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喝了口可乐,不住地想到自己一直在增持的可口可乐的股票。
杨潇细细品尝,“这就是可乐的味道啊?”
方言笑道:“感觉怎么样?是天府可乐好,还是可口可乐好?,”
“天府可乐的口感上没那么的甜,不过更爽口,又有药疗的效果。”
杨潇道:“喝起来对人体还有益处呢。”
方言听到对人体有益的汽水,“健力宝”的名字从脑海里一闪而过。
随后,三人从《人工智能》聊起,一直聊到了《科幻世界》的广告刊登。
方言笑眯眯道:“杂志明明畅销了,你们出版社还这么缺钱?”
“不瞒您说,方老师,我们之前落下过饥荒,当时账面上有几万块钱,但其实出版社负债了三十多万,特别是欠印刷厂的债,到现在也没有结清呢。”
姚海军叹了口气,“得亏这两期下来,挣了不少钱,要不然的话,出版社就得倒了。”
方言问:“那要是当初没有我,你们打算怎么办?”
杨潇说:“这个我们确实商量过了,打算再创办本少儿图书读物。”
方言扬起眉毛,大为意外。
杨潇说,眼下很多出版社和文艺期刊都调整了办刊宗旨,转型成为通俗文学期刊,于是准备有样学样,搞一本少儿科普读物,然后编辑部全员一起骑着三轮车,到大街小巷,沿街叫卖。
“那你们现在还有没有创办一本新刊物的打算?”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新刊物?”
姚海军停下了吃饭的动作,和杨潇面面相觑。
“是啊,比如主打推理题材的杂志,又比如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杂谈,包含各种类型的故事。”
方言道:“就像《故事会》、《故事大王》一样。”
姚海军一拍大腿,“我们当时想办的儿童读物,就是要向《故事会》和《故事大王》看齐!”
“我想要请你们出版社帮一个忙。”
方言双手交叉,一脸严肃。
姚海军道:“您有事尽管言语。”
方言娓娓道出跟科幻世界出版社的合作计划,重点提到要创办一本专刊。
杨潇和姚海军震惊不已,一时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方老师,难道你也要下海了吗?”
“咳咳!”
方言咳嗽了声,什么下海,我可是正经人,下什么海!
紧接着,有所保留地给出了理由,华夏推理文学崛起,我辈自当义不容辞!
杨潇恍然大悟道:“原来方老师是为了在全国推广推理文学。”
“我们华夏的推理目前仍然停留在公案的阶段,必须要更上一层才行。”
方言说:“而且眼下的严打形势下,需要更多的推理犯罪来配合宣传。”
姚海军难为情道:“可是推理,我们并不擅长。”
方言信誓旦旦地说,编辑部只需要负责一般的出版工作即可,这本专刊的撰稿人由他来负责。
“您一个人?”
“您不会是想一个人包办一整本杂志的内容吧?!”
两人又是一惊,如果换成别人说要一个人包办一本杂志,一定会认为这人不是疯了,就是傻了。
但如果是眼前男人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因为以方小将的创作能力,真的就是一个人一支笔,便是千军万马!
第349章 阳谋
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三人离开了义利快餐厅。
姚海军提醒了一句:“方老师,您最近应该也听过邮政系统和出版总署可能会有新的动作吧?”
“你说的是不是《关于改进出版物发行工作的联合决定》?”
方言不禁意会,这项决定规定了原来由各家国营书店发行的杂志全部移交到邮局办理。
包括新华书店的期刊发行部门,也要和邮政局合并,从而在全国范围实现“邮发合一”。
“没错。”
姚海军说,以后创办的新刊,必须要上了邮政系统的目录,才能合法地在全国各地发行。
“这方面不用你们操心,我在邮政系统那块还是有几分薄面的。”
方言显然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料定了邮政部门会卖自己一个人情。
毕竟,《那山那人那狗》不管是,还是电影,可是让邮政系统扬眉吐气,倍儿有面子!
