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214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田增翔瞬间不淡定道:「那他有没有说这稿子会不会继续投给《十月》?」

  「那还用说嘛。」

  方言说名字叫《山中,那十九座坟茔》。

  主题内容、部分细节、大致轮廓,都是自己和李村葆瞻仰了烈士陵园之后,一起商量出来的,只不过当时的重点在《高山下的花环》,一时间腾不出手来写这一篇。

  「有了这两篇稿子,咱们这下子算是能站稳军事文学新浪潮的潮头了。」

  田增翔拍手称快。

  「岩子,你可是又立了一大功啊!」

  张仲锷不无感慨了一句。

  「的确如此!」

  就在此时,门口突然出现章守仁的身影。

  方言打了声招呼,接着就被他莫名其妙地请到了主编办公室。

  「章老师,透个风,找我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好事,大好事,你要进步了。」

  章守仁投去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

  方言一进屋才明白,合着是给自己升职,在此之前组织要找自己谈话。

  进步的幅度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兼祧的散文组组长相当于正股级,而编辑室副主任相对要更大一些,副科级。

  谈话,在一片和谐融洽的氛围里进行着。

  就凭方小将在《苦恋》风波之后的表现,除了忠诚,绝对是名将!有能!

  苏予一本正经地说:「鉴于你的成绩、立场、才华、能力、人品,以及在单位的风评,方方面面都相当优秀,我们完全相信你可以胜任这些职务……」

  「小方,希望你在新的岗位上能够继续发光发热,施展才华,取得更大的成绩。」

  陆元炽拍了拍他的肩。

  方言郑重地点了下头,毕竟有谁能拒绝得了进步呢?

  「待会儿《当代》的秦主编和孟副主编要来我们这儿来。」陆元炽说,「人家还指名道姓了想要和你当面聊聊。」

  方言皱了皱眉,隐约觉得是冲着自己的《利剑行动》而来。

第189章 方小将,拉兄弟一把

  果然如方言所料,还真是奔着自己的稿子来的,而且拿出的诚意相当的大。

  秦兆阳和孟伟哉,他们不仅是《当代》的主编和副主编,也是人文社的副总编辑和编审。

  「真没想到您二位会来。」

  方言把他们请到出版社的小会议室。

  「山不向我走来,我们便向山走去。」

  秦兆阳感慨道:「你不来《当代》,我们只好冒昧地来《十月》打搅你了。」

  「千万别这么说。」

  方言说:「这可真是折煞我了。」

  孟伟哉叹息,「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两人来之前,方言就跟陆元炽他们讨论过,除非万不得已,不然《当代》也不至于出动正副主编来伺候他一个,哪怕方小将在文坛里的地位日益凸显,但还没到这个地步。

  「我想你肯定知道,《当代》是改革文学的主阵地吧?」

  秦兆阳斟酌着字句。

  方言点了点头,这是文学界公认的事实。

  就好像《燕京文学》是反思文学的主阵地,《十月》是爱情文学的主阵地一样。

  虽然《人民文学》先后发表了改革文学的开山之作《乔厂长上任记》,以及扛鼎之作的《大秦之裂变》,在质的对比上遥遥领先于《当代》,但在量的比较下,《当代》更胜一筹。

  「我们下个月即将发行的《当代》里,所有的改革文学作品暂时无法发表。」

  孟伟哉脸上露出心痛的表情。

  「按理说,撤下来的稿子,找其它稿子补上就好。」孟伟哉说:「但说来惭愧,事发突然,我们目前手头上没有可以替代的好稿子。」

  方言一下子明白过来。

  《当代》是单数月发表的双月刊。

  眼下马上要到7月份了,摆在头版位置的稿子不能用,这不抓瞎了嘛!

  秦兆阳说:「本来准备矮个里挑将军,从淘汰的稿子里挑出勉强能用的顶上。」

  孟伟哉感慨道:「我们还求助过《人民文学》,最后章书|记给我们指了条明路,说你这边有一篇极好的稿子,前不久刚完成。」

  「不错。」

  方言恍然大悟。

  这是师兄让他们来搬救兵,看在同为文坛卖力的份上,拉兄弟单位一把!

  秦兆阳和孟伟哉互看一眼,惊喜交加。

  「但是,这部还没有定稿,有不少需要修改润色的地方,而且必须交由有关部门审核,确保没有泄密问题,才可以正式发表。」

  方言说:「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来得及!」

  秦兆阳说《当代》会在在7月中旬出版,实在不行,再推迟几天也不是不可以。

  「不知道能不能让我们看一看那篇《利剑行动》?」孟伟哉急切的语气里透着期待。

  方言走出会议室,很快又走了回来。

  秦兆阳接过,让孟伟哉先看,自己跟方言聊了起来,话里话外都夹杂着几分感激。

  「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

  「这并非是文学本身的问题。」

  方言安慰了几句,「等风向再转回来,我想改革文学也会重新崛起。」

  「但愿吧。」

  秦兆阳感慨不已。

  这一轮的改革文学浪潮,主要归功于《大秦之裂变》的横空出世。

  一个文学类型领域有了标杆之作,自然会带动一批作家涌入到这个领域。

  而要让改革文学重新焕发生机,就

  需要有《大秦之裂变》这样的改革文学大作再次问世,才能再度掀起新一轮的浪潮。

  「可能要让您失望了,《大秦》系列的第二部将是历史文学,并不是改革文学。」

  方言摇了摇头。

  秦兆阳摆了摆手,「就算是,现在也不能发,时机不对。」

  「也许不行。」

  方言沉吟半晌,「但未必话剧就不行。」

  一经提醒,秦兆阳会意道:「你说的是不是曹公的那部《商鞅》?」

  「也只有这样的大戏,才有可能再度掀起波澜壮阔改革的大戏,不是吗?」

  「不知道这部戏什么时候……」

  「月底选角,从7月开始排练,具体要排练多久,就要看什么时候能让万先生满意。」

  方言心里想着到人艺开会的时间。

  不一会儿,孟伟哉把稿子交给秦兆阳,大呼过瘾,这样的作品放在平时,《当代》也势必要抢到手,像宝贝疙瘩一样放在头版位置。

  「这稿子还没有投给其它杂志吧?」

  「没有,本来我正为这事发愁呢。」

  「那就交给《当代》来发表吧!」

  孟伟哉紧紧抓着方言的手,就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般,郑重地请求道:「拜托了!」

  方言沉吟片刻,点了下头。

  就算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章光年这位大师兄的面子,自己必须给!

  「谢谢,这可真的是帮了大忙了!」

  孟伟哉激动不已。

  「我们《当代》这下欠你一个大人情。」

  秦兆阳长舒了一口气。

  紧接着,三人聊起了发表的其他细节,当聊到稿费环节,方言立马就不困了。

  虽然谈钱伤感情,但不谈钱,连感情都莫得!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个时候,全国出版社的稿费标准都一样,而且是固定且公开。

  不存在为了争夺名家稿件和优质稿源,报刊杂志和出版社能随随便便地突破这个标准。

  最高千字10元,就只能千字10元。

  但是,秦兆阳和孟伟哉还是会做人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2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4/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