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安全问题。」

  李江生解释虽然边境前线没有大战,但仍然有小股的特工秘密渗透。

  于是,就把他们这些又懂音乐又懂军事作战的前军宣传队干部,抽调出来,加强文工团的安全保卫工作,尤其是慰问演出期间,顺便兼顾起对文工团基本的军事训练任务。

  「特工?」

  方言大为意外。

  「是啊,类似于我们部队的"侦察兵"。」

  李江生转述他所了解的情报。

  当时常规正面作战,安南吃了败仗之后,就多次派遣这种特工队小股袭扰。

  那段时间的南疆前线战报上,经常出现「特工」、「特种部队」、「特别突击队」等字眼。

  一般

  而言,分为初级的普通特工队、中级的秘密特工队,以及高级的特别特工队。

  普通特工队配合步、炮兵作战和侦察,秘密特工队则是敌后长期潜伏,深入敌后活动,临时执行战役性的破坏任务……

  「就因为这群狗娘|养的,害得我们吃了不少暗亏。」

  指导员咬牙切齿,越说越激动,「特么的,两百亿,养出了个白眼狼!」

  「难道我们就没有什么反制的手段吗?」

  李村葆听完以后,把眉头拧成了一团。

  方言冷不丁地来一句,「比如组建特种部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李村葆点了点头,「方老师说得有道理,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有这种部队,不过名字不叫"特种部队"。」

  李江生喝了口水,说职能类似的有特务连、侦察连,又或者警侦连。

  甚至有突发任务的时候,会从这些连队里抽调精英,组建临时性的侦察小队。

  死去的记忆又开始攻击方言,他意识到国内这时候还没有"特种兵"这一概念。

  在84年辛伯林雷达阵地被毁之后,才开始组建专门的特种部队。

  这一点在《我是特种兵》的电视剧里提及过,各陆军野战军从各师抽调侦察连,从各步兵团抽调侦察排,组建了15支侦察大队,这15支侦察大队就是特种部队的前身。

  「这种侦察小队,你们了解多少?」

  李村葆补充了一句,「如果涉及军事机密,就当我没问过。」

  「我们其实知道的也并不多。」

  李江生和指导员互看一眼,「这个还是要到部队,问专业的人。」

  方言听到明天出发去41军,若有所思。

第167章 方老师,来一个!

  驻守在柳州的41军,可是有着光荣的战史和辉煌的战绩,从抗战到现在,先后参加了「四保临江」、「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冬季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塔山保卫战。

  79年,也是由41军承担东线主攻任务。

  敢打敢拼,涌现了一系列英雄事迹。

  李村葆之前听来的「染血的欠款单」,就是走访41军连队的时候听来的,这一次跟随着舞蹈队,再次深入到这些基层部队。

  这一路上,方言也没闲着。

  走一路,签一路,都签在战士们的日记本上,他们对文学的热情很高,特别喜欢《听风》、《潜伏》和《暗战》这谍战三部曲。

  其中,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写一写正面战场,最好是写对安南反击战的。

  借着交流的工夫,听了不少战斗战役中的亲身经历,比如朔江之战,《长排山之战》、《闪电行动》等电影,都是以此为背景拍的。

  方言上辈子没少看,但这是第一次亲耳听着他们的讲述,别有一番感触。

  「安南叫嚣说,朔江天险是攻不破的钢铁防线,要打上3个月,结果我师三天就突破了它!」

  「别这么说,我们一开始打得也不怎么顺利,付出了很大的伤亡。」

  「………」

  「朔江这一仗的功劳,不光是我们师的,也是负责配合我们进攻的炮兵第27团。」

  围成一圈坐着的战士,一个个发言。

  方言挑了挑眉,让他们接着讲讲。

  「步兵有侦察分队,炮兵也有侦察分队,这可是炮兵的眼睛。」

  「炮兵27团开设的敌后观察所,好像是整个东西两线,派出唯一的敌后观察所吧?」

  「没错,战后给这个敌后观察所记了集体一等功,侦察副班长他们记了二等功一次呢!」

  听到「一等功」、「二等功」,战士们说话的嗓门都大了,一双双眼睛扑闪扑闪。

  李村葆边记录,边叹气:「可惜了,炮一师应该已经返回粤东的驻地,不在桂西这边。」

  「也不要觉得太遗憾。」

  方言拍了下他的肩,虽然没有采访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但41军里也有不少当时敌后观察所的资料,比如作业流程。

