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271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进步得很大,特别是在哭戏上。”

  “谢谢方老师。”

  朱菻笑道:“都是您指导的好!”

  “没错,都是您指导的好!”

  众多演员回应着方言的鼓励。

  “方老师,《商鞅》这出戏要演半个月,您会不会再来人艺看戏?再来看看我们?”

  “一定!一定会再来!”

  在化妆室内,和演员们说说笑笑了半天,见时间实在太晚了,方言才起身告辞。

  “这个点儿,公交车也没了。”

  “你们打算怎么回去?”

  听到对自己的关心,朱菻回答说已经跟宋旦旦商量好了,跟她挤一张床,对付一宿。

  “也好。”

  方言打消了载她一程的念头。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简单地洗漱之后,并没有关灯睡觉,而是挑着灯,抓紧时间,写着《拯救大兵瑞恩》。

  ……………

  第二天,《文艺报》、《文学报》、《燕京日报》、《华夏青年报》等主流报纸率先报道了昨晚《商鞅》在人艺剧场首演的盛况。

  篇幅有长有短,内容全是夸赞。

  也正是因为如此,《商鞅》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向燕京以外的区域,迅速地扩散。

  新闻一出,热情的观众蜂拥而至。

  演出的门票一票难求,人艺不得不下达“限购令”,一个人最多只能买两张票。

  每天晚上,售票处就开始排起购票的长龙,那阵势跟春运期间买火车票有得一拼。

  一时间,四九城里再次刮起“商鞅风”。

  《商鞅》的爆火,让燕京书店里的《大秦之裂变》,再一次变得走俏,销量上涨。

  而作为原著作者的方言,又成了众多报纸争相采访的对象,不是聊《商鞅》,就是聊《大秦之裂变》,好在没影响到正常上下班。

  此时,正值中午。

  又到了编辑部组团打牌的欢乐时间。

  “岩子,你跟人艺那边很熟吧?”

  田增翔边出牌,边看向方言。

  “挺熟的。”

  方言诧异不已。

  “嘿嘿,那你能不能帮我弄两张票?”

  田增翔道:“就两张,两张就好!”

  “岩子,我也要跟老田一样。”

  章守仁眼前一亮,说自己的妻子天天念叨着想去看《商鞅》,但苦于一直抢不到票。

  “你们不会以为我是票贩子吧?要票没有,要命,我也不给!”方言哭笑不得。

  “哈哈哈。”

  顷刻间,满堂大笑。

  “不瞒你说,我还真想去找票贩子。”

  田增翔感慨了一句。

  由于“限购令”,《商鞅》的门票票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原本位置最差的门票就几毛钱,结果硬是被这帮票贩子炒高了好几倍,更别提那些位置靠前的,动辄就是二三十块。

  最夸张的是,票价都炒到如此地步了,居然还真的有人买。

  “物价局没出来管一管?”

  方言皱了皱眉,“这也算是投机|倒把,有关部门也没派人去整治一下吗?”

  “当然管了。”

  章守仁无奈道:“听说昨天刚逮了三个倒票的,剩下的一窝蜂全跑了,可问题是票贩子跑了,票也没了啊!以前有票贩子,大家从票贩子手里买票,现在没票贩子,只能托人打听了,门票反而更少,价格也卖的更贵了!”

  “可不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田增翔说:“要不然也不会求到你这来。”

  “好吧,那我就帮你们一次。”

  方言沉吟半晌,点了下头。

  章守仁乐道:“岩子,谢谢啊!”

  “我觉着吧,以《商鞅》现在的情况,《大秦之裂变》很有可能获得这届的茅盾文学奖。”田增翔左看看,右看看,“你们说是不是?”

