

  当然,今后肯定要住人,只不过最好是左右两边,或者把整个后鼓楼苑胡同全买下来。

  然后把墙打通,就像可园一样,自己也建个“方园”,花草为友,猫狗为伴,金屋藏……

  …………

  取了钥匙,方言和韩跃民回到宅子,兜兜转转了好几圈,讨论出一个初步的规划。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打扫干净几间屋子,给接下来文化衫要用的布料当库房。

  以及,自己要囤的古董、字画、家具……

  “伱看那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待俺赶上前去,杀它个干干净净。”

  方言走得是虎虎生风,手上提着刚从西四鱼店买回来了带鱼,透过余光,穿过敞开的门扉,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院子里,几乎都挂着一串串腊肉和咸鱼。

  不管是这辈子,还是上辈子,不管是天南,还是海北,在年夜饭桌上总能占据一盘之地的菜,肯定非腊味莫属,一直以来,都有“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的说法。

  如果要细数全国各地的腊味,一个“腊味宇宙”恐怕都承载不下。

  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能化作醇香的腊味,用“万物皆可腊”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腊肠、腊肉、腊排骨、腊鱼、腊鸭、腊鸡,等等。

  有人喜欢广式的甜,有人就爱好川腊的辣,有人钟情湘南的烟熏味,也有的人偏爱江浙的鲜……

  燕京,也有燕京的吃法,叫“清酱肉”。

  可惜方言只会吃,不会做。

  一想起那个滋味,嘴角就流哈喇子。

  “又买东西回来,今天是不是又遇到什么喜事要庆祝?”方红从厨房里走出来,手上端着一锅玉米面糊糊。

  “嘿嘿,还是姐了解我。”

  方言压低声音,如实相告。

  方红双手不由地一抖,“啊!你、你……”

  “姐,小心别掉了。”方言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您还是先把这锅端屋里去吧。”

  “回来再好好审审你!”

  方红脚步匆匆地跑了进去,又飞快地跑了出来,拉着方言钻入小厨房。

  姐弟二人嘀嘀咕咕,方言把能说的都说了,接着从包里取出房契和钥匙。

  “一万两千五!”

  “我的老天,一万两千五啊!”

  方红把房契看了又看,手上很是小心。

  方言道:“姐,300平二进的四合院,这价儿不算贵了。”

  “不贵,不贵,是不贵,我们厂上次买的宅子,花了1万2呢,面积还没你这个大。”

  方红好奇道:“不过岩子,你买房干嘛?”

  “姐您也知道,上咱们家的编辑是越来越多了,我得寻个清净的地儿搞创作。”

  方言直接道出用意,主要拿来当库房,后院挑出几间来当书房和临时的住房。

  “那就好,我还以为你要分家过日子呢。”

  方红内心松了口气。

  “怎么可能是分家呢。”

  方言抿了抿嘴,“等以后我把那边捯饬翻建一遍,挑个好日子,我带你们去看看。”

  “别过些天了,这周周日,我领咱妈去看看。”方红眼里透着丝期待。

  方言说:“那妈那边……”

  “放心吧,我去替你跟妈说。”方红白了眼,然后让他去把买来的带鱼给腌制了。

  五天后,腌制得红彤彤的腊肉腊鱼,新鲜的挂出来,太阳底下,色泽红润,富有弹性。

  只看一眼,那大吃大喝过大年的欲望,就能在心中蠢蠢欲动起来。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方言的书桌上。

  就见方格纸上,密密麻麻,油墨已干。

  散文上,清清楚楚地写着:

  “百家腊味百家晒,晒出腊味百家味。”

  “………”

  “远在异乡的日子里,一日三餐有了腊味相伴。”

  “故乡的风、光、云、雨,似乎就萦绕在身旁,从未消散。”

第137章 果然是同道中人

  太阳渐渐落下,一根根腊肉、腊肠挂在窗前,就像是带着肉香的窗帘。

  微风一吹,肉香吹进了屋内。

  同时,也吹到方言和汪曾其鼻间。

  “华夏人之爱腊味,可谓是深入骨子里,不独美食老饕爱吃它,寻常人家也爱吃它。”

  “………”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汪曾其品着方言的散文,连声叫好,“小方,你这一句,算是把腊味吃透了。”

  “您过奖了。”

  方言眼睛不停地瞟向窗台上的腊肉。

  “你是怎么想到写这个‘腊味’?”

  汪曾其好奇不已。

  “这不是触景生怀嘛。”

  “我觉得‘腊味‘,凝聚了这人世间最深最浓的人情味、烟火味……”

  方言指了指窗外,“如果说年夜是一首诗,年味是这首诗的诗心和诗眼,那么,腊味就是诗中绝美的意象,而且是最鲜明也最不可或缺的那个,腊味,真是好一碗人间烟火!”

  “啪!”

  汪曾其激动地一拍桌子,“说得好啊,果然你在吃这方面在行,跟我是同道中人。”

  “是啊,同道,同道。”

  方言喉咙微微蠕动了下:“汪老,您晒的这个是‘清酱肉’吧?”

  “眼力劲不错,瞧出来了。”

  汪曾其笑眯眯道,“打从进屋,就一直盯着这腌腊肉看,怎么,是不是很想来一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