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_分节阅读_第275节
小说作者:南柯一凉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12 MB   上传时间:2025-11-06 12:15:58

  …………

  12月15日,今天是首届茅盾文学奖举行授奖仪式的日子,这次授奖仪式的规格要比全国优秀中短篇颁奖大会,更高一个级别。

  茅盾文学奖,是华夏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名为的文学奖,举办地点定在了人民|大会堂。

  整整600位文艺界人士见证荣耀!

  面对雷鸣般的掌声,方言手捧紫铜的奖章,以及证书,和古桦、魏渭等人站成一排。

  照相机的镜头,一直对准着他们。

  方言这张年轻的面孔,在获奖作家里,毫无疑问是个焦点,但并不是唯一的焦点。

  这一回,文学湘军,大出风头!

  7名获奖者当中,古桦和莫应丰两位湘军,凭着《芙蓉镇》和《将军吟》,独占两席。

  而且要论起来,散文上师从沈丛文的方言,不算是湘军的一员,怎么着也得是半个。

  授奖仪式一结束,古桦直接熊抱住方言。

  “岩子!”

  “老古,哈哈!”

  两人脸上都露出久别重逢的笑容。

  “晚上咱们可要好好地聚一聚!”

  “没问题啊,依我看,不如这样,买上好酒好菜,然后到铁生家,痛痛快快地聚一场。”

  “好,就这么说定了!”

  古桦说:“到时候,我一定要跟你聊一聊那个‘文学的根’,你知道吗,因为这个,少恭这几个月,没少去湘西采风,寻找湘楚文化。”

  “是嘛!”

  方言大为意外。

  古桦点了点头,“他去了你说的那个苗寨,回来就跟我说,自己找到了还活着的湘楚文化,然后又去了湘西那侗、瑶、土家族……”

  两人正谈着,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们在聊什么呢?”

  “丁铃先生!”

  方言和古桦回过头,就见李尧堂领头,左右站着沈丛文、丁铃、李清泉、徐钢等人。

  “巴老好!”

  “李老好!”

  “……”

  看着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李尧堂转头望向丁铃,“老丁,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们两个是文学讲习所的同学吧,都是第……”

  “第五期的学员。”

  丁铃笑道:“说起来,文学讲习所的创作班已红恢复了好几届了,但要说成绩,还得是小方、小古他们这第五期的学员最优秀了。”

  “到底是五期生嘛!”

  李清泉、徐钢等讲习所的人听到这话,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满脸笑容,毕竟,这五期的学员里一下子出了两个茅盾文学奖得主。

  “刚刚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丁铃作为文学讲习所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看向方言这两个学生,目光中充满欣慰。

  方言于是如实地相告,说得滔滔不绝。

  “我所说的,不是一种恋旧情结和地方观念,也不是停留在方言、歇后语之类的使用,而是重新认识民族文化,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回顾这些,也许会有了新的文学觉悟。”

  “所以你才会提到‘岭南文学’、‘粤味’,才会写跟岭南文化有关的武侠。”

  沈丛文和万佳宝等人互看一眼。

  “武侠!?”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惊讶。

  “岩子,你怎么会想到写武侠呢?”

  徐钢疑惑不解。

  方言看他急切的样子,就像看到武侠里,名门正派的长老看到最得意的正道弟子,忽然投身于魔道邪教一样,立刻解释了一番。

  此武侠,非彼武侠。

  自己搞的既不是民国鸳鸯蝴蝶派的武侠,也不是香江新派意义上的武侠。

  而是基于华夏武侠文化的历史。

  叫歼十改,不,叫“历史文学”的变种。

  “小方那本的,这些天,我也抽空看了下,准确地说,是披着武侠皮的历史。”

  李尧堂语气和善,连连称赞。

  丁铃道:“听小方这么一说,我倒想看一看这部武侠。”

  “我也是。”

  李清泉饶有兴趣,好奇方言和《十月》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推手,竟然没有在“魔幻现实主义”上深入,推出一系列的代表作品。

  “李老,其实‘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核,恰恰跟我提到的‘文学要扎根在民族地域文化’的观点,是不谋而合。”

  方言环顾四周,清清嗓子。

  古桦看到他面对着文坛一众巨佬,毫不怯场,从拉丁美洲丰富多样的神话和民俗传统,说到拉丁美洲艺术中的魔幻和现实性的特点。

  “正是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土壤,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才得以在拉美这片土地上扎下根。”

  “也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拉美的神话民俗文化传统才能一直被继承和发扬。”

  “所以,比起去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皮’,我想先去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神‘,想着怎么把文学,扎根在华夏民族文化这一片土地上。”

  方言嗓子发干,喉咙微微沙哑。

  “不错,说得不错。”

  沈丛文不无感慨,说自己编写《华夏古代服饰研究》的时候,时常会有这样一种思考。

  “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是啊,鲁迅先生曾经说的,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华夏才有真进步。”李尧堂道,“这个魂,就叫‘民族魂’。”

  见众人议论纷纷,方言道:“巴老说的是,就像鲁迅先生还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李尧堂、丁铃听到他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一个个全都会心一笑,纷纷把目光投向于他。

  眼里都有一种自家的孩子长大的感觉。

  这就是茅公的关门弟子!

  同样,也何尝不是自己的记名弟子!

第238章 《黄飞鸿》发表

  随着茅盾文学奖授奖仪式的结束,关于奖项的消息也在全国的各大报纸上见诸报端。

  包括方言在内的7位获奖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再一次传遍大江南北。

  《文汇报》上,刊登着相关的新闻。

  龚樰拿起剪刀,小心地剪了下来,然后把它贴在自己的剪报集里,熟练地做成张剪报。

  接着,简单地收拾整理一番,把剪报集放进自己的包里,随身携带着去上影厂上班。

  “早,龚樰姐。”

  “早,小瑜。”

  龚樰跟章瑜她们打完招呼,看似随意地来到公用电话处,把电话打到燕京出版社。

  “方老师,您表姐的电话!”

  在秦大爷的吆喝声中,方言快步下了楼。

  “喂,表弟。”

  “喂,表姐啊。”

  龚樰听他喊着“表姐”,就说明身旁有其他人在场,但也没有什么好藏着掩着的。

  自己打这通电话,纯粹是想祝贺他获奖。

  “这下好了,大爷去锅炉房打水了。”

  方言左顾右看,四下无人。

  “岩子。”

  龚樰和他刚聊没几句,皱了皱眉,“你的声音怎么听上去这么弱啊,是信号不好嘛?”

  “不是信号的问题。”

  方言幽幽叹气道:“我可能是病了。”

  “病了?!”

  龚樰吓了一跳,急切道:“什么病?严不严重啊?有没有去医院看一看……”

  “不打紧,就是失眠。”

  “怎么会失眠呢?”

  “唉,双木非林,田下有心。”

  “好啊,你又骗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94页  当前第2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5/7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