  「方老师说得没错。」

  其中一个战士安慰说,虽然炮一师不在这里,但桂西军区独立师的炮团,有一支成建制的连队是从炮一师抽调来的。

  另一个战士纠正道:「你记错了,配合我师的是27团,抽调的那个是26团,我新兵连的战友,就在那个独立师的二团。」

  「26团?好像有点印象。」

  方言依稀记得跟周巍志聊天聊到过。

  李村葆听到26团,立刻肃然起敬,因为志愿军战歌的作词人,就来自这个26团。

  麻扶姚!

  一经提醒,方言突然想了起来。

  战士们一听,又是惊讶,又是羡慕,他们也想有一首对安南反击战的战歌。

  又聊了会儿,两人告辞离开。

  「这一次,比我上一次的收获多。」

  李村葆看着小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

  方言道:「那你有没有想好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要怎么写这篇关于反击战的稿子?」

  「我现在有了个初步的想法。」

  李村葆把小本子翻了又翻,递了过去。

  方言接过一看,上面列了个人物表。

  梁三喜、靳开来、小BJ……

  「我听战士们说,有个姓张的师长,他儿子是特务连侦察兵,执行任务的时候,牺牲了,这个"小BJ",就是以他为原型写的。」

  「而且那个指导员说得也不全对,当时有"三个靠前"的说法,指挥所靠前、军官靠前、干bu子弟靠前,这样的小BJ,不只一个。」

  李村葆语气里透着敬意。

  方言看着人物开头、结局,以及人物关系,最终视线落在「赵蒙生」上,战前是娇生惯养的少爷兵,战后是宛如新生的战斗英雄。

  「这个战后的形象,我是按李教导员来刻画的,至于战前,是我从战士的采访中,根据对某些干bu子弟的描述,设计出来的形象。」

  李村葆如实地汇报起来。

  方言从上往下看,摇了摇头:

  「赵蒙生的人物弧光还不行。」

  「人物弧光?」

  李村葆第一次听到这词,一脸懵圈。

  「人物弧光啊,是一个电影术语,就是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人物性格转变的轨迹,就比如说这个"赵蒙生"吧。」

  方言清了清嗓子,方老师开始上课了!

  李村葆耐心地听着,仿佛有一层窗户纸,正在被捅开,似破非破,隐隐有捅破的迹象。

  方言把本子递了过去,「人物的性格如果没有转变,那就太平太脸谱化,但如果没有逻辑支点,转的太急,读者们也不会信服,你看看这个"赵蒙生",是不是有这样的问题?」

  李村葆思考了会儿,猛地一拍大腿。

  「对对对,是这样,是这样没错,方老、岩子你说得太对了!那该怎么改这弧光呢?」

  「关键在于细节。」

  「细节?」

  「有句话叫,从细节看透一个人的人品。」

  方言简单地举了几个例子。

  就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怀里藏着三盒烟,高档的给连长排长,中档的给班长班副,低档的给战友,一个看人下菜、投机取巧的精明市侩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

  李村葆吸了口气,犹如醍醐灌顶。

  方言道:「看样子,想通了?」

  「通了!」

  李村葆激动地点头,「我准备按你讲的,来这么一段,赵蒙生一个人在宿舍偷吃糖果,梁三喜、靳开来他们一回到宿舍,就赶紧藏了起来,然后抽屉里明明有更好的甲级烟,却拿了一包丙级烟,递给战友分……」

  「不是递,是扔!」

  方言纠正道,「你琢磨琢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