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200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美滴很!这句更美!」

  汪曾其用筷子敲了下碗。

  「我想是不是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把咱们刚刚谈的"酸甜苦辣咸"的美食,选择性地加进《舌尖上的中国》,至于这集的题目,还是沿用我散文里的名字,《五味的调和》,如何?」

  方言环顾四周,询问意见。

  汪曾其眼前一亮,决定今天两人合力,在散文原稿的基础上加以二次创作,然后拿到明天的放映后座谈会上,好好地讨论一番。

  放映会结束后还有座谈会?!

  章瑜一脸疑惑,在她们的行程安排里,上午只有观看《舌尖上的中国》样片这一项,下午就要跟着代表团去陕北ge命根据地。

  「方老师,我们是不是……」

  龚樰语气里透着一丝失落。

  方言摇头失笑说,座谈会组织了不少电影厂的人来旁听,以便学习和交流《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现出的全新纪录片理念和技法,只要愿意来的话,都可以来听一听。

  「那真的太好了!」

  龚樰三人脸色一变,兴奋不已。

  「先别聊了,大家趁热赶紧吃。」

  汪曾其提醒说:「汤冷了,可就不美了。」

  半晌,众人的碗里的汤和馍都所剩无几。

  「你们吃饱了吗?」

  方言道:「要不要再带你们吃点别的?」

  「不能再吃了,再吃就要吃撑了。」

  龚樰偷偷地摸了下自己圆鼓鼓的小肚子,一脸满足,眉飞色舞。

  方言半开玩笑道:「那你们美不美?」

  「美滴很!」

  三位各有特色的美人异口同声,而后爆发出银铃般的清脆笑声,屋里充满快活的空气。

  笑声感染了龚樰,之前萦绕在心头的不愉快,慢慢消失,才下眉头,却突然打了个嗝。

  「嗝~」

  声音很轻,很轻,但还是被方言发现。

  在他的注视下,龚樰娇羞得垂下了头。

  心砰砰地乱跳,耳根红得滴血。

  就在此时,收音机广播里播放着雪飞版本的《茉莉花》,旋律悠扬。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第178章 《大桥下面》

  第二天,西影厂。

  《舌尖上的中国》的样片,在厂内的放映厅里播映,龚樰和章瑜、赵静她们早早就坐在后排的座位上。

  视线中,观众陆陆续续地到场。

  厂、北影厂、上影厂、长影厂、桂影厂、峨影厂……

  全国电影厂的厂领导和导演来了,电影局和当地文化部门的领导们,也都来了。

  甚至夏夢等香江演员,也纷纷到场。

  「汪老和方老师在那儿!」

  章瑜偷偷地把手指指向前排。

  龚樰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就见方言陪着夏偃,正在跟各大电影厂的人接触。

  「那个是北影厂的汪羊厂长。」

  「那好像是峨眉厂的滕副厂长吧?」

  「滕副厂长?」

  「就是滕进贤滕导。」

  「………」

  「现在跟方老师打招呼的又是哪个厂?」

  面对章瑜和赵静的问题,龚樰说这是桂西厂的韦必达和郭保昌。

  「这就是请龚樰姐去试镜的桂西厂啊。」

  章瑜恍然大悟,顺口问了句试镜的结果。

  龚樰摇头苦笑道:「虽然还没收到通知,但我确信是没戏了。」

  赵静没好气地白了眼章瑜,出声安慰,也许是通过了试镜,但结果还没宣布。

  「你就不要给我希望了,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试镜。」

  龚樰心知肚明道:「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拖上这么久都不通知试镜演员,我猜也许是桂西厂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才一直拖到现在。」

  「龚樰姐,我……」

  章瑜意识到自己问错了话。

  本来龚樰因为《秋瑾》试镜失败而被换角,心情郁结,这才到其他电影厂试镜。

  结果迎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打击,偏偏在昨晚的颁奖大会上,李秀茗还封了双料影后。

  「过去了,就不要再提了。」

  龚樰微笑道:「我好不容易才缓过来呢。」

  「缓、缓过来了?」

  章瑜心里的负罪感消失了一点点。

  「对啊,缓过来了,总不能跟自己一直拧巴着对吧。」龚樰道:「就像方老师说的,万般滋味,都是生活,酸甜苦辣,方为人生。」

  此话一出,章瑜和赵静先是一愣,随后肃然起敬,这才是她们认识的「钢石子」!

  不一会儿,放映厅暗了下来,银幕上出现《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

  伴随着开场音乐响起,赵中祥用醇厚而磁性的声线,娓娓道出「腊味」。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远在异乡的日子里,一日三餐有了腊味相伴。」

  「故乡的风、光、云、雨,似乎就萦绕在身旁,从未消散。」

  「………」

  整个样片的时长不长,仅仅7分钟左右,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腊肉的制作过程,一个是用腊肉制作的菜肴。

  然而,这么短的片子,方言、汪曾其、司徒钊敦、石方雨等人足足看了三遍。

  第一遍看热闹,第二遍看门道,第三遍看问题,看完之后,中途休息15分钟。

  观众可以到隔壁的会议室,先讨论一会儿观感和体会,等时间一到,座谈会正式开始。

  「小方老师,觉得怎么样?」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司徒钊敦想问的,更是石方雨等项目的负责人想

  要问的。

  「整体上没有什么大问题。」

  方言话锋一转,指出两处瑕疵。

  第一处就是文案,虽然通篇照搬自己的散文,感到十分荣幸,但很明显,有时候图文不适配,反而破坏了辛辛苦苦营造出的氛围。

  「关于这方面,我和小方昨夜赶制出一篇稿子,虽然还只是初稿,但相比于刚刚的内容,应该会更适合《舌尖上的中国》来展示。」

  汪曾其给方言递了个眼神。

  方言心领神会地从包里取出一摞稿纸。

  石方雨等人接过,开始竞相传阅。

  司徒钊敦郑重其事地说,剧本乃一剧之本,放在纪录片里,也是同理,在文案的创作和把关上,以后还要多多仰仗汪曾其和方言。

  「责无旁贷!」

  方言斩钉截铁地说完,接着指出第二个瑕疵,就是构图上,虽然用定焦镜头拍了食物烹饪的特写和慢镜,但有的地方还略显粗糙。

  「毕竟,这是头一回摆脱传统纪录片的拍摄理念和技巧,运用这么多主观性镜头。」

  「一回生,二回熟。」

  司徒钊敦说到拍摄的难点,就是为了捕捉到生动的画面,摄像机必须放置在或炸、或蒸、或炖的食物旁边,录制烹饪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溅到油,因而不得不多次调整位置。

  构图上,也难免被破坏。

  「用些空镜头来过渡怎么样?」

  方言沉吟片刻,说出了口。

  空镜头是美食纪录片里必不可少的,像李子柒的《古香古食》,空镜头可派上了大用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2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0/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