“那这个稿费该怎么算呢?”
杨潇边走,边说。
姚海军同样犯了难,方老师可是一个人包办一整本专刊,就算是给年初新规的最高标准,千字16元,得到的回报也跟付出的辛劳完全不匹配,可规定就是规定,出版社不可能给出超出标准的稿费。
“所以啊,我希望除了稿费以外,能够引进版税制度。”
方言一副计划通的样子,打算跟科幻世界出版社签订一份出版合同。
比如,发行量20万册以下,拿6%,20万到40万,拿8%,40万到60万,就是10%。
80万到100万便是15%,100万以上则拿20%,以此类推,最多可以拿到30%。
(PS:郑渊杰的《童话大王》当初创刊时也是这种版税模式)
事实上,一本专刊刊登的全是方言的,等于就是在出版方言的单行本,可谁让国内的印刷稿酬的比例实在太低,根本没法跟版税比,这种出版合同相当于就是变相的“版税”合同。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本期刊必须持续不断地连载下去,而且连载的都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就像郑渊杰的《童话大王》一样,皮皮鲁、鲁西西、舒克与贝塔……
“方老师,这会不会有点太疯狂了?”
杨潇和姚海军面面相觑。
“这有什么疯狂的,既然政策已经让出版社从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性质,那出版物的商业化道路是必然要走的,只是早走晚走,走几步路的问题。”方言道,“直接引入港台以及海外出版公司的‘版税制度’,这步子肯定迈得太大了,所以咱们退而求其次,迈一步,退半步,就只迈半步。”
“您说得虽然很有道理,可真的太疯狂了!”
两人就像看疯子一样,看着方老师。
按照这个版税比例来算,如果专刊的价格定在1块钱,每期100万本,那可就是20万呐!
现如今,一套四合院也就是万把块钱,这一期的稿费就够买20套四合院了!
“你们不用这么惊讶,这是将来国内出版社的必经之路。”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
姚海军咋舌不已,“可是目前国内也没有哪家这么干过?!”
那是我没提,我提了不早就这么干了吗!
方言自然不会让科幻世界出版社白白地承担风险,就像韩跃民这样的个体户要戴上“红帽子”,就必须每年给集体企业一笔不菲的管理费,这本专刊也会从利润里定期地匀出一部分给出版社。
毕竟,编辑部还兼着杂志一般的出版工作。
财帛动人心,一听到给钱,姚海军和杨潇都变得犹犹豫豫,意志动摇。
出版社还拖欠着几十万的债务,光凭《科幻世界》,也不知道要还到猴年马月。
更何况,伴随着《科幻世界》的销量节节攀升,编辑部的这等人马已经不够用了,必须扩大规模,这得花钱,将来举办银河奖、申办世界科幻大会,也得花钱,总之,哪哪都得花钱。
要不然,还怎么振兴华夏科幻文学啊!
不知不觉之间,杨潇、姚海军等人就已经中了方小将的套,似乎不得不按照他的计划走下去。
自己的稿子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方言嘴角扬起一抹坏笑,命运里所有赠送,都早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方老师,我能冒昧地问一下,那个管理费、呃、管理费……”
杨潇欲言又止,显然对开口谈钱还有些羞耻。
“如果办的好的话,像《科幻世界》这种月均40万册的销量,我想能有个几万块吧。”
方言打开车门,面带微笑。
“几万!?”
杨潇和姚海军又惊又喜。
“不过前提是……”
方言重申了这本专刊只是暂时地挂靠在科幻世界出版社,以后有机会就会剥离出来,自立门户。
姚海军面色凝重,“方老师,能不能让我们考虑考虑?”
“当然可以。”
方言请他们上车,三个人坐在同一辆车里,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去。
…………
把人送到招待所,然后开到北电,接上龚樰。
“谈得怎么样了?”
“还不错,至少没有立马回绝。”