  方言摆了摆手,“这又有谁说得准呢,还是等最终的获奖名单公布吧。”

  “岩子,我觉得老田说的在理。”

  章守仁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最近的报纸上,提‘改革’的次数又变多了。”

  方言笑而不语。

  《商鞅》的话剧演出,《新华报》、《光明报》等大报也连篇累牍地宣传,而且不仅仅从文艺的角度,还从理论、司法、经济等方方面面,借用“商鞅”,讨论着“改革|开放”。

  一下子,沉寂已久的“改革”,在《商鞅》掀起的大风中,火苗又重新地复燃了起来。

  渐渐地,这股改革的风又吹向四面八方。

  一路往下,吹到了江浙、江南、沪市、闽建、粤东等沿海的省市,自然也包括了蛇口。

  袁更翻着《南方日报》,面前还有《羊城晚报》、《羊城日报》等报纸,无不刊登《商鞅》的新闻,字里行间,都有“改革”的字眼。

  “这就叫‘借东风’!”

  “改革的东风,终于又吹起来了。”

  边看报纸,边感慨:“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现在,大风来了,该我们这些猛士,像商鞅一样,将改革继续下去!”

第235章 抬头望见北极星

  《商鞅》的演出,人艺原定计划是持续半个月,但是,观众们的热情实在过于高涨。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人艺不得不向外界宣布,将演出的时间延长为一个月。

  而且,把《商鞅》的剧本授权给华夏青年艺术剧院、沪市人艺等全国各地的话剧院,让全国的戏迷都能享受到这股大秦的“东风”。

  这些举措,一经登报,总算是缓解了广大戏迷焦灼等待的心理,但门票依然一票难求。

  售票处外,每天都会排起了如长龙般的队伍,甚至有不少观众为了能买到门票,不惜搬个小马扎、小板凳,在人艺剧院通宵排队。

  方言替章守仁、田增翔等人要到了票,但也没有白拿,给于师之他们出了一个主意。

  找中央广播电台,或者燕京广播电台合作,把《商鞅》的话剧改编,录制成广播剧。

  让全国人民都能听到人艺原汁原味的《商鞅》,以此,也能扩大话剧和人艺的影响力。

  于师之等人艺的领导一合计,欣然同意。

  作为这個点子的报酬,方言又多得到了几张门票,索性喊上一帮人,周日来人艺看戏。

  到的比较早,刚过了8点。

  距离检票入场,还差20分钟。

  “卖地瓜咧!”

  烤地瓜的老大爷吆喝了一嗓子,飘香万里的烤地瓜味,已经顺着路人的鼻子,钻入胸腔里,一点一点地把他们的馋虫给勾出来。

  杨霞和方红牵着方燕的手,三人到路边的小摊上,买点生地瓜,喝碗凉茶解渴。

  方言站在门口,等着苏雅、白若雪她们,就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个獐头鼠目的青年。

  “哥们儿,要票吗?”

  “什么票?”

  方言瞧着这面孔,愣了一下。

  青年凑过来低声道:“《商鞅》的门票。”

  “嘿,你这有?”

  方言道:“不是说现在这票不好弄吗?”

  “那得看是谁来弄,我就能弄得到!”

  青年小心翼翼地从兜里取出一叠票,今天的有,明后天的也有,零零总总,有十几张。

  方言笑眯眯道:“都什么价儿啊?”

  “那得看您要什么位置的票!”

  青年咧着嘴,露出一排大门牙,“您瞧瞧,这座位的位置不一样,价格自然也不一样,前面几排的票,25块钱一张,二楼的跟前排差不多,再往后就便宜了,10块,5块,3块……”

  方言轻笑道:“你这也黑了点,人艺最便宜的票价6毛钱,到你这直接3块起步。”

  “嘿呦,这可是《商鞅》的票!”

  “这话剧可是万先生根据方老师的写的,万先生,您知道不!大名鼎鼎的万佳宝!”

  “方老师知道不!赫赫有名的方言!”

  听着青年嘴上没个把门,大吹特吹万佳宝和方言,韩跃民笑而不语,和方言对视一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2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